正文 177.177 二合一

作品:《我在八零搞运输

    会议室内。

    开水注入搪瓷茶缸中, 几团蜷曲的茶叶翻滚的厉害,过了一会儿,轻轻摇晃伸展身体, 一缕缕茶香弥散开来。池午柏沉寂的眸中被点点绿意点亮, 声音浑厚而响亮“咱们这儿情况特殊, 你们比我清楚各家情况, 就由你们推荐人选。”

    众人立刻有了精神,争抢着喊出名字, 有点儿大卖场的味道。

    乾山安平街道最大的特点是多民族杂居, 毋庸置疑, 汉族人口最多, 回族、满族、畲族人口也不少,剩下的常住人口是解放后迁入的其他少数民族。

    新迁入的少数民族住大杂院或者窝棚,隔一段时间门,本地人与少数民族起一次冲突,一旦社区或者街道办介入不及时,一准发展成械斗。

    53年, 56个民族被确定下来, 中央、省里、市里努力了十年,杂居在一起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不仅难以融合,矛盾还日益激化,64年开始,上面陆陆续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一项政策影响到乾山安平街道办的人员构成, 蓝、盘、撒、娜等特别的姓氏出现。

    少数民族人口基数不大,进不了街道办,可以预料到进入街道办的少数民族干部都有怎样的背景。

    和平时期, 同一种族内斗不断,一旦遇到好事,他们不约而同抱团为族人谋取福利。

    汉、回、满、畲族争抢着提自己族人的名字,记录人名的池午柏放下钢笔揉眉心,有心训斥他们,可他们没提品行不好的人,就这么算了,他憋屈。

    大专毕业,他被分配到区里,区里也接收了他的档案,他意气风发到区里报道,领导碰巧到大厅溜达,一个办事员走到走廊尽头喊他过去办理入职手续,领导突然叫住他,说他姓氏特别,他腼腆说池是朝鲜族姓氏,领导和蔼和亲说要给他安排一个好的去处,他就这么戏剧性的当了乾山安平街道办主任。

    有几次,他本能升到区里,被当年的老领导压了下来。

    池午柏喝了一口茶水,继续写名单。

    其他人离开,他独自翻阅乾山安平街道人口档案备份资料,将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圈出来,把没有犯原则性错误的无业者誊写到名单上。

    干部们先于池午柏一步出来找林北打探业务员具体做什么,池午柏拿着名单出现,正巧听到林北说

    “预售生姜红糖和桂花红糖,提成和销量挂钩。”

    没给干部们消化新事物时间门,林北问他们“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反映在哪些方面”

    干部们“”

    是他们不思进取还是这家伙文化程度高咋无从下手哩

    林北双臂搭在桌子上,探身分析道“假如你家有电视、冰箱,他家有收音机、自行车,我说你家生活水平比他家好,”见有人不赞同,他笑着说,“你们可能反驳我,说他家财不外漏,不稀罕买那些有的没的,但是你敢保证你一辈子不买电视、冰箱吗我敢保证我们步入到二十一世纪,你至少买一样。”

    “人家早你十年、二十年买电视和冰箱,早早的摆脱了通过书面信息了解社会和世界,提前享受冰箱带来的便捷。

    所以说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现在物质生活的多样化,生活的便捷化。”林北长篇大论一顿输出,多数人认同了他的说法。

    也有人不认同林北的说法,徐达峰就是其中之一“钱都花出去了,倘若遇到啥事情了,那就抓瞎了,所以说钱得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刚刚认同林北的人开始反向倒戈“只要想到我手里没钱,这心啊就开始慌了。不行,不能掏空家底买大件,得攒起来应急。”

    林北没跟他们杠,也没逼他们非得认同自己的观点,以跟他们唠嗑的口吻,随口说“有一个笑话,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20年前英国人来咱们国家拍摄纪录片,许多国家包括港澳、宝岛通过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了解到咱们国家人民穷的一个家庭共穿一套衣服,八岁大的孩子居然不知道鸡蛋、白面的味道。内地形势变好了,港商来到内地,见老百姓早上吃油条、茶叶蛋,喝豆浆、胡辣汤,他大呼小叫抓住老百姓问他们怎么可能吃的这么好。”

    “不知道你从哪里听到的笑话,但是据我所知,那位捐机器的华侨来到咱们这片土地上,他调侃道市民一顿吃两个茶叶蛋,哪里穷了。”池午柏走到人群中,把名单递给林北。

    “英国人、美国人也有吃不起面包,喝不起咖啡的,本国的阶级矛盾非常严峻,他们不报道他们国家的穷人,大老远跑到我们国家拍摄我们国家的穷人,这样可以转移注意力,让民众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国家民众穷的一辈子没有吃过鸡蛋,有了对比,穷人满足现状,危机被平安度过。拍摄者被民众追捧,收获名和利,得到贵族的青睐,一朝实现阶级跨越也不是不可能,他们从此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却对损害我们国家国际声誉的事只字不提,领导在国际上喊话,跑断腿为国家恢复声誉,看来收效甚微。”家里有个励志当外交官的人,林北想不知道发达国家靠抹黑自己国家转移国内矛盾很难。

    大家把林北说的话当故事听,听到最后,脸上的笑容凝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怒容。

    林北说了几句不相关的事活跃氛围,最后把名单递给池午柏“就在你这里签合同,我明天上午八点过来,麻烦池主任通知大家。”

    说完,林北掀开布帘离开。

    林北走了,他的影响没有远走,在不断发酵。

    他下一站到望湖街道办事处。

    孔国贤正在带领街道干部到五保户家慰问、铲雪,柏油马路上的积雪被公交车轧的瓷实,人行道上的积雪被行人踩实,滑不溜秋,大家走的格外艰难。

    才下完一场大雪,也不知道独居老人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们必须去看看,不外出不行。

    林北到了街道办,里面空无一人,他等了一会儿,别说人了,麻雀都没见着。

    林北干脆骑车回了一趟家。

    他看见了啥,看见了他家小孩和一群大孩子在巷口打雪仗,小孩捧着一个小雪球,笑没了眼睛跑去砸人,雪球没有丢出去,人先倒雪地上,一群孩子不约而同停战,一拥而上捧雪埋他。

    人群离开,小孩破“雪”而出,就听见背后有人喊他,他扭头,一个巨大的雪球正飞向他,落点是他的后背,小孩啪叽埋在同一个坑里。

    林北不顾形象哈哈大笑,走过去,把他挖出来。

    “爸爸,提高点。”林聪蹬腿甩肩,抖身上的雪。

    林北没做多想,抬了抬手,就收到两团雪。谁能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藏了一手,偷偷抓了两把雪,他单手抹掉糊在眼睛上的雪,把做了坏事乐不可支的小孩扛在肩上,单手推车回家。

    年前办喜宴的人多,好多人找余好好订鸭子。生意差了一天五六个订单,生意好了一天十好几个订单,一天得宰杀上百只鸭子,杀鸭子都杀不过来,余好好哪有时间门出摊卖鸭子。这不,余好好不出摊了,一门心思在家杀鸭子,没想到有人专门找上门买活鸭。

    爷俩回到家的时候,余好好正给顾客绑鸭子,瞥见爷俩的身影,忙里抽空说“问清楚了,古诗词大赛的报名地点在铁路中学高中校区,户口本和推荐信在抽屉里,你拿这两样东西带聪聪去报名。”

    别人家把院子里的雪运出去,他家反着干,把外边的雪运进院子里,宰好的鸭子就放在雪上。

    一只只脱了衣服,翘着臀,歪着脑袋的鸭子并排躺在雪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皮肤黄的闪眼,油脂肯定不少,很少有人进了院子空手而归。

    不管预订还是零售,余好好的鸭子生意好的不了的,都没时间门做饭,哪有时间门忙聪聪比赛的事。

    林北回屋拿户口本和推荐信,拿掉林聪头上的帽子,将其挂在树枝上,给他戴上一个新帽子,又把他拎到大杠上,推车离开。

    雪后路滑,车上又载着一个小孩,林北可不敢骑车,他推车前往铁路中学。

    铁路中学在铁路大院正西方,不经过铁路大院。

    学校大门是敞开的,林北停下脚步,抬起一只手放在孩子脑袋上“这是淮新铁路中学高中校区,铁路大院的孩子如果想念书,可以从托儿所一路念到高中。也正因为这种模式,升本率,升专率年年垫底。”

    铁路中学和十二中一样,喜欢从区联考、市联考里寻找好苗子,把人挖进碗里。

    不同的是十二中是学习圣地,里面不论出身,老师们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特招的农村学生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每年此类特招生集体考入师范大学、医科大学,有一年,出现一个异类,那个学生选择考国防大学,这个学校是85年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组建的,当时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大学,哦,他家的孩子也算异类,要考许多人听都没听说过的外交学院。

    铁路中学与之相反,初中部、高中部小团体特别多,他们不爱学习,喜欢以强欺弱、抢地盘、当大哥,拿到高中毕业证,要不顶父母的职进入铁路局,要不通过内部招工进入铁路局。

    他们的路已经被家长铺好了,瞧不上为了未来拼搏的穷学生,经常搞恶作剧毁坏穷学生的衣服和书本,把穷学生的人格贬的一文不值,有一个穷学生摸底考试名次下降,从班主任办公室走出去,独自一人到楼顶一跃而下,他的生命在17岁戛然而止。

    林聪懵懵懂懂点头。

    林北推车走进学校,根据指示牌找到报名处,把四处张望的孩子拎下来,父子俩大手牵小手走进去。林北掏资料给工作人员,林聪的个人信息被工作人员登记下来,地址登记了他们在市里的居住地。林聪被工作人员带进一间门教室,林北向工作人员了解信息。

    世间门不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淮大政治系大三学生蓝思为是本地人,放寒假无事可做,在这里当志愿者,这几天他见多了这样的家长,一开始他看到推荐信,认为话都说不清的孩子真的是神童,十分有耐心回答家长的问题,结果有的孩子前一秒进去,下一秒哭着跑出来找家长,有的孩子进去后,将沉默是金发挥到底,也有的孩子过于活泼,最后被同是志愿者的校友抱出去。他们不是水漫金山寺,就是和评委上演123木头人,或者和校友在教室里上演铁道游击战。

    蓝思为十分走心回话,眼睛瞥向门的方向,猜测这个孩子以怎样的姿势出来。

    他一脸狐疑捋起袖子看手表,这都过去五分钟了,小孩怎么还不出来。

    虽说今天下午五点半截止报名,该报名的参赛者早报名了,只有稀稀落落的家长陪同孩子来报名,老师们在房间门里待的无聊,却也不至于拉着一个孩子唠嗑吧。

    蓝思为走出位子,靠近教室门口,侧着耳朵听,听到三位评委老师和小孩一人一句从蜀道难背到将近酒。身边聚集了一堆人,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了一条缝,孩童特有的声音钻入蓝思为耳中,蓝思为震惊不已,与此同时,心里升起一种难以言说的骄傲,他恨不得化身成为一个喇叭,告诉身边所有人他接待了这位小神童。

    评委老师起身离开座位,一个个摆弄眼镜,试图寻找最清晰的角度观察小选手的脑袋。林聪的想法是既然我报了名,那么我就是比赛选手了,你们让我陪你们做游戏,我也陪了,既然游戏结束了,那我走了。

    “叔叔,比赛见。”说完,他跑了出去,一条条大长腿挡住了去路,林聪仰头,朝面前的男人挥手,“叔叔,我想出去找爸爸。”

    评委老师怔愣片刻,朝门口走去,就看到小选手挤出人群,奔向一个男人。

    男人蹲下抱他,小选手将手背贴在男人脸上捂手。

    评委老师走过来,亲自告诉林北注意事项,特意叮嘱林北初赛当天别给孩子喝太多水,再三叮嘱林北别记错比赛场地和时间门。

    林北不敢大意,放下孩子,掏出笔纸记注意事项。

    父子俩离开铁路中学,已经中午了。

    不是林北不来事,不请评委老师吃饭,而是他不希望比赛过后,有人拿这件事编排孩子。

    林北还惦记着早晨的事,他带着孩子到望湖街道办事处。

    望湖街道办的干部上午啥活也没顾得上干,在派出所待了半天。一行人出了派出所,在路上交流意见“赵大爷撮合胡老太认曹桂的弟弟当干孙子,整个大院瞒咱们瞒的死死的,你们说,整个大院有没有参与这件事”

    “曹桂弟弟二十三了吧,已经属于晚婚了。”

    “啥意思”

    “曹桂在劳改所,马家强行占了曹桂的房子不还,曹桂弟弟想要结婚得有房,马家找赵大爷想办法,赵大爷喜欢大包大揽,应该觉得胡老太晚年凄凉,曹桂弟弟结婚又需要房子,一老一少认干亲各取需求,就开始撮合。赵大爷想得好,胡老太和曹桂弟弟认了干亲,把名下两间门房赠予曹桂弟弟,再加上胡老太身份特殊,曹桂弟弟肯定不敢耍滑,一定十分尽心照顾胡老太,他夜里就没去看胡老太,谁知道胡老太会被冻死。”

    “老太太尸骨未寒,马家立刻跑去抢占了老太太睡的屋,霸占了老太太的遗物,咱们得严肃处理这件事,否则各个大院有样学样,那岂不是乱套了。”

    “现在娶媳妇难,马家有一个适龄姑娘,长得还俊,大院的未婚男人都盯着马晓慧呢。我估摸认亲的事没露出一点风声,肯定有这个原因。今天马家霸占胡老太睡的屋,曹桂弟弟没吭声,肯定也想娶马晓慧。”

    “给马晓慧说媒,把她嫁到别的区,这个大院是不是好管理一些,至少不会出现集体瞒着咱们街道的事。”

    “你给马晓慧说亲,你是不是和男方有杀父之仇”

    他们说再多也没用,就看派出所那边怎么处理了,无论处理结果如何,他们必须全力配合。

    大家没有心情说下去,在这里分道扬镳,一部分人直接回家,下午得过去处理胡老太的后事,还有人顾不上吃午饭,加快速度走访五保户家,登记受灾情况和五保户遇到的困难,傍晚要把资料递交到区里,孔国贤一个人回街道办写材料,下午到区里汇报这件事。

    胡老太命运多舛,早年被父母卖了给人冲喜,那人熬了三年死了,后被夫家卖到大户人家当丫鬟,伺候小少爷,那少爷后来家道中落,带着妻儿和胡老太躲到了这里,认了胡老太当干姐姐,后来义弟夫妻参加革命,死在了抗日战场上,义弟的儿子儿媳死在了解放战场上,义弟的孙子留在了朝鲜战场上。

    胡老太照顾了三代人,他们为国捐躯,她情况特殊,每年上面会去探望胡老太。

    胡老太这样走了,孔国贤不知如何跟上面汇报。

    孔国贤满脸愁容来到街道办,门口站了林北父子俩。

    孔国贤打开门,让父子俩进来,他摘掉手套,给煤炉换煤球,又给自己泡了一杯茶,转身回座位上写材料,抽空问“你怎么过来了”

    “我预备招临时业务员,嘴巴利索的。”林北注意到孔国贤嘴唇干燥,不像吃过午饭的样子,正巧他们爷俩也没吃饭,他跟林聪说了几句话,跑出去买了三份午饭回来,将饭放到空桌子上,招呼孔国贤过来吃饭。

    孔国贤刚想说不饿,就看到一个孩子从他眼前跑过去,他的视线随着孩子移动,最后落在羊杂汤面上。孔国贤舔了舔唇,吞下拒绝的话,放下钢笔走了过去。

    林北递给孔国贤筷子,又低头问林聪“这么大份,你能吃完吗”

    “能。”林聪急的拍椅子,催爸爸把饭放椅子上。

    林北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份报纸,放椅子上,把搪瓷盆放上面,递给他筷子,就没管他了,坐下来吃饭。

    孔国贤埋头连喝十来口汤,呼出一口热气说“你说招临时业务员,具体什么情况”

    “我弄了一批生姜红糖,桂花红糖,拿开水冲一冲就可以喝了,不需要费工夫自己煮,主要特点是随时冲泡随时喝。准备礼盒的时候,随手做了这些红糖,我们主要精力是卖礼盒,玩闹着卖一些红糖,来年季节交换,孩子稍不留神就生病,到时候我再大规模卖红糖,卖点我都想好了,孩子每天带一颗糖到学校,嗓子不舒服,泡一颗生姜红糖预防感冒,嗓子有痰,泡一颗桂花红糖化痰。”林北好心提醒孔国贤,“我现在卖红糖,送酒吧酒水票、溜冰场票、电影票,年后就不送了,孔主任,如果你亲友的孩子喜欢溜冰、看电影,你可以提醒他们买一点红糖。”

    就没有孩子不喜欢溜冰、看电影的,家属院每家都有几个孩子,只告诉亲友,不告诉一个大院的同事,貌似不太好,孔国贤决定告诉整个家属院,对了,还得告诉冯科一声,17个街道办的同事得一一通知一声。为了避免通知重复,孔国贤问“你没跟别人提吧”

    “说到卖红糖,也只有乾山安平街道办的人知道,因为早上我也找池主任,让他帮忙介绍临时工,但是没有跟他说这件事。”林北回忆道。

    孔国贤当场决定从区里回来,先去通知池午柏,再挨个通知其他街道办事处。

    两人聊完正事,金旺正好进来,林北和孔国贤约定明天下午过来签临时工,结束了谈话,把碗筷还给饭店老板,和正在说话的金旺、孔国贤打声招呼,带着林聪到舞厅找钱吉祥,三人一起去找王晓冬。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