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1.永不言败

作品:《冰尖美玉[花滑]

    “比赛加油, 和玉。”这是一个与往常一样一触即离的、来自朋友之间的拥抱,但好似又不止是这样。

    它更温热,更炽烈, 也更有力量。

    至少纪和玉能清楚地区分来自云澈的拥抱与来自其他队友的拥抱。

    “谢谢哥, 我会的。”纪和玉眨了眨眼, 将心底那些不确定因素尽皆抛之脑后。

    这几天虽然发生了一系列不友好的、甚至是难以预料的事, 但这些事其实说到底也用不着他过多操心。

    一场比赛足以解决。

    冰面终将给出答案。

    也必将给出答案。

    纪和玉脱掉了身上的外套, 深吸口气在冰场的入口处等待。

    今天叶甫盖尼的节目配置是3a、4z3o以及4f,节目难度在这场比赛上几乎是碾压式的,哪怕是同为顶尖选手的奥本海默与藤原野瑶都不能与之相比,叶甫盖尼的认真程度, 简直超乎想象。

    他今天的节目配置本来就难度很高, 而叶甫盖尼作为“跳跃之王”,愣是没有出现一点失误, 整场比赛下来, 每一组跳跃的完成度都高到离谱,每一个e分都是满分或是近乎满分,哪怕这里是国的赛场,他和国力捧的奥本海默有着直接的竞争关系,也没有太大地影响他的e分。

    这就是顶尖选手的绝对实力。

    叶甫盖尼的综合素质极为强横,虽然在节目表现力以及滑行和旋转的功底上,由于柔韧性相对低一些,没有藤原野瑶和帕朗尼那样闻名, 但也只是相对而言,放在圈内他的节目表现力已经足够优秀,加上他的选曲一直以来都是符合他的长相和力量感风格的、跃动有力的舞曲,只要能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尽可能大开大合, 节目效果就差不到哪里去。

    叶甫盖尼本来就是最顶尖的选手,又和奥本海默一样是西方人的长相,因此哪怕这里是国的赛场,他也得到了观众热烈的欢呼,在今天的比赛里,恐怕只有他有着跟奥本海默相似的待遇,比赛的全过程中掌声都不绝于耳,轻而易举地就调动起了观众们的情绪。

    甚至,叶甫盖尼的节目结束以后,落在冰场周围的应援物比第一个上场的奥本海默还要多

    在观众热切的欢呼声中,叶甫盖尼的成绩很快展示在大屏幕上。

    技术分6811分。

    节目分5214分。

    短节目总分12025分。

    华国直播间里,看到这个分数以后,不免又爆发出了一阵讨论。

    虽然裁判没在技术分上动什么手脚,但节目分压得也有点过分吧,愣是让奥本海默在短节目拿到1分的优势啊,1丶丶离谱嗷。

    确实微妙,叶甫盖尼好久没在短节目上没拿到第一了,他今天的难度配置都已经是顶配了还能出现这种状况,哎,一会儿小玉上场不知道会怎么样。

    估计不太乐观,叶甫盖尼都这个地位了,还不是打不过人家关系户。

    平心而论,叶甫盖尼这个分数其实挺高的,但偏偏奥本海默靠着节目分的优势,微妙地与他拉开了1分的分差,很难不让人产生一些其他的联想,裁判组就是想在国的赛场上,捧出一个国的冠军。

    虽然大奖赛的含金量相对没有世锦赛与冬奥会那么高,当人们谈到“世界冠军”的时候,所指的也是世锦赛冠军或是冬奥冠军,但能在大奖赛上拿到一枚金牌,也已经非常不错了。国多半是想抓住这次的比赛在国进行的优势,一举夺得金牌。

    但这些跟纪和玉暂时又没有什么关系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无需思考太多,也无需顾虑太多。

    只要将今天的这场比赛尽他所能地演绎好就足够了。

    他无法左右裁判的打分,无法左右观众的好恶。

    只能左右自己的努力与热爱。

    “5th  reresentative of a,heyu,ji”

    随着主持人的报幕声响起,一只温热而有力的手在他背后轻轻推了一把,为他了一个初速度,接着这股力道,纪和玉浮腿向后上方高高踢起,双臂在两侧自然伸展,以无比优美的燕式巡场姿态登上了冰场。

    通常来说,在赛前推他一把的都是教练,但今天纪和玉却敏锐的察觉到,推他的那只手并不是陈长兴或骆温明。

    哪怕他没有回头,纪和玉也能感受到那掌心温暖的温度,以及薄薄的一层茧,并不粗粝,反而十分令人心安。

    那是云澈的手。

    男人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他,不管什么时候,他总站在自己身后。

    不管自己是否回头。

    在以往的比赛里,哪怕纪和玉是远在异国他乡作战,当他以他标志性的燕式巡场姿态登上冰场的时候,也都能引起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但今天却不然。

    一身月白色考斯滕的少年滑上冰面时的姿态虽然无比优雅轻盈,身姿袅娜似空中一只缥缈而行的仙鹤,场上观众的反应却是平平无奇。

    大概是在赛前奥本海默的团队那一通报导在国起了作用,国的民众只愿意相信他们所愿意相信的,此时在面对纪和玉的时候,不免就有些“同仇敌忾”的意味。

    这样恶劣的、不自量力的华国运动员,胆敢挑衅他们的花滑名将,怎么值得他们送上掌声

    因此,当纪和玉登上冰场的时候,那些国的观众仅仅是安静地坐在那里。

    这样的观赛行为其实颇不礼貌,花滑是一项挑战极限的运动,同时也是一项包容性很强的运动,很多冰迷是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个项目,哪怕当并不是他们所喜欢的选手在节目中失误了时,冰迷们也不会吝啬自己的掌声,毕竟这是观看比赛最基本的礼仪以及对选手最大的尊重。

    然而眼下,他们却并不这么想。

    整个观众席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地方响起了掌声,这些席位上坐着的大多不是国本土观众,而是专程来看比赛的其他国家的观众,最主要的就是华国观众以及一些华裔粉丝。

    哪怕比赛还未开始,在选手上场时受到的是这样低的欢迎程度,本身就已经够“耻辱”了,更别提纪和玉才刚刚升组,正是亟需积淀人气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本身就意味着他不被他国的观众所喜爱,一些不了解纪和玉与花滑的路人如果碰巧在看这场比赛,甚至可能因为没有掌声而对纪和玉产生一些不好的猜测。

    在等分区里,陈长兴与骆温明的面色又有些不善。

    就连一贯冷淡无波的云澈,眼底都闪过一丝阴霾。

    “别急,我们要相信他。”半晌,陈长兴终于语气艰涩道。

    其实,他倒不是不相信纪和玉能通过今天的节目,来改变这帮观众对他的认识。

    他只是担心观众们的无动于衷,会给纪和玉以莫大的压力,甚至影响到他的心境和状态

    花滑的确是一个主要与选手实力挂钩的项目,但选手的发挥和心态其实也相当重要,很多时候,观众席上的掌声能在选手状态下滑的时候,化作动力源泉,让选手重新振作起来,爆发出更多的力量。

    但眼下,观众席的举动几乎已经将这条路堵死。

    虽然他知道纪和玉的心态一直都很好,但再好的心态,面对他人的不认可的时候,也很难保持平衡。纪和玉为了这个赛季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不该是这样的结果,他不该遭到这样的待遇。

    只恨这里是国的赛场,只恨国选手奥本海默的咄咄逼人,只恨国那些无良的媒体和记者

    说到底,还是华国花滑式微已久,实力与花滑强国相差悬殊,这才让纪和玉这样难堪。

    “我们当然要相信他。”不同于陈长兴有些艰涩的语气,云澈的声音要斩钉截铁得多,甚至带上了几分不容拒绝的意味,就好像他并不是在看一场比赛,而是在商场上与其他人拼杀。

    这是一种坚定而“毫无理由”的信任感,就连陈长兴和骆温明听到云澈这样说,都不由微微一愣。

    唯有云澈自己知道,他的信任感并非是毫无理由的。

    他的信任,源自纪和玉的天赋、勤奋与实力,也源自纪和玉对冰面与祖国毫无保留的热爱,更源自他对少年难以言说的那一点隐秘心意。

    只有他一人懂。

    观众席上,以徐安佳为首的粉丝团面色同样很不好看。

    他们知道国观众未必会喜欢纪和玉,只是没想到,竟然还能做到这个程度,当真是一点礼节也不讲、一点面子也不给。

    可偏偏,他们所喜爱的选手在冰场上拼杀,他们却做不了什么。

    只能将手拍得更响、更热烈而已。

    “这个赛季纪和玉选手所带来的短节目和自由滑,都是全新编排的华国风格的曲目,从选曲到意象的使用,从节目的编排到考斯滕的设计,都充满了华国元素与华国文化的气息,”直播间里,李诺同样因为现场并不热烈的掌声和气氛笑意微僵,但他作为解说,很快就调整了过来,“纪和玉选手为了这个赛季做的准备无疑相当充分。只是,现场的观众似乎对这样的元素反响并不热烈,或许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华国文化的缘故。”

    “不过这不要紧,华国文化是充满包容的文化,而纪和玉今天的皎月同样是充满包容的节目,我相信,只要再给这些观众一点时间,或许只是短节目的两分半钟的时间,就能改变观众们对纪和玉以及华国文化的偏见。”

    冰面上,纪和玉不是没有察觉到现场气氛的古怪,不用想他也知道,这样的情况到底是因为什么。

    纪和玉的指节不自觉地绷紧了些,但很快又被他松开。

    既然这些西方媒体和观众不愿相信他的实力,那他就证明给他们看,证明给这些眼高于顶的人看

    纪和玉滑行的姿态仍旧轻盈漂亮,灯光打在他那一身缀满了亮片和刺绣的月白色考斯滕上,将他的身影映照得愈发飘逸,简直就像一抹捉摸不透的月光。

    一袭充满华国元素的考斯滕的少年,最终在冰场中央站定。

    纪和玉屈膝半蹲,双臂环胸,头向自己的肩膀偏斜,很快进入了准备姿态。

    此时此刻,纪和玉心中唯有一个念头。

    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他今天也必然要让全世界所有观看着这场比赛的人,见识到来自东方的美与力量,见识到来自东方的着弯皎皎明月。

    华国花滑永不言败,哪怕是身在异国他乡的赛场,也无法遮蔽明月的耀目光辉

    冰面上,纪和玉身上那件月白色的考斯滕,在灯光照耀之下,简直如梦似幻,美好得不似凡尘中可有的颜色。而那轻轻包裹他的双臂的薄纱,像极了笼罩月色的薄薄云霭,在薄纱的尽头,偏又露出一截白皙细腻的腕骨,将纯粹的美与纯粹的诱简直结合得淋漓尽致。

    大屏幕给出的近景镜头里,纪和玉面上鲜艳的妆容就这样展现在观众眼前,亮色的眼影、腮红与唇彩,与淡雅的考斯滕对比鲜明,但又显得十分和谐

    实在是纪和玉的五官太精致了,哪怕妆容再怎么艳丽,也丝毫不显突兀,完全能够压得住。

    纪和玉的头轻轻伏在自己的肩膀上,眉心那一点银色水钻就势反射出晃眼的光,这样的纹饰参考了古代妆容中花钿的设计,但又结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和现代工艺,颇具今古交融的设计感。

    “这是什么颜色”观众席上,一位国冰迷,同时也是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惊讶地问她的同伴,“我怎么没有见过这样的颜色”

    她的同伴同样疑惑地摇了摇头。

    设计师们的颜色通常都是很敏锐的,这世上很少有他们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颜色。

    但现在,冰场上那身考斯滕显然颠覆了她们的认知。

    “我知道了”那个提出疑问的设计师看了一眼节目的名字,猛然醒悟了过来,“原来,这是月亮的颜色”

    这是月白,这是月亮的颜色,月亮的颜色并非纯粹的白,而是掺杂着浅淡的蓝,还有许多精细的色彩,哪怕是再高明的美术大师,想要在自己的调色盘里融合出这样的颜色以生动地临摹月色之美,也需要颇费一番功夫。

    唯有最优美、也最凝练的华国文字,能将这个颜色如此生动地以一个词语展现。

    前所未见的颜色与服装风格,令不少国冰迷都有些惊讶。

    他们对华国文化并不了解,也很少去欣赏带有华国元素的设计品,纪和玉身上这件考斯滕,无疑打开了很多人对华国文化认识的大门。

    “听说,这件考斯滕是乔安妮大师与亚当斯设计师一起打造的,”另一位设计师语气有些复杂地说,“我以前都不知道乔安妮大师还懂得华国文化。”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客观上来讲,这件考斯滕确实美得过分了,不管是配色,款式还是面料上的刺绣都堪称完美,”这位设计师耸了耸肩,“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和剪裁,完全适合冰上那个选手。”

    纪和玉不会知道,仅仅是凭着身上这套考斯滕,他就已经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他只是闭了闭眼,等待音乐的响起。

    双臂环胸,半蹲屈膝,侧身垂首,这是一种收束的姿态,当纪和玉双臂上那层薄薄白纱轻轻环住月白色的上衣,简直像极了被云雾缭绕遮蔽的月亮,正无声地用自己的美感告诉世人,即便月亮此时未能勘破黑夜,也必然在不久的将来,以清辉洒满大地。

    古琴低沉喑哑的琴音响起,一下子就遮蔽了所有人的视线。

    暗无天日的夜色静静降临,将现场的气氛带入沉寂,如一只无形巨手悄然而至,轻松地就扼住了观众的呼吸。

    “这是什么乐器”观众席上,一位音乐学院的学生差异地问道。他所专研的,乃是交响乐的指挥,对所有乐器的音色都无比熟悉,可也没有听过这样的乐音。

    似弦乐,但比钢琴更沧桑,比小提琴更低沉;又似管乐,但比萨克斯更轻快,比长笛更温和。

    “也许”他的同伴闭了闭眼,让音乐沿着听神经一路上行,直到最高的中枢,仔细分析每一个音符的韵律。

    也许是我们不懂的音乐。

    “怎么可能”这个观众失声道,“怎么可能有我们不懂的音乐”

    他出身于世界最高的音乐学府,对西方传统音乐有着无比深厚的了解,更有着绝对的自信,自信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

    可是现在,他却听到了西洋乐器无论如何也演绎不出来的韵味。

    这是独属于华国的乐器与独属于华国的音色。

    这支曲目对西方观众来说,无疑是新奇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接触过华国的音乐,更没有想过,除了西方传统音乐,还有别的声音能够登上世界赛场。

    这一幕对他们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纪和玉选手的短节目皎月是一支古琴、古筝、箫、扬琴等多种民族乐器的协奏曲,其风格颇具华国特色,是这个赛季横空出世的新的风格,在r国与j国的大奖赛分站赛上,我们已经见识过了这套节目的美丽以及这支曲目的魅力,今天,纪和玉选手再次拿出了这套节目,并将它带上世界级赛事的赛场”直播间里,李诺语气激动,“未满十八岁的华国选手纪和玉带着华国音乐,真正走向了世界赛场,不得不说,这是划时代的一场比赛”

    李诺的解说风格一向偏理智,很少有情绪饱胀的时候,在节目才刚刚开始语气就这么激动更是尤为罕见,可见他对今天的比赛抱有了很大的期望与很高的评价。

    踩着古琴密匝的琴音,纪和玉做了一连串的换足联合旋转与点冰小跳,每一步都恰如其分地合上了弦动的节拍,就仿佛音乐根本不是从音响中流泻而出,而是自纪和玉月白色的冰刀之下演绎而出。

    冰上的少年,用自己的身体与动作,在冰面上弹拨出了一段低哑的旋律。

    “纪和玉的合乐能力实在是太强了,这一步小跳都能卡上音乐的节拍,这根本就不是表演而是在炫技”李诺毫不掩饰他对纪和玉的欣赏,“这样惊人的节奏天赋,哪怕是以合乐闻名的帕朗尼也很难比得上”

    这组旋转和点冰小跳的技术难度不大,用来作开场的第一组动作似乎撑不起来,但奈何纪和玉的表现力与音乐把控力实在太好,仅凭一段开场的滑行,就将新月的迷惘和探寻体现得淋漓尽致。

    新月新月,新到难以被人看到的月。

    诞生自文明伊始,行走于黑暗深处,光芒无比微弱的新月,在这无边无际的浓密夜色中显得异常渺小无依,然而,新月却没有甘于这样的局面。

    要冲破黑夜的樊笼,要打破阴云的遮蔽,要将自己的美与光辉带给世人。月要从新月逐渐成长、一路向西而行,直至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而此时,冰面上的纪和玉,无疑就是那一弯东升西落的月,他自东方世界诞生,虽然孱弱、稚嫩,却一往无前,极力将自己的光辉自东方传递到西方,传递到世界各地。

    要冲破审美与肤色的国籍,要打破西方世界对花滑的封锁,要将华国的音乐与文化带给世人,要让华国花滑与华国音乐成为响彻世界的声音

    怀着这样隐秘而又坚定的雄心壮志,踏着音乐的鼓点,纪和玉侧身起跳,双腿在空中迅速交叠,随着一道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残影划破天际,纪和玉轻盈地单足落冰,浮腿与上身顺势打直,与冰面形成一个标准的t形。

    以燕式旋转的姿态,纪和玉保持着均匀的速度原地转过八周,接着身体猛然一折,一把攥住了冰刀的刀刃。

    当月白色的手套握住月白色的冰刀,将纪和玉柔软的腰腹和大小腿拉成一道没有一丝棱角的圆环,新月的柔弱与美丽,也一并被直白地展露于观众面前。

    考斯滕贴身的剪裁将纪和玉的身体曲线完全勾勒出来,尤其是那纤细到不盈一握的腰线以及起伏流利、挺翘漂亮的臀形,既因过度的旖旎而惹人遐想,偏偏又因包裹于月白衣料之下,透露出几分圣洁的味道。

    而当纪和玉保持着这个姿势高速旋转时,他双臂上那层薄纱化作了飘渺不散的霭霭云雾,若隐若现的将新月笼罩在内,给美丽婀娜的月无端的添上了几分神秘。

    一组butterfy跳接燕式和甜甜圈旋转,漂亮得叫人挪不开眼。

    “这套节目和这套考斯滕真的太配了,”一位国观众忍不住赞叹道,“我从来都不知道,人怎么可以干净成那个样子。”

    干净成

    像月亮一样。

    像冰面一样。

    仅仅在节目之初,他就不受控制地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实在很难想象这样干净的少年会做出像报导里说的那样自大狂妄的行径

    打住

    自己怎么可以有这样的想法

    这里可是国的赛场,冰上这个华国人挑衅的可是他们国的选手与国的威严,国的尊严怎么可以亵渎

    可恶,自己一定是看错了,这个华国选手一定是装的

    产生这样的“错觉”的,不止这一个观众,现场不少老冰迷都有同样的感觉。

    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立场,没有忘记这个华国选手是如何看不起国,看不起资历是他数倍的国名将的。

    因此,纪和玉这组惊艳的旋转过后,现场响起的掌声依旧稀稀拉拉,听上去实在没有排面。

    不过,这也并不能影响到纪和玉。

    随着音乐由低沉转向明快,古筝和竹笛的加入令曲子的旋律骤然一转,黑暗被渐渐驱散,新月转为弦月,释放出更加明亮的光芒。

    纪和玉双腿分开,足跟相对足尖向外,腿根打开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膝盖深深弯起,身体向后仰倒下腰,直至与冰面低低平齐。

    一个深下腰、深外刃的蟹步。

    在众多滑行动作中,蟹步算是在男单里不那么常见、难度也比较大的动作,大部分男单选手并非没有这个挑战着地心引力的动作所需要的核心力量,而是缺少能够下腰到纪和玉这个深度的柔韧性。

    对下腰鲍步而言,外刃用刃越深、下腰幅度越大,难度无疑也就越高,纪和玉眼下这组下腰鲍步,难度已经达到了这个滑行的顶峰,而且,他并不像很多选手那样,为了能够将身体维持在这个姿势而全身肌肉紧绷,反而身体姿态尤为舒展漂亮,轻柔优美。

    纪和玉的滑行姿态虽然轻盈,身体舒展的幅度虽然柔软,但滑速一点也不满,步履更是极为坚实,单薄的脊背将上身有力地撑起,连一点轻微的晃动幅度都看不见。

    很难不让人感慨于他过于优越的滑行技巧。

    柔韧而刚强,美丽且坚毅,看似矛盾的诸多语汇在纪和玉身上融合为一,分外圆融。

    自纪和玉身上,所有观众都能察觉出一种跨越了国籍、惊艳了时光的美,源自华夏文明数千年的积淀,而又在冰上这个年纪还未满十八的少年身上疯长。

    时间很快来到一分十五秒,曲目进入下半段,所有的跳跃有了10的bv加分。

    纪和玉今天的曲目编排仍旧与之前一样,将所有跳跃压在后半场去争取那个加分。

    因为前几天脚踝扭伤的缘故,这几天都没怎么上过冰,纪和玉其实犹豫过要不要保险起见,将一个跳跃挪到前半场,或者干脆直接将自己练得并不熟的4z从节目里撤下来

    但他最终还是放弃了。

    求稳固然能保住大部分分数,却也只能让他在原来的基础上原地踏步。虽然在冬奥他意外获得第四,但想要更进一步,靠“稳”是绝对做不到的。

    纪和玉清楚地认识到,华国花滑的脚步不能停滞在这里,而他的脚步,更不能停滞在这里。

    哪怕一个尚未完全成型的4z不能帮助他在这场比赛上拿到奖牌,也能帮助他进一步打破桎梏,在走向顶尖选手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帮助华国花滑在成为花滑大国的途中,开启一个新的可能。

    如果重来一世,他只能达到与前世一样的成就,岂不是辜负他这一身天赋,辜负他两世的经验,辜负他脚下最纯粹、也最坚实的冰面

    他必须要用高难度跳跃,用节目后半段的10加分去弥补节目分上的不足,必须用绝对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难度水准的动作来征服评委,来向世界展示华国花滑的实力。

    华国花滑绝对不是奥本海默口中那样“不配参加世界级大赛”,而是和所有国家一样,都能在花滑的历史上绘下光辉灿烂的一笔。

    他必须要做到。

    扬琴琴音清脆,轻轻弹拨两下。

    踩着音乐的节拍,纪和玉周身的气势骤然一转,如果说之前他的状态是十分投入,那么现在简直就是一百分、一千分地投入。

    所有观看着这场节目的人,都能从大屏幕里纪和玉那双愈发明亮的眼睛里,察觉到纪和玉的状态更好了。

    “他的眼睛会说话”

    许多冰迷无端地想起一些媒体评论家对纪和玉的评价,之前他们还对这番话嗤之以鼻,但现在却觉得这句话说得简直太对了。

    纪和玉的眼睛,的确是会说话的。

    否则,怎么可能仅仅凭大屏幕里一个目光,就让所有观众都生出了“他正看着我”的错觉,就让所有观众都仿佛瞧见了夜空之中那一弯皎洁明亮的弦月

    这个4z究竟能否成功,冰场下的陈长兴和骆温明都没有底,冰场上的纪和玉自己,也没有底。

    唯有云澈出神地注视着冰面上纪和玉起舞的身影,目光依旧镇定,眼底余光甚至隐约可见一层淡淡柔和情愫。

    冰面上,纪和玉保持着以左后外刃向后滑行的姿势,等待着一个音乐节点,等待着一个起跳的时机。

    而他这个举动,已然在华国直播间里,激起了轩然大波

    啊啊啊这个起始姿势,这个起始姿势可不是f跳的起始,应该是z跳啊我不是在做梦吧,距离前几场比赛这才几个月啊,小玉真的这么刚

    应该就是要跳z吧,啊啊啊啊啊提前尖叫

    资深冰迷们从纪和玉滑行的动作就能判断出这是z跳的预备过程,而能够出现在这场比赛上的,显然不会是三周跳。

    那么,就只能是4z。

    作为除了不存在的4a之外难度最高的跳跃,完成度很高的z跳几乎就是顶尖选手与普通的一线选手间的那道鸿沟,能够越过去,就至少已经具备了顶尖的实力,剩下的就是熬够资历。

    纪和玉如今还未满十八,如果这一跳真的能成功,那绝对是足够惊人的。

    毕竟,就连跳跃之王叶甫盖尼,在这个年纪里,也没能掌握4z

    到了这个时候,哪怕现场观众的反响仍不热烈,现场气氛仍旧不高,对纪和玉来说也无所谓了。

    他的大脑自动屏蔽掉了除却音乐以外的所有声音,甚至听不到自己因为疲惫、同时也因为紧张和激动而渐渐急促的呼吸、渐渐紊乱的心跳。

    只有音乐。

    也只需要音乐。

    耳边的音乐化作一个个音符,穿透纪和玉的鼓膜,沿着听神经一路向上,直至落入脑海,变成可见可感的节拍。

    下一瞬,纪和玉踩着这样的节拍,右刀齿轻盈点冰,高高跃起

    这一刻,不管是现场的还是直播间里的所有观众以及裁判,都下意识睁大了眼睛,借助大屏幕的放大仔细看着这一幕,看着纪和玉点冰起跳的动作,也计数着他转体的周数。

    一周、两周、三周、四周

    真的是4z

    “太不可思议了”观众席上,一位国观众没忍住赞叹道。

    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手已经比大脑的克制更快地,开始鼓起了掌。

    对很多观众来说,掌声像是一种神秘的开关,它可以直白而热络地控制气氛,也可以简单地传递情绪。

    就比如现在。

    当有一个观众“一不小心”打开了这个开关的时候,产生的效应无疑是立竿见影的。

    人的情绪就像多米诺骨牌,只要有一个人鼓掌,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人鼓掌。

    哪怕纪和玉这一跳才刚刚起跳,所带给观众们的震撼也已然是真实存在的。

    无关资历、无关国籍,唯有惊叹而已。

    在大奖赛的前两站比赛上,纪和玉所展现的跳跃仅仅是4f就已经足够令人震撼,现在拿出了比4f难度更高的4z,无疑更加令人瞠目结舌。

    对跳跃来说,哪怕滞空感再好,从起跳到落冰,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现在也不例外,仅仅是一眨眼的功夫,纪和玉就要落冰。

    纪和玉的4z本来就不成熟,加上脚下这片冰场制冰习惯偏硬,非常不利于纪和玉的发挥,因此自点冰起跳的那一瞬间,纪和玉全身上下每一寸肌肉就开始协同发力,极力调整着自己身体轴心的变动,控制着这一跳的足周。

    然而,不妙的是,自他起跳的那一瞬间,脚踝就开始隐隐作痛。

    更硬的冰场意味着起跳时需要更大的力度,而勾手跳的点冰起跳,又全靠纪和玉伤了的右脚来完成。

    膏药也好,止痛药也罢,药效其实也就那样,在剧烈运动和刺激之下,很快就来到临界点,直至濒临痛域。

    冷汗从纪和玉的额角渗出,也就是那一瞬间的事。

    肿胀的脚踝叫嚣着自己的疲惫不堪,像是在用疼痛告诉纪和玉,你的身体状况根本就无法负担这样高难度的跳跃,无法完成这场背水一战的节目。

    你的准备还不够。

    脚踝上肿胀的地方变得灼热,这是红肿得更加严重的先兆,伴随着软组织的扭曲充血,甚至让纪和玉起跳时都似有似无地迟滞了一下

    但那又仿佛只是人们的错觉。

    冰面上,纪和玉点冰的动作一如既往地轻盈。

    与刃跳相比,点冰跳更能代表纪和玉的特色,因为骨架纤细的缘故,纪和玉在点冰时常常显得分外轻盈,点冰的动作干净得肉眼难以捕捉,re几乎不存在,这样高质量的点冰,在圈内是十分难得一见的。哪怕是跳跃之王叶甫盖尼,在点冰跳上也很难说自己比纪和玉做得更好。

    纪和玉这一跳延续了他点冰时一贯的优点。

    干净利落到不可思议。

    然而,虽然这一跳的起跳非常漂亮,在离冰的那一瞬间,纪和玉却心道糟糕。

    对优秀的花滑选手而言,他们起跳的时候往往就能判断自己这一跳能否成功,就比如现在,纪和玉刚离冰,就知道自己这一跳的起跳高度还是不够。

    因为脚踝扭伤的缘故,这几天没怎么上冰,自然也就无从在冰场上练习4z,找到一个在这样的硬质冰面上成功完成这一跳的合适起跳高度。

    因为受伤外加冰质偏硬的缘故,纪和玉的起跳发力没能达到他预期的最完美水平,这也就导致了起跳高度稍有不足。

    不足的高度很容易导致不足周或是落冰的失败。

    不足周尚可以通过加快空中转体的速度来弥补,落冰失败则只能在腾空以后极力调整自己的轴心。

    但这又意味着一个新的问题,他没办法兼顾提高转体速度与调整落冰的轴心。

    在这两者中,纪和玉丝毫没有迟疑地选择了要足周。

    没有足周的4z的分值只相当于一个3z,分差可以达到5分,就像波尔卡诺今天失败了的那个4z一样,不足周的失误会大大拉开他与领奖台的距离。

    而可能失败的落冰,则意味着脚踝与膝盖在落冰的那一瞬间都要承受无比巨大的冲击力,他本就不好的伤势可能因此加重

    但他已经无路可退了。

    此时,不管是现场的还是直播间里的观众,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将目光落在冰场中央的纪和玉身上。

    纪和玉能成功落冰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