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杀猪饭

作品:《重生之山村人家

    中午吃完饭, 外婆和奶奶从窗台上挑了软柿子,放在铁炉上慢火细烤,烤得满屋都是柿子的甜香。冯小河和孩子们去睡午觉, 佳慧就把电脑搬到厨房,一边烤火一边把相机的照片都导进电脑里。仔细挑选一番后,她准备把其中两张发到海角论坛上。

    论坛那个帖子她一直都在持续更新, 被版主加精置顶后,现在已经顶起了上百层的高楼。佳慧登录账号,照例是叮叮咚咚不断,这是站内短信的声音。作为一个热帖的楼主,她每天都会收到不少站内短信,有的人会聊聊看帖感悟, 有的人要联系方式,还有极少人特意发短信过来,单纯是为了冷嘲热讽。

    佳慧偶尔有空时,也很愿意满足别人的表达欲,对友好的会回复“谢谢关注”,对谩骂的会回复“谢谢, 您说得对”,佛系躺平, 任君笑骂。赶时间就点开快速浏览一下, 主要是为了消掉站内短信那个未读的标志。但今天,她在温暖的炉火边发完帖, 打开站内短信时, 发现了意外的惊喜。

    有位编辑联系她,说想把她的热帖内容集结成一本书出版,并附了联系方式。

    佳慧本来一边烤火一边撸狗, 有些昏昏欲睡,这会儿困意一扫而空,立刻加了编辑的扣,想询问出版的事情。没过两分钟,对方就和她互加好友,介绍说自己是某某出版社的,看了她的帖子内容和博客内容,觉得很不错,希望选取一部分结集出版。

    佳慧一阵欣慰。她本来做足了思想准备,觉得现在这几年运营博客,只能收获关注,想通过自媒体赚钱还得熬几年。她还打算做几手准备,再到微信上开一个公主号,专门讲阳台养花种菜的知识呢。微信公主平台这一年才刚刚上线,早期入驻才能享受更多红利,作为一个重生人士怎么能白白错过

    没想到回报来得这么快。虽然她的博客关注人数也在节节攀升,但能把编辑吸引来,主要还是得归功于海角论坛强大的流量。佳慧详细了解了一番后,觉得这家出版社很正规,编辑也挺专业,两人很快敲定了书名、选哪几篇内容等等,最后对方找她要了地址,说会尽快把合同寄过来。

    不知不觉已经聊了快一个小时,佳慧伸了伸懒腰,外婆便递给她一个热热的甜柿子,说“有啥喜事么今天这么高兴”

    佳慧咧着嘴笑,一边剥柿子吃,一边忍不住把这事告诉了她们“奶奶,外婆,我要出书了。”

    “真的”两位老人相互对视,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不敢置信,还掺杂着很多疑惑,外婆问“出哪样的书是不是你以前写的那个,那个什么来着对对,影评,是讲影评的书”

    “不是,”佳慧干脆把电脑屏幕转过去让老人们看,“书的内容就是咱们家发生的这些事,比方说堆雪人啦、摸螺蛳炒螺蛳啦、做面包窑玩泥巴啦”

    奶奶听了又骇异又想笑,“书上还写这种事还发照片那哪个爱看嘛”

    “爱看的人多着呢,”佳慧吃完香香甜甜的柿子,洗了手过来,把鼠标拖到底,让奶奶看下面的页数,自豪道“我就随便写写,随便发发,还有这么多人回帖跟帖,看看,好几百页呢。”

    两位老人头并头,伸长脖子盯着电脑看,好大一会儿,奶奶才说“我们佳慧真的太能干了就是这上头写着啥我没看明白,你看这儿,”她用手指了指,“这是不是杀猪这两个字我还认得。只是好好的怎么又扯到杀猪了”

    佳慧凑近一看,笑了起来,“奶奶,那是一个人取的网名,叫作醉里挑灯杀猪”

    奶奶和外婆听了连连摆手,“那使不得杀猪是力气活儿,喝醉了杀,只怕要误事”

    佳慧哈哈大笑,奶奶虽然不明白这些乡下小事竟然也能被印到书里去,但这不耽误她自豪和开心,她转头跟外婆计划“这谁想得到我们家里竟然出了个大作家,还要出书咱家是不是要请几桌客”

    外婆也很欣慰,“几辈人里没出过有学问的,就她外公读了个高中。没想到我佳慧不仅读了大学,还能写书,这是要跟祖宗们敬几柱香的”

    “打住打住”佳慧终于忍不住叫了停,“要低调说出去小心别人眼红”

    两位老太太终于消停了,但是,等冯小河和孩子们刚睡完午觉,奶奶和外婆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事告诉了他们。七宝和苗苗跑下楼,到厨房给佳慧竖大拇指,“妈妈你真棒”“大妈你好厉害”冯小河也笑眯眯地说“这必须得庆祝一下,晚上想吃什么,大作家”

    佳慧忙虚伪地谦虚“过奖了过奖了,只是有这个意向,还没签出版合同呢。”

    冯小河说“那今天就小庆,等签了合同再大庆”

    为了庆祝,晚上他们烤了披萨,炒了佳慧最喜欢吃的红薯粉粑粑,外婆还从冰箱拿出舍不得吃的牛肉,烧了牛肉土豆。地里刨的新鲜小土豆,和牛肉一起炖得稀烂,土豆都起了沙,光是汤汁浇饭就能让人吃两碗。一家人正吃着晚饭,姑姑打电话来了,奶奶忙又把这事告诉她,姑姑听了直笑,说“好,为了庆祝佳慧出书,明天杀一头猪都来好好玩一天”

    “这也太有排面了吧”冯小河竖起大拇指,又朝奶奶举着的电话嚷嚷“姑,明天把瘦些的五花肉多蒸两块,我们作家爱吃”

    第二天一早,冯小河依然开着车去市里送货,佳慧把家务都收拾得差不多了,也开车带着老人孩子出了门。路上雪还没化,又上了冻,往日短短的路程开了二十来分钟。外婆晕车坐前面副驾,大冷天里,车窗仍然打开缝让她透气,因此她坚持到了桥头。一群人下了车,佳慧一边胳膊牢牢地挽一个老人,苗苗抱着狗,和七宝手牵手,都小心翼翼踩着冰雪往村里走。

    村头老槐落尽了叶子,根根枝条上都缀着雪,看着分外晶莹。树下牛屎堆被积雪封住,整座村庄竟格外整洁起来。姑姑老远跑出来迎着,把孩子们牵进了屋。家里的烤火房早就烧得热热的了,老老小小进了屋,解围巾脱棉袄的好一通忙乱。等人坐定了,姑姑又倒了茶,端上桔子柿子,说“这果子尝一个就算了,今儿吃杀猪饭,都把肚子给我留着”

    佳慧把相机翻出来,兴致勃勃地说“杀猪了么我去照两张相。”

    “杀猪有什么好看的”姑姑很不以为然,“你一个大作家,怎么还喜欢看人杀猪”

    “不要到处张扬,”奶奶听了忙叮嘱她,“佳慧说还没有定下来呢,免得到处说了,事情漏了气反而不美。”

    “哦哦,”姑姑立刻会意地闭了嘴。佳慧笑起来,“我去拍几张照片,到时也可以放到书里。”

    农村杀年猪,在过去是大人孩子最快活的时候,这意味着一年上头终于能吃几顿油水足的饭菜了。即使现在物资丰富了,吃杀猪饭也是让人愉悦的经历。佳慧拿着相机,跟姑姑出了门,来到村尾一座废弃的祠堂旁边。好些人在白雪地里忙碌成一片,杀猪匠们支了一口大锅,白雾蒸腾,把旁边槐树上的积雪都熏化了。

    这会儿不知谁家的一头大肥猪已经宰杀完毕,烫了水、刮了毛,被吊在老槐树的一棵树桠上,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系着皮围裙,正手持利刃,把猪头猪尾肋排里脊一一分割开来。另几个系碎花围裙的中老年男女在旁边忙活。还有两个人袖手看热闹,其中就有姑爹。

    “姑爹五叔五孃,忙着呢”佳慧跟大家打完招呼,又问“这谁家的猪啊,看着好大一头”

    “可不是足足的四百二十六斤”姑爹笑眯眯地说,又夸奖喂猪的五孃“还是您会养猪,把猪养得膘肥体壮的”

    陈五孃立刻回以同样的恭维“幺叔,您家那头猪,比我们家的不得少”

    姑姑和姑爹都呵呵笑,显然认为这也是事实。佳慧便退开几步,开始拍照。陈五孃看见了,立刻羞涩不安起来,“怎么还拍起照片来了这到处脏兮兮的。”

    “您忙您的,她就是拍着好玩儿。”姑姑很有经验地安慰她。

    正在清洗猪肠的陈五叔,却是在修房子时见过这个世面的,他笑呵呵地对佳慧说“把我们拍好看点啊,到时也帮我洗几张出来,等孩子们过年回来了,给他们也瞧瞧”

    村里人拍照不易,佳慧之前在网上洗了一批照片,送过来时,收到的人无不是感谢纷纷、妥贴收藏。陈五孃却是笑骂“洗照片不花钱么你那张老脸,有什么看头”

    “那要看是谁拍的”陈五叔自豪道“上回佳慧拍的照片,就把我照得很体面比镇上照相馆里拍的都好”

    几人相互打趣,手上动作却是丝毫不乱,等他们把猪拾掇好,佳慧已经远远近近地拍了几十张。陈五孃提着一篮肉往家走时,还不忘客气道“佳慧,中午到家吃饭”

    “中午在姑姑家也吃杀猪饭,下次偏您家。”佳慧也客气地回她。

    陈五叔和五孃把猪肉搬完,大槐树下的忙碌暂时告一段落,姑爹忙朝几位杀猪的大师傅递上烟,说“先去家里喝杯热茶歇一歇,下一个轮到我们家了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