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6.义捐赏赐

作品:《她好凶可是菜好香(美食)

    匡英州身为宝陵县的父母官, 自然坐在宴厅正对大门的主位。

    他的左边则依次坐着县丞、主簿,右边坐着两位院主,再往后才是员外乡绅、夫子们。学子们则都坐在靠近大门的位置。

    薛乔的位置和学子们在一块, 虽是单独一桌,却在末尾。

    接风宴上仅此一位女眷,不少人都在猜测她的身份。薛乔镇定自若, 只微笑颔首, 不发一言。好在席上今日的重点是匡英州那些学子,众人的目光很快就转开,话题也转到了他们身上。

    薛乔转头却对站在她身后的陈平、陈幕低声道“那臭小子转个背就不见了, 人呢”

    陈平早装傻“夫人, 属下不知。”

    陈幕嘴快,几乎是和他哥同时出声“我看公子朝偏厅去了。”

    陈平“”他有时候很无奈,他怕弟弟早晚被公子套住麻袋丢他们镜州的永泠江去。

    上菜的人已经陆续过来了。最先上的是冷盘, 宋墨玉的麻辣兔丁和凉皮蔬菜卷赫然在列, 此外还有福瑞大酒楼准备的醋溜木耳、青虾卷。热菜有红烧肉、青锅塌山鸡、蟹酿橙, 主食有槐叶冷淘、红糖小馒头。汤菜有莲藕排骨汤。

    还有甜点,正是莲花斋送来的, 由迎月糕改良而成的茶点。

    而最后压轴的, 是由匡英州食材做成的干锅鱿鱼和炭烤鱿鱼。

    薛乔笑了笑, 端起桌上的茶水浅浅抿了一口。

    此时厨房里的众人都有些紧张, 他们的菜已经盛了上去,不知道那些大人物是否会满意。

    他们这些来筹备宴席的人, 晚间的饭菜是由自己筹备的。用掉的食材都算在书院的账上。霍德福揉了几斤面条,囫囵下了一锅,又做了一些鸡蛋酱加葱花盖在上面。

    葱花鸡蛋面就这么成了。

    霍德福盛出第一碗递给徒弟。

    徒弟大喜过望,师父虽然嘴上不说, 可实际还是很疼他的,然后就听到霍德福看向院子外“给宋掌柜送去。快点。”

    徒弟龇着的牙默默合上。

    宋墨玉正在院子里纳凉,顺便看看星星。要说古代的优点,没有大气污染绝对算一项。晚上只要不下雨,抬头看到的不是明月就是繁星。

    今天没有月亮,繁星密布一闪一闪的,仿佛在回应着宋墨玉的欣赏。

    “宋掌柜,这是我师父让我给您送来的。”霍德福的徒弟刘齐把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递了过来,“您也辛苦一天了。”他客套了几句。

    宋墨玉笑着接过来“劳你替我谢谢你师父了,平常这么一份面怕是不便宜,如今能尝到他的手艺倒是我占便宜了。”

    两人之间就离着几步,刘齐陡然被这笑容晃了晃眼睛,顿时愣了片刻。意识到自己失态后他连忙低下头,耳根子连带着脖子和脸红了大半。

    先前厨房里头都是油烟他不觉得,如今天黑下来,借着这院子里昏黄的灯火,他才发觉宋掌柜竟这般好看。

    宋墨玉见他送完面还站着不走,也是疑惑,筷子放入面条中和着鸡蛋酱搅了搅“你还有什么事吗”

    “无事无事。”刘齐连话也不会说了,摸着后脑勺就跑回厨房去了。

    这一幕,霍德福看得清清楚楚,他又踹了徒弟一脚“让你送个面,你杵那么半天。”

    刘齐嘟嘟囔囔不说话,低下头又傻笑。

    “你小子想什么呢”霍德福问。他这徒弟是个聒噪的,难得居然一声不吭了,这傻笑兮兮的样跟鬼上身似的。

    刘齐抬头朝院子里看去,想看看宋墨玉吃面,却发觉院子里头又来了个人。

    宋墨玉觉得自己眼花了,问道“你怎么来了”

    陈司悬看着她碗里的面,目光炯炯“师父师娘怕你回去太晚了,让我来接你。这是你做的”

    宋墨玉摇头后陈司悬立即失去兴趣。不是宋墨玉做的吃食,纵使在别人吃来是神仙美味,对他来说也尝不出一点滋味。没意思。

    “这碗我还没动过,你吃过没有没有的话我这碗给你,我再去厨房要一碗。”宋墨玉抬手把手里的面递过去,“这可是福瑞大酒楼的大师做的。这面揉的看着就很劲道。这卤子调的也不错。如果满分是十分的话,我可以给九分。说不定你吃这个也能尝出味道呢”

    她很少会夸赞别人做的菜,霍德福做的面闻着就很得她的心。

    宋墨玉心里忍不住有了和霍德福一样的想法,她想把霍德福挖到她的宋家好食。只不过一个还没开起来的小饭馆和一个已经声名在外的大酒楼,傻子才会选前者。而且挖墙角这种事,总是为业内不齿的。算了算了。

    陈司悬连连摆手,一个拒绝三连“不用了,吃过了,而且很饱。”

    宋墨玉笑笑“那算了。”说完她便吃了起来。累了一天,陡然有这么一碗热乎面下肚,她高兴得眉眼都舒展开来。

    陈司悬找了块她身旁不远处的石墩子坐下,眼神看向厨房,正好和刘齐的目光对上。

    两人目光交错,陈司悬点了个头又移开了。

    那一瞬间,刘齐莫名有一种自己输了的感觉。他也不知道自己输的到底是什么“师父,那个人是谁啊”

    霍德福摇头“你管那么多作甚或许是她的哥哥也说不定。”

    有人从旁打趣“这俩人哪里像兄妹了宋掌柜这般热情,那位郎君连个笑影也没有。难道一个娘生出两种性子不成”

    刘齐反驳“怎么就不能了我就比我姐姐话多。”

    “哈哈哈,你也承认你话多了。”

    “不过说不准,你看那位郎君就长得挺俊的,宋掌柜长得花朵一般,都是好相貌,说不准人家真是兄妹呢。”又有人说。

    这话刘齐爱听。

    厨房内一片哄笑声,自然也传到院子里引起了宋墨玉的注意。她抬头朝着厨房的方向看去,眼里也有笑意。

    陈司悬突然出声“你面还没吃完。”

    宋墨玉“噢”了一声,目光回转低下头看,她吃面的速度不慢,一会功夫就吃了大半碗,再吃下去怕是就撑着了。她把碗筷放到一边,站起身揉了揉肚子“吃不下了。”

    “我们什么时候回去”陈司悬又问。

    “听说那些客人吃得好,我们会有赏。你别急,再等等。”宋墨玉对于赚钱这事有十足的耐心。

    “财迷。碗给我,我给你拿进去。”陈司悬伸手。

    他拿着碗筷大跨步迈进厨房,朝着十几个人点了个头,然后找到一口有热水的锅,舀了一勺热水把宋墨玉用过的碗筷洗完后又走了出去。

    厨房里本来热闹,他进去后倒是没人说话了。包括霍德福在内,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打量着他。

    陈司悬甩了甩手上的水珠,拿起干净的帕子擦了擦后走了出去。

    宋墨玉在石墩子上坐着,看着他抿唇笑“看在你这么有眼力劲的份上,若是到时候分我的赏钱多,我就分你一点。你要是有了钱想买什么”

    她虽然喜欢挣钱,但自己是个物欲不高的人,能想到的东西无非就是吃穿用度。她上回靠迎月糕挣钱给大家买了衣裳,这回虽然赚的不多,倒是可以再买双鞋。

    “买鞋”宋墨玉低头看了眼陈司悬穿的鞋。

    陈司悬穿的这双鞋虽然没有打补丁,但也旧了,有些布面都已经快磨坏了。好在陈司悬爱干净,这双旧的布面鞋也被他洗得一尘不染。

    还有爹娘和弟弟,爹每回下村收猪走山路总会磨出脚泡,需得一双软和的鞋,弟弟要重新回来上学了也需要体面,还有她的温柔娘亲,宋墨玉想只有绸缎面的鞋才配得上她呢。

    她想了一圈,面色忍不住凝重,恨不得她的店铺明天就开业,好让她日进斗金,把想给家人买的东西全都搬回来。

    陈司悬见她发呆,就知道她又神游天外去了,连忙伸手在她眼前晃晃“嘿,我不要鞋。”

    宋墨玉道“那正好,扣除你的预算。”

    陈司悬“”

    “我不能要点别的吗”

    宋墨玉觉得他说的有道理“那你点菜吧,想吃什么”她觉得陈司悬也是个无甚追求的人,唯一喜好的怕就是吃吃喝喝了。

    陈司悬差点气倒“我想要你做的东西,但不是吃的。”他住在宋家,一天三顿都能吃到宋墨玉做的饭菜,好不容易能开回口,当然得要点别的。

    宋墨玉觉得陈司悬有毛病,很是郁闷“别的做什么”她就会做吃食,要她做别的不是故意为难她吗

    陈司悬比划着腰间“例如能挂在身上的东西”

    宋墨玉笑出了声“咱饭馆还没开门呢,你就惦记你的工钱和分红了你放心,不就是要钱袋子我有好多个,送你一个不打紧。那天赶集我见人家做的还挺好看,蓝布的带花纹,十文钱一个买了三个。”

    这里的钱袋子又叫褡裢,是棉布缝成的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无论多沉都可以搭于臂膊。比钱箱子轻便得多,很适合做小买卖的人。

    陈司悬放弃了抵抗“对,钱袋子,分我一个。”

    宋墨玉点头“小事。回家我就给你。”

    “真是多谢你了。”

    “跟我客气什么多见外。”宋墨玉满不在乎。

    此时厨房内的刘齐有些焦急,他戳了戳站在窗户边的阿桂“你到底听到他们在说什么没有”

    阿桂被戳痛,嗷了一声,立马吼了出来“本来都要听见了你一戳我哪还听得见。”

    院子里的宋墨玉和陈司悬齐齐朝厨房看去。

    刘齐“”

    好在这时候有一名学子急匆匆地从宴厅那边跑了过来。

    这人宋墨玉认识,是被称作书痴的易常。宋墨玉的木桶饭还是靠他打开的“市场”。

    易常一眼瞧见院子里头的宋墨玉,连忙行了个礼“宋掌柜,前厅县令大人有请您和霍大师前去。”

    他说着又急匆匆进了厨房,把这话对霍德福也说了一遍。霍德福略有些紧张,连忙取下围裙,整了整衣裳问道“我这没有什么不妥吧”

    大家忙道“很妥当您快去领赏吧。”

    霍德福笑“好,我代表大伙去领赏。”

    院子里,宋墨玉也好整以暇了一番,神情严肃了几分。宝陵县县令,正儿八经的父母官,掌握着全县的命脉,她可得留个好印象。

    陈司悬道“你也不必紧张。匡大人不是难相与的人。既然是唤你们去听赏,想必是没有什么差错的。”他顿了顿又道,“若席上有什么奇怪的人,你不必理会。”

    宋墨玉瞅了他一眼“什么奇怪的人你不是外地人吗你怎知道匡大人性情”

    陈司悬淡然道“自然是托人打听的。你想做好买卖少不得与官府打交道,多打听打听总没有坏处。”

    宋墨玉颔首“还得是你,以前是富贵人家的就是不一样,还是你考虑周到。”

    她说完便和易常、霍德福一道朝着宴厅走去。

    宴厅里头,几乎每个案上的菜都吃了个大差不差。以往的接风宴,哪里是来吃席的,无非都是为了攀交情,露脸。所谓的山珍海味,不过就是那么个味道。

    可今天这宴席着实不一般。

    尤其是那两道开胃小菜和压轴主菜。

    这鸿运呈祥麻辣开胃,满口生香。夹了一筷子就立马想吃下一口,眼神片刻都移不开了。有人本以为自己这般专注太过失态,抬头一看,四周都是埋头苦吃的身影。就连那平时吃惯山珍海味,扬言云鹤镇饭菜实在难吃的金六海,都吃得津津有味,根本停不下来。

    还有那雪中绿意,怪道取这个名字。这般暑热的天气,吃一口外皮冰冰凉凉,内里馅料十足的蔬菜卷,真是叫人浑身舒畅。

    最妙的就是那两道海货了。

    他们有些人是出过远门,吃过这海鱼的,只是没吃过这么个做法。入口香辣入味,很有嚼劲,光是夹一筷子鱿鱼片,就能下一大口饭,根本停不下来。

    至于青虾卷、蟹酿橙,他们大多都在福瑞大酒楼吃过,无甚新意,说得上可圈可点。

    陈平和陈幕站在薛乔的身后守着,他们竭力不让自己去看那桌席面,以免彼此的肚子不争气地叫出声来。

    薛乔每道菜都浅尝了一口。她吃的很慢,细细地品味着。她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哪道菜是出自宋墨玉之手。她的做菜风格新奇霸道,和另外几样截然不同。

    薛乔内心暗叹,若她是陈司悬那小子,只怕也会愿意为了这一口留下来。

    每一个行当里都会有出类拔萃的天才之辈,薛乔很清楚,宋墨玉就是这样的人。

    宋墨玉他们过来时,宴厅里义捐刚结束不久。

    许是因为今日的饭食当真可口,许是为了能在匡大人面前露脸,云鹤镇的员外乡绅们竞相捐助善款,一个比一个出手阔绰。

    此外还有一些捐赠物品的。例如明德书肆的东家苏春柳,就捐赠了不少笔墨纸砚。

    最后还是如意坊的东家陶阳出手最大方,直接拿出了五十两银子的银票,又承诺会向云起书院赠送一批书案、桌椅。

    匡英州当场题了一副“风生水起”的字送给如意坊,陶阳大喜,心里直念叨这钱花得太值了。有了县令大老爷的题字,他的如意坊还怕不客似云来。

    整场宴席,司徒清脸上的笑容就没从脸上下来过。书院的几个学子应对有度,颇得青眼。诸位员外乡绅慷慨解囊,这一大笔钱足以让书院修缮院落,买入更多的书籍,资助一些资质佳却实在贫困的学子

    谁也没有想到,那位可能是匡大人“亲眷”的夫人,会突然拿出一叠银票,让她身后的侍卫送上前去。

    司徒清看着那一叠银票,忍不住有些失态“这这位夫人捐助一千两”

    闻言,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薛乔,错愕震惊不已。

    这其中又以匡英州最为激动。他本来觉得恩公夫人能到云起书院来一趟,已经是书院的莫大造化。

    没想到恩公夫人这般手笔。这么大一笔银子,已经足够把云起书院现在的面积再扩建许多倍了,这得培育出多少可造之材来,他们宝陵县何愁没有未来。

    薛乔淡然一笑“家中行商多年,恰好路过贵地,听闻云起书院高名。我本就是为义捐而来,此为一点心意。”

    四座哗然。

    一千两,你管这叫一点心意

    座中李修文的手揪住自己的衣裳,都快把这料子揪成布条了。一千两,他尚且因为二十两被那小贱人逼迫还钱,这妇人却如此轻飘飘地洒出一千两来。好不公平。

    薛乔坐在席上笑了笑“今日到此,还要感谢匡大人和院主招待。饭食着实可口,不知可有幸,见见这两位厨中大师”

    于是这才有了易常前去喊宋墨玉和霍德福听赏的事。

    两人走在宴厅正中,宋墨玉学着霍德福的模样,朝着在座的人行了个礼。

    她见席上有人看着她,这才发现竟是如霜的父亲苏春柳。

    苏春柳也没想到做出这般可口饭菜的会是女儿的手帕交,一时有些愣神。转而又递过去一个温和的眼神,示意她不必害怕。

    宋墨玉心里确实有些打鼓,眼下见席面上有熟人,心里顿时松了口气,礼貌地应答着匡英州的问话。

    匡英州虽然不知道恩公夫人为何对这位宋掌柜这么感兴趣,但立即就把话题引到了薛乔身上。

    薛乔走上前去,走到宋墨玉面前,近距离地上下打量着她。

    她打量宋墨玉的同时,宋墨玉也在打量着她。

    衣着用料不凡,皮肤保养得很好,浑身带着上位者雍容华贵的气质,一看就是个有钱人。这位夫人好生面善。这面容她好似在哪见过,好像和谁长得挺像的,但是记不起来了。

    这位夫人的眼神也很温和,就是带着些没来由的审视。

    她们不是第一次见面吗

    薛乔爽朗地笑了笑,看了陈平一眼。陈平立即朝霍德福送上一个锦囊。

    霍德福欣喜接过,入手只觉得沉甸甸,险些有些拿不住。他不着痕迹地一摸,像是银锭。他心里欢喜异常,乐不可支,面上却还要镇静地谢过。

    陈平淡淡道“这里头是金元宝。”

    这话一出,四周的人又坐不住了。给云起书院捐助一千两也就罢了,这随便打赏一下,一出手就是一个金元宝

    要不他们也改行当厨子得了

    宋墨玉一听霍德福得了金元宝,羡慕万分,眼巴巴地等着自己的赏。

    没曾想,这位和善的夫人却没支使她的侍卫上前,而是从手腕上褪下来一个玉镯子。

    “宋姑娘,老身很是喜欢你做的吃食,更觉与你有缘。想你不是那等喜欢金银之物,这有一个玉镯,望你不嫌弃。”

    宋墨玉眼睛都要瞪大了,什么不爱金银,您是听谁说的,误会,天大的误会。

    薛乔仿佛没发觉宋墨玉的神色有异,她笑眯眯地把镯子从宋墨玉的手腕上推了进去。

    宋墨玉定睛一看,那是一条满绿色的圆条手镯,色鲜艳而正绿,种水还极好。

    饶是宋墨玉这样对首饰没什么研究的人,都能看得出,这条手镯怕是比那金元宝贵重几倍不止。

    而周遭人的反应更是印证了她的想法。那些员外乡绅里不乏有经营金银玉石的,他们盯着这镯子的眼神,好比狗盯着五花肉。

    她晕晕乎乎地捂住手,立马又镇定过来谢了一圈。

    薛乔拍了拍她的手“若是有缘,以后还可以去我家做客。”她笑着朝宋墨玉眨眨眼睛。

    宋墨玉不明就里,点了点头。

    宴席散后,众人都急于想跟这位无敌有钱的夫人攀谈结交,熟料这位夫人在那两位侍卫的护送下,没多时便下了山不见了踪影。他们又被匡大人怒斥不可打扰,这才悻悻作罢。

    李修文自然也是其中一员。当他回过神来想跟宋墨玉说个明白时,却已然也找不到宋墨玉的踪影。

    宋墨玉早在散了以后和霍德福一道朝着厨房走去。

    他俩受赏的消息已经传了回来,霍德福抵不过酒楼的人求,便把那金元宝拿出来给他们瞧。

    宋墨玉摸着自己的镯子摸了半晌,心里半是欢喜半是愁。喜的是这镯子贵重,愁的是若是金银她大可去银庄换成银钱,这玉镯她戴上了便有些舍不得了。这阳绿色可是很称她的肤色呢甚至连尺寸,她和那位夫人都是差不多的。只能看不能卖,可不就愁了。

    难道她天生和玉没有缘分先是舍不得当陈司悬的玉观音,现在又舍不得当这个玉镯子。

    陈司悬早就把宋墨玉的那把菜刀收好,等着她一块回去。

    见她捂着手的模样,顿时紧张起来“你受伤了”

    宋墨玉连忙摇头,把手朝他眼前一伸“果然被你说中了。确实碰着个奇怪的人,可是是好事你看,多绿一镯子。”

    陈司悬怔怔地看着她那截白嫩手腕上戴着的镯子,差点忍不住上手按住去看“这镯子就这么送给你了”

    宋墨玉点头“对。那位夫人说我的菜好吃,还与我有缘,你说她是不是看上我了,想请我回去做她的厨子可惜我这人不打算做私厨。”

    陈司悬默了半晌,笑了笑“说不准人家是看上你想让你当儿媳妇呢”

    宋墨玉还真的认真思考起这个可能来“你说的还挺有道理的。毕竟我这么会做饭还会挣钱的儿媳妇,大俞朝也找不出第二个。”

    “就是。你看人家这么贵重的镯子都送了,你心动吗”陈司悬又问。

    宋墨玉懒得和他开玩笑了,也是有些困倦地打了个哈欠“心动。可惜玉的不好去卖钱”

    “你说什么”陈司悬心跳差点停顿。

    这可是他外祖母传给他娘的陪嫁世上只有两只。一只在姐姐出嫁时给了姐姐,一只现在到了宋墨玉手上。

    宋墨玉要是当掉了,他怕他被他娘打死。

    “可不能当”陈司悬大喊。

    宋墨玉疑惑“为什么”

    陈司悬绞尽脑汁想了一个绝佳的理由“说不定以后玉价会水涨船高,保值。”

    “有道理”宋墨玉疯狂点头,更加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镯子,打算等回家以后趁没人看见都放到空间里收藏起来。世上再没有比那里更安全的地方了。

    这两人一个半是欢喜半是愁,一个差点心肌梗塞,在月下并肩朝着家里走去。

    他们的影子拉长,一路相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