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71 章

作品:《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

    秦

    反抗失败的他吗

    扶苏微怔,随即心底升起一抹苦涩,刘据以太子之身都不能破局,那他呢

    当年晋献公嫡长子申生,深受大臣拥戴,又被周王室支持,即便这样也保不住太子之位,被逼自杀,若陛下长寿他会怎么样呢

    其中结局他不敢深想可是他下意识地合上眼,遮住眸中复杂难辨的情绪,若让他事事顺从陛下他还能立足朝堂,得陛下看重

    每个帝王一生都颁布过各项政令,但基本政治取向,却能从谥号中窥出一二,如文帝、武帝、仁宗等等。

    无论何种执政色彩,到后期都会有各种弊端涌现,但当政的帝王,往往会不改其政,把弊政遗留给继任者解决。

    如雍正为改康熙末年种种弊端,活生生地猝死在任上

    汉

    猝死任上

    正拧眉思索更换太子的刘邦一愣,下意识地看向萧何猝死

    那康熙遗留的弊政到底有多大

    竟让继任者猝死在任上

    相比商王武乙被暴雷劈死,晋景公跌厕淹死,卫懿公被狄人分而食之雍正猝死并不让人讶异,只是

    为君者如此勤勉,当敬一杯

    放下手中酒樽的张良叹道“没想到后世帝王竟如此勤勉执政,要改革弊政如此艰难。”

    此时他突然理解天幕为何夸奖汉武帝。

    能横扫四代帝王留下的弊端,剪除各类利益集团,让大汉从黄老休生息到集权拓土,汉武帝非常人也。

    他余光扫过咂嘴的陛下,心下叹息这便是天命吗

    帝国继承人为少主时,历朝历代都会让强臣或太后辅助,扶持幼帝走过风雨,成为参天大树,撑起帝国未来。

    但汉武帝做得却更加深入。

    在太子之位悬空,各党派全被清洗,各地民生凋敝、吏治腐败的局势下,他清醒实务又大胆。

    为大汉计,他咽下对外军事失利的不甘,放弃自己身后名,一改往日激进之风,强行扭转执政色彩,亲自为下任少帝定下政治路线

    汉

    刘彻神情一动,为下任帝王定下国策

    不愧是朕朕真厉害

    定下少帝未来至少十年政治方针,再精细挑选几个辅臣,沿着国策辅政,定能稳住大汉沸腾局势,重归黄老环境。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三家分晋,吕不韦专权的局面,届时即便有逆臣乱政,也会遭到其他辅臣阻挠

    并且他微眯双眼,眸中暗色涌动,少帝若遭权臣欺压,也可利用权臣不遵先帝遗策占据主动权,慢慢收回权力。

    慢着

    刘彻一个激灵,他记得天幕说霍光是权臣,他怎么成为权臣的

    他抬起头,灼灼目光落到霍去病身上“你弟弟霍光可在京”

    被点名的霍去病

    懵逼三连问霍光是谁他是我弟弟

    在哪里

    我怎么不知道

    征和四年,三月,汉武帝耕于巨定,行籍田礼,劝导天下农课。

    籍田礼,籍同耕,指三月春耕时,天子率百官祭天地时,礼官鸣钟作乐,奏响丰年、载巧、良裙等籍田乐歌,以祭天神。

    随后天子亲耕田地,百官从祀从耕,农夫跟随劳作,向天帝祈谷祈年,期待今岁好收成的农事典礼。

    此典礼源于商成于周,战国时期伐交频频,各国不再举行劝耕农业。

    直到汉文帝继位后,才重启籍田礼,亲躬以劝百姓,表示天子对民之大事的看重。

    汉景帝亦在后元二年,举行籍田仪式,劝导农人协力耕种。

    而汉武帝前五十年主征伐、兴宫室、起祭祀、改诗乐之事,种种改制,独无农桑之举。

    所以秉耒耜而耕,在汉武政治生涯中尚属首次。

    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汉武帝在向天下表示朕率为民表,重农劝耕,要将治国中心转移到重农安民上

    汉

    刘启听到儿子开始重农劝耕,心中巨石缓缓坠落,长长地吁了口气“幸好你脑子没被方士荫蔽完全,政事上尚算清醒。”

    即便知道大汉稳妥地延续下去,可听到朝野动乱那刻,他还是忍不住心惊胆战,百姓反汉是刘家天子噩梦,高祖为帝,便是向世人诠释了什么叫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以不能苛刻百姓重返秦末,是刻时刘氏血脉的警语,幸好幸好儿子在犯错时,脑子仍然清明否则大汉是否还能延绵下去

    刘启撑着身体坐起来,一旁的刘彻连忙用臂膀撑住他,又拿了绸靠垫在父皇腰下,使父皇舒适些。

    “跪下”

    小刘彻双膝弯折,直直地跪在地,面上羞愧又恭敬“谨听陛下教诲”

    他听着父皇急速难受的喘息声,眼眶渐渐变红,嘴唇嚅嗫半晌,终究没有说出话来。

    刘启过了半晌才悠悠睁开眼,捂嘴低声咳嗽几声后,才惨白着脸道“天幕所言甚浅,自高祖创业以来,军勋封国皆是悬于我汉家头上的隐患。

    你立太学、举茂才孝廉,用朝野人才冲断他们对汉家朝堂把持,这点你做得很好”

    跪在地上的小刘彻眸色闪过几分欢喜,随之又郑重了神色,背脊都挺直几分,更是恭敬地聆听父皇教诲

    “朕当初废你大哥,他其性颇像惠帝,不类朕。”

    刘启掩在被中的手握成一团,眸中闪过几丝痛楚,继续道“加之粟家猖獗无度,朕怕你大哥即位后,重蹈吕后专权,重现杀戮宗子的惨剧”

    他眸色化为千军之力,尽压在小刘彻身上,直到他脸色微白,刘启才吐出最后一句“因此朕不能将大汉江山交付于他。”

    做朕儿子,可以不类已,但太子不行

    没有杀伐果断,更无临事决断的能力,他日荣登大宝,怎么调和改革复杂难状的大汉局势

    他看了眼面色惴惴不安的太子,慢慢道“朕不管不顾如何宠幸方士,但是太子”

    彻响在殿内的声音猛地加重,得不灼灼逼人“你要谨记

    大汉江山不是你一人江山,是刘氏数代心血锈就的江山

    不能贪图长生而危及大汉”

    巫蛊之祸是你迷信神仙道,被人利用设局,若不是上神庇佑,后世子孙有续,撑起大汉,那你就是覆汉罪人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小刘彻流着泪,重重地叩地顿首,心里委屈又受教,讨厌死天幕中的自己

    他才不会那么傻地信方士,未来的他绝不是他

    哼哼坚决不承认

    汉武帝又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之意。

    又命赵过为搜粟都尉,实行代田法,即垄耕轮作法。

    节约人力的同时,又能让粮产量高出普通田地一斛到两斛。

    接着又下令扩大田亩亩数,变为二百四十步而一亩,使民众耕种地增加,扶持农业发展。

    天幕顿了顿道这才是汉武帝真正定国转策之举,让大汉从纷乱局面转向安民,而非史上宣称改变国策的罪己诏

    汉

    听到自己未悔远征伐,刘彻表情从惊愕到迷惑“朕会下罪己诏”

    不可能

    他拧紧了眉,太子已折,为定大汉乾坤他也不会下罪己诏动摇朝野人心。

    并且他认什么罪呢

    按天幕所言,他通西域能贯通中西,敛西方之财用于大汉。

    至于流民四起刘彻两指摩挲,面无表情地看着亲躬巨定四字上,西域未定,匈奴未灭,他怎么会下罪己诏否定军事执政方向

    呵他下颚微抬,双眸扫过殿内,冷静地道出声“朕会下罪己诏”

    不会

    群臣笃定摇头,顶多侧面提及,若要陛下像汤诰那般承认,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之语,根本不可能在陛下身上实现

    且击匈奴乃大汉上下期盼,何来罪已一说

    汲黯心在轻叹,陛下即便心中有悔也不会下罪己诏,并且悔什么呢

    若悔也当是悔太子陨落,动摇大汉根基;

    悔卫霍两位将军去得太早

    他轻轻侧起脸,眼睑费力地望向站在御阶上的陛下,心里不得不承认天幕说得很对,陛下是君主论中的完美君主。

    大汉在他手中被雕刻成陛下意志所向,若有人阻碍无论是谁,只会沦为宫墙白骨。

    这样的陛下会悔

    天幕很快为他们揭晓答案后人所说的罪已召,是征和四年颁发轮台诏,被认为汉武帝晚而改过,悔远征伐的哀痛之诏。

    此诏是汉武帝对桑弘羊等人,对是

    否建设西域兵团的答复

    轮台诏全文近八百字,七成篇幅在解释征和三年,派李广利出征原因和失利理由。

    8本作者南漳提醒您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原因匈奴让大汉受到侮辱,必须以战扬国威;

    失利理由出兵时各方占卜,都表示利于用兵。

    出征前匈奴曾缚马诅咒大汉,他却没能明察秋毫,洞悉匈奴计谋。

    并且率军者是匈奴卜出的不吉利将军,所以大汉出征失败

    秦始皇不吉利将军

    难道指李广利

    103字否决了大臣们对西域轮台,修建国防工程、派兵屯田、增加百姓人头税的提议,并解释为何会否定提议原因。

    表示不愿意军民死略离散,重困老弱孤独,扰劳天下。

    最后97字指出西域边防基层问题,和今后政策重心

    禁止边防对士卒残酷刻薄行为;

    严查官吏随意增加税赋;

    劝耕农课,发展农业;

    重启马令政策,指朝堂根据每户养马数,来免除相应该徭役制度;

    对马令政策还特意增加政治任务命大汉二千石以上的汉臣,都要写如何增加马匹,及加强边防建设的方案,他要翻阅查看

    秦

    这是罪己诏

    望着天幕展出来的轮台诏内容,秦始皇愕然,随即眉头微蹙,大汉经年征战,大汉人丁凋敝,国民不安,自然会行安抚民心之策,此边疆军令调整被认为罪己诏

    秦始皇迷惑秦始皇不解,作为史上第一个帝国皇帝,首次听到后世罪己诏说法,不由得自问后世变成如此严苛吗

    那他先祖秦穆公不听群臣劝阻,执意伐郑,结果遭到晋军设伏,大败于崤那他作的秦誓,也是罪己诏

    他抬手揉了揉额角,心里默想秦誓内容,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仅从字面看,穆公也没认错

    秦始皇拧眉,国君认罪,岂不是折损帝王威严

    所以汉武帝轮台诏根本不是罪己诏,而是调整对外作战的军事策略的诏书,用两字概括停战。

    他跟后悔怎么扯上关系的呢

    汉武帝后悔之语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天幕语气微微怪异汉武帝有悔,是因大宋为改积弱积贫,宋神宗起变法改革企图强国,王安石各类变法政策参考了桑弘羊改革之举。

    作为变法新党对立的旧党,司马光政途受阻后,与新党王安石相抗,加之新党变法有参考桑弘羊改革之举,是以在资治通鉴中采用汉武故事内容,有悔过一说

    宋

    翰林学士司马光

    赵顼一愣,下意识地将目光落到清瘦人身上,怔了怔道“司马中丞不愧是学术通明之人,清明于史不负德性之名。”

    司马光是参知政事欧阳修举荐,当年他多方征

    求治国方略,对方节流政见,以此挽宋救世。

    但节流政策与他改制不合,如被他不喜,与他略不有合,所以一直未能定下何种改革之制。

    看来未来他力撑王参知变法

    而刚刚升为参知政事的王安石,瞪大了眼,他与君实为好友,都想拯大宋与危难,为何会走到对立相抗

    真正的罪己诏是什么样的呢

    秦

    扶苏认出了天幕展出的诏书罪当朕躬,弗敢自赦,唯简在上帝之心,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

    这是商灭夏后,汤为安抚民心下的诏令,出自尚书汤诰。

    这也是罪己诏

    至于另一封诏书

    他目光落到天幕尾部的几行字

    朕德望微薄,克承大位以来,下给增添了百姓的怨尤,上震动了星辰日月朕反思后意识到,所有的错咎都在我一人身上。

    官吏们还要恪尽职守,对我的过失要给我指明,千万不要有所顾忌、有所保留。

    因为日食下罪己诏

    扶苏微愣,不知这封诏书出自哪位帝王

    他觑眼细望,才在天幕角落发现一行小字东汉明帝刘庄

    他一怔,这位汉明帝似乎也创建了太平盛世

    只是后世连日食也要归罪于帝王

    天幕没有解答他的疑惑,而是继续道轮台诏通篇无罪字,唯朕之不明四字,勉强跟忏悔靠得上边而已。

    轮台诏和“罪己诏”挂上钩,是因宋孝宗北伐失败,下诏责揽罪于身,为此杨万里特写读罪己诏一诗宣其感悟。

    其中诗句莫读轮台诏,令人泪垂,将宋孝宗下的罪己诏比作汉武帝轮台诏,从此轮台诏罪己诏

    汉

    朕放缓对西域的经营,让百姓得以喘息,使国力得以恢复。

    推行重农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怎么在你大宋嘴里变成罪己诏了

    刘彻面带厉色,对大宋及后人曲解又无可奈何,先前天幕讲解孟姜女哭长城时,他还嘲笑秦始皇被人曲解太甚,如今天上一口锅砸到自己身上

    而卫青等人头上则冒出大大的问号朕之不明何时成悔之名词了

    汲黯想到元光陛下求贤良诏书朕之不敏,不能远德

    张汤想到文帝曾下诏无以朕之不德,而专乡独美其福

    怎么又是你大宋

    不德、不明、不逮、不敏等词语常用于诏书内容,表示开心、伤心、揪心等词汇,不明指未能明察秋毫,其严重程度甚至比不上朕之过失四字。

    强行将轮台诏与罪己诏扯上关系,是暗指他们作为汉臣皆是庸臣,不能辅助陛下澄清天下

    诸臣面上愤然,他们为陛下择谥号为武,足以表明陛下平生功过,既有开疆拓土之

    功,也有穷兵黩武贬义。

    盖棺定论的事你后人为何要画蛇添足,以古讽今

    你大宋既看不上我大汉,现今又污我陛下名誉,若不是霍去病抱臂恨恨道“大宋倒是好运,是后世朝代,若与汉同期哼哼”

    汲黯a张汤a主父偃等人撸起袖子狠狠点头

    所以汉武帝悔吗

    有,但更多的是担心他精选的辅助大臣,能否延续他定下的政治基调,让大汉继往开来恢复元气,改善国内沸腾、民生贫苦的局面

    临终前的汉武帝,是在走钢丝与天对赌,但凡有所差池,辅臣谋逆,大汉便是山崩土塌,天地重换颜色。

    所幸他赢了

    天幕赞叹不已汉武帝不愧是天选之猪,他指定霍光、驸马都尉金日磾、丞相田千秋、少府上官桀、大司农桑弘羊作为辅助大臣,让他休养生息的遗志得到继承。

    经过昭帝短暂执政后,大汉更是迎来汉家苍龙种汉宣帝

    不仅将朝野稳稳托住,还将其发展至巅峰,将当年桑弘羊提议屯田轮台,拔高至西域都护府

    秦

    苍龙种

    朕也想要

    看看胡亥不孝子,再瞧瞧汉宣帝。

    慕了

    秦始皇想到真命天女带来的帝国双壁、辅助权臣,还有将汉带向巅峰的苍龙种,他就好酸

    为何朕无真命天女

    他跟汉武帝同样是严法,为何汉武帝就能得苍龙种续帝国国祚

    就凭他是天选之猪

    刘彻跳脚朕是大汉天子,是金龙化身,不是猪,不是猪

    听见没有

    汉

    刘询听着霍光二字,下意识地用手摸过手臂,脸色变得晦暗不明。

    霍家一门显贵,霍光更是翻手废帝,尊位势大,大到他与他同乘一车,都觉如芒在背。

    朝上中郎将、奉车都尉、侍吕、给事中、曹大夫全是霍氏族人占据,甚至连宫中卫尉都是霍光女婿担任,他能不行吗

    当年汉文帝在宫中无法安睡,汉景帝被中尉相逼无法入寝他同样不敢酣睡,怕合眼一睁,汉家汉山改刘姓霍

    “父皇”察觉到自己袖子被人扯住,刘洵回过神,低头摸了摸儿子柔软的发顶,勉强扯笑意,轻声道“无事,一切都过去了。”

    他垂下眼,霍光辅助三代君王,有功于大汉,但你的家族霍显毒杀平群,霍成君想毒杀奭儿,霍禹造反

    朕留不得

    唐

    李世民翻着手中汉书,手指滑过汉臣列传,突然发现刘氏奇异之事

    刘家天子托孤能力似乎强得有些过分

    汉高祖指定周勃、曹参,汉文帝留下周亚夫、晁错,汉景帝留下窦婴甚至到三国时期昭烈帝也有诸葛亮托孤

    心中泛起酸意,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但晚年能顾托得人国祚延续,何等有幸,又是何等的眼力

    与东汉少主国疑相比,汉武帝手腕堪称一流

    唉,不知大唐国祚几何,玄宗带大唐至巅峰,又亲手将它推向深渊的谶言,李世民就坐立难安,恨不得天幕立马讲解大唐。

    可惜天幕还未讲凤帝一朝,李世民抬手按了按眉心,默想不知他大唐能否提成在龙凤猪后

    芜湖终于讲完了

    刘昭咽了咽干渴的喉咙,准备说个结束词,就看见屏幕上飘过一句黑粗的弹幕霍去病卫青谁害的

    大兄弟整我呢

    不想说了,累

    谁知李老师突然出声“既然有人问你就说说吧”

    刘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