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285 章

作品:《小夫郎他旺夫呀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百姓们无不夸赞陆清心善。

    其实他本来没想落得这个名声,只是这事儿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平白在城西这个地方盖一所宅子,还有官府的人过来监工,怎么着都瞒不过周围的老百姓的。

    修建慈幼院的事宋声全权交给了陆清,他这边也很繁忙,顾不上那么多事情。

    陆清倒是很愿意揽下这个活,能够为当地百姓做点有意义的事,这让他感到很开心。

    慈幼院的修建不需要太过精细,只要房子建的宽敞,安全,够孩子们住就可以了。

    只要找的人手够多,工期就能大大缩短。平地起高楼有些难,但平地起一座房子还是很快的。

    两个月的时间完全足够了,全都是砖瓦堆砌的,外面也没有做什么特殊的造型,用的是砖厂烧制的红砖,屋面上的瓦片是青瓦,比黛瓦便宜一些,但效果差不多,只是没有黛瓦看起来更加美观。

    不过这慈幼院重要的不是美观,而是方便居住。所以尽可能的省下钱来花到别的地方上,毕竟后续置办床,置办柜子椅子还有被褥等等都需要花钱。

    更别提到时候这些孩子们的伙食了,样样都需要钱,所以得省着点花。

    等到慈幼院真正的建成已经是十一月底了,虽然还未下过雪,但天气已然是深冬时节了,风吹到脸上像刀子刮过一般。

    好在陆清让人提前把东西都置办好了,不至于在今年下雪的时候让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受冻。

    慈幼院第一批收下的这些孩子并不多,大概也不过二十几个。

    这里面有男孩有女孩还有哥儿,性别不同,住的地方自然也要分开安排。

    这些孩子们几乎都是常年在外面街头流浪的,过的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现在突然被告知说以后有大房子住,也不用再挨饿受冻了,一时之间兴奋的睡不着觉。

    对于这些孩子后期的安置,宋声已经有了初步规划。他打算等到来年开春就找几个各行各业比较拔尖的师傅进行教学,比如喜欢做木工的孩子可以跟着师傅学木工,以后可以做个木匠。

    喜欢读书的孩子可以跟着夫子读书,以后参加科举。喜欢种地的孩子,可以跟着有经验的师傅学习务农的诀窍和经验。

    他希望每一个从慈幼院走出的孩子都能够有一技之长,等到长大了也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不过这些都得细细规划,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只能慢慢来。

    十二月中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

    雪是从傍晚开始下的,一直下到了第二天中午。陆清在慈幼院留宿了一晚,没有出门。

    本来他是下午的时候去的,不巧,傍晚的时候还没回去就已经开始下起了大雪。再加上慈幼院的孩子们跟他混熟了比较黏人,就缠着他在这里住一晚。

    谁知道第二天早上雪下的太厚了,他索性就在慈幼院的屋子里待着了。

    屋里已经

    升起了炉子,宋晓看了看炉子上烧着的茶水8,倒了一杯泡了点茶叶端了过去。

    “夫人,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陆清紧了紧身上披着的大氅,结果杯子捧在手心暖了暖,即便是生了炉子,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太暖和。

    “晓晓,你也坐着歇会儿吧,这家孩子好不容易睡着了,刚好你也休息一会儿。”

    慈幼院的这些孩子们有一些年纪比较小,跟他们混熟了之后就有些闹腾,如今刚过晌午,就被哄着睡觉去了。

    宋晓道“夫人,我不累。”她一边说着一边把炉子往陆清那边推了推,让热气更贴近一些。

    陆清昨天晚上没回去,家里人都知道他来慈幼院了,所以即便不回去报信,也不用担心他。

    不过家里两个孩子他多少还是有些挂心的,想了想决定改天有空的时候带着团团和圆圆也来体验一下慈幼院的生活,省得他们整天在书院被人捧着变得轻飘飘了。

    “夫人,你要是困了就眯一会儿,我看着炉子就行。”宋晓贴心的道。

    陆清的确有些困了,他每到午时就会乏,“那我睡一会儿。”

    等到下午一两点的时候陆清醒了,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宋晓“雪停了吗”

    “回夫人,已经停了。估摸着这会儿街上的人们正在门前铲雪,等各家自扫门前雪清扫出来个路之后,咱们就可以回去了。”

    陆清看了看慈幼院的房子,屋顶上雪白雪白的,院子里已经有不少孩子在忙着打雪仗堆雪人了,小脸冻的红扑扑的一点都不嫌冷。

    他嘴上露出一抹笑容,眼含笑意道“院子里的雪就不要让管事的清理了,把这些孩子们组织起来,一块扫雪吧。”

    不论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听到他的这话,丝毫没有抵触,反而争相前去清扫积雪。

    用来扫积雪的工具并不多,他们每个人就跟打雪仗似的手工铲雪,脸上洋溢的都是笑容。

    如果几个月之前跟他们说有这种好日子在等着他们,他们绝对以为这是个骗子。但如今但凡懂事一点的孩子心里头都有杆秤,知道他们如今幸福的日子都是知府夫人和知府大人给的,所以心里对他们都十分的尊敬和爱戴。

    院子中间没一会儿就清扫出了一条路,看时间差不多了,陆清把身上的衣服整理了一下,准备出门回家。

    慈幼院的管家贴心的上前为他开门,结果这大门才刚打开,就发现门口正站着一个小娃娃,看起来只有四五岁,穿着一身带着补丁的衣服,一声不吭的在门前站着。

    管家走出去左右瞧了瞧,也没看到附近有其他人。

    “夫人您瞧,这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孩子,就放在咱们这儿门口。唉,这大雪天的,谁这么坏良心,放着孩子不管扔在这儿啊”

    陆清眼睛微微眯了眯,嘴唇轻抿,道“先把他带进屋里烤一会儿炉子吧,也不知在这门前站多久了,连哭都不知道哭一声的。”

    宋晓帮忙把孩子领进了屋里,让他

    站到炉子旁边暖和暖和。

    管家跟着进了屋,说道“夫人,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个孩子了,最近总有人把孩子往咱们门口送,可是也不知是谁送来的。”

    陆清知道管家不是蠢笨之人,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他也能看得出来,刚才带进屋的这个小孩,既然身上穿着带补丁的粗布麻衣,但皮肤却是信任光滑的,一看就不是在外面流浪的弃婴或者是乞丐。

    当初开设慈幼院的初衷是为了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却没想到有些人钻空子,明明孩子是有家的,却偏偏打扮成这样送到这里来,真是无耻。

    以后开了这个头,那些不想养孩子的人家都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就为了省那一日三餐。可如果都这样,那不就乱了套了。

    “管家,你一会儿问一下送来的这几个孩子家住哪里,打听一下具体的信息,最好找到这些孩子的父母。找到之后把孩子送回家去,还有,跟他们说是知府大人的意思。”

    最后一句话明显是对这些送孩子的人的警告,既然选择生下了孩子,就要承担起抚养他们的责任。如果不想养,那为何要生呢

    慈幼院算是他一手创建的,是他的心血,在这种事情上他的眼里可揉不得沙子。

    陆清安排好这里的事情之后就回家去了,他这两天能够得空出来,还是因为天气不好,很多邀请他赏梅或者听曲儿的帖子他都以这个理由回绝了。

    出来了一天一夜,第二天马上就过完了,这会儿回去,晚上还能赶得上一起吃晚饭。

    不过即便如此,到家到时候天也黑了。

    今日宋声回来的要早一些,陆清进了院门,他远远就瞧见一个瘦瘦的身影披着一个白色的大氅从院子里走过来,瞧着清丽动人。

    “回来了冷不冷”宋声起身迎了两步,上天把人拉进怀里,伸手握了握他的手,还是有些冷冰冰的,“手怎的这样凉出门没带汤婆子”

    陆清把身上的大氅解下来,宋晓熟练的接过来挂到旁边的屏风上,然后十分有颜色的帮他们关了门就出去了。

    陆清娇嗔了他一眼,“一路上在马车上坐的了,而且汤婆子暖着呢,我的手哪有相公你说的那么凉。”

    宋声才不管那么多,拉着他的手哈了几口热气,直到把手搓热了才放开。

    “慈幼院的那些孩子们可还好”

    宋声问道,他知道陆清有多么重视这些孩子,所以他有空也一直关心着。

    陆清靠在他怀里,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跟他说了。

    末了说道“我看到孩子身上细皮嫩肉的,不像是吃不起饭的样子,应该是家里人故意把他打扮成那样送到慈幼院门口的。听管家说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三个这样的孩子了,今天恰巧被我撞上罢了。”

    宋声听完仔细想了想,觉得有必要规范一下慈幼院的条件,而且还要做好背调工作。如果一经查出送来的孩子其实是家里人送来的,那就会受到律法的严惩,严重的会有牢狱之灾。

    如此这般,应当不会再有今日那种情况发生了。

    宋声把这些想法说完,陆清觉得甚好,这样就能解决现在的这个问题了。

    陆清被宋声抱在怀里暖了一会儿,现在整个人身子暖洋洋的,一点都不冷了。

    都说饱暖思xx,门外凛冽的寒风透过窗户缝吹到了屋里,灯烛明明灭灭,像是在配合两人之间上下的起伏一般,最后没有顶住寒风的压力,熄灭在了这个与往日有几分不同的寒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