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五章 专业造谣

作品:《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同时,船载抛石机的石弹,也改成了泥弹。就是用泥做成圆球,再晒干,就成了。

    泥球易碎,浸上火油点燃,砸到目标便会碎裂成小块,四下飞溅,更加杀伤力。

    扔人堆里找不着的特务头子高弘智赶到工坊,向黄立汇报了传谣的工作进展。

    “已经有了剧本,还有了很多演员,演技也日益成熟,很快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骗人无痕的境界”

    黄立看着高弘智,简直是刮目相看,钦佩备至,“到底谁是穿越来的,怎么感觉你才是专业,是专家呢”

    “现在就是需要时间,传播出去后会有更多,更离奇的版本,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高弘智并不知道黄立都有点嫉妒了,淡定地继续汇报。

    黄立点头赞赏,缓缓说道“我最近又有了个想法,就是对那些俘虏或杀死的满清汉官汉将的。我觉得以后不管是死是活,都把他们说成是投降或反正”

    清军入关前,对归降明兵采取“从军自便”,充当“前驱”的政策。

    吴三桂所部就是例子,“分隶步骑兵二万,先驱讨贼”。还有河南怀庆总兵董学礼降清后,“为大兵前探”,进征关陕。

    利用降兵降将充当前驱,与农民军及南明作战,清军轻而易举地消化了原明军队,存留者编入清军,成为清朝最早的绿营将士。

    而清朝以“首崇满洲”为基本国策,八旗待遇优于绿营是自然的。但清初绿营将领却难以接受,接二连三的降将反正事件,多因此而来。

    象金声桓、李成栋、姜瓖、王永强等人,纷纷举兵反清,形成了全国性的第二次抗清高潮。

    现在虽然只剩下夔东一地的明军在坚持反清,但在黄立看来,清廷的统治还远称不上稳定,对于降兵降将的防范和不信任,依然广泛存在。

    从三藩之乱时,有多少汉官汉将望风而降,就能看出很多汉官汉将都是墙头草,准备着随风而偃。

    “如果说是被我军所斩杀,他们在清廷那边还能落个英勇殉国的赞誉,家人不会受到影响。反过来的话,就会受到严惩,并罪及家人。”

    “以这些家伙的名义弄些劝降书信,广为散发,清廷不辨真假,也没法分辨。为了以儆效尤,必然会降罪责罚。”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