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207 章 意外常伴吾身

作品:《直播被剧透历史的千古一帝,今天也很尴尬

    戾帝萧恒,听完这件事,却无太大反应。

    对他来说,无论是陈闻达还是张闻达、赵闻达,要忠于他,万事听他的话、好用才是一个好的臣子,而从古古当前对陈闻达的描述来看,陈闻达就不太符合他用人的标准,哪怕是他知道这人才能不凡,只怕也不会用他。

    因为当他是皇帝时,天下有才能的人多的是,一个好的臣子就如同一件称手的兵器,萧恒用陈闻达用的不顺手,再换一件就是。

    反正天下人那么多,他也不是非陈闻达不可。

    遇到戾帝之事后,陈闻达原本三年都没有机会升官,但幸运的是,戾帝在位连三年都没能活过去,于是很快,他迎来了第三次的提拔机会。

    可惜的是,这次他官位还没到手,息帝就死了,就差皇帝点个头的事儿他就能升官,然而,还是黄了。

    当初十皇子他们逼宫的时候,宫中上下一片混乱,为他请功的奏折不知道是不小心被人搞到哪里去了,反正最后等萧临渊上位,是没看到关于他的请功折子的。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就是东西损毁了或是丢了,陈闻达的功劳总在那里抹消不了吧,就不能来人提醒一下萧临渊这事儿吗

    话没说错,理也是这个理,但是吧,凡事都怕意外,古古再次开口,声音里有些无奈,还有点难言的感觉。

    提是提了,但也要那时的陈闻达还是个活人,才能给他升官吧

    什么意思,难道陈闻达还什么时候死上一回再活过来吗不然历史上后来哪还有陈闻达什么事儿啊。

    但一个人怎么可能死了又活过来,当是搞笑呢嘛。

    一群人被古古的话搞蒙了。

    那时息帝刚亡,新帝登基,朝中上下为此忙得很,陈闻达升官之事就被一拖再拖。

    陈闻达呢,大概也是知道自己时运不济,怕这次升官再出现什么,于是就跑到京都外的山上的神观里去上香。

    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古古不知是该同情,还是该先笑,徐徐说道彼时,陈闻达还不知道给自己请功的奏折被搞丢了的事。但他这趟门儿真是出去后就差点回不来。

    他去上香,结果不小心掉到山崖下的河里头去了,被水流一路冲出了京都。

    不幸中的万幸是他人没死,还被人给救了,但倒霉的是他腿摔骨折了,动不了,只好躺在人家家中养伤。

    然而他没死的事京都中的人并不知道啊

    陈闻达一脸菜色,面容扭曲,已经能够想见事情的后续了。

    其余人也听明白了,纷纷感慨,陈闻达这次真是自己把自己的升官机会给作没了。

    咱就是说,你何必要多此一举呢,唉,真的是。

    等到陈闻达养了一个月的伤回京后,认识他的人在见到他的第一眼差点以为自己大白天见了鬼,毕竟从那么高的山

    崖摔下去,不死也重伤,虽然没找到陈闻达的尸体,但众人都默认他死了。

    搞笑的是,陈闻达那天回到自己家后,见自己府中挂满了白陵和白帆,也很懵逼,因为他明明差人送过信回来说明此事,但坐等右等不来人也就罢了,怎么京中还到处传他死了呢

    于是他府上的管家这才想起,前些天有个樵夫上门来送了封信后就走了,等他从外边回来不等打开信,就一不小心让信沾了水,里边的字也看不清了,眼见樵夫人找不到,管家就以为陈闻达还是重伤死外边了。

    看这乌龙闹得,古古就这,别说升官,他要是再晚几天回来,他在朝中的名字怕是都要被消掉。

    古古语气无奈,你就说这个误会该怪谁吧

    陈闻达吸取自己前两次的教训,所以想去拜神转转运,结果拜神仙也不顶用,该倒霉还是倒霉,还连累自己受一番罪,真是啧啧

    有人皱眉问道“那他既然活着回来了,届时再行封赏也就是了,总归只是早晚的事罢了。”

    古古看到有人这样说,也一点头,表示肯定你说的对,但陈闻达这官儿要是真能顺利升上去,也不至于挨到昭元十一年还在原地杵了。

    啊

    还有后文

    他们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出,还能天降个什么意外再打断陈闻达上升之路。

    陈闻达的死讯传回他老家,他祖父本就身体欠佳,又一时惊闻噩耗,老人家遭受不住这一番打击后身体撑不住,不久后便去了。

    陈闻达不得不返乡奔丧,守孝三年。

    按当时规矩,守孝期内不得为官,但神昭大帝听闻他身上前后发生的事后,就特令他带职守孝,待三年孝期满后再复职参政、论功行赏,于是,他就这么在外典司里整整挂机了三年。

    古古说到兴头停不下来,补刀了一句三年又三年,这一个三年戾帝是没机会达成了,但陈闻达终归是逃脱不了命运的魔咒啊。

    瞧瞧,这可不就是每逢升官必出意外嘛。

    大宸众官员听到这儿,真是除了一句倒霉,他们也实在说不出其他话来了,这世上怎么还真有时运不济到像他这种地步的人呢。

    人家倒霉是一时的,你倒霉是时时又时时,总也没完了是吧

    陈闻达心酸的又想叹气了,他不死心,问正在直播的古古,aaadquo除却守孝三年,后面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呢,我总不能次次都出现意外吧1212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看到正主的名字出现,古古挑了挑眉,回答的声调尤其缓慢,那情况就复杂了,看你想听哪一回的。

    陈闻达闻言,顿时所有话梗在喉咙里。

    怎么滴,听古古的意思后面像这样的突发情况还不少

    陈闻达沉默了,陈闻达郁闷了。

    他仰天长叹,我升个官儿怎么就这么难呢,“算了,你还是不必说了,直接跳到之后的事吧。”

    古古这次是看

    不到陈闻达的发言的,他见对方又是冒了个泡之后再没声音,也不意外,毕竟这个直播间九成九的人都是遵守这个准则。

    他大致介绍了一下,总之陈闻达守孝结束后,几年里,这官儿是升了又降,降了又升,来来回回总在原地蹦跶,但这段故事远没有他后面的经历精彩。

    如果说他前面只是倒霉的话,那后面,真可以用倒霉大发了来形容

    但偏偏每次又都能逢凶化吉,嗯,就很传奇

    真是传奇人物,拥有传奇人生,我等怕是学不来他这份功力了。

    首先,就是他在灭神之战时与沙芜的谈判。古古脸上恢复认真,虽然没谈成,但陈闻达也首次展现出了他大宸撒手没的特性,那真是随时随地,一个不注意他就给你玩失踪,你想找都找不着,然后吧,到了某一个时机节点,他又能恰到好处的突然冒出来给你惊喜。

    古古你就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吧

    连沙芜国那种重度洗脑的组织他都能混进去,还给摸清楚了神种的养殖位置,还在与沙芜的最终决战中,当萧临渊等人陷入危机时突然冒出来拯救他们一把。

    据古古所知,这应该不属于一个外交使该干的活儿

    但管他的呢,大宸撒手没是外典司中人该头疼的事,关他古古什么事了

    古古心安理得的忽略掉这一点。

    那时要不是陈闻达忽然冒出来,说不定萧临渊等人还真就危险了。

    当时的九死一生,看过视频的人都还记得。

    陈闻达确实在其中起了大作用。

    那一战后,萧临渊回朝之后也是想起了陈闻达这一号人物,于是将他提到了外典司副司使的职位上。

    自此,陈闻达开始了自己卷生卷死的卷王之路,那官位上去之后就再没往下掉过。

    那他倒霉大发又从何说起呢

    有人好奇,但不急,他们知道古古总会说的。

    果不其然,就见古古喝了口水后,继续讲道

    大宸那些年战事不断,一直忙着对天下的统一,外典司从前主要工作是与他国外交,两国往来洽谈什么的,但现在都直接动手打仗了,外交使出使他国,基本也只谈一个内容举国投降,不然就打。

    古古说的很是简单直白。

    历史上,陈闻达这位外交使的口才就十分厉害,曾做到过以一己之力劝降两国的成绩。你们想想,如果能光凭动口就让一国不战而降,那能减少战场上多少士卒的流血牺牲。

    大宸无数人口中发出惊呼,白晋缘则是一脸笑眯眯的想,看来他没看错陈闻达,这位还真有这个能耐,看来上次他向对方说的的提议,很快就可以实现了,嘿嘿。

    还有句话说的好,战时将军,战后陈闻达。其实当时的外典司,除了战前劝降,干的最多的还是跟在蒋明橖等人后面,对打下来的战败国领地上的百姓进行安抚工作。

    陈闻达呢,本是一个文官,本人也不通武艺,不懂军事,但君子六艺他该学的一样没落,因此倒也不是个完完全全的弱鸡,但和将军也是扯不上边儿。

    只是他为人聪明,有次在战场上因形势紧急,再不自救就没命了,于是他就指挥着运粮的队伍和敌军打了一仗,最终赢下胜利,所以又被人戏称将军。

    不光如此,这位的语言天赋也是十分出众,从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事迹来判断,这位一生掌握的语言就大概不下十种,是个名副其实的语言小天才。当然,这也是因为走过的地方多了,接触的人也多了,所以练出来的。

    其实要是没有这个本事,估计他也不能那么多次都死里逃生活下来,给自己封诸侯王玩儿。

    要拿下一场战争的胜利不容易,但战后对战败地区的管理和统治同样不简单。

    比如史书上,陈闻达两次称诸侯王事件,起因就是战败国百姓对大宸的不认同所导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