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60 章 错认44

作品:《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快穿)

    梁攸尚最后还是打算把那份策答处理掉,准备回头再随便写点别的什么东西应付皇后的询问。

    但在他把纸页折起来烧了之前,府上突然有客人来访。

    梁攸尚犹豫了一下,到底没法这么干脆果决地将这张轻薄的纸这么毁了。

    他想着,皇后并不是好敷衍的人,他要真的满纸胡话的话,说不准要惹得对方生气了。对方如今还在病中,总不好心生郁气,回信得仔细斟酌过。

    最好能被她看作那等“才学平平却志得意满”的庸碌之辈,那她自然会失去接着问下去的兴趣。

    刚才写的这份,倒可以留作参考。

    这么一想,梁攸尚心下微松,不觉地舒了口气。

    他将手里的纸往桌上一放,拉过些旁边杂物盖住,便抬脚出去了。

    梁攸尚走得很放心。

    这静室本就是不许闲杂人等进来,能进来的人也不敢擅自碰他的东西,他没什么可放不下的。

    文人的圈子许多宴饮,梁攸尚以书画扬名,自然免不了这些交际。

    他这次出去本来是待客,但却被叫着临时赴了场诗会的宴,等人微醺着回来,却见桌上那份策答不见了踪影。

    梁攸尚一愣,那点上头的酒简直立刻就醒了。

    他抬眼看着福意,冷声“我放在这里的那纸呢”

    福意不明所以,但还是察觉了那冰凉的怒气,忙跪下,“殿下先前说是给皇后的回信,奴在殿下赴宴前请示可要封好了,以句阳先生的名义送出去,殿下应下了。奴不敢耽误殿下的事,立刻就送去了芙蕖宫,这会儿兴许已经到了皇后手上。”

    梁攸尚“”

    他那会儿急着出门,以为福意问的是枕中斋的事。

    福意总算从梁攸尚的神态中察觉出点意味,试探问“殿下可是还未写完皇后近日抱恙,想来不会这么快就看信,奴再去芙蕖宫问问说不得可以再讨回来。”

    梁攸尚停顿了一下,就在福意以为对方会应下的时候,却见他摆摆手,“罢了,不必了。”

    一份策答而已,当不得什么。

    而且他也有点想知道,对方这次又会给怎样的答复。

    梁攸尚虽然这么想着,但事实确实如福意所说的,卢皎月并没有第一时间看这位“句阳先生”的回信。

    倒不是因为抱病在身。

    而是梁涣过来了,还是有备而来。

    就梁涣那完全听不进话且拒绝沟通的状态,卢皎月猜到他不会放任她“病”下去。

    事实也果然如此。

    梁涣“苴礼犯边之事,这几日朝上一直商讨对策,但却各执一词、争执不下。阿姊对战事向来有见地,能陪我一同去吗”

    梁涣总是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就比如说这会儿,明明卢皎月心知肚明,对方是想让她公开露面、打破皇后病

    重的谣言,但是他却偏偏微垂下眼,做出了十足的低姿态。

    他承袭异族母亲的其实并非只有那双碧眸,又长又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打下了阴影,轮廓深邃的五官反而放大了那神色上哀求之态,竟显出些可怜了。

    卢皎月“”

    实不相瞒,她确实是有一瞬间心软的,但不用深想,对方肯定是装的。

    她定了定神,平着语气道“迟国公姜彦阜、陈国公崇大安都是先帝麾下旧臣,朝中还有不少能战之将,你不如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么大的朝堂永远没有缺了谁不行。

    就连皇帝都能摆烂好几十年不上朝,少一个皇后完全无碍大局。

    况且成朝并不缺将领。

    成帝麾下的中生代的将领这会儿完全能领兵,就算是一些将二代的年轻人这会儿也都是真的在军中历练过的,如今毕竟是王朝初年、武力鼎盛的时期。

    但梁涣停顿了一会儿,非常直白地“我不信他们。”

    卢皎月微怔了一下,还真没法说什么。

    当年,梁涣虽然在文苑及时控制住了局势,但真正在朝中站稳脚跟、靠的却是太子的势力。

    先太子虽然不合适,但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又有成帝保驾护航,在朝中的有很大一部分拥趸。可太子谋反、生生害死了成帝,实在是一件分明得抹都抹不掉的事实,太子的臣属如果不想被登基后的新帝清算,必须拥护一个亲太子的皇子上位。

    梁涣就是这个极其理想的人物。

    但皇帝和大臣之间总有权力的争夺,对于被自己扶上来的这位新帝,先太子党自然而然地想要掌控。梁涣显然不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而随着他登基越久,对朝中的控制越强,他也渐渐不再掩饰自己的态度,朝堂上火药味儿愈浓。

    倒不是说那些将领都是先太子一系的人,只是梁涣的“清算旧臣”让朝中人心惶惶,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君臣不疑,实在是强人所难了。

    卢皎月正这么想着,却见梁涣的神色却有了变化,他眼皮却微微垂下,脸上的肌肉放松,黑色的眼睫半掩住碧眸。

    那点细微的神情变化让他整个人的气质都柔软了起来,与方才那冷冰冰地说着“我不信”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一连串的变化,仿佛在说我不信他们,只信你。

    卢皎月“”

    她发现梁涣真的很擅长利用这些。

    并不是说这“信任”是假的,梁涣确实是相信着她的。

    但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表现出恰到好处的神态,他甚至都没有掩饰这种“刻意”,像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诉她“我就是在赌阿姊会对我心软”。

    卢皎月有点头疼。

    她其实之前就察觉梁涣很擅长利用情绪、拨弄情感,但实在没有这次感觉这么明显。

    卢皎月心底禁不住产生点困惑这孩子是不是有点长歪了

    虽说如此,在这样的注视下,她终究还是

    点了头。

    梁涣那神情一收,简直不自觉的露出了笑意。

    卢皎月“”

    好家伙,连装都不装了是吧

    像是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忘形,梁涣“咳”了一下,掩饰问“阿姊要上妆吗”

    卢皎月疑惑看过去,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问出这种问题。

    梁涣分明是那种“在精心打扮后,夸人怎么样都好看”的直男。

    当然,他在一次碰壁之后,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改得非常之快等第二天见面,连她换了个钗子都能注意到,再不着痕迹地称赞一番。

    这前后态度陡转之迅捷,很容易让人猜到,他是回去专门做了功课的。

    总之类似的让人无语的事情很多。

    可梁涣就算再怎么夸得“真情实感”,自己是没办法有任何情绪的,因此只会对卢皎月的行为做出反应,而不会主动询问。

    突然这么反常,难免让人费解。

    梁涣看出了卢皎月的疑惑,略微停顿了一下,低声“我是说敷粉。”

    卢皎月一愣,立刻明白过来梁涣的意思。

    敷粉。

    装病。

    卢皎月都要气笑了。

    他倒是够体贴的,记得她这会儿“病着”,还考虑得这么细心周到。

    但她最后也只是声音平静地冷淡反问,“这有意思吗”

    重点是她病不病吗重点是她要离宫。梁涣要是肯好好听一听她说话,两人商量好了,她明天就可以“暴毙”。相反,要是一直这么僵持着,她敷十层粉都没用

    梁涣蓦地沉默下去。

    他可以答应别的所有条件,唯独这一件事绝对不行。

    刚才那一点轻松的氛围好像只是错觉,两人之间再度紧绷起来。

    往萃集殿的路上,随行宫人也察觉到帝后之间的紧张僵硬,纷纷心里叫苦。

    不过,这种帝后不合的事情到底不好叫外人知晓,等到了萃集殿,两人总算恢复了表面上的平和,倒是没让殿中的大臣察觉出太明显的异样。

    在对苴礼一事上,朝中大臣确实各执一词,各有各的说法。

    但是让卢皎月略微多留了一份心的,是如今的参知政事何纵的话。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苴礼朝中政局混乱,苴礼王刚愎自用,王子们彼此争权夺利,继承人又软弱无能”

    这个开头实在让场中大臣们都眼神有点漂移,这些形容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

    何纵恍若未觉,还在侃侃而谈。

    何纵的办法确实有些可行之处,梁涣散了这个小朝会后,把对方留下来商议细节。

    有些话不好在朝堂上当众言说,而私底下就没那么多顾忌了,何纵给出的许多建议实在只能用“阴险毒辣”这词汇来形容。但是涉及两国交战,有些事情实在无法用道义来评价,难不成真的几千几万的人命卷进去才能称得上道义吗就连卢皎月也不会这么想。

    只是虽说如此,卢皎月还是觉出了一些微妙的地方。

    这个人对王室的争权夺利太熟悉了,熟悉得简直像做过一次

    因此在那边对话告一段路后,卢皎月顿了顿,开口道“何参知果然大才,运筹帷幄、筹算机要,堪称在世谋圣。”

    她的语气淡淡,但这种平静的态度反而显出一种异样的诚恳来。

    何纵虽然不缺人逢迎,可这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说出,效果还是不一样的,眼前这个人的称赞更是让人又是惶恐又是兴奋。

    何纵口中说着“殿下谬赞”,但是脸上不自觉带上了些意满的神色。

    卢皎月“参知何必这么自谦陛下将你引为腹心,多年以来都委以重任,如此信重,不正是因为参知能力非凡”

    何纵“殿下过誉了,为陛下效力乃是为臣的本分。”

    这话一出,殿内却突然短暂的寂静了一会儿。

    何纵正拱手施礼,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到底有什么不对。但是等抬头看到卢皎月脸上微微凝住的神情,他突然意识到对方才话中的问题。他脸色一下子煞白下去。

    多年。

    哪来的“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