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3.一箭串雕[33]

作品:《[综武侠]炮灰不再杯具

    思央这边父母早亡, 伯父婶娘也无感情,不需要联系其他人,就在黄家出嫁。

    吉时到, 外面鞭炮声也盖不住前来祝贺人的道喜声。

    红色嫁衣, 赤金凤冠。

    “往日只听旁人说天仙下凡, 今儿个才算是让我见到了什么是天仙般的人, 小叔和小婶婶才是那书上真正说的神仙眷侣,郎才女貌。”

    说这么好听的少妇是黄大哥的长媳, 黄母怕思央紧张, 让孙媳妇来陪她这个小婶婶。

    从镜子当中看自己今日的一身盛装, 黛眉弯弯, 明眸灵动,红唇如焰,肤若凝脂,美人如画,思央轻轻一笑,镜子中的美人鲜活起来, 美艳绝伦。

    今日是大喜之日。

    不知道身穿喜服的师父是何种模样, 这么想着,思央竟是有些期待。

    “小婶婶,吉时到了,该我们出去了。”

    外面鞭炮声又响了一轮,长孙媳上来,拿着红盖头笑道。

    思央点头, 由着她盖上盖头,顺着她的搀扶起身。

    外面的喧哗声一下子近前。

    长孙媳喜气洋洋的道“是小叔他们来了。”

    师父来了

    房门开,外面的所有欢声笑语都涌进来。

    思央往前走了两步, 门槛未过,一只干净的手先出现在眼前。

    骨节分明,白皙修长,指腹处有着一层薄茧,那是握笔和练武所留下。

    也是思央最熟悉不过的。

    所有的一切喧闹都在这一刻远去,有遮挡看不清眼前人现在的样子,可她似乎能感受到他此时情绪。

    期待中,又带着一丝忐忑紧张

    师父也有情绪外露的且难以掩饰的时候。

    思央唇角微弯,抬起手

    长孙媳就看身穿红嫁衣的新娘,抬起袖摆,从中探出她那雪白纤细的玉手,轻轻的毫不迟疑的,放在静静等待的小叔宽厚的掌心中。

    柔荑入掌中,几乎在下一瞬间,就被紧紧的包住。

    长孙媳眨了眨眼睛,如果没看错的话,小叔脸上那是笑吧,笑的可真好看。

    不是说没见过这位小叔笑过,这位小叔离家多年,近日才归来,离家之时她还不曾入门,几次见面也就在长辈之前,多见的几次面,小叔时常挂在唇角的只是清淡的一抹笑,今日一见才知道,真的发自内心的欣喜,即便是淡然之人也无法遮掩,或许是不想掩盖。

    直到见新人并肩往前,长孙媳才回神来,捂了下脸,忧愁又可惜的感叹“小叔和小婶婶可真的是般配。”

    怎么自家夫君就没长一张酷似小叔的脸,不是亲叔侄吗

    孙媳妇也就纠结那么一瞬间,想想自己也没小婶婶的绝色美貌,心里就平衡多了,赶紧上前跟上,她今天可得陪着小婶婶。

    “吉时已到,行大礼”

    黄大哥唱喝响起。

    “一拜天地,天长地久”

    双手执牵红,一拜。

    “二拜高堂,父母恩勤”

    转身再拜

    “夫妻对拜,百年好合”

    转过身面对面,牵红在身前,思央眨了下眼睛感受到牵红上传来的一丝牵扯力道,眉目弯起。

    礼堂之中,红色喜服的一对新人,双双拜下。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场在大理的婚礼,本该震动江湖,而今这里除了两位新人,无一江湖人见证下,在此由亲人证婚中,完美礼成。

    日后再得知消息的一些人,连连叫可惜,没有亲眼见证。

    斜月朦胧笙歌散,风吹花香熏洞房。

    盖头挑下,明眸抬起,四目对视。

    思央也终于如愿见到师父穿红色喜服是何模样。

    若说一身青衣的他,风姿隽爽,姿态闲雅,有文士君子之风,那么眼前身穿大红喜服的黄药师,龙凤烛台映照下,面冠如玉,俊逸非凡更像是染了艳色的凤竹,褪去清淡雅致,气质翩然中又带着风流清贵。

    她看的入了神,直到人坐到身旁,挨近后,思央才回神,并不由挺起背脊。

    “师父喝了多少酒。”

    悄悄的清了清嗓子,思央开口问。

    “不多。”黄药师笑了笑。

    思央挑眉,师父这笑的有些惹人啊。

    说是不多,也确实不多,宾客虽多,但和黄药师相熟的没多少人,也不大好意思劝酒,再有黄家两位兄长挡着,剩余几杯酒水,对有着深厚内力的五绝之一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所以眼下,见他一双深眸染上愠色,狭长眸子微挑,思央觉得,这多半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师父”

    她还待要说话,手被握住,人也落入怀抱中。

    下巴抵着他宽厚肩膀,嗅着他身上淡淡的酒气以外的熟悉清香味道,思央眉目舒展,抬手环住他蜂腰,把自己更为贴近他怀中。

    黄药师抱着满怀温香软玉,心中喟叹又满足。

    “为师今日放肆一回,这微熏之敢,方才觉得,如梦似幻。”

    “师父是觉得这一切是梦”

    黄药师松了手臂,拉开距离,凝视着她,只笑不语。

    昔日清淡眸子,此时眸光灿灿,被如此直视下,饶是思央淡然,也忍不住脸颊烧起,偏了偏视线。

    黄药师犹不放过,手指捻住她光洁的下巴,轻轻抬起,目光细细看,让她有种自己被一寸寸的侵占的感觉。

    “今日,汝甚美。”

    思央秀眉扬了扬,手握住他的手指,侧脸轻轻在指腹咬上一口,手抚上他的眉眼,细细刻画。

    “师父,俊美更甚往日。”

    做着一举一动时,思央那双明眸一直与其对望,眼波潋滟,似能锁住人心。

    黄药师心头一梗,失笑摇头,他的确是被锁的紧紧的。

    不过

    甘之如饴。

    交杯酒饮完。

    凤冠摘下。

    乌发散落,长及腰臀。

    清洗完后,带着身未干的水汽出来,见到的就是身上同样带着水汽,坐在床头拿着本书翻看,应该是在等着她的男人。

    本还想着叫师父入内清洗的思央,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师父这是出门另洗了吗。

    在她踟蹰这会,黄药师手中书早已不再翻页,抬眸看向她,眸光深沉。思央注意到。

    “过来。”他嗓音微哑。

    思央慢慢走过去。

    在她近前来,黄药师也慢慢坐起。

    伸手一探,握住她的皓腕,起了力道把人带到怀中。

    软玉温香,清香满怀,今日是洞房花烛夜,最是暧昧的氛围,谁也不会错过。

    两道气息越发挨近,直到交融在唇齿之间,辗转反侧,流连忘返。

    “师父”喘息间,思央轻轻叫了一声。

    轻柔的吻落在她的颈侧,细碎几下,他喘息的附在她耳边低哑着声询问。

    “除了师父,还应该唤什么”

    思央觉得师父真的是变坏了。

    眼睛一眯,她伸双臂环住他的脖颈,咬着他的耳朵,声音放的又娇又柔。

    “夫君”

    嘭

    似有什么在瞬间炸开,汹涌奔腾,再不收控制。

    拔步床、红帘帐,烛光晃动,一室帘幕重重。

    窗外斜月隐退,细雨落下,先时轻柔,再而风携雨势汹汹而来,庭院娇花摇曳,狂风骤雨中柔韧不折,时而挺立,似要与风雨抗衡,后时雨势越发汹涌,娇花飘摇不敌,率先拜下阵仗,抗力无效,花瓣零落,随任由风雨侵打。

    直至后夜,风停雨收,满院静止,唯有含着雨露花蕊枝叶,轻颤微抖。

    晨阳洒落满庭院,昨夜雨势甚大,院中多数花枝下,零落点点花瓣,惹人疼惜,不过有雨水滋润,今日的花枝更娇艳鲜嫩,令人忍不住多看上几眼。

    今日黄家开宗祠。

    说是开宗祠,其实黄家被贬大理,宗祠自然是还在江浙,不过这里的宗祠,只是作为子孙祭奠先祖之用。

    既然成婚,开宗祠是要将思央的名字写入族谱。

    当年黄药师被赶离家门,差点没被气急上头的黄父从族谱上剔除,好在那也是一时之气,在黄家两位兄长的阻拦之下,估计后来气消一点也觉得不妥,借坡下驴,再就没提要把小儿子剔除族谱的话。

    黄父在写族谱的时候,还可惜的看了眼小九,不过到底是没提说把小九记上。

    剑光飘逸,庭院花飞花落。

    九阴真经总纲不但恢复黄药师因为救小九损耗的功力,让他武功尽复,由于他们在无量山琅嬛福地找到的逍遥派传承,逍遥派绝学尽在,黄药师借助其中小无相功内功心法结合九阴真经,武功不但恢复,且日渐高深。

    不过,思央看他这套剑招走完后,等人停下,走上前道。

    “师父,是将桃花岛内功心法又修改了”

    黄药师将剑还鞘,拉着思央的手,走向院中凉亭,一边道。

    “九阴真经偏重招式诡秘莫测,其中几幅篇章义理艰深,可打内功深厚基础,也因此给为师不少灵感,为师的武功多为自创,但源头还是来自逍遥派,在琅嬛福地得逍遥派传承,本应该重振师门,只不过”

    “不太甘心”思央偏头看他。

    黄药师垂眸,转而轻笑一声拉着她在身旁坐下,展臂轻揽着她叹道“的确。”

    这么多年耗费的心血,自然是不能废弃,尤其是黄药师在浏览诸多秘籍之后,对自创的桃花岛武功就有了更深见解,更是不能半途而废。

    “师父想做便做就是。”思央靠着他的肩膀“逍遥派武功不愁无人继承。”说着的时候,眉眼都是自信。

    黄药师唇间溢出轻笑,屈指在她眉间敲了下“你倒是什么都想学。”

    思央不满的拉住他的手“我天纵奇才,绝佳的练武之人,自是不能浪费我的资质。”

    这话,黄药师没法反驳,小弟子确实如她所说,天资绝佳。

    “如此资质,不可白费。”黄药师煞有介事点了点头,转而盯着她,声音略低“不如逍遥派日后就由你来重振门派。”

    思央挑了挑眉梢,顿了顿,而后唇角溢出笑意,盯着他笑起来,手臂勾住他脖颈。

    “师父,你要想知道我和陈师兄在做什么,大可问我,我又不是不说。”这么试探,倒是让她有些不曾料到。

    黄药师面色微赤,轻咳一声,将她手臂摘下“不可放肆。”

    好吧。

    说是这么说,她改为抱着他的手臂,继续笑吟吟的看着他。

    黄药师被看的起了愠色。

    思央见势不好,立马乖觉的转开话题。

    她人在大理,但也经常通信回中原,自是为了她要让陈玄风做的事情。

    宋朝北方领土被金国侵占,南朝又对金国俯首称臣,而今金国有盛极衰败之势,可南朝国力势弱,朝堂腐败,难以一举光复国土,反观漠北蒙古,兵强马壮,有日渐壮大之势。

    若说金国是只老虎,那么这只在身侧虎视眈眈的老虎,已经开始体力不支,而蒙古身强体壮隐藏在暗处的一匹凶狼,前虎后狼,宋朝如何能遭受连番撕咬。

    黄药师当初可不就是因为宋朝种种与家中闹翻。

    思央想做的就是在趁金国力弱,蒙古未起之时,周旋转机,给宋朝喘口气。

    “为了我”黄药师沉声道。

    “为了师父,也为了宋朝百姓。”她道。

    黄药师沉默片刻,突而起身,拉着她就走。

    “师父你要去哪里”

    思央问,却没得到答案,等到被带着来到黄父的书房后,接下来才算是让她真正了解黄家。

    黄家被贬大理,那是在高宗在位之时,后到宁宗,种种缘由,宁宗并未召回流放罪臣,宋朝官家不仁,黄家却还是稳站忠君爱国,多年来也在暗地整合曾经的势力,为宋朝为百姓做些努力。

    这也着实难为黄家人。

    黄药师对自家事了然于心,只是曾经的他着实厌恶朝堂官家,恨不能直接将王朝推翻,而朝夕瞬变,他的一些想法也在改变。

    黄家虽有些势力,可到底远在大理,鞭长莫及,尤其是近年来,金国对南朝觊觎越重,南朝官员多被收买,他们也越渐力不从心,得知思央这边的这股势力的崛起,欣喜非常。

    黄父更是万分感动,觉得自己养的儿子果然是没养歪,非圣毁贤那都是少年心性,看现在不是都掰正了。

    黄父很高兴,一高兴就决定把自家在中原的所有势力门路全部交给儿媳妇。

    没错,就是全权交给思央。

    “这,不太好吧”

    思央谦虚的推辞。

    黄父板正着脸“交给你比交给他更让人放心。”

    这个他,不用说,肯定是指黄药师。

    黄药师表情淡然,浑不在意。

    黄父看着就来气。

    最后由黄父直接拍板,就是将中原势力全部交给思央,黄家两位长兄也乐意之至,这一点上黄父觉得很欣慰,三个儿子,就一个养歪了点,幸好,还有两个比较给力。

    既然盛情,思央却之不恭。

    主要是,师父也在让她收下。

    如此一来的话,等回到中原,借黄家的势,可大范围的扩展自己的势力,想到前不久陈玄风寄来的信上内容,思央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铁木真对上花刺子摸,势均力敌,铁木真虽强,可还不足以称霸蒙古草原,蒙古各部族众多,意见并不统一,部落混战,各自为政、互相攻伐,其他部族还在为了牛羊女人争抢的时候,铁木真已经意识到,统一蒙古部落,施行千户制分领军功。

    这是位胸中有伟略的帅将之才。

    所以,绝不能轻易让蒙古统一。

    这一点上,金国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们的做法,却是让思央觉得牙疼的慌。

    在大理前后待有半年时间,思央和黄药师也终于准备回中原。

    黄父黄母自是不舍,尤其是黄母,也不说不舍两人,只把小九抱着心肝宝贝孙孙的叫着,着实让思央两人无奈又酸涩。

    可终究大理是留不住两人的。

    小九也不知道是被感染还是和黄母待久了,一下子不见,不适应,一路哭得厉害,费了劲的好一阵哄才哄好。

    “小东西倒不是个忘恩负义的。”思央笑骂。

    带着个孩子,两人先坐了辆马车,准备先去大理皇城。

    都要走了,黄药师终于决定去顺道见见南帝。

    然而等他们到大理皇城后,就听得一个大消息。

    南帝段皇爷

    他他出家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