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智若愚,韬晦之功远胜其父的仁君刘禅。

作品:《诸天皇帝聊天群

    汉朝建安位面。

    南阳郡。

    只见一位剑眉星目,手中捧着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男子,悠闲的躺在椅子上,晒着太阳。

    一头手掌大小的凤凰,卧在男子肩膀上,也在昏昏欲睡。

    突然。

    就听一阵哀嚎声,从远处响起

    “相父,你一定要救救我啊”

    “高祖皇帝让我变化成伯邑考的样貌,我不想被隋炀帝做成肉饼”

    “相父,相父你一定要救救我啊。”

    然而。

    诸葛亮却仿若听不到一般,伸了个懒腰,将三国志通俗演义盖在脸上。

    仅仅只是数息间,就已经沉沉睡去。

    过了几秒钟。

    刘禅来到门外,见到心心念念的相父就在院子里,刚准备推门而入。

    “砰”

    就见一座阵法升起,笼罩了整座草庐。

    见此一幕,刘禅整个人都傻眼了,哭诉道

    “相父,我归降魏朝,那都是迫不得已的,而且,除了杨仪外,您所举荐的大臣,我都委以重任了。”

    “相父,您的出师表,也太短了”

    片刻后。

    诸葛亮实在是忍受不了门外哭哭啼啼的声音,坐起身,隔着大阵,与刘禅对视,说道

    “太子殿下,您怎么来了”

    “我若没记错,陛下似乎答应过我,允我归隐山林,不再出仕。”

    刘禅如今虽然已经五十有六,但在诸葛亮面前,就如同一个小孩子一般,委屈道

    “相父,我也不想来打扰您清净,都怪高祖皇帝,让我取伯邑考而代之。”

    “还说自己之所以能坐上皇位,就是因为识人善用,然后就让我来找救兵了。”

    诸葛亮听闻此言,神色间,并没有流露出诧异之色,显然是已经有所猜测,意味深长道

    “阿斗,想让我出山助你,倒也简单,昔日陛下三顾茅庐,今日我亦有三问。”

    刘禅脸上浮现出喜色,笑着说道

    “相父有所问,尽管问之,莫说三问,就算三十问,三百问,我也能答上来。”

    诸葛亮低头看着手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漫不经心问道

    “一问,魏延叛乱被杀,伱为何还要赐棺椁葬之”

    刘禅摸着后脑勺,憨厚一笑,解释道

    “相父,魏延可是父亲最信任的大将之一,犹胜于马超,怎么会突然叛乱”

    “无非就是因魏延性子孤傲,与长史杨仪不合,争斗落败而已。”

    “念在其为大汉鞍前马后,立下赫赫战功,我赐棺椁葬之,也是应有之意。”

    诸葛亮摇了摇头,显然是对刘禅的回答,有些不满,接着问道

    “二问,我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为何不立庙”

    此言一出。

    刘禅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狐疑的打量着眼前的相父,沉默良久,问道

    “你该不会是士元先生假扮,特意来戏弄我的吧”

    诸葛亮伸手一指刘禅来时的方向,说道

    “既然答不出,那就速速离去,莫要扰了我的清梦。”

    无奈之下,刘禅只好坦白道

    “自古以来,唯有皇室才能拥有祭祀祖先的太庙和宗庙,相父你并非皇室中人,故”

    “为此,我还召集众大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结果依旧是,不该给您立庙,有伤您一生的德行和操守。”

    说到最后,刘禅唯恐诸葛亮生气,解释道

    “相父,不过后来,我还是将您的庙立在了沔阳,断民间私祀,以崇正礼。”

    诸葛亮脸色阴沉了下来,好似心情颇为不满,问道

    “三问,此间果真乐不思蜀”

    刘禅听闻此言,愣了一下,既羞愧,又尴尬,站在原地,一时间,根本不知该如何解释。

    屡屡抬头,却在诸葛亮怒其不争的目光下,节节败退。

    到最后,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心虚道

    “相父,第三问,您不是从史书上看到了前因后果,为何还要问出来”

    “我不管,您今日要是不出山,我就不走了”

    话音落下,诸葛亮一字一句道

    “答不出来那我替你答如何”

    “司马昭问你,想不想蜀地,与曹贼当年青梅煮酒十分相似,便是在试探你有没有野心。”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哪有几个有好下场远的如王莽毒害平帝,董贼毒少帝。”

    “南唐李煜,就因一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引来了一杯索命毒酒。”

    “而你只用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就轻轻揭过,保全了五十多个大臣及其家人,心思之深,恐怕世人皆错看了你。”

    刘禅摸着后脑勺,咧嘴一笑,憨厚道

    “相父,还是瞒不过您啊。”

    “倘若我当时真的回答先父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下场不是一杯毒酒,就是白绫。”

    “大势如此,徒之奈何,唯有以一身之荣辱,一家之成败,换得全国之完璧,也算我尽到了大汉帝王之责。”

    诸葛亮闻言,转怒为喜,欣慰不已,需知,在他死后,刘禅可是又当了二十九年的帝王。

    在位之时,可从未发生过皇族倾轧,大臣灭族的事情,反而是内外政策精明平和,有黄老之风。

    反观魏吴,杀戮臣下,或被权臣谋弑,如同儿戏。

    不禁感慨道

    “好,好,好。”

    “只不过,你为何要在高祖皇帝他们面前韬光养晦难不成,你想当唐太宗”

    刘禅听的连连摆手,脸都白了,说道

    “别别别,相父,您就别捉弄我了,我哪敢当唐太宗,只是大汉毕竟是在我手中亡国的。”

    “而且,正所谓亲疏有别高祖皇帝,武帝爷爷他们,也都有太子。”

    “父皇能结束战乱,百姓能休养生息,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诸葛亮似笑非笑道

    “所以,你为了韬光养晦,就意欲推我入火坑”

    “你是想让我当韩信还是张良”

    刘禅苦笑着说道

    “相父,我真是被逼无奈,您也知道,依高祖皇帝的性子,我若不来,恐怕下次来的就是高祖皇帝本人了。”

    诸葛亮自椅子上坐起身,心神一动,肩膀上昏昏欲睡的凤凰,化作灵气,飘散在天地间。

    旋即。

    诸葛亮环顾四周的一草一木,笑着说道

    “也罢,那就去封神大劫玩玩,看一看那些所谓的圣人,是如何以万物为刍狗。”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