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庄园生活

作品:《19世纪女伯爵的日常生活

    经过九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马车终于到达了萨塞克斯公爵的私人庄园。

    这座始建于18世纪的帕拉第奥建筑,拥有着巴斯岩的外墙,和标准式的威尼斯拱形窗。绝对对称主义的建筑美感,使其显得优美而端庄。而罗马式的拱顶上更装饰着大师们的大理石杰作缪斯女神的雕像。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地价不似伦敦那般寸土寸金。以至于公爵的财力可以承担这幢恢宏建筑的昂贵造价。

    仆人们早已准备就绪。所有的主人房间,连带狄更斯所居住的客房都已被打扫一新。

    刚下马车,留守的仆人们就适时送上了对塞希利娅小姐成为女伯爵这件天大好事的祝福。塞希利娅也按照在萨塞克斯宫的标准给他们发了奖金。

    一踏入庄园的大门,家的温暖就将塞希利娅包裹住了。她迫不及待去换上居家的田园风裙子,摆脱在伦敦的小礼裙带来的束缚感。

    两位男性亲属看着她快活远去的背影也不由得对视一笑。的确,和伦敦比起来,乡下总是让人更为放松。

    这座沉寂了整整5个月的庄园又因为主人的回归而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萨塞克斯公爵又可以在他占据了三层侧厅的图书馆内继续整理自己的收藏。而埃斯特子爵则迫不及待要擦拭自己的火器,等待着参加半个月后的野鸭狩猎节。

    反倒是第一次去这种私人庄园的狄更斯有些局促。塞希利娅的语言学教授还在赶来的路上,以至于安静的西侧男宾楼里只有狄更斯一个人居住。

    照理说他应该算塞希利娅的雇员,但管家德雷尔先生却给他安排了标准的客人待遇。

    回到乡下的塞希利娅显然没有那么多的信件需要他代为回复。以至于狄更斯很快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处境。

    不过塞希利娅显然考虑到了他可能面临的境况。她在仆人们面前毫不掩饰他们的友人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平息了留守的仆人们对狄更斯这位新客人的议论。

    在二人都换好居家的衣服后,她就拉着狄更斯去了专属于她的树屋。他们穿过中庭的花园,来到了庄园的小教堂附近。而在庄园内,贴身的仆人就可以不必紧跟着他们了。

    在小教堂后方的隐蔽位置上有一棵参天的橡树。塞希利娅的树屋就搭建在这里。树屋里内部被收拾出了一个儿童用的小客厅。角落里还放置着一个巨型娃娃屋。

    虽然这里没有摆放很多书籍,但这里布置的许多精巧机械制品已经足够满足孩子们的乐趣了。狄更斯甚至还在这里看到了一架小小的复古羽键琴。

    这些精巧的机械来自塞希利娅从皇家工学院的机械发明中挑选出来的微缩复制品。这里还有一个完整火车轨道模型。

    塞希利娅对机械在制造业的应用显然很感兴趣,她开始主动询问狄更斯在鞋油工厂里的生活。

    那段日子对狄更斯来说可算不上什么愉悦的回忆。不过他还是尽量满足了塞希利娅的好奇心。

    工厂的环境显然比塞希利娅想象中还要糟糕。

    “所以说,大家都被关在闷热的厂房里,不停歇地工作长达10个小时”

    塞希利娅有些震惊。在她以往的认知中,几乎所有人都告诉她,工厂的开设给许多无力维持生活的人了工作,是一件益国利民的好事。连她自己也投资了一些纺织工厂。

    她一直以为她投资的纺织厂能帮助更多女性走向经济独立的生活。这也是她所希望达成的目标,毕竟没人比她更清楚金钱对这个时代的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她却没想到,工厂的生活也会很大程度上会摧残人的身心。

    看到塞希利娅失落的神情,狄更斯也开始迟疑自己是否应该对工厂生活进行润色后,再对塞希利娅进行描述。毕竟大部分贵族对苦难的承受能力总是比常人要脆弱得多。

    虽然备受打击,但塞希利娅很快就开始振作精神,“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要做什么呢”狄更斯不解。他明白塞希利娅和他的家人在这个国家有一定权势。可是连国王和首相都没法做到的事,一个小姑娘又能怎么样呢

    塞希利娅目前也没想好,不过看到树屋里的机械,她又有了一些新想法。

    “既然这些机械能将人从纯粹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那说不准还能将人从沉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呢”

    说是这样,两个小孩子显然还是没能想到什么好的主意来改变这个世界的苦难。不过他们依旧对未来有着足够的信心。

    晚餐还在准备中,伊莱莎先给他们端来了热可可和法国厨师拿手的布列塔尼小点心。

    在享用点心的同时,塞希利娅又从沉重的话题转换到了一个轻松的话题。她开始和狄更斯聊起了德国的童话故事集。

    听着那些民间故事的简单叙事结构,狄更斯也给塞希利娅描述了他自己构思的一个故事雏形。

    他开始一本正经地分享道“这是一个关于在伦敦流浪的孤苦孤儿的故事。”

    “这是从你在伦敦的见闻中取材的吗”塞希利娅对伦敦西区之外的生活充满好奇。

    承认自己就是故事主人公,对小小的狄更斯来说,还是有些难为情的。于是他对塞希利娅说“不,这是我一个朋友的真实经历”

    塞希利娅接受了这个说法,她是个能照顾别人自尊心的好孩子。

    “好吧。让我们接着听你这个朋友的故事。”

    狄更斯接着讲述这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个孤儿在伦敦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流浪岁月。中途他遇到好心人,得以从孤苦的生活中解放出来。最后他又意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然后继承了生父的遗产。

    “哦,这真是个皆大欢喜的好故事。”塞希利娅没什么感情地称赞道。

    这种过于圆满的结局在她看来和童话故事没什么分别。

    狄更斯试图强调,“主人公过得比童话故事的主角都惨,他的苦难都是真实发生的。”

    塞希利娅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那你应该在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加上那些沉重的苦难。过程越艰辛,主人公最后的幸福结局才能够打动更多人啊”

    狄更斯低着头若有所思。他其实脑中也不过有着一个模糊的故事架构。他倒没想到塞希利娅这样生活富足的小孩子也会关注苦难。

    他们一起在树屋中交流着彼此对弥尔顿经典作品的看法。

    狄更斯以前在私立学校培养出的文学功底显然很扎实。而塞希利娅的想法虽然有些天马行空,却也不乏一些新颖的观点。

    最后还是伊莱莎来通知他们晚餐准备好了,他们才离开了树屋。

    由于因弗内斯庄园并不像萨塞克斯宫那样需要讲究王室礼仪。塞希利娅向监护人们提出了希望狄更斯能和他们一同进餐的想法。

    萨塞克斯公爵和埃斯特子爵都对此不置可否。他们的教养还没有让他们容不下一个小孩子,他们愿意为了塞希利娅的小小心愿妥协。只不过出于贵族的自尊也让他们没法对狄更斯展现亲切友善的态度。

    塞希利娅亲自领着狄更斯进了晚餐厅,给他安排了座位,并指定了一名男仆服侍他就餐。

    庄园的晚餐并没有待客时那么隆重,但也足够精致。厨师秘制的肉汁清汤更是风味独特。

    不过在餐桌上,狄更斯面对王室公爵的威压还是显得有些束手束脚。在紧张中,他甚至弄混了吃鱼的银叉和吃牛排的普通叉子。

    尽管没人对他的就餐礼仪表达任何看法,但他还是尴尬得满脸通红。

    在晚餐后,他主动对塞希利娅表达了他可以像往常一样自己在房间单独用餐的想法。

    考虑再三后,塞希利娅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

    她原本只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帮助狄更斯在这座庄园中尽快树立起一定的威信。毕竟狄更斯的身世背景并不是什么隐晦的秘密。

    而仆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拜高踩低,是任何时候都很难避免的。不论他们的个人素养高下与否。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仆人都以侍奉更尊贵的人物为荣。一种古怪的自尊心让他们不愿意去侍奉他们眼中的“下等人”。

    不过既然狄更斯感到不适,那她或许可以请德雷尔先生来给仆人们再次强调狄更斯和她的友谊。

    狄更斯的男仆又多了一项送饭的职责。不过相对而言,做贴身男仆可比别的活计轻松多了。故而男仆非常爽快就应下了这个小差事。他甚至希望狄更斯能长长久久在这座庄园里住下去。

    傍晚的庄园里,三个男仆合力将书房中央的大吊灯放下。所有的蜡烛被一一点燃,又被升到高处。整个庄园都明亮了起来。

    和狄更斯沿着庄园进行了饭后的散步活动后,塞希利娅来到了书房。她开始加入两位男性监护人在这里的娱乐活动。

    而回到房间的狄更斯,想着塞希利娅对他提出的修改建议,开始提笔润色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