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9、第 79 章

作品:《寒门科举

    第079章

    樊凡将吴妈带到门庭外,恰好小舅张权也在,便道“吴妈,你先请回罢,劳烦你明日带上文牒,同我家小舅去官府将手续办妥,这月钱便与青兰平齐,一月二两白银,你看如何”

    吴妈此时才仔细端详了眼前少年,见他文质彬彬,一身儒雅之气,根本不像农家少年郎。

    倒像是大门户里的少爷。

    吴妈一时间竟忘了回话。

    “嘿,这位大娘,我家小凡跟你说话呢,这月钱可否你也该给个准话罢”张权提醒道道,“这苏州城里,一个月二两银的长工,可有的是人抢着做。”

    这时,吴妈才慌张回过神来,应道“都听小郎君的吩咐,奴这便回家去收拾衣物,明日从官府回来便开始上工。”

    樊凡道“倒也不用这般赶,吴妈若是家中还有余事未了,迟几日再来也无妨。”

    “我一介农妇,家中能有什么余事。”吴妈道。

    “那也好,吴妈你来了,青兰也能轻松一些。”

    小舅将吴妈送走,又回到庭院里。

    “小舅,且留步,还有一事要劳烦小舅。”樊凡拦住小舅。

    “小凡你说。”

    “小事。”樊凡笑道,“就是想让小舅去伢行问问,这吴妈家住何处。”

    樊凡想了想,又道“总归是要在我们家长久做事的,还是先打听清楚了好些,若是有个什么事也能找到她家男人。”他找了个由头来掩饰自己的目的。

    小舅是个直性子,不会想得那么深,咧嘴笑道“小凡,还是你考虑周到,我这就去办。”

    事关娘亲的身份,樊凡做事不得不谨慎一些。

    樊凡带着心思进了娘亲的屋,关了门,问道“方才那位吴妈是娘亲的故人罢”

    “你这小子,都看出来了,还专门跑来打趣你亲娘,胆子越发肥了。”张氏道。

    听娘亲这么个语气,看来娘亲的心情还算不错,于是樊凡心中揣摩,这吴妈应当不是什么坏人,于是说道“孩儿虽看出了她与娘亲是旧识,却没法子猜得出她是娘亲的什么人,这不是前来寻娘亲解惑吗”

    “我喊她一声姨娘。”张氏应道。

    “她是外公的小妾”樊凡有些惊讶,可当他回想起吴妈的容貌和发髻,到也觉得合情理。

    纵是年老色衰,又经了许多磨难,到底还是能看得出吴妈相貌是异于普通粗使婆子的。

    张氏点头,又道“吴姨娘是我娘的陪嫁丫鬟,我爹出事一个月前,才正式将她纳入了房中。”

    “原来如此。”樊凡了然,无怪娘亲见到吴姨娘时那般失态。

    想来是感情深厚的。

    “凡儿,娘亲还有一事要告诉你。”张氏语气变得有些严肃,道,“我多了个弟弟,我爹他有了香火,还与你一般考入了白鹭书院,娘亲要借你之手去帮他顺利完成学业。”

    樊凡一时有些怔住了,这句话信息量太大,他需要些时间去理解,来回踱步。

    片刻之后,才开口问道“娘亲的意思是,吴姨娘怀了外公的遗腹子,如今还考入了白鹭书院”

    张氏点点头,紧接着将吴姨娘这些年的遭遇尽数跟樊凡复述了一遍。

    樊凡这才明白了其中的来龙去脉。

    “他名为赵岸泉,本应唤为赵安泉,吴姨娘怕赵府的人发现他的存在,只好取了个近音之字。”张氏道。

    “他既是娘亲的亲弟弟,流着外公的血脉,我自然会遵娘亲的意思,暗中帮扶他完成学业,只是”樊凡有些犹豫,没拿准主意,未开口说下去。

    张氏听出了樊凡有为难之处,道“凡儿,你若是有什么顾虑,只说便是。”

    樊凡才说道“方才娘亲说了,吴姨娘不想让小舅卷入到赵府的斗争当中,可依孩儿看来,城门失火尚且殃及池鱼,他身上流着赵家的血,且能轻易置身事外更何况,他如今已经考了白鹭书院。”

    闻樊凡此一言,张氏亦是蹙眉。

    樊凡接着解释道“白鹭学府是苏州城里最好的学府,赵家是苏州城出了名的书香门第,在朝中亦有着不凡的势力,白鹭学府纵使是学术之地,也脱不了凡俗,近水楼台,这二者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就是不说,娘亲也能想到罢再者,赵岸泉他既走科考这条路,目的便是为官,有朝一日有了官职,他出身苏杭之地,能和赵府撇得清清楚楚吗”

    “最重要的一点,娘亲觉得,如此一个能考入白鹭学府的人,吴姨娘能继续瞒他多久孩儿可以替娘亲暗中帮扶他完成学业,若想让他不卷入赵府的斗争中,孩儿恐怕是做不到除非是”樊凡最后道。

    “除非是什么”张氏以为还有法子。

    “除非是断了他的科考之路,断得干干净净。”樊凡应道。

    其实,樊凡心中私以为,哪怕是断了,也是断不干净的。

    因为不凡者,难掩其不凡。

    虽然还未见到过这位小舅,可樊凡猜想,他定是不凡的。

    有些东西是刻入血脉里的。

    见张氏脸上满是担忧之色,樊凡问道“事情还未走到那一步,娘亲何苦如此担忧”

    “娘亲既是在担忧他,更是在担忧我儿你,凡儿,你方才说那么一番话,娘亲才意识到,不知不觉你已经深陷这场斗争中。”张氏轻轻抚摸樊凡的脸,又道,“娘亲怕你受到伤害,娘亲不想你冒险。”

    不料,樊凡笑笑,宽慰张氏道“娘亲莫担忧,孩儿惜命,不会冒进的。”

    “孩儿念了几年书,懂了一个道理,如果前面有座山,就该翻过这座山,而非靠山住下来,不然就会永远住在山的阴影之下。”樊凡又道。

    张氏点点头,神色好了一些。

    她觉得儿子说得对,身上既流着赵家的血,谁又能轻易置身事外呢

    她本想躲在乡下当一辈子农妇,可谁能想到,阴差阳错,她的儿子又来了苏州。

    再一想,若不是来了苏州,她又怎能知道自己还有个弟弟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