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

作品:《姜萱

    裴文舒下令, 重点关注那些时常能看见他进出的,离开他院子比较自由的,又或许有一些权力的。

    最重要一点,是当年曾跟他出门赴并州购马的。

    为了给这个很可能存在的细作一个足够大的诱饵, 裴文舒入夜后, 又“悄悄”微服再出府一趟。

    裴文舒房里的灯按时熄灭了, 只他人却枯坐了一夜, 至次日早晨, 王明急急奔回。

    “主子,找到人了是管骡马车轿的芮富”

    “芮富”

    裴文舒知道这个人, 他院里一个小管事, 裴氏家生子出身, 父祖辈就是裴氏家奴, 伺候他十几年了,人老实话不多,不过办差事很稳妥。

    王明点了点头“芮富一大清早就去后街沽酒,给钱同时,将一张纸笺递出。而后那店家将纸笺蜡封,立即吩咐伙计从后门将东西送出去。”

    酒水,很多男人好这一口, 不耽误差事的话,这些大小管事下值后喝点也没人管。能量够的管事在府里就能弄到,至于像芮富之流小管事,就多数去后街沽酒。

    裴府占地甚广, 最后面的角门出去半里就有一条商业街,府里人称后街。正常买卖,什么都有。

    至于那个芮富裴氏家奴出身,为何会叛主王明锁定芮富的同时已使人去深挖他的底细了。

    这么一挖,还真挖些少有人知的事来。

    芮父前后两房妻室,有了后娘便有后爹,不过这夫妻两个有些小聪明,裴氏家风清正,这名声不好对芮父差事可能会有影响,捂得挺严实的。

    芮富被后娘磨搓了十几年,想来和父母及异母弟弟全无感情。另外他娶的继母娘家侄女,无子。

    王明跪下“小的失察,请主子责罚”

    裴文舒身边的人不但挑选时仔细,且每年还至少重新筛查一遍,后面这项工作是王明负责的,出了问题,确实归他。

    “脊杖二十,先记下,这事完了再打。”

    裴文舒站起“都盯紧了,务必要查清芮富背后的主子是何人。如再有失误,你不必回来见我。”

    “是”

    裴文舒下了死命令,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死死盯着那个装了芮富信报的小竹筒。

    这小竹筒先被酒肆伙计送到城东的一家半新不旧的货行。当天,货行出货。待抵达城郊的壶乡时,一匹飞马疾奔而出。

    北出徐州,进入青州,沿淄水而上,一路快马车船。货行游侠商队等身份几番转换,最终抵达清河郡最西的边城池阳,被送入青州大营之中。

    后续无法跟踪。

    只据营内眼线禀报,差不多这个时候,姜钦将军身边的心腹亲卫冯平出去了一趟,匆匆回头,立即进了姜钦大帐。

    姜钦接过密报“一天内连续微服出门两趟”

    冯平惋惜“我们的人没能跟上。”

    裴文舒这门出得太急太突然了,芮富没来得及往外透信。

    姜钦微微蹙眉“这是想干什么”

    又是并州来信

    两军正僵持,由不得他不多想。

    主从二人百思不得其解,姜钦当即下令查探,并让芮富并城内眼线多多留心。

    命令自青州大营而出,沿着来时路径一路急奔,再次回到徐州。

    但其实,裴文舒也没想干什么,他就是试探并确定一下罢了。

    得出了一个期望之外意料之中的结果。

    王明将呈上,低头站到一边。

    裴文舒慢慢打开讯报,很详细,足足五六张纸,他一张接一张,翻到最后。

    他失笑。

    低低的笑声,放声大笑,笑到最后,他霍地站了起来,将案上所有东西都扫了落地。

    “哗啦啦”一阵重响,裴文舒恨声“好啊姜钦你好啊”

    他七八岁认识姜钦,不打不相识,到最后成了至交好友。两人性情相投,互为知己,抵足而眠不在话下,多少和父亲都不好开口的心事尽数倾吐。

    回忆这多年的所谓好友情谊,他简直就像个傻子

    出奇地愤怒,怒过以后,心坎一片冰凉,慢慢坐下,他闭目,以手撑额。

    静了许久,王明低声问“主子,我们要清理芮富吗”

    “不。”

    裴文舒声音有些哑“不许惊动他,使人盯紧了。还有城内细作。”

    他慢慢坐直,吩咐去取纸笔墨来。

    王明赶紧另取一套,裴文舒亲自摊开信纸,提笔蘸墨,快速了一封短信。

    这是给卫桓的回信。

    这路途遥远又突兀的,卫桓无缘无故来这么一封信,目的当然不可能仅仅为了提醒他一下。

    “叫王显去送。”

    “是。”

    这一回信以最快速度送至卑邑。

    卫桓把张济徐乾等心腹招来,信一推“裴文舒回信了。”

    除了姜萱已看过没动外,其余几人快速传阅一遍。

    张济抚掌“果然”

    他们判断一点没差。

    “接下来,我们该悄悄遣使徐州了。”

    游说徐州结盟合作。

    张济随即站起,拱手“主公,张济愿出使。”

    这是关键的一环,张济能力很得信任,计策本也是他提出来,卫桓并未犹豫,闻言颔首“此事就交予文尚。”

    “某定不负主公所托”

    “好”

    勉励两句,卫桓随即召薄钧和贺拔拓,命携三百精卫同行,“不管成不成,务必保护张先生全安全折返。”

    “标下领命”

    此事宜早不宜迟,领命后,张济三人匆匆告退下去准备,当天就出发。

    卫桓又吩咐徐乾几个军务,待罢,外书房才安静下来。

    他才略带忧心看姜萱。

    姜萱休息好了,便重新回到前头来。不过现在不加班了,太劳神的事儿也不归她,感觉挺好的。

    看裴文舒回信后,她都没怎么吭过声,卫桓有些担心。

    姜萱冲他笑笑“没事。”

    早有心理准备了,看信后,反而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况且有姜琨在前,再添一个姜钦也没什么接受不了的,悲剧定格早不可逆转了,多一个仇人,届时就一并报复就是了。

    她情绪还好,方才不说话只是因为没什么议论环节而已。

    “别担心,我没事。”

    主动握了握他的手以作安抚,她站起长吐一口气,“希望文尚能顺利说服裴崇。”

    一切顺利,直至复仇。

    他们已等了太长太长的时间了。

    张济等人低调出了卑邑大营,再悄悄汇合,三百来人伪装成几个商队,一前一后直奔东南方向。

    乔装而行,如今阶段,断断不能打草惊蛇。

    四日后,抵达徐州。

    张济没有直接去徐州州牧府,而是吩咐薄钧给王明送了口信,先约见裴文舒。

    裴文舒当天就来了。

    “裴公子丰神俊朗,百闻不如一见啊”

    寒暄几句,张济笑吟吟递上拜帖并一封加了火漆的信笺,“此乃我家府君亲笔,请裴公子转交裴公。”

    “并州愿与徐州共缔盟约之好”

    张济抱拳“济明日登门拜访,还请裴公子安排。”

    州牧府目标大,想避人耳目入内,自少不了裴家人安排。

    待裴文舒走后,贺拔拓奇“张先生,咱们怎不今天就去”

    离天黑还早,时间也不是不够。

    张济捋须笑“不必,今天去不会有结果。”

    想一鼓作气,总得给人一些时间考虑。

    “今日好生安歇无妨。”

    张济等人放松休息不提,而离开驿舍的裴文舒却很沉默。

    轻触袖袋中的拜帖书信,他闭了闭目。

    并州想结盟,并未出乎他的预料。

    因为徐州有了隐患。

    可这次徐州隐患却是他带来的。

    前和姜钦这等心怀叵测之辈交好,后非得执拗重返定阳去寻姜萱,被姜钦洞悉,窥得他多次相助并州。

    他并未后悔寻她助她,只他确确实实在自责。

    他除了是裴文舒,他还是裴氏嫡长子,下一代的家主。

    “主子”王明有些担心。

    裴文舒没说什么,睁开眼,往父亲外书房行去。

    才站定,就被裴崇叫了进去。

    裴崇见儿子,便问“青州细作筛得如何了”

    日前那事,裴文舒已上禀父亲,虽明面没动,但父子二人正下死力气筛查细作。

    见儿子取出拜帖信笺,“这是”并州下一着到了

    “是,并州来的是张济。”

    张济,卫桓帐下首席谋臣,这人裴崇知道,他迅速打开信笺。

    卫桓言简意赅,并州希望能和徐州结盟。

    裴崇的脸一下子就沉下去了。

    说一千道一万,他不愿意掺和进青并的大战当中。应付了董夫人一事后本以为完了,没想到还有第二回,还是这么棘手的第二回。

    烦躁,他一把将信笺摔回案上“这还没完没了”

    “父亲。”

    裴文舒直直跪下,低头“都是儿子招引的祸患,请父亲责罚。”

    要说裴崇没有一点气怒,那是假的,只看长子垂首黯然,他不禁长叹一声,“起罢。”

    他将儿子扶起“谁人能未卜先知倘若时时束手束脚,还能成什么事”

    都是命。

    宽慰儿子两句,父子重新落座,盯着案上那封书信,裴崇头疼。

    答应他不想,拒绝又忧心姜钦这个隐患,进退两难。

    “大郎,你以为该如何”

    裴文舒摇了摇头“儿子听父亲的。”

    事关重大,他不希望自己的个人情感影响父亲判断。

    裴崇长吐一口气“行,为父要想一想,那你先回去罢。”

    “是。”

    裴文舒给父亲换了盏新茶,告退出了外书房。

    天很蓝,只初冬风冷,未曾降雪,天地间萧瑟一片。

    驻足良久,他才下阶离去。

    这一夜,裴家父子谁也没睡。

    裴崇外书房的灯亮了一夜,裴文舒倒是熄了烛火,却在黑暗中独坐一夜。

    次日一早,裴崇安排人,悄悄将并州来使接了进府。

    他在正厅接见。

    宽敞的厅内很空旷,除了裴文舒,裴崇就仅留了几个心腹伺候。

    张济带了薄钧贺拔拓来,一入正厅,他大笑“久闻裴公威名多年,今日一见,果然风采过人啊”

    理了理衣襟,长揖到地见礼。

    裴崇立即叫起,并让儿子去扶。

    一个照面,张济心里就有数了,裴家父子气色都不怎么样,可见为难。

    只再怎么为难,正题也是要说的。

    双方落座,寒暄几句,张济笑问“结盟之事,不知裴公考虑得如何”

    裴崇蹙了蹙眉,迟疑“张先生不知,徐州虽尚算富庶,只军士多年未曾征战,只怕”

    这是很不乐意掺和了,但要一口回绝了吧,也觉得不大合适。

    裴崇也不来虚的,“实不相瞒,徐州沃野千里却是四战之地,远忧长在,崇从父祖手中接过家业,却是战战兢兢,不敢轻易与人争端啊,唉。”

    两家合作过一次,这话是说得非常坦诚了。

    这样很好。

    “谢裴公坦言。”

    张济站起,作了一揖,直起身后,神色却一肃“只裴公之言,济却不敢苟同”

    他肃容“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没有这一次,还会有下一次,岂是能长久避让的”

    裴崇语塞。

    张济语气缓和下来“徐州裴氏助我们良多,不管是我家府君还是主母,又或者是一应臣将,俱铭感五内。”

    他肯定道“裴公放心,我家府君虽想与您结盟,却从不想为难徐州的。”

    “哦”

    裴崇直起身,怎么说

    张济笑道“我家府君也知裴公难处,不求徐州出兵,只盼能和上回一样暗暗相助罢了。”

    谈判也需要技巧,卫桓书信上只说结盟,裴家自然以为是合兵夹击。裴崇想必不肯。

    正为难间,条件陡然一放,有了对比,后面的就好接受太多了。

    果然,裴崇站起“竟是这般”

    他面上凝重一下子松了许多。

    “是的。”

    张济抱拳“这趟出来,我家府君特地嘱咐了我,说这几年来,裴氏及裴公子已襄助我们良多,感激涕零,无以为报。这事,裴公不应也是无妨的,府君惋惜,却感激依旧。”

    张济双目清明,态度极诚恳,话罢深深一揖。

    而他身后的贺拔拓和薄钧也抱拳郑重施礼。

    可见并非虚言。

    这很让人心生好感。

    厅内气氛和缓了下来。

    裴崇沉吟“请容我稍想想。”

    张济拱手“裴公请便。”

    裴崇并未避走,只在上首垂眸不语,张济心中大定。

    思忖良久,权衡利弊,最终裴崇蓦地站起,大踏步而下“既如此,我便助卫郎一臂之力”

    张济三人大喜“谢裴公大义”

    双方达成共识,气氛陡然一松,张济郑重“我家府君有言在先,绝不将此事外泄半分”

    “好”

    裴崇烦躁一扫而空,本来还要设宴款待,但张济推辞了,一来为了隐秘,二来此事进展越来越好,他打算今日就折返了。

    裴崇闻言也不坚持,吩咐左右取笔墨来,他立即写回信。

    正书写间,张济也不打搅,只转向裴文舒。

    裴文舒全程没有说话,就双方达成结盟那会他松了口气,不过张济看他神色依旧略有黯淡。

    想来这一连串的事对他到底是打击不轻。

    张济安慰“裴公子放心,先前我们来往之事,也就那姜钦一人窥悉罢了,外人并不知。”

    他笑“就连我几个,也是献了分化之策,府君才默认的。”

    至于那个姜钦。

    “此等心思叵测之辈,即便没有这事,下回他若另有需要,照样给你下绊子,公子无需耿耿于怀”

    看姜钦那眼线都埋多少年了,有心算无心,避都难避,只能自认倒霉,耿耿于怀就为难自己了。

    裴崇写好回信,也拍了拍儿子的肩“张先生说的对,那等奸诈小人,你勿放心上。”

    他将回信交给儿子“你和张先生同去,结盟后调度诸事,就交给你。”

    “谢张先生,谢父亲。”

    裴文舒好过了些,长呼一口气,接过信“儿子领命。”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马上就发,,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