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四章 忧色

作品:《红楼之庶子风流

    本站 0,

    荣府内宅,贾母上院。

    荣庆堂。

    经过一个大年的热闹喧嚣,即使再奢华富贵,众人也是疲倦了。

    贾母也不例外。

    到了她这个年纪和地位,能让她不自在的事已经不多。

    原本贾赦还准备大肆操办一场寿宴,却被她直接否了。

    过寿这种大喜事,是享福受用的,不是礼来礼去遭罪的。

    因此今日能进内宅贺寿的,除却贾族一些近支亲族外,就是几家至亲的内眷。

    如此,贾母反而自在些。

    这会儿子虽然有不少客人坐于厅内,可贾母老封君还是舒坦的歪躺在高台软榻上的锦靠上。

    由鸳鸯拿着美人锤轻轻服侍着。

    只有哪家王府侯门的管事媳妇来送贺礼当面见礼时,才稍微直起身来说两句话。

    所幸寻常门第的人并无资格来见,能进来的统不过家,并不为甚。

    王夫人、邢夫人在高台一旁的楠椅上陪客,又有王子腾夫人李氏、史家史鼎夫人朱氏、史鼐夫人赵氏等姻亲坐于另一侧说话相陪。

    俱是晚辈。

    高台周遭,有隔壁宁府贾珍媳妇尤氏和儿媳秦氏,又荣府长孙媳妇李纨三人侍立。

    荣国近支娄氏,东胡同贾璜妻金氏等族内女眷坐于堂下东侧交椅,贾家姊妹们则坐在西侧交椅上。

    皆衣着光鲜,珠翠照人。

    满堂香气如氲。

    因还要操持前面的宴席,所以这会儿子最会来事的王熙凤反倒不在。

    不过虽没了她这个活跃氛围的,却也不妨事。

    一屋子都是后辈,说着奉承漂亮话。

    又有赖嬷嬷、胡嬷嬷等几个年老体面的老嬷嬷坐于榻前小杌子上说古,道些家长里短,回忆往事,贾母极为受用。

    不过看到从外面走进一丫头来,虽非别家来请安的媳妇,贾母却坐了起来,语气有些急,问道“前面如何了”

    来人高挑身材容长脸,相貌不俗,一身丫鬟打扮,正是宝玉身边第一得用的丫头袭人。

    她屈膝答道“回老太太话,宝二爷和琮三爷陪着老爷在向南大厅候客。

    老爷出了些题考校宝二爷和琮三爷,二爷答的不如意,老爷不大喜欢,不过”

    袭人的一番话未说尽,贾母和王夫人都露出了担忧的面色。

    她们都知道今日贾政要宴请工部衙门的官儿来府上,若是宝玉在这个时候给贾政丢了颜面,那后果就不是骂两句就能摆平的了。

    怕是要上好一顿家法

    而且在外人面前给大人丢了脸子,连贾母都不好护着。

    见此情形,邢夫人趁机冷哼一声,道“宝玉是个稳重本分的哥儿,懂事知礼。

    哪像那个混帐,只会在二老爷跟前讨巧卖乖,故作张扬”

    听她这般说,饶是贾母王夫人知道她不存好意,可心里到底不舒服起来。

    下面的金氏也赔笑道“大太太说的极是呢,阖族上下谁不赞宝兄弟一声好

    人长的齐整不说,还孝顺知礼

    连我这样的,他见面都笑着叫一声嫂子”

    贾母王夫人闻言面色稍霁,贾母笑道“这话倒是好笑,他见了你不叫嫂子叫什么”

    金氏忙道“老太太,我说的可不是这个,我说的是宝兄弟知礼不轻狂,不仗着身份尊贵就小觑我们这样的,真真难得

    不像有些人,身份比不得宝兄弟,却骄狂的目中无人。

    读了那么点书,就知道处处显摆”

    贾母王夫人都是豪门出身,内宅女人之间的阴私见了不知多少。

    哪里会看不出金氏在说哪个

    只当初贾琮和金氏侄儿金荣的恩怨惹出了多少麻烦

    这会儿她这样说,尽管是在讨好两人,可两人对她的感观还是迅速降低。

    论借刀杀人、落井下石的手段,贾母和王夫人怕是能当她祖宗

    拿谁当傻子哄吗

    她们这样的人,最讨厌自作聪明自以为是之辈。

    连一旁王子腾妻李氏和史家妯娌听了,都暗自好笑。

    真真上不得台面

    贾母没有接话,面色上也淡了下去,看向袭人道“你刚才的话未说尽,不过什么”

    袭人先不着痕迹的看了眼面色讪讪的金氏,而后道“不过琮三爷对老爷道,二爷有一项极了得的学问,他没有。

    日后若二爷得闲,他想请二爷教他呢。”

    贾母和王夫人闻言面面相觑,眉头都皱了起来。

    她们都想不出,这贾琮到底是什么意思。

    又有些担忧,贾琮该不会真的脑袋发昏了吧

    他敢给宝玉挖坑下套

    他若真迷了心了做下这等事来,那他往后的日子“好”可就海了去了

    王夫人不疾不徐问道“琮哥儿说的是什么啊”

    袭人道“太太,琮三爷说,二爷的韵诗作的极好,他远远不如。

    日后科场上,要考经义、韵诗和策论,可他的韵诗如今连门还未入。

    所以极敬服二爷作诗的学问。

    老爷听了后果然就不恼了,许是老爷也知道二爷的诗作的好,还让二爷和琮三爷日后相互扶持着学习呢。”

    这后面的话,自然是袭人自己加的戏

    倒不是为了贾琮,而是更好的捧贾宝玉。

    听闻此言,贾母和王夫人都放下心来,松了口气。

    暗道贾琮知道本分

    王夫人又有些纳罕道“不是说琮哥儿的学问极好么连老国公都喜欢,怎地还不会作诗了”

    她看向身旁的李纨。

    李纨虽没什么学识,但其父却是前国子监祭酒,亦是文坛大家。

    在王夫人想来,李纨当有些见识才是。

    李纨想了想,轻声笑道“太太,做经义文章和作诗又不同。

    古人那么多秀才进士,可能作出好诗的却没几个。

    写好诗要有灵性,不比那做死文章的。”

    这番话怕是李纨最超长发挥的一次,听的王夫人连连点头。

    她并不在意贾宝玉能不能考上秀才进士,日后宝玉若想做官,自有他做的,哪里还需要像寒家子那样苦熬

    所以考中秀才进士自然是锦上添花,考不中也没多大的相干

    可她喜欢听旁人说宝玉有灵性,在她看来,那确实比只会读死书强多了。

    只是到底大家子出身,不会肤浅的喜形于色,王夫人淡淡笑道“也不能这般说,各有各的好。

    老爷就极喜欢琮哥儿做的经义学问

    既然老爷说了让他们相互为师,那日后就该如此。

    论起来,琮哥儿比宝玉还大一些。”

    贾母闻言,满意的看了王夫人一眼。

    她虽不喜王夫人木头人一样的风格,可对她的大气还是欣赏的。

    寻日里对待庶女、侄女都极好,不似大房扣扣索索的

    其她人也都诚服的看向王夫人,这话说的体面,值得学习。

    唯有那邢夫人和金氏怄个半死,可这会儿见贾母都在颔首点头,哪个还敢多言

    又听贾母对袭人道“你再去前面瞧瞧,若是老爷管的紧,就说我喊宝玉有事吩咐。今儿是好日子,可不许唬坏了他”

    袭人闻言一笑,领命前去。

    仪门外,向南大厅。

    今日第一个前来祝寿的宾客,并非是贾政工部衙门的同僚,而是他的门生,傅试。

    如今官拜顺天府通判,虽只正六品,但顺天府为京兆府,因此权势不凡。

    此人三十岁上下,相貌周正,姿态儒雅。

    只是在贾琮看来,此人眼睛白多黑少,目光不定,眼底深处,总有那么一抹谄媚轻狂之色

    他是知道此人的,素来趋奉贾政,拜为门生。

    贾政也待他不薄

    “吉甫,此亦吾家子弟。”

    几厢见礼后,贾政面带笑容的将贾琮介绍给傅试,之前宝玉已经与他见过礼。

    贾琮规矩行礼,道“贾琮见过傅大人。”

    “哦”

    傅试听闻贾琮之名,眼睛微微一眯,却不耽误口中言“快快请起,世兄太过多礼”

    待贾琮重新直起腰身后,傅试细细打量一番后,对贾政“惊叹”道“不想恩师家中又有如此出众子弟,恩师一门,当真人才济济啊”

    这话贾政极喜欢听,不过还是自谦道“他们还小,当不起夸赞太甚。

    不过吉甫啊,我这侄儿与其他别个不同。

    他是立志要走举业正途的,连先前牖民先生见之,都大赞其志。

    日后他若上门请教,你这做师兄的,还要帮衬一二。”

    又对贾琮道“你不是说还未学作诗么你这位师兄,于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道,颇有心得。

    琮儿当虚心请教才是。”

    贾琮闻言,心里苦笑不已。

    贾政人是不错,可就是眼神实在不好。

    连他都能看得出傅试对他的轻视和敷衍,夸口时的浮夸,贾政竟当了真

    贾琮都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

    只是不管如何都不能在贾政面前失礼,也不好负了他的善意,贾琮只好再度对傅试揖礼道“琮,请大人不吝指点。”

    “诶,世兄快快起身,万莫多礼。

    有恩师在,哪有我这个做师兄的指点的份

    况且恩师身边的几位老先生亦俱是此道高才,不信你看看宝玉”

    说着,极圆润的就将话题引到了贾宝玉身上,对贾政道“恩师许是不知,贾家宝二爷作的好诗,我在家里都听说了。

    学生那妹子除女红外,最好诗文。

    常央外面的人打听有什么好诗,倒将宝玉的诗寻去了好些。”

    贾政到底不完全糊涂,见傅试如此,便知他对贾琮看不上眼,心有轻忽乃至鄙弃。

    想来是因为贾琮的出身

    贾政倒不怨傅试,世人多重嫡庶,更何况贾琮这种情况

    其实若非当日孔传祯的看重点评,后来又有书信提及,贾政自己怕也会和傅试这些人一般

    只是到底遗憾,也无奈。

    看了眼面色淡淡,垂着眼帘但腰身挺立的贾琮,贾政心里一叹。

    连他的门生傅试都这样敷衍,其他人的情况又能好多少

    若是今日有他张目,贾琮的身份都不能被士林认可,那往后

    怕更是寸步难行,无立锥之地。

    念及此,贾政眼中浮现出一抹忧色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