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分李

作品:《[三国]焚香祭酒

    请来人进屋,果然是徐濯。

    和九年前相比,徐濯显得更加稳重,面上蓄起了寸长的八字胡,比起剑客,更像一个威严的学究。

    崔颂请他入座。徐濯再三推辞,架不住崔颂的坚持,在下首坐下。

    崔颂让仆侍替徐濯斟酒“此行如何”

    徐濯亦是识得郭嘉的,更知道他与崔颂友谊深厚,因此并没有隐瞒的心思,直言道

    “十之八九。”

    潜台词是,他们之前的猜测极有可能是对的。当年在山道上截杀崔颂的死士,基本可以确认是刘虞的家臣。

    刘虞已死,危机似乎已经解除,崔颂却无半点放松之意

    “可有旁的人知晓此事”

    “并无。至于刘虞私底下有无秘传,尚不得而知。”

    纵使借用了现代的侦查理念,很多隐秘也难以探知。

    “霁明辛苦了。客房已备下,早些去休息吧。”

    “喏。”

    徐濯行礼告退。

    郭嘉正剥完一个李子,顺手递到崔颂嘴边。

    “倒与奉孝探查到的相差无几。”

    那一年崔颂北上长安,与郭嘉分离。郭嘉依照从叔祖的遗愿,将他的骸骨埋葬在距离颍川郡不足十公里的汝南郡。在安置好郭奕后,郭嘉立即西行,前往长安寻找崔颂。自那时起,他便暗中调查刺客之事。

    由于缺少线索,直到皇帝迁许,他才摸到一星半点的迹象。可当一切痕迹指向刘虞的时候,刘虞已死,事情真相如何,早已无从求证。

    如今,徐濯的调查结果也对准了刘虞这个早已亡故的汉室宗亲,虽有九成的把握,到底不能完全确认,更不知晓对方是否留有后手。

    既想不透,崔颂索性不再去想,就着递到嘴边的李子咬了一口。

    鲜嫩多汁一咬就掉汁,殷红的汁水顺着白皙的手腕蜿蜒而下,崔颂眼疾手快地取过一旁的手巾,把汁水擦得干干净净。

    光顾着去擦郭嘉手腕上的李子汁,自己唇角溅起的汁水却是划过下颚,即将落向衣襟。

    等崔颂发现的时候,还不及做出反应,郭嘉已伸出手,揾去那摇摇欲坠的汁液。

    略有些冰凉的手指擦过他的唇瓣,崔颂动作一顿,内心深处好似有什么飞快地掠过。

    他还未琢磨清楚这突如其来的异样感觉,柔软的指腹已飞快离开。

    郭嘉将李子放在碟子上,拿手巾沁了水,沾去崔颂嘴角的红痕“为何如此看着嘉”

    崔颂回过神,他也不知道自己刚才为什么要盯着郭嘉看,随口打岔道“这李子甚甜,不若奉孝也尝尝”

    “”

    崔颂没留意郭嘉的沉默,在碟中剩下的几个李子里挑挑拣拣,选了个看起来最红艳的,去皮递给郭嘉。

    郭嘉看着眼前坑坑洼洼的李子,面不改色的接过。

    崔颂脸上笑意不变,心下腹诽这李子怎么回事,皮这么难剥可为什么奉孝剥得如此齐整,难道这去皮也是个技术活

    正这么想着,郭嘉咬了一口李子,手停住了。

    虽然他的表情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崔颂清楚地看到他的咬合肌细微地抽动了下。

    崔颂“很酸吗”

    郭嘉挪开李子,半晌道“尚可。”

    尚可,那就是很酸了。

    对郭嘉了解甚深的崔颂立时得出正确答案,伸手去取那个李子“让我尝尝。”

    却被郭嘉避过。

    “不妥。”接收到崔颂疑惑的注视,郭嘉解释道,“分李而食,分离也,此举不详。”

    崔颂

    他记得自家挚友从不信谶纬之学,怎么突然计较起谐音吉不吉祥了

    似是看穿崔颂的疑惑,郭嘉郑重道

    “事关子琮,纵是不经之谈,也该慎重几分。”

    大约是郭嘉的神色太过认真,崔颂亦收起轻忽之心。

    “诚如奉孝所言,这李离分不得。”

    他从另外一个碟子上拿了一只,又大,又粉嫩的桃子,

    “不若分个桃”

    郭嘉“”

    见郭嘉神色微妙,崔颂意识到看来这个桃也是不能分的。

    他在脑中扒拉了一番,总算在角落里扒拉出一个很早以前看过的有关分桃的典故。

    韩非子记载,卫国有个叫瑕的,很受君主的宠爱。有一天他在园里摘了个桃子,咬了几口,觉得很甜,就把剩下的桃子丢给国君吃。

    国君十分感动“他肯定是很爱我,满心想把好吃的东西让给我,忘记他自己已经咬过显得不恭敬了。”

    后来,瑕老了,人变丑了,国君也就不喜欢他了。回想起以前的事,国君很生气

    “这人竟然把吃剩的东西给我。”

    这就是弥子瑕分桃的故事。

    最初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崔颂只觉得这个国君卫灵公特别双标且颜狗臣子年轻貌美就对他十分纵容,怎么折腾都不生气;就算臣子逾越了,也给他找一千种理由,各种开脱。后来臣子年老色衰,不好看了,什么光环都没了;不仅看他不顺眼,觉得他做什么都是错,还翻旧账。

    后来再仔细一琢磨,这不就是后世“断袖分桃”里的分桃吗

    哪怕此时的分桃和断袖一样,尚未成为“某性向”的专有代名词,这个典故本身的寓意也不太美妙。

    “奉孝放心,等你老后,我不会嫌你色衰而对你爱弛的。”崔颂以为郭嘉之前的沉默同样是因为这个典故有个be的结局,所以出言宽慰。并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他还巴不得奉孝越长寿越好,怎会嫌弃他年老变丑

    郭嘉忽而轻笑出声,取过崔颂手中的桃

    “那便分桃吧。”

    用匕首将桃一分为二,分而食之。

    崔颂吃了其中半个甜丝丝的桃子,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应该是错觉吧。

    翌日,崔颂在城中查看水道。他从民区旁边一处池塘绕过,发现岸边站着一个穿着旧衣的男子,双手倒背,如同一棵松柏,一动不动地立着。

    应该不是准备投湖的吧

    心中冒出这样的念头,崔颂脚步一转,往湖边走了过去。

    那人警惕心颇强,竟察觉到后背有人靠近,缓缓转过身来。

    一看到那人的脸,崔颂便停了脚步,甚至想扭头就走,当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返回原点。

    “崔部丞。”

    然而来不及了,那人不仅看到了他,还友善地与他打了个招呼。

    崔颂只得点头致意,含笑客气道“未想到会在此巧遇刘豫州。”

    原来,这在池边半天不动的人形松柏正是刘备。

    崔颂对刘备倒没有特殊的想法。虽然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被写成一个时常泪目、动不动“为之奈何”的慈弱之主,但历史上的刘备可是“刚”得狠。

    至于怎么个“刚”法三国演义开篇写了“张飞酒醉鞭打督邮”这个情节,实际上,正史上鞭打过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

    而且还是“杖二百”,足足打了两百棍,可见刘备之“刚”。

    这样一个敢“刚”的人,当然不可能是演义中那个略显软弱,除了哭与逃跑就只剩下仁义的慈弱之主。真正的刘备,乃是一个有胆有谋、武力过人的人中豪杰,担得起曹操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赞誉。

    世人对于英雄豪杰,总归有着几分敬意。

    崔颂对刘备虽然称不上有多少好感,但也没有多大的恶感。

    普通的不想接近,仅此而已。

    他正打算找个理由撤退,刘备已先他一步接过话茬。

    “崔部丞来此,亦是为了赏荷而来”

    崔颂抽空扫了眼池面,只见池面被数米长的绿色占满,苍翠欲滴的巨大荷叶间次分布,小心地托举着井口大小、亭亭玉立的荷花。

    联系刘备之前所站的方位他还真的是在赏荷。

    崔颂保持着脸上风淡云轻的笑意,缓缓点头。

    他总不能说自己以为这里有人自杀,所以过来阻止吧

    怕刘备留他下来一起赏荷,崔颂立即补充了一句“倒也并非专程为了赏荷而来。颂尚有他事,只因瞧见荷花盛开,按捺不住,过来看上一看。”

    意思是,我还有事,等下就走了。你也别跟我瞎聊了,我没空。

    刘备不是蠢人,体贴道“既如此,备就不打扰崔部丞了。”

    崔颂又说了几句客套话,正准备离开,却听刘备冷不丁说了句

    “有生之年,未知能否得见天下一统,战乱平定。”

    临走前还被丢了个手雷,崔颂心中有些发恼。

    但他不可能不回答,客气疏离道“此亦我与曹公之所愿尔。”

    朋友,我对曹操忠心耿耿,你别再试探着撬墙角了。

    刘备闻言,道了句“部丞走好”,不再多说。

    崔颂离开此地,路上一直在考虑刘备的事。

    曹操对刘备已有戒心,可刘备并非庸人,但凡给他找到空隙,他便能逃之夭夭,最终如史书记载的那般,割据一方,称霸称帝。

    既杀不得,亦纵不得,更轻视不得。

    然若当真截下刘备,历史又会走往哪一个方向

    作者有话要说郭温水煮颂蛙嘉合卺酒交杯酒喝过了,“洞”房入过了,接下来“分桃”,再接下来

    崔撩而不自知颂

    弱弱问一句,为什么这两天的评论这么少1551,难道我不双更你们就不爱我了吗震声

    。

    。

    。

    感谢在2020030416:03:542020030515:57: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一叶知秋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yui、一叶知秋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音符168瓶;一叶知秋20瓶;归兴浓如酒10瓶;c2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