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檄文

作品:《[三国]焚香祭酒

    檄文。袁绍传来的檄文。从袁绍处传来、把曹操气得不轻的檄文。

    听到这几个关键词,崔颂立即就想到了那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由陈琳执笔的为袁绍檄豫州文。

    陈琳乃是建安七子中的一员,擅长文典。凡擅文者,能把死物说活,把活人气死,陈琳更是其中的星耀强者,所作的文章极其富有煽动力。

    崔颂上辈子不曾拜读陈琳的檄文,这辈子因着曹操,有幸一览这篇佳作。

    看完后,崔颂只有一个想法这篇流传千年的檄文,果然每个文字都蕴含着强大的威力。要放在现代,陈琳说不定能当上出色的外交官,换个承受能力不那么强大的主公,估计早就气吐血了。

    比起文字本身带来的刺激感,曹操更担心的,是这篇檄文会给民间舆论带来多少不良的影响。

    因为这,他顿时头也不痛了,腿脚也利索了,匆忙召回还未走远的崔颂与郭嘉,让他们想个对策。

    要知道崔颂作为名士,年少时期便以辞藻华美、寓意犀利的诗赋出名。如今陈群不在,孔融又因为衣带诏的事与他渐生隔阂,在他看来,自己唯一能指望的“擅文者”就是崔颂了。

    崔颂听了曹操的诉求,意味深长地挑唇“这回给袁绍的檄文,颂倒是能写。但要同时兼备浩然正气与气死人不偿命,有一人比颂更加合适。”

    听到“气死人不偿命”几个字,曹操若有所觉“子琮的意思是”

    崔颂但笑不语。

    半日后,祢衡黑着脸放下手中的笔墨。

    在他对面吃完了三盘果子的崔颂擦干净指间的汁液,对自己“压榨免费劳动力”的行为没有任何良心发疼的感觉。

    祢衡吹干白帛上的墨迹,提起来递给他“如何。”

    崔颂认真看了一遍,弯起唇角,拍了拍祢衡的肩“干得漂亮。这几句且让我修缮一番,”拿起笔在旁边木牍上写了几句,“正平觉得如何”

    祢衡一看,微妙地沉默了许久“可。”

    便用崔颂修改的版本,重新誊写了一遍。

    崔颂待墨迹干涸,准备将这封檄文送去给曹操过目。

    祢衡忽而冷笑“我倒是也想写一篇征讨曹操的檄文。”

    崔颂假装没听到,问他“古籍抄完了”

    祢衡闭上嘴。

    崔颂将白帛放入怀中收好“今日劳烦正平了,改日我带上美酒佳肴来作慰问。”

    祢衡依旧眉目冷然“忘忧酒,炙羊肉,可。”

    崔颂已走出屋宇,朝身后晃了晃手表示知晓。

    曹操看了两个版本的为曹操檄冀州文,笑了整整三分钟。

    “甚妙插上鸟羽,八百里加急送给袁本初”

    经崔颂魔改版的檄文被加急送去袁绍那边;而祢衡原版的檄文则被公布天下,放在布告台上展示。

    曹操总算尝到了搬石头砸别人脚的快感曾经这颗石头砸得他多痛,如今就有多么的让他愉快。

    “祢处士这两年为孤誊文,日夜辛劳,给他这个月的俸食多加一石肉。”

    随即又想到了什么,继续吩咐侍者,“崔部丞崔颂所改的几句檄文,改得甚妙,深得我心,堪为点睛之笔今日南方送来灯盏果,你去取一篮子来,给崔部丞送去。”

    檄文插着鸟毛走了。

    没过几天,袁绍就收到了这封檄文。

    彼时袁绍等斗志昂扬地排兵布阵,接到这篇檄文,一边展开,一边在心里模拟等会儿该怎么对自己的发小曹操进行三百六十五度无死角的言语打击。哪知,才读了一半,他便受到了三百六十五度无死角的重创。

    袁绍把白帛丢在地上,气得胡髯直抖“这是何人所作”

    沮授进入帐中,俯身拾起那片白帛。

    一眼扫到上面龙飞凤舞、形似狂草的字体,其中正对着他视线的,乃是一句“绍好谋寡断,不如自行了断;绍固步自封,不如一刀断根”,惊得他差点手一抖,差点把白帛重新扔在地上。

    袁绍见有人捡起了白帛,正要大骂,一见是沮授,勉强把辱骂之语咽入府中。

    沮授道“听闻曹操回以檄文”就是这个

    他实在难以说出后半句,只觉得手上的白帛十分烫手。

    “这是何人所作胡言乱语,辱没斯文,气煞我也”

    沮授又悄悄看了白帛上的其他文字,虽然没有“绍好谋寡断,不如自行了断;绍固步自封,不如一刀断根”这句那么有冲击力,但却抑扬顿挫,逻辑分明表面上正气浩然,将陈琳的指责之言引经据典地一一反驳,占领道德高地,实则暗藏软刀子,用滑稽的比喻把袁绍比成了道貌岸然的小人。

    这华丽辞藻之下,包裹极尽损人的攻击性言论,连他看了都有些气结,更别提身为当事人的袁绍了。无怪乎他会气成这样。

    “将军,此乃激将,勿中了曹操的奸计。”

    袁绍当然知道这是曹操故意拿来气他的。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控制自己不在意是另一回事。

    “吩咐将士今夜早些安置,明日赶路,向许县推进”

    沮授大惊“我军实力远胜于曹操,何必急攻且粮草辎重尚未到位,此时进攻许县,岂非徒增变数以我军之短,攻曹军之长,此为不智也。”

    袁绍冷哼“随军粮草,吃上半个月绰绰有余。我只需在半个月内打下许县,何愁粮草之事”

    沮授道“我军远胜曹操,何必冒险”

    袁绍反诘“我军兵力远胜曹操,不用半个月就能攻下许县,何必受辎重所累,耽搁时间”

    沮授急道“公此言太过倨傲”

    袁绍怒拍桌案“我之敌人,唯独曹阿瞒乎今日在此拖延战线,损耗粮草,他日征讨荆州、江东等地,对付刘表、孙策等人,不就少了一分成算”

    沮授道“公还未吃上碗中之食,就想着锅中之粟”

    才被曹操送来的檄文“内涵”得头昏脑涨的袁绍,一听自己的谋臣竟也来讽刺自己,气得冷笑不止

    “我想着锅中之粟我看是你戴着贤士之冠,却肖想着王公九旒吧”

    此言太过诛心,就差直接指着沮授,说他有不臣之心。

    沮授立即拜身“郭图与我有隙,他之言,主公慎听。”

    这便是已猜到郭图向袁绍说他的坏话了。

    被猜到内情,袁绍更加恼怒。

    他素来好脸面,若非如此,历史上的他也不会在田丰一语成谶后,恼羞成怒把他杀死;更不会因为官渡之战的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郁结于心而死。

    此时,听到沮授的话,他非但没有警醒,反而想起郭图的挑拨之语。

    郭图说,沮授统御内外,恩高而威重,为人又过于有城府,怕是会功高震主。

    袁绍深以为然,心中已对沮授生出戒备之心。

    如今又被沮授一语点破,丑陋的一面被毫无阻碍地揭开,曾经让他惊叹狂喜的智谋,竟变作令他戒惧而羞恼的东西。

    他挥退沮授,下定决心一定要早日击溃曹操,攻下许县,以此证明沮授与田丰所说不过是怯夫之语。

    袁绍无视沮授“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1”的进言,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不料中了曹军之计,不但攻城失败,还失去了强大的主将,被关羽一刀砍了头。

    不久后,曹军又在回守官渡前,设计让袁绍的另一名大将文丑死于乱军中。

    一连折了两名倚重的勇将,袁绍气得直欲吐血。这时,曹操那边又送来一封檄文。

    “颜良骁,文丑勇,赶着断头结伴走”

    袁绍只看了一句,就把白帛撕了个粉碎。

    “阿瞒休要得意看我将你打个落花流水”

    同一时间,孙策暗中整顿兵马,欲趁着曹袁相争,取得渔翁之利。

    收到密报的曹操,发际线又上升了一些。

    曹操对袁绍,乃是以弱对强。自袁绍出兵,许都一直人心浮动,若非在白马打了一场漂亮的胜战,还不知己方会有多少人生出叛离之心。

    哪知,前面拦着可食人的虎,后方竟又来了一只伺机咬人的狼

    正在曹操满心忧虑“孙策”这只狼的时候,郭嘉说出了那段在后世看来极似神预言的预判

    “孙策吞并江东,杀了许多豪杰。这些豪杰门下尽是为君效死的门客。孙策为人轻忽而无防备,若有刺客伏击,他必死无疑。”

    崔颂默默看了眼自家挚友。

    自家挚友通透明达,确实于识人上有独到的眼光。

    或许他说这段话,有着安慰曹操和诸臣的意味,但也不是无的放矢。

    至于后来的刺客,也不是曹操这方策划的,而是被孙策杀死的许贡的门人。

    若孙策不死,这三国的历史,恐怕真的要全篇改写了。

    英杰早亡,纵身处敌营,亦让人叹惋。

    是夜,崔颂沉眠入梦,意外地见到了老熟人。

    另一个“崔颂”坐在不远处的一张沙发上,随意翻看一本物理杂志。

    他与“崔颂”已有好多年不曾相见,可“崔颂”还是一如当年的模样,并未有明显的变化。

    崔颂恍然,这大概是科幻中说的,“时间流速的不同”

    作者有话要说111字引自三国志

    感谢在2020032018:05:162020032115:13: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喵节操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娘口森森3个;化余、杨枝甘露加芋圆、莫念清音、给我好好学习啊混蛋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行舟40瓶;3984288920瓶;g18瓶;改邪归正、走到句号10瓶;木尧、430217665瓶;古沧芸3瓶;化余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