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事定

作品:《[三国]焚香祭酒

    官渡之战,袁绍败了个彻底。

    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实力,最终惨败而归,袁绍等人再怎么不敢置信,在曹军压境之际也得认清现实,仓促而狼狈地渡河逃跑。

    袁绍损失惨重、兵败而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地。

    举国哗然。

    各地诸侯纷纷派人打探这场战役的详细过程,内心想法不一。

    刘璋据益州,性仁弱。益州正值内乱,刘璋无暇他顾,收到袁绍兵败的消息,不过是过了耳,就把它抛到了脑后。

    刘表守荆州,观天下之变,居中自保,不肯轻易涉足纷争。官渡之战,他冷眼旁观,多次应下袁绍的请援,却迟迟不肯发兵。

    袁绍兵败的消息传来,刘表看似为袁绍惋惜长叹,实则无动于衷,甚至暗中松了口气。

    他与袁绍结盟多年,关系良好,但这不代表他对袁绍没有忌惮。

    袁氏乃高门贵胄,门生故吏广布。袁绍本人又颇为优秀,不但吸引了许多世家子弟投效,还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将实力发展得极为强大。

    若今日曹操被灭,袁绍占领豫州等地,那么继续壮大的袁绍,将会成为无人能敌的巨大威胁。

    下一个成为袁绍目标的,就是他的荆州。

    刘表将他对袁绍败北的喜闻乐见压在心底,往袁绍处去信一封,假意慰藉。

    吴郡的孙权,尚未从长兄亡故的悲痛中走出,就不得不以未及弱冠之龄继承江东。面对动荡不安的局势,他重用旧部、广纳贤才,迅速平灭叛乱。

    当接到北方传来的战讯,年仅十九岁的孙权面上凝重,心中狂喜。

    此天赐良机也。

    连忙派人去许都上表颂德。

    不久后,朝廷册封孙权为讨虏将军,并会稽太守。

    孙权上表拜谢,安心处理东吴之事。

    以求援为由离开袁绍、独自在汝南徘徊的刘备,听到消息亦是一惊。

    他带着斩杀颜良后就逃离曹营回归到他身边的关羽一路南下,投奔刘表。

    刘表因为刘备同为汉室宗亲,又有贤名,对其礼遇厚待。

    刘表身旁一位谋士向他耳语进言

    “听闻刘使君命硬,熬死了父母叔伯与几任正妻;投效谁,谁就要倒霉主公且看袁本初,实力如此之强,竟也败得一塌糊涂,被曹操捡了便宜”

    刘表为人温厚,听不得此等之语。

    他狠狠皱眉,斥止道“休要胡言乱语。生逢乱世,人命如芥,世事无常,与刘备何干你不懂相面之术,勿要随意相人。”

    虽是如此,刘表心中终究多了一层疙瘩。

    又见刘备在荆州暗中收拢了许多人才,刘表日渐猜忌,把刘备扔在新野,当作自己的防御屏障。

    视角回到曹操这方。

    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他一面狂喜不已,一面又有些忧愁。

    他把袁绍打跑了,但袁绍的物资没有跑。曹操喜滋滋地让亲兵清点战利品,没过多久竟得到汇报袁绍帐中有许多密信,其中有一大半来自曹营与许都,全是请求投效或暗中勾结的信件

    好不容易惊险地打了胜战,满腔的喜悦就被这些信件凉了半截。

    他拆了几封信件,第一封就看到了孔融的大名,顿时火冒三丈

    “此人先是劝我向袁绍投降,现在又背着我与袁绍暗通私信,简直可恶”

    又看了其他的几封,差点没抚着心口坐下。

    正逢此时,帐外传来通禀部丞崔颂欲与主公商讨战后城建之事。

    曹操忙叫人将他请进来,把信的事跟他说了,问他有何想法。

    崔颂不记得历史上的曹操是如何处理这事的,但他看着堆积成山的“密信”,心中有了计较

    “今日之前,主公是否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袁绍”

    曹操闻弦歌而知雅意“确实是这个道理。子琮可有提议”

    “昔日光武帝刘秀诛王郎,在王朗处缴获了许多书信。这些书信乃光武帝部属与王朗的勾结密件。”

    当年的汉光武帝刘秀与如今的曹操经历相似同样的以弱胜强,同样在战胜后发现为数众多的下属与敌人密信勾结。

    “光武帝的选择是不省,会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1。”

    光武帝没有追究,当着众兵将的面烧掉了密信,跟他们说,你们今后可以安心地跟在我身边了。

    曹操会意,大笑道“正中吾意也。”

    遂效仿光武帝,当着众兵将的面,将所有书信“尽烧之”,不予追究。

    曹操班师回朝,得皇帝亲迎。

    曹操心知皇帝此举代表“衣带诏”一事已然揭过,与皇帝表演了一番“君仁臣忠”,各取所需。

    朝廷对有功之臣予以嘉奖,普通百姓见司空得胜而归,令他们免于战乱之苦,感激而放心地回归了日常生活。

    城中喜气萦绕,唯独少数几人,沉溺于噬人的焦灼中无法自拔。

    孔融与曹操的关系在这两年急转而下,经过官渡一战,更是直达谷底。

    众人皆传曹操效仿光武帝的贤明之举,不计前嫌,将通敌的书信烧毁。可孔融深知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他眼中的曹操,既宽宏,又记仇。

    说他宽宏,他可以因为惜才和大局而原谅属下的背叛;说他记仇,他可以因为狂人的冒犯而借机杀之,并说出“宁我负人,休人负我”这番话来。

    孔融笃定地认为,以曹操的掌控之心,他必然已经看过所有的信表面上说“一笔勾销”,实则暗自记着帐,奸诈而狡猾。

    这让写过信的孔融有些坐立不安。

    同样坐立不安的还有郭瀚。

    他在曹营不受重用,得知曹袁开战时,很不看好曹操,于是见朝中有人密信向袁绍投诚,他想也未想地加入其中。哪知曹操不但大胜而归,还发现了所有通敌的信。

    郭瀚一方面安慰自己,曹操已经烧掉了信,明说不会追究,不可能打自己的脸,何况通敌者众多,他官职低危,不会引起曹操的注意;另一方面却又忍不住担心,以他的名气,万一被曹操当成典型记恨,这可如何是好。

    相似的场景发生在许都的各个角落。

    磊落者会被曹操烧信的行为打动,愈加忠诚;而心思难定者会怀疑曹操的用心,时刻难安,最终铤而走险,一错再错。

    崔颂在官渡之战结束后不久,被郭嘉拦住。

    “可是嘉有哪处做得不妥,惹恼了子琮”

    对上郭嘉专注认真,仿佛蕴含千言万语的凝视,崔颂勉强忍住拔腿就跑的冲动,叹了口气

    “并无不妥。”

    “那为何子琮这几日避着我”

    崔颂很想说“我不是,我没有”,可他在郭嘉面前无法任意扯谎。

    “是我的问题。这几日不知为何,见着奉孝,竟有些心慌无措,不敢与奉孝对视,还想转头就跑”

    崔颂道出实情,越说越觉得苦恼,“不知道这是什么怪症,兴许过几日就好了。”

    郭嘉怔在原地。

    崔颂见郭嘉呆住,心想,自己莫名其妙的“不能对视综合征”果然对郭嘉造成了伤害,一般人听到这种情况,肯定会认为对方讨厌自己,不想与自己接触。

    他不想让郭嘉误会,便扯住郭嘉的袖子,解释自己并无讨厌疏远之意。

    刚扯住袖子,就察觉对方不易察觉地僵了僵。

    莫非,是因为他莫名其妙的“疏离症”,让郭嘉恼怨失望,对自己的碰触生了几分抵制

    崔颂一边解释,一边觉得心口莫名发疼,低下头掩饰眼中的纷乱。

    却没想到,他还未及说完,就被一双手猝不及防地拉入怀中。

    崔颂的话语骤然而止,清楚地听到耳边压抑而笃定的呢喃。

    “我亦心悦于你。”

    崔颂脑海一片空白,所有的思维都在这一刻断裂。

    不是。

    刚才他家老铁在说什么

    崔颂努力回忆前一刻听到的话,下一秒,浑身僵硬,无法动弹。

    似乎连呼吸都停住了,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脑中无比混乱的崔颂没有发现,抱着他的那人同样浑身僵硬,维持着一动不敢动的姿势,屏住呼吸。

    一片沉默。

    两人僵硬而无言地抱了许久,直到浑身酸疼,郭嘉才小心地放开他,与他前额相抵,低声而坚定地重复道。

    “嘉,心悦于你。”

    乍逢表白,要问感不感动

    崔颂不敢动,谢谢。

    崔颂仍然维持着僵硬的姿态,对着近在咫尺的脸无限懵圈。

    今天,是四月一日吗

    就算是,古代也没有愚人节吧。

    如果可以,他非常、特别、万分地想要预约一个晕倒套餐。然而这时候晕倒,不但会让挚友担心,被发现假晕后,更会让挚友难堪。

    崔颂没有心思考虑挚友是从什么时候对自己产生那一份感情,他在短暂的混乱后,就感到自己的心脏像是一头疾速奔跑的猛兽,疯狂跳动,剧烈得快要跳出胸膛。

    崔颂暗道不好,莫非“心痹”之症又要复发可胸膛的心跳声虽然声势浩荡,却丝毫没有给他任何不适之感。

    正百思不得其解间,他突然想到挚友第一次时说的一个“亦”字,顿时瞪大了眼。

    作者有话要说115字出自正史后汉书。

    小剧场

    奉孝我太难了。

    小颂我太难了。

    作者我最难了。倒地

    感谢在2020032715:54:482020032821:49: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给我好好学习啊混蛋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风吟20瓶;鹿丶、槐安、薛定谔10瓶;筱梦3瓶;菁镜鹤2瓶;晏柒鸠、adaadadane、听雨吹风、木尧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