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零七章又打电话过来

作品:《重回一九九四做学霸

    何况,就算是这位当着面儿给他们难堪,他们也只能受着。

    华夏地方的总裁,他们可以不放在眼里,可人家是能上阅兵式观礼台的,除了认怂,没别的。

    只是他们的两张名片还没有落在那位杜总裁的白嫩手上,就听着手机铃声响起来。

    谁的手机

    雅间里几个人目光一转就落到了杜玥身上,杜玥正低头找手机。

    很快手机找出来,上面一闪一闪的来电显示。

    李秀和川岛都认识几个华夏文字,比如“秘书”。

    “抱歉。”

    杜玥歉然一笑,又跟教授们示意之后,拿着手机走出雅间。

    身后川岛和李秀,“”

    常子腾嘴角勾了下,往前走了半步,“我也可以转交。”

    “谢谢”

    “多谢。”

    川岛和李秀点头弓腰的感谢。

    常子腾微笑回礼,两张名片也妥帖的放到了他的衬衣口袋里。

    他知道杜玥不想接这两张名片。

    他也不想,只是这两张名片是给她的,他就代为接受。

    当然,最后给不给杜玥,就看他想不想。

    杜玥没想到王秘书来的这个电话这么及时,再晚一步她恐怕就不得不接下那两张名片了。

    前倨后恭,显然是知道了她的身份。

    这样的人,就算不是那两个国家的,杜玥也避而远之。

    雅间外面,王秘书三言两语就交代清楚了,意思是有国外公司来洽谈,问杜玥是见还是不见。

    这几天来首都的国外公司不少,一部分是因为过阵子的国庆阅兵式,还有就是加入to的缘故,国外那些企业明显加大了和华夏的亲密联系。

    恰氏集团是新兴企业,连年来的发展也快,他们看中是意料之中。

    就像是现在雅间里面的那几个“少东家”,在知道她的身份之后也变了个脸儿。

    “让高德明主持,我一会儿就回去。”杜玥说。

    “好的。”王秘书挂上电话。

    杜玥回去雅间很抱歉的表明了自己有事儿要早点儿走,教授们同意了,那几位知道了杜玥身份的外国友人也笑着说“哪天有时间吃饭”,很是证明了他们对华夏也并非一窍不通。

    杜玥走了没一会儿,常子腾也走了。

    一对儿都是学校的大人物,教授们也笑眯眯的同意,还嘱咐了“这些日子要注意休息”之类的话。

    外国友人目送,在常子腾走后,问首师大教育学系的院长,“这位常同学看着也很厉害。”

    教育学系院长说“还不错吧,他们高中的时候就是学校的第一第二。”

    “哦”外国友人恍然的神色,尤其是汤姆,大拇指竖的笔直。

    华夏的教育跟他们国外的不同,韩国日本还好一些,尤其是美国佬完全觉得华夏前面几年“义务教育”完全就是精英培养,只看小学中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奖的华夏人有多少就看得出来。按照国际排名,华夏的大学是不太靠前,可考试的分数绝对靠前。

    汤姆就有同学是华夏人,学习成绩在班上基本就保持前几名,他就问过是不是中学的时候也这么厉害,那同学说什么他在中学根本就排不上号。

    当时他深深的以为那个华夏同学在开玩笑,可在那个华夏同学回国把曾经在学校的名次表拿回去之后,他信了。

    那个华夏同学还不是头一名,这位年轻的小杜总跟常同学的学习就这么好啊

    杜总是总裁,绝不会只是看上一个学习好的学霸

    汤姆拨弄着手机,又开始问询首师大那个叫“iteng”的男生。

    外国友人参观高校是国宾馆外交部的安排,高校的领导们陪同最重要的是要彰显出华夏大国的风范,尤其是国庆阅兵式就在眼前,就更要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宾至如归。

    虽然杜玥和常子腾早早就走了,可几位高校的领导都觉得今儿表现的很不错。

    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当然现在都不用猎枪,可并不妨碍把那些心存不良的个体轰走。

    而且还给雅居挣了不少的外快,教授们寻思着是不是以后来雅居吃饭也能打个折之类。

    嗯,这个可以有。

    接下来的时日也真的有些忙,随着国庆阅兵日的临近,华夏的外国友人尤其是首都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

    观礼台未必都能去,可晚上的国宾宴弄张门票也不是太难。

    华夏和国际即将接入同步轨道,太多的市场和利润就差明白着摆在跟前,就看有没有那个时机和眼光赶紧的抓住。

    上辈子这个时候,杜玥还只是学生,to也就是考试的文字,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如果非要说实质的话,就是物价上涨的飞快。

    而现在站在不同的高度,所看到的也就不一样。

    和国际接轨,经济贴合,国外的巨大市场就像是巨大的蛋糕,勾动着国内各大企业的心思,当步子迈过去,整个地球都能插上华夏的旗子。

    虽前景美好,可对国内的不少企业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和危险。包括财大势大的国有企业。

    因为经济贴合,国外的产品进入国内再也不像是原来那么的贵,就促进着本国商品在质量和价位上的变化,简单说只有国内产品的性价比比国外的高,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而国内的不少企业并没有这个能力。

    幸而,恰氏集团的产品一直以质量为上,随着同步接轨,销量肯定能再进一步。

    在周遭都在艰险的时候,恰氏集团高歌猛进,以后的数年定然有个飞一般的进展,可预见即便不会成为以后像是阿里腾讯那样的大巨头,也不会差太远。

    只看这些日子跟恰氏集团接洽的差不多七八个外国企业,就可见一斑。

    可连国外的企业都看中了恰氏集团的潜力,国内却是没几个人留意的

    杜玥盯着办公桌上的电话,有点儿失神。

    忽的,内线电话响起。

    杜玥接通,电话那边王秘书的声音,“杜总,那位汤姆先生又打电话过来了。”

    039:039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