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二十章怪异的看

作品:《重回一九九四做学霸

    最后决定先去姚村。

    王亮也要一起去。

    杜玥同意了,毕竟是一个学校的学弟,跟她说话肯定比别人说话要实在。

    而这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半,按照王哥的说法得两个小时才能到姚村,而且路上比较颠簸。于是先就在镇上稍微的休息了会儿,杜玥也让人给王亮家里打了声招呼,说是王亮陪镇上的领导下乡去了。

    一般这种借口,村里的百姓听了只会高兴。

    镇,县的领导也看出来没法拖延。

    上边的惹不起,这位也惹不起啊

    这位杜总来这边支教是一回事儿,最重要的是杜总说了,等回头考察之后,会在县里投资。

    钱,对下面的县镇来说,真的很重要。

    还是原来的三辆车,离开镇子,往姚村的方向开过去。

    路上都是黄土。

    所谓的车子能开过去的路也只是碎石子铺的路。

    颠簸起伏的比从县上往镇上开的一路上要剧烈的多。

    这个季节应该正是万物碧绿的时候,可路上看到的绿树还是很少,沿路看到的地里也种着庄稼,有玉米,棉花等等,大都是耐旱的品种。

    “多亏前几天没下雨,要不然想要去姚村都去不了。”

    “不过那个村子也不算小了,旁边三个村子的孩子都在姚村上学。”

    “其实我也就是说说,姚村距离远了点儿,路上不太好走,其他的都还好。”

    “”

    一路同行的王哥开始圆场。

    杜玥笑了笑,没说话。

    她坐火车过来的一路上,看到火车路边上刷着很多的宣传语。

    什么“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只生一个好。”“要想富,多养猪。”等等。

    这些宣传语,上辈子她也见过,当时只是笑的不可开支。

    一个时代总会有一个时代的特色。

    哪怕是这个时代看上去很对的一句话,可能过十几年就已经不适用了。

    就像是“少生孩子”的话,在二十年之后恨不得人人都生两三个,可太多的人是真的生不起。

    不过“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二十年后还是通用。

    只有道路通达,商品的流通才会更快捷,让社会生产力充分利用,促进流通,这是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道理。

    所以看姚村怎么样,只看“路”就能看的八九不离十。

    在开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三辆车停下来。

    前面有座不大的山,正好挡住,山上只有条羊肠小路,只能骑自行车过去。

    好在早有准备,从车上搬下来几辆自行车,几个人骑着车子上去。

    杜玥的车子是早先在首都买的山地自行车。

    即便路途颠簸,骑上去还不算太费力。

    骑自行车半个小时,在山上弯弯绕绕,经过一条小河,几个人抬起自行车,杜玥的车子是王亮给抬的。

    别人不是没这个心,而是骑这段儿已经够累的了。

    只有王亮年轻力壮。

    “谢谢。”杜玥说。

    王亮擦了把汗,脸上比先前还红了些,“不用,前面还有十几分钟差不多就到了。”

    刚才他们就看到了山下的村子,也就是姚村。

    只是从山上看着近,真走起来,还真不是想的那么近。

    杜玥也松了口气。

    也多亏了这些年在学校她一直都在锻炼身体,不然她还真吃不消。

    上山难,下山就容易的多。

    虽然坡度陡一点儿,可骑着车子飞驰下来的感觉还是很不错。

    从小山上看姚村,就像是个没多少户人家的小村子,可到了姚村跟前,才发现这个村子并不小。

    姚村在一个小土丘上,三层的盘旋,基本上都住在窑洞里。

    窑洞外面也有几幢房子,可都败破的不像样子。

    窗户,房门都露着洞。

    也就只有一栋房子上有瓦片遮挡,其他房子屋顶上铺的全是茅草。

    至于那几幢房子是干什么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房子前面有根笔直的杆子,左右两侧还有一个单杠,一个双杠。

    这就是姚村的学校。

    姚村也有电话,知道了镇上来人的消息,村长赶了过来。

    “辛苦了,感谢领导前来视察。”村长说。

    在车上颠簸了好几个小时,又骑了半个小时的车子,本来就没什么派头的县领导更朴素的平易近人。

    “也不是视察,是这位,可能会是咱们村的老师。”县领导斟酌了半天,说道。

    村长一头雾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啥叫“可能”

    只是看到县领导所示意的这个女孩儿,村长也觉得还是“可能”这两个字比较好。

    不管是长相还是打扮,跟姚村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

    “去学校看看吧。”杜玥没理会旁边的人想什么,说。

    “好好。”

    村长前面带路。

    杜玥他们到的时候,学校已经中午放学了。

    教室里就寥寥几个学生。

    瓦片最全的那个屋子是老师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有三位老师,正坐在一起吃饭。

    看到村长带着一行人过来,三位老师也顾不上吃饭。

    “这位县里的领导,这两位是镇上的领导,这位就是过来看看。”

    “这三位就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了。”

    村长介绍。

    几个人握了手,杜玥看到三位老师吃的饭都是自己做的。

    简单说就是这间和教室差不多大的屋子里有办公桌也有厨房用的灶具,而厨房的灶具就是个蜂窝煤炉子。

    三位老师都是用的十几年前部队发的金属饭盒,里面有菜有饭,饭也不是白米饭,夹杂着糙米,菜就是白菜,还有几片肥肉,基本上看不到油沫子。

    教室里还有一张钢丝床,应该就是累了休息的地方。

    床上的被褥还算干净,毕竟这三位老师其中有一位是女老师。

    刚才过来的路上,村长也说了,学校老师当中有两位今年刚结婚,只是杜玥没想到这个学校就三位老师。

    “咱们学校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共65名学生,就是附近三个村里的。别看咱们就三位老师,老师们可也都是大专毕业的。”村长介绍,语气里颇有些自豪。

    别说是杜玥,就是王亮都怪异的看了眼村长。

    039:039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