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腥檀浊世

作品:《元始诸天

    大魏,庄帝十八年,四月十四日,夜。 天京,龙庭,观星台。 两位道人,仰望苍穹,看着天穹上,不时闪烁的群星,手指正在飞快的掐算着。 这观星台,高约数十丈,比之天京外城的城墙,还要高上一大截。 站在此处,放眼望去,诺大的天京城,一览无余。 更是到了晚间,灯火阑珊,一派盛世繁华。 只是此时此刻,站在观星台上的两位道人,都没有心思观赏天京的晚景。 这两位道人,一位高峻儒雅的中年道人,身着紫青色法衣,纯青色冠巾,足登着金玉靴履,轻抚三缕长须,一派道骨仙风;一位道人却朴实无华,衣衫褴褛,草履陈旧,身上背负着渔鼓,须发皆白,手上捧着司南,不时对应着天上星宿,嘴上念念有词,看似邋里邋遢,但只有偶然开阖的眸光,显示着道人的不凡。 “唉王朝龙气,有三百载大劫。如今不过开国一百二十载,正是王朝中兴之际,天道竟降杀劫乎” 高峻儒雅道人,长长叹息,一幅忧国忧民的神态“天道不公啊” “师兄,天道循环,生老病死,谁又能跳出这规则之外” 朴实道人看起来可比那儒雅道人,要苍老许多,但却仍旧是这儒雅高峻道人的师弟。 “突勒人本就是草原胡族,弓马娴熟,却不懂如何治国安民。只有马上打天下,何时有马上治天下的道理这纵然一朝成就大势,也难长久。” 这朴实道人淡淡的说着,不急不缓的语气,带着一丝丝嘲讽的意味“突勒人建立大魏,虽然有些中原正统的模样,但沐猴而冠,却没有王朝正统的气象。” “所行所为,甚至荒唐可笑。不但怠慢儒家正传,任人唯亲,糟蹋妇人,还首开赐田制,分四等贱民” 朴实道人每说一句话,儒雅道人的脸色就苍白一分。 这些话语,仿佛一根根钢针,扎在他的心里一般。 这些道理,儒雅道人又怎么会不明白 只是说不得说不得啊 “够了,青渔师弟” 那儒雅道人冷声,打断了青渔道人的话语。 “不要忘了,你的立场。” 这儒雅道人眸间深邃,衣袍鼓动,似有无穷热浪翻腾,一丝丝灼热火气,飞溅周匝。 这诺大的观星台,须臾间就充斥着一道道热浪,并以儒雅道人为中心,不断扩散。 “国师功果” 青渔道人眸光一凝,感受着这股惊天动地的毁灭气息,实在让他这尊大真人,也心惊胆颤。 甚至青渔道人感觉到,一股股无穷的威压,倾泻在他的身躯上。 让他浑身筋肉,都不由自主的战栗着。 那一种种压力,宛如无量量神山一般,八方不动,浩瀚无边。 让身为真人,自证法域,在世人眼中俨然陆地神仙的青渔,一丝法力也难以调用。 “师兄师兄恕师弟妄言” 感受着这国师功果的可怕,青渔艰难的开口。 这等存在,太过可怕 这可是比拟仙人一般的无上存在,一国大运尽在掌中把握,就是天上仙人下凡,也要打过才知道成败。 要知道此世道门,修炼自身精元,延长寿数,能堪虞地势,见得星宿。 经过几千载,各方道派道门的衍化变迁,修行之路愈发完善,有法师高功炼师真人国师,这几重境界。 在各大道派中,能臻达高功之境,就是道家精英人物,少之又少,都是各家道派的中坚。 再往上的炼师、真人之道,已然是可以开宗立派,设立法坛的一派之主。 这世上大多数的道派、道门,都是由炼师,真人们开辟的道统。 至于真人之上的国师之道,已然不是自修自悟可得,只有王朝龙气敕命,才能成就。 一经证就,战力之强,可比天上仙人,纵横一世。 “国政大事,岂是吾等道人可以掺合的 这儒雅道人,一脸厉色,舌绽春雷“不要忘了,吾长春道,是如何兴盛的。”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不然,吾青羽第一个不饶你” 青羽道人哼了一声后,这周匝热浪,似乎失去支撑,瞬间消散。 只有不时吹起的热风,让青渔道人,再度清晰的感受着,青羽道人的深不可测。 “吾知道朝廷的大政,有些不合常理。” 青羽道人看着青渔慢慢垂下头,似乎心气尽没的样子,颇有些语重心长说道。 当然,这何止是不合乎常理这般简单 胡族当政,待百姓几如猪似狗,肆意屠宰。 这突勒人本来就是草原游牧民族,行为上本就野蛮粗暴,残忍嗜血。 当年,凭借着无坚不摧的数十万铁骑,一举攻破宋国国都神京。 占据中原正统之后,更是倒行逆施。 施行四等户民制度,将他们本族人,位列第一等,享受各般特权,天生高人一等。 并将他们的仆族,色目人,花拉人,兀尔人,列为第二等国民,成为特权阶级。 至于第三等,第四等户民,就是前宋遗留下的百姓。一生下来,就要做牛做马的,朝不保夕。 这第三等国民,与第四等国民的界限,也是划分的极为模糊。 可能一位突勒上等人,一时兴起,就能将第四等,提携成第三等国民。 也可能凭着一时好恶,就将这位平常广受尊敬的第三等宋人,贬低为牛马猪狗。 除了作为第一、二等的突勒人,色目人,花拉人,兀尔人。作为第三、四等人等的宋人,几乎没有一丝一毫的生存保障。 在那些突勒人与色目人眼中,作为第三、四等的宋人,都只是待宰的羔羊,什么时候宰杀,全凭心意。 就连一些前宋时期,就诗书传家的县中大豪,府中郡望,乃至于世家门第,也是朝不保夕,战战兢兢,生怕遭遇飞来横祸。 这就不免让那些宋人豪族们,与突勒人建立的大魏朝廷之间,离心离德。 更合况,这大魏经年旱灾,无数灾民流离失所。 尸骨累累,堆积与野 甚至还有宋人豪族,不断的起兵反抗。 这大魏立国一百二十载,每年都有大小数十次叛乱。 这叛乱,或是出自大户,或是源自农户,或是来自邪教,不一而足。 基本上这一百二十载,魏国就没有消停的时候,烽火不断,狼烟四起。 大魏国祚怕是要亡啊 只是青渔道人心中如此想着,但又怎敢说出来。 长春道,已然与这胡人朝廷气数相连,不可分割。 大魏若是亡国,长春道也必然会遭到新朝清算。 更不用说,那些来自其他道脉的森森恶意。 要知道,长春道出自五百年前大卫时期,是长春道人之道统。 当时只是小门小派,艰难求存。门中道行最高者,也不过是一位炼师,只是勉强有着开坛立法的资格而已。 直自一百五十载之前,仍旧只是一默默无闻的小道小派。 缘何能在如今,一跃而起,登上天下道门执掌牛耳者的地位 青渔暗自叹息。 当初胡人大势未成,中原大宋已然步入末路,四方起义军此起彼伏。 但当时的长春道主,却慧眼独具,认为北方草原,有黑龙起运。 于是只身度过大戈壁,前往胡人汗王庭帐,讲一十三卷大洞上玄经,获得胡人汗王信赖,授予长春上明大道君的尊号。 果不其然,最后这位胡人汗王,贵为大魏祖龙,一统草原诸部。为下一任汗王,大魏太宗南下中原,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在当时各方起义军,已然差些攻破大宋神京的时候,仍旧棋差一招,被大魏太宗各个击破。 直至胡人攻破神京,大宋宗室死伤无算,才宣告着宋国的灭亡。 而作为合格的带路党,长春道焉能不兴 不提恩宠如何,只是每一代的长春道主,尚且还兼任着大魏国师,就可知道其间的厉害。 青羽道人看着青渔道人默然不语,嘴里泛着苦涩“师弟,吾知你心中不忍。” “只是,这是太祖汗王定下的祖制,就算历代汗王,不乏有大魄力者,也决然不敢触及这一道红线。师兄吾,虽然身为大魏国师,蒙受天恩,在汗王面前,也算有些颜面,但也不敢” 青羽道人,纵然法力高强,可以一世横行,堪比天上仙人。 但法不施与贵人 任凭是何等法术神通,都无法在龙气护佑的天子诸侯面前施展。 一但触怒龙气,龙威最是霸道,稍稍反击,就足以让施法之人,形神俱灭。 故而在大魏庄帝面前,青羽道人也丝毫不敢放肆,平时行事之间,更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青羽道人的道行,在大魏气运的滋养下,甚至可以于仙家媲美,焉能不知自家师弟的担心。 “唉纵然天命如此,吾也要逆天而行,山河飘摇,社稷不稳,亿万黎庶何其无辜” 他抬头仰望苍穹,夜色之下,群星璀璨,但却难挡他心中的澎湃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青渔道人面色古怪,看着大师兄,那感慨民生多艰的姿态,嘴角不住抽动。 只是不知为何,青羽道人仰望星空的脸庞,悄然浮起一抹铁青。 “杀” 青羽道人的呢喃声,让青渔道人也不由抬头,看向远方天际。 苍穹诸星璀璨,一颗高居北极,万星拱卫的星辰,骤然昏暗了一刹那。 这可是北极紫薇星,代表着帝星,君临诸星。 一动一静,都代表着天地间,必然会有大变故发生。 “破狼” “天下,真的要乱了” 青渔道人也看出了,这星象所带表的意义。 尤其是,在紫微星晦暗的一刹那间,三颗围绕紫微星的星辰,同时绽放星光。 一时间,这三颗星辰的光彩,甚至辉耀着苍穹天宇。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