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少年书生】

作品:《荷香满园:农家傻娘子

    第122章

    自从荷花设计的雀钗在宝瑞阁上架以来,前来购买者络绎不绝。

    马师傅一下子做不出这么多的雀钗,只能用预收订金的方法,现在定金预付的已经到冬天了。

    宝瑞阁的生意就仗着这个雀钗,一下子好了好几倍。

    “这么多”顾老大有些不敢相信,仅仅使用图纸,一个月就能有一贯的收入

    “说起来,我们宝瑞阁才是最应该感谢顾老爹的。”马博友的声音带着感慨,“我家祖上自秦朝起就是打首饰的,靠的就是一代一代口口相传,才能混口饭吃。吃亏就吃在没人识字,没人会设计。所以,阿爹才发了狠,让我们兄弟三个都上了学堂。只可惜,我是个脑子空空的,学啥也学不出来,只能早早地从学堂里出来跟着阿爹学打首饰。”

    “靠着你们顾家的这张图纸,我们马家也算是转了风水啦。”马博友看着顾老爹,眼光真诚。

    “哪有,哪有”顾老大连连摆手,“这也是你们宝瑞阁的运道”

    “是啊是我们俩家的好运道。”马博友以前有些瞧不起顾家人,总觉得顾家是靠崔晋原吃饭的。

    可是没想到荷花转眼就能想出一个联合会的生意。就光押在宝瑞阁的几万贯银票,宝瑞阁说出去都能涨一截身价。

    这两天,他来了两次想找顾家的人,可是次次都扑了空。

    因为避讳,他也不敢去河边联合会工坊找人,只能在路上堵顾家人。

    幸好今天堵到了。

    马博友恭敬地道“今天来找顾老爹,除了将账结了之外,还有另一件事情。”他看了一眼荷花,“听说大娘子近些日子来,正在为织机的事情而烦恼”

    听他这么说,荷花的目光一闪,“马大哥消息很灵通嘛”

    马博友见到荷花好像是误会了,连忙道“并不是消息灵通,而是这铁匠与银匠,本就是一路人。”马家的祖上就是打铁出身,后来慢慢的转成了银匠。

    其实这打铁打得好的,去打首饰是很轻松的事情。

    他这样一解释,荷花也明白了。

    “我听说大娘子在为那个轴承而烦恼”马博友嘿嘿一笑,“实不相瞒,我家祖上就是做轴承的。”

    荷花呆了一呆,祖上就是做轴承的

    这可能吗她突然想到一个以前去过的博物馆,好像是在山西薛家崖村,那里就出土了秦朝的轴承。当时为了这个,她还曾和崔晋原有过激烈的辩论。直到后来她看到了元朝在天文仪器上也使用了圆柱滚动支承,这才相信中国古代就已经发明了轴承。

    轴承,顾名思义,就是承载轮子转动的东西。老祖宗们在周朝就已经开始乘坐马车,怎么可能不发明承载轮子转动的轴承呢

    她又想到杨玉环随葬品中那个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里面的半球体能够随着人的动作水平摇晃,保证香囊里的香液不会撒出来。

    这种技术,在现代无法复原。

    中国的老祖宗,可比后来的子孙们要聪明的多了。

    见到荷花的面色多次变幻,马博友还以为是不相信他,遂咬了咬牙,从袖中摸出一个荷包。

    打开荷包,将里面一个小圆柱递到了荷花面前。

    “大娘子请看”

    荷花接过小圆柱,不由得赞叹,只见这小圆柱中间有一个扁环,小圆柱卡在扁环中,可以任何旋转。

    她惊奇地抬起头,看着马博友。

    如果将这个小圆柱外接上轮毂,再套一圈橡胶,和自行车的轮毂有什么区别

    怪不得清朝康熙年间的黄履庄,就发明了能日行八十里的自行车。

    原来老祖宗的智慧果真不是吹的

    荷花是真心的佩服。

    “马大哥,方才是我错怪你的。”荷花冲着马博友行了一礼。

    马博友长出一口气,“不怪不怪,也是我没说清楚。”

    荷花沉吟了一下,问道“但不知这样的轴承,你家一天能生产几个”她说了一下纺车的大小。

    马博友想了想,“不敢打包票,因为我没见到纺车的实物。不过只要有大小,我一个人四五天就可以做出一个轴承。”马博友又道,“这轴承以精钢最好,只不过精钢不能交易,若被官府知道,怕是会惹来麻烦。”

    精钢是制作钢刀的必备原料,民间不允许交易,发现一起就杀一起。

    “不必精钢,普通铁器即可,到时用油脂润滑。”荷花也不敢碰精钢。

    “那我就没啥要说的了。”马博友咧嘴一笑,“要不然,我先打出一个样品,给大娘子瞧下”

    “也好。”荷花和马博友说起了价格。

    看着荷花与马博友一本正经地讨论价格,顾老大和顾成对视一眼。

    自从荷花恢复记忆后,不仅整个人变了,就连气度也变了。

    以前她就是一个唯唯喏喏只知道围着崔晋原转的小丫头,可是现在即能成立联合会,又能设计织机,甚至还能与马博友讨论一些他们根本就听不懂的轴承。

    顾老大还没觉得怎么,顾成却是有些急了。他总觉得小妹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快,他追不上了。

    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识字,争取早日追上荷花的脚步

    顾成暗暗下定了决心。

    眼看天色有些晚了,一家人将马博友送出了客栈。

    马博友在墙上挂着的布前特意停留了一会,而后才与顾家人拱手告别。

    “小妹,这马大哥真的能解决轴承的问题吗”顾成转头与荷花说话。

    荷花点了点头,“如果真按照马大”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见到身边的顾成被人撞了一下,踉跄着朝前扑去。

    身边的顾老大急忙拉了儿子一把,结果也差点被人给带得摔倒。

    “谁呀”顾成捂着腰,痛得龇牙咧嘴,“走路不看道儿啊”

    “对不住,对不住”一个少年书生扶了扶身后沉重的书箱,朝着顾成与顾老大连连拱手,“眼见天黑了,投了几家客栈都已客满,所以这才急了些”正揖着,只见书箱上头的伞哗啦啦从书箱上面掉了下面,正巧砸着这书生的头。

    “哎呦”少年书生捂着头,有些狼狈。他穿着一身姜黄色的襕衫,脚下系一双草鞋,头发因为急促奔跑而显得有些蓬乱,可是一双眸子却异常明亮。星眉剑目,丰姿俊朗。

    是一个翩翩美少年。

    “对不住,对不住”少年书生尴尬地冲着顾成道歉。

    听着这一叠声的道歉,顾成的气消了一大半。

    “我说你这书生,这就是再急,也不能跑这么急啊你今天得亏是撞到我了,要是撞到我阿爹阿娘,可是不能饶你。”顾成摇了摇头,“算了,今天我倒霉。”说着话,就准备往客栈里走。

    “慢着”少年书生一把闪到顾成面前,一双明亮的眸子中满是歉意,“即撞了你,自然要赔偿。”他自怀中摸出一串铜钱,数了一数又再摸出几个,“赔小哥的药钱。”

    “哎呀,就撞了一下,也没甚大不了。”顾成连连摆手,“我看你也是来赶考的书生,这一路上风吹雨淋的也怪不容易。哪能要你的钱”

    “要得,要得”书生义正言辞,神色肃然,“所谓礼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我撞了你,自然是我失礼,必得要赔,否则便不合乎礼。”

    这俩人一个要赔,一个不要赔,就在客栈门前争执起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