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毒计

作品:《皇子奋斗日常

    第八十八章毒计

    天气转凉, 转眼间便入了秋。

    皇帝回到宫里之后, 大皇子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 可以重新在朝堂上行走了。

    可是因为三皇子的事情, 父子之间已经生出了间隙。一个怀疑对方狠毒, 暗算自己的兄弟。一个怨恨对方不相信自己,给他安上莫须有的罪名。

    原本便不甚亲密的父子关系, 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大皇子的生母敬妃, 早在两个月前就从大皇子处得知了此事。她到底是后宫里最年长的女人, 心里虽然也怪皇帝不相信她的儿子, 可表现出来的就要理智许多,一点都没有要和皇帝耍脾气的意思。

    她本想着找皇帝哭诉一番,装装可怜,再提提旧事,皇上就会心软,减轻对大皇子的怀疑, 进而重新考虑给大皇子封王的事情。不想皇帝直接带着几个小儿子,跑去了避暑山庄,让敬妃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下子皇帝倒是回来了, 可是距离那件事情发生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敬妃怕皇帝原本已经淡忘了此事, 被自己一提,反倒又想起来了。

    只是就这么僵着,也不是个办法。敬妃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带上了自己亲手酿的酒, 去乾元殿求见皇帝。

    对于敬妃的来意,皇帝心中有数。

    对敬妃,皇帝心中虽无爱,却也是有敬的。

    要是搁在以往,皇帝或许会让她进来,听一听她的解释。

    可是现在

    皇帝到底还是狠下了心肠,没有见她。

    被拒之门外的敬妃,恨得咬牙切齿。从乾元殿里出来之后,她直接冲到了谨仁宫,求全贵妃替她母子做主。

    全贵妃见她来势汹汹的样子,还以为敬妃发现了她和二皇子捣的鬼,心中不由咯噔一声。

    她正要出口辩解之时,却听敬妃哭着说起了大皇子的冤屈。

    全贵妃听了,差点笑出声来。

    这个敬妃,还把她当成救世主呢。

    “我想来想去,这事儿只能是荣贵妃做的了。”敬妃边擦眼泪边说“那宝慈宫里的人,向来是面善心狠。看着不争不抢的,实际上比谁都贪”

    全贵妃憋着笑,安慰地覆上敬妃的手背,“姐姐别气了,那老四只不过是个无用的书生,现在被发落到工部去干一些修修补补的事情,能有多大的出息清德就不一样了,年纪轻轻,就在兵部做了正五品的郎中,还打了好几回胜仗,多厉害啊。”

    敬妃听了全贵妃这话,心里好像好受一点了,终于停止了哭声,脸上也带了一丝笑模样“什么胜仗啊,那么点儿规模,也就是小孩子闹着玩儿似的。”

    全贵妃知道敬妃是故作谦虚,想要让人加倍捧她的,于是赶紧配合地说道“可不能这么说,听人说,清德在战场上英勇得很呢。只是不知道,他这伤”

    “妹妹,”提起大皇子的伤,敬妃突然握紧了全贵妃的手,把全贵妃给吓了一跳。“你说德儿这伤,会不会有蹊跷”

    全贵妃的眼皮子跳了跳,强作镇定地说“什么蹊跷”

    敬妃皱着眉说“我总觉得,德儿这回受伤透露着古怪。那匈奴人地处北方荒凉之地,药物奇缺,更别说害人的毒药了。刺伤德儿的箭上,为什么会涂毒呢”

    “可能是匈奴人见识到了清德的勇猛,特意寻来的毒药。毕竟一员猛将,可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这么想的话,那些胡人费些心思来谋害他,也就不奇怪了。”

    “还是妹妹你透彻,想事情周全。”敬妃敬佩地看着全贵妃说“那你说,清德这回的事儿该怎么办呢难不成我们娘儿俩就这么吃了这个闷亏”

    “那怎么能成呢,荣妃要是看咱们没有还击的话,以后只怕是要变本加厉了。”全贵妃突然有些责怪地看了敬妃一眼,“这件事情,姐姐怎么不早点同我说呢”

    敬妃一提起这个,又是差点掉下泪来,“我本想着等皇上回来之后,先去向皇上鸣冤,想着以皇上对我们母子的了解,很有可能会相信德儿也不一定。谁知皇上竟然不肯见我”

    全贵妃叹了口气,摇摇头说“皇上的心啊,全都拴在那个俪妃的身上。就是她不在宫里了,皇上也忘不掉她。姐姐你看,皇上都多久没有进过后宫了”

    敬妃对俪妃不怎么感兴趣,反正她早已年老色衰,皇上早就不宠幸她了,有没有俪妃都是一个样子。

    “妹妹,我们还是商量商量怎么对付荣贵妃。皇上再怎么惦记俪妃,俪妃也不会威胁到我们的地位啊。”

    全贵妃笑了笑道“姐姐,我这正是在给你出主意,帮你对付荣妃呢。”

    敬妃不解地问“这话怎么讲”

    “我刚刚说了,俪妃可是皇上的心尖子。你说,若是皇上发现,他的心上人被荣妃害死你说,他会不会原谅荣妃呢”

    全贵妃的声音很轻,可是落在敬妃耳中,却如同一道惊雷一般。

    “还有,荣妃和淑妃情同姐妹,淑妃的养子,又是俪妃的儿子。你说俪妃若是因为荣妃有了什么不测,十二皇子会不会恨透了她们,和淑妃母子反目呢”

    敬妃看着眼前笑得温婉可人的全贵妃,忽然感到后背发寒。

    “这这样好么毕竟俪妃与我们无冤无仇,她也已经在冷宫里呆了那么多年了”

    “既然已经进了冷宫,为什么还要出来呢”全贵妃淡淡地说“她就老死在那里,不好么所以说啊,姐姐不必觉得过意不去,这都是俪妃自己的选择。”

    见敬妃面露犹豫之色,全贵妃又补充了一句“而且你想啊,荣妃这般利用三皇子的病来陷害清德,难道三皇子就不无辜,清德就不无辜么在这宫里,若想生存下去,就不能论对错,只能比强弱。

    敬妃已经被她说动了“可是俪妃远在建福宫,该怎么下手,才能推到荣贵妃的身上呢”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全贵妃的身子慢慢靠后,最终疲倦地靠在了贵妃榻上的靠背上,用单手支着头,轻轻地说“要么就不出手,要么,就一出即中。”

    裴清殊从建福宫回来之后,匆匆回宫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也顾不上歇息一下,便传来暖轿,让人把他抬到了淑妃那里。

    淑妃没忍住,亲自下地迎接,然后一把拉住儿子,对他嘘寒问暖起来。

    母子俩站在门口说了半天,旁边突然传来一个年轻女子轻咳的声音。

    裴清殊回过头一看,惊喜地笑道“二皇姐回来啦”

    令仪故作严肃地点点头,明明还生着一张少女的脸蛋儿,头上却梳成了妇人的发髻,看起来有一种小孩儿装大人的感觉。

    不过,成了婚的人就是不一样了。虽说身段儿还是做闺女时的样子,眼神却已经完全不同。一个顾盼回眸间,便是满满的风情和旖旎,一看就是婚后生活极其幸福。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淑妃的目光转到令仪身上之后,却是陡然间拉下脸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裴清殊自认不是外人,便随口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母妃这是怎么了”

    淑妃忍不住又是一叹“女人家的事情,你不懂。”

    裴清殊很想说一句,谁说他不懂的不过想到他现在还没女人,的确不能暴露自己太了解女性身体的事情,就改口说道“是皇姐身体不舒服么”

    淑妃摇摇头“不是”

    令仪见淑妃吞吞吐吐的样子,心里就不痛快,干脆和裴清殊说道“母妃有病了”

    裴清殊一听,就是吓了一大跳,正要追问淑妃怎么病了,就见淑妃突然跳了起来,伸手在令仪后脑勺上狠狠地敲了一下“你才有病了呢”

    “本来就是”令仪不服气地说“我成亲才一年多,您就怀疑我不能生,这不是有病是什么”

    淑妃气呼呼地说“你这没大没小的臭丫头,母妃这不是担心你,为你着想么你个没良心的东西,还说起我来了”

    令仪不耐烦地说“我都说了,这事儿不用您管,您就别跟着瞎操心了。”

    “你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怎么能不替你操心,替你着急你看看人家嘉仪,嫁人没几天就有了。可你呢,成亲都这么久了,肚子怎么还没动静”

    令仪还是老大不乐意地说“驸马都不着急呢,您急个什么劲呐。”

    淑妃急得直拍手,“那是漾儿体恤你,不想让你着急。可他都多大的人了,不说没有儿子,就是连闺女都没有一个,这说出去不是让人笑话么而且就算他不着急,他娘,他家里人能不急么”

    令仪被她训得没话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是他不让我生的。”

    “你说什么”淑妃没听清楚。

    令仪干脆实话实说了“他说我年纪还太小了,怕我生产时不顺利,所以等晚几年再要孩子。”

    “胡闹”淑妃听了,不但不理解,反倒更生气了,“你不懂事也就算了,怎么漾儿也这么胡来这不是在害你么”

    令仪见淑妃责怪起容漾来,心中十分不好受。

    母女俩正僵持不下的时候,裴清殊忽然说道“母妃,其实我听公孙先生说过,女子在十八岁之前,确实不宜生子,否则难产的概率极高。二姐夫这般考虑,不是没有道理的。”

    淑妃听了,不由一愣“公孙先生”

    “是啊,就是钦天监那位”

    “我知道,大齐还能有几个公孙先生啊。”淑妃的态度,已经和刚才不大一样了,“可是,若是令仪迟迟没有怀孕的话,不知容家会不会对她有所不满,我是担心这个啊。”

    “母妃,就凭您和荣娘娘的这层关系,您还担心容家人会给皇姐气受么况且姐姐的性命和旁人的几句闲言碎语相比,哪一个更为重要呢”

    见淑妃愣住,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的样子,令仪笑得跟多花儿一样。

    姐弟俩相视一笑,裴清殊还偷偷地朝令仪眨了眨眼。

    随着年关一日一日临近,宫中两位贵妃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张起来。

    皇后刚刚被软禁的时候,这两人还能稍微客气一下,在宫里面保持一种平分秋色的状态。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荣贵妃还是全贵妃,两人都不再满足于只管理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

    现在宫里的状态是,东六宫由荣贵妃负责,西六宫由全贵妃管辖。大多数时间里,两方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等到新年宫宴这种集体性的大活动时,谁来负责筹备宫宴,谁能有资格陪着皇帝一起祭祖,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对此,皇帝要考虑的事情也不少。

    从情感上来说,他个人其实更喜欢温柔小意的全贵妃一点。不过从理智上来说,他又觉得荣贵妃更大方得体,上得了台面。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自打六皇子离世之后,皇帝经过公孙先生的点拨,对这两个贵妃都是心中存疑。有时候说着说着话,皇帝就恨不得厉声质问她们一番,让她们说明白,究竟是谁害死了他最心爱的儿子。

    可是他却什么都不能说,只能就这么忍着。

    皇帝心里一直憋着一股火,随着时间流逝,这股火不仅没有消减,反而变得愈发旺盛了。

    所以他干脆就这么吊着两个贵妃,不让这个出挑,也不让谁压另一个一头。后宫里一直维持着一种诡异的平衡。

    就拿延和十七年的新年来说,皇帝让荣贵妃负责给后妃和宗亲大臣们发放份例,就让全贵妃负责筹备新年宫宴。

    若是最近全贵妃的风头盛了一些,皇帝就会多赏赐荣贵妃一些东西,给荣贵妃长脸,反之亦然。所以一时之间,两个贵妃还当真难以分出什么高下来。

    就在荣贵妃和全贵妃斗得难舍难分之时,延和十七年的春天,不知礼部侍郎是怎么想的,突然请皇帝举行选秀。

    朝堂之中,附和之声一片。

    要说皇帝在过去,那也是一个风流帝王。不然他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妃子,还生了这么多的儿女。

    不过在他遇到俪妃之后,宫里就再也没举办过选秀了。

    毕竟一个俪妃都还没搞定呢,皇帝也没心思去找其他的女人。

    现在大臣们重提选秀之事,皇帝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大高兴,觉得这些臣子不懂自己的心意。

    可是转念一想,似乎也能理解。虽说皇帝的后宫如何,那是皇帝的家事,可是前朝和后宫往往拥有密切的联系。

    有的朝臣想要和皇帝的关系更进一步,就会想要把女儿或者孙女送入皇宫。有的人胸怀大志,想借着后妃的枕边风让皇帝注意到自己,从而崭露头角。还有人自知自身能力有限,想借着外戚的身份扶摇直上

    总之大体来说,举行选秀,对朝臣们有利无害。所以礼部侍郎一提,朝堂上几乎是一呼百应。

    皇帝本想借着为太后守孝的名义,推掉这次选秀。结果朱太傅的算学能力特别好,直接告诉皇帝,二十七个月的孝期已经过了。

    皇帝无语,只好说自己的儿子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广充后廷,开枝散叶。

    可大臣们好不容易开了这个头,哪里肯再听皇帝说什么,直说生了二十几个儿子的皇帝也不是没有,皇帝这十二个皇子还不算多的呢。还说什么为了国家社稷考虑,皇帝还应当继续努力云云。

    皇帝听的头大,只能勉强又找了一个理由出来,说是现在贵妃和四妃的位子都已经满额了,你们送女儿入宫,顶天了也就升到贵嫔,这个位置你们满意么

    这下子,许多有适龄女儿、孙女儿的高位官员就不说话了。

    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皇后的父亲,朱老太傅。

    朱太傅曾经是先帝的启蒙老师,先帝对他就算不说十分器重,那也是十分尊敬的。

    在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先帝就给他指了婚,册封朱氏为七皇子妃。

    皇帝本以为朱氏就算不是什么公府侯府的小姐,那也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应当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谁知因为朱太傅当年忙于准备科考的原因,朱氏并不是在他身边由他教导,而是在南方老家长大的。

    成亲之后,皇帝就对朱氏很失望。

    不过当时他只是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一般的皇子,先帝给他赐这门亲事,在那时候来看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所以说皇帝心里虽然不满,却也没敢说什么,还因为朱氏门第颇高的原因,一直对她处处忍让,这才使得朱氏越来越不尊重皇帝,夫妻渐行渐远。

    现在,皇后有名无实地被困在坤仪宫里,朱家人其实一直都是心有怨言的。只不过确实是因为皇后做错了事,他们也不好明目张胆地抱怨而已。他们只能一个劲地在家里合计,应当如何补救此事。

    救皇后出来,目前看来已经是很难了。虽说他们不清楚皇后当初具体犯了什么事,可皇后亲自签字画押,承认自己陷害妃嫔一事,朱家人都是知道的。

    所以,他们只能另想它法。

    最后想出来的办法,就是鼓动皇帝选秀,然后再送一个朱家的女孩儿进宫。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