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42 章

作品:《北宋捞兄日常

    郭夫子一听这话,是愣了一愣。

    一时间他竟分不清苏辙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可人家孩子都这样问了,他也只能道“随你们便吧。”

    苏辙带着苏轼一齐道谢后,父子三人这才走出了院子大门。

    苏辙已说起要平安帮他送什么衣裳,送什么褥子来。

    相较于他,苏洵脸色阴沉沉的,苏轼脸色也没好看到哪儿去,皱眉道“八郎,我们真的要将这一池子水写干吗这得写到什么时候去啊不会等到我七老八十,还在每天忙着写字吧”

    苏洵更是低声道“六郎,八郎,我看这郭夫子是半点没有收徒的意思,不过是存心刁难人罢了。”

    “为人师表者,哪里有这样的”

    苏辙却笑着道“爹爹,就算郭夫人真是刁难我,我也想试上一试”

    他这话一出,苏轼也道“既然你要试,我也跟着你一起试好了。”

    “我们兄弟两个不管做什么都要一起才行”

    苏洵见他们两人心意已决,无奈摇了摇头。

    很快平安就带着褥子,衣裳与笔墨纸砚到了白马书院,好在郭夫子并没有继续胡来,吩咐书童收拾出他隔壁的院子来,更要苏辙与苏轼两人与旁的学子一同吃饭。

    苏辙在北极院虽没念几年书,但凡事已养成了亲自动手的习惯。

    兄弟两人收拾好院子后,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他们略吃了些东西,洗了澡就躺在床上睡觉。

    在苏轼的百般央求下,苏辙仍拒绝了与他同睡一床的请求,只找了几个书童再搬了张床放进屋子里,如今舒舒服服躺在床上,正色道“六哥,你放心吧,这世上没有鬼的。”

    “就算真有鬼,黄泉路上有我与你作伴,你有什么好怕的”

    苏轼仔细一想,好像是这个理“也对。”

    他觉得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和苏辙在一起,他就觉得很安心。

    甚至在同一间屋子里,他的床还要与苏辙的床对着,这样他睡觉之前,一睁开眼就能看到苏辙“不过八郎,咱们真的要以水代墨,将那一池子水写干净吗”

    苏辙想了想,认真道“我也不知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会有办法的。”

    他今日是累极了,躺在床上很快就呼呼睡了过去。

    翌日一早起来,苏辙与苏轼两兄弟就直奔郭夫子院子而去。

    郭夫子自是没有起床的,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一合计,就拿起狼毫笔在院子的石板上写写画画起来。

    长时间弯腰,身子受不住。

    索性苏辙就在池塘舀了一碗水,搬了个小杌子,在台阶上写字起来。

    苏轼有样学样,也与苏辙一样。

    两人皆是有备而来,水壶,笔盒,甚至苏轼连糕点都带了过来。

    如今已至初冬,已有几分寒气。

    冷风一吹,似能吹到人骨头缝里。

    即便苏辙身上的衣裳穿的厚厚的,可写上一会字,就放下狼毫笔,双手凑在嘴边哈会气。

    哪怕如此,他一上午也没有停歇。

    到了中午,他甚至只啃了两个炊饼,又开始继续写字。

    到了傍晚,天已有几分擦黑,苏辙这才停下来。

    毕竟这年代可没什么眼镜,若眼睛近视了,还是挺麻烦的。

    他这才与苏轼一齐进去与郭夫子道别,“夫子,我们就先回去了,明日再来。”

    顿了顿,他又添了一句“您还是少喝点酒,多注意身子。”

    说起来郭夫子虽已起床小半日,但这还是他们三人第一次说话。

    今儿一下午,苏辙与苏轼两人抄他们的书,郭夫子看自己的书,写自己的字,喝自己的酒。

    如今听闻这话,郭夫子多少有些不耐烦,挥挥手道“知道了,知道了。”

    “你这娃娃,小小年纪怎么就这样唠叨”

    苏辙这才与苏轼退了下去。

    倒是正端着酒杯喝酒的郭夫子盯着他们的背影看了许久,想着这两个小娃娃鼻子,耳朵和手都被冻的通红通红,冷哼一声“没想到这两个小崽子还是挺厉害的,这么冷的天也没说放弃。”

    “呵,看这天气马上就要下雪了,也不知道这两个小崽子能坚持几天”

    接下来的日子,苏辙与苏轼就过上了这般艰辛难熬的日子。

    一开始,苏轼还能耐着性子抄书。

    可很快,他就按耐不住,偷偷与苏辙说起郭夫子坏话起来“八郎,你说郭夫子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我听人说了,郭夫子不仅是家中独子,更是老来得子,他出生时他爹娘已年逾四十,所以还未看到他成亲生子就已去世。”

    “你说,会不会是郭夫子遇上变故所以性情大变要不然怎么会想出这样折腾人的法子来”

    苏辙却低声道“六哥,慎言。”

    “世上无不透风的墙,当心有些话传到了郭夫子耳朵里去。”

    “更何况背后说人是非可不是君子所为。”

    苏轼微微叹了口气,道“我知道的,我就是心里憋闷得很,这才与你说说闲话而已。”

    “你放心,这等话我可不会与旁人说。”

    这一刻,他莫名有些想念史无奈,若是史无奈在这儿,定会与他一起说郭夫子的坏话的。

    兄弟两人躺在床上说着闲话,说着说着,却听到屋外传来沙沙作响之声。

    苏轼反应极快,从床上一跃跳了下来,趿了鞋子打开窗户,顿时脸就哭丧起来“八郎,外头果然下雪了”

    “今儿咱们还说今年的雪好像下的比往年更晚一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下,没想到怕什么就来什么,这雪晚上就下了。”

    说着,他转过头来看向苏辙,低声道“那八郎,咱们明天还去抄书吗”

    他多

    么希望能从苏辙口中听到否定的答案,却万万没想到苏辙一开口,他的希望却是彻底破灭下来“当然要去了,凡事要持之以恒,得要郭夫子看到我们的恒心和决心才行。”

    苏轼什么话都没有,只长长叹了一口气。

    苏辙自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可做学问,最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当天夜里,苏辙也睡得不好,一来是天气寒冷,二来是窗外的落雪声扰的人睡不着。

    翌日一早他睡得迷迷糊糊,就听到外头有人说“雪下的可真深啊”之类的话。

    苏辙索性起来了。

    门外的积雪已淹没他的小腿,走路都有些艰难。

    在他的催促下,苏轼这才磨磨蹭蹭揉着眼睛起来。

    兄弟两人正啃着包子,就在门口见到了任乳娘的身影。

    苏辙是面上一喜,道“乳娘,您怎么来了”

    任乳娘手里拎着个大大的包袱,笑着道“夫人叫我来的,说今儿下雪了,给你们送些护膝,暖炉过来。”

    “这些日子,你们可还习惯”

    苏辙点了点头,道“习惯。”

    苏轼却是摇了摇头,满脸委屈。

    看到这一幕,任乳娘满脸是笑。

    苏轼更是道“乳娘,怎么就您一个人来了”

    任乳娘道“今日突然变天,老百姓们担心像去年一样遇上雪灾,所以纱縠行的生意好得很,夫人忙,就差我过来了。”

    实际上她并没有说实话,并非程氏忙的抽不开身,而是程氏不敢过来。

    饶是程氏杀伐果断,雷厉风行,却也是个母亲,哪里能眼睁睁见到两个儿子受苦而无动于衷

    她一向视苏辙这三个孩子为亲身骨肉,如今是叮嘱了又叮嘱,这才恋恋不舍离开。

    而苏辙与苏轼穿的像头棕熊似的去了郭夫子院子。

    苏轼一路上沉着脸,苏辙怎么打趣他,他都毫无反应。

    进了院子,苏轼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池塘的水。

    他见着因落雪,池塘里的水又涨了些,嘴巴一瘪,差点就要哭出来了“写不完,真的写不完”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苏辙拍拍他的肩膀道“六哥,别想这些了,快开始吧”

    “今日天气冷得很,兴许咱们快些动起来就不冷了”

    苏轼虽苦着一张笑脸,但兄弟两人边背书边写字,你来我往的,只觉得日子倒也不似想象中难熬。

    郭夫子是被朗朗读书声吵醒的。

    半梦半醒之间,他原以为自己在做梦,毕竟迷迷糊糊扫眼看向外头,只见窗外亮堂一片,像出了太阳似的。

    他再仔细一听,有几分迟疑。

    外头那两个背书的小子可是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不是自己在做梦

    骤然降温,郭夫子还未吩咐书童拿出厚被子厚褥子来,躺在被窝里都冷的直哆嗦

    ,可想而知外头大概是冰天雪地的一片,该有多冷。

    郭夫子难得早早起床,将窗户打开一条缝看去,只见苏辙与苏轼兄弟两人丝毫不懈怠,边写字还时不时双手捧在嘴边哈上几口气,至于台阶上放着的暖炉,只怕早就冷了,被随意丢在一边。

    ▁想看阿洙洙的北宋捞兄日常吗请记住的域名

    更不必说这兄弟两人的手被冻的通红通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小猪蹄子了。

    郭夫子心下微动。

    其实他很早之前就听说过苏家两兄弟的名声,这两人在眉州有神童之名,却丝毫不以此为荣,依旧兢兢业业念书。

    他膝下无子无女,的确有收徒之心,却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

    看到这一幕,他恨不得冲出去与这两个小子说收他们为徒。

    可走到门口,他刚打开门,就有一阵冷风吹来,顿时将他吹的清醒过来“这么冷的天,若是这两小子能坚持十天再说吧。”

    “他们两个从小在蜜罐里长大,兴许过个一两日就放弃了。”

    “就算他们想坚持,我看他们家里人也不会答应的。”

    他虽嗜酒如命,却是聪慧过人,看得出来苏洵对他这个夫子不是很满意。

    苏辙正提笔写字写的正起劲儿,一抬头就看到了站在门口发怔的郭夫子,忙笑着道“夫子,您怎么起来了”

    他很快会过意来,道“是不是太冷了,您睡不着”

    “您等等,我这就去告诉青山哥哥给您拿几床厚褥子来。”

    他这话刚说完,就一溜烟跑开了。

    郭夫子不好意思的同时只觉得苏辙这孩子可真是招人喜欢啊,长得好看,又聪明贴心,以后定大有所为。

    倒是愣在原地的苏轼,脸上虽挂着笑,但他却能发现这崽子的笑并未触及到眼底,一看就是心里有几分怪他。

    这小子就远不如他弟弟会来事儿。

    索性就看在苏辙的份上,将这小子也收到麾下当徒弟好了,权当买一送一,反正一个徒弟也是收两个徒弟也是收,不收白不收。

    心气极高的苏轼若知晓郭夫子这样想,定气的头也不回就跑了。

    当然,这等话,郭夫子怎会告诉他

    很快,苏辙就带着那个叫青山的书童跑了回来,不光青山手上抱着两床厚褥子,苏辙手上更是端着早饭。

    苏辙更是笑眯眯道“夫子,厨房那边没想到您会这样早起来,所以没有专程为您做早饭,您就先随意吃些,垫巴垫巴。”

    “我与厨房说了,今日天气冷的厉害,您昨晚又喝多了酒,最好能吃一碗羊肉粉丝汤暖暖身子。”

    “羊肉切的薄薄的,用砂锅炖的软烂,里头再加上芫荽和葱花,一口下去,整个人都跟着暖和起来。”

    “您还想吃什么我去与厨房说一声。”

    说起来郭夫子在白马书院并不亲自教授学生,他教的可是夫子。

    白马书院的几个夫子学问一般,能够教书育人全靠郭夫子,他们有不懂得就来

    问郭夫子。

    正是因此,所以郭夫子在白马书院地位非同一般。

    郭夫子被苏辙说的馋虫都勾了出来,咽了口口水道“你想的很是周到,我中午就吃羊肉汤吧。”

    一旁的苏轼见状,也想要开口说话。

    可苏辙与他兄弟连心,他还未开口,苏辙一个眼神扫过去,他就乖乖闭上了嘴。

    郭夫子是极聪明之人,只道“苏轼,你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苏轼面上的笑容比起方才来多了几分诚挚,只道“夫子,我也想喝羊肉汤。”

    “我,我最喜欢吃羊肉啦”

    苏辙

    唉。

    他还是没拦住。

    郭夫子想了想,索性吩咐青山道“既然这样,你要厨房给他们两个也一人送一碗羊肉汤好了。”

    顿时,苏轼面上的笑容就更灿烂了“多谢夫子,多谢夫子。”

    苏辙沾了苏轼的光,中午就吃上了喷香的羊肉汤。

    甚至一连几日,青山都给他们送了好吃的。

    他觉得郭夫子对他们兄弟两人的态度正在一点点改变,可谓胜利在望。

    苏轼却是恬不知耻道“八郎,你得好好谢谢我,正因我那日找郭夫子要了一碗羊肉汤,所以才让他明白他不能一人吃白食。”

    “不过郭夫子每日的伙食可真好,鸡鸭鱼肉每日不重样,难怪他长得胖乎乎的。”

    苏辙笑了笑,连连称是“对,都是你的功劳。”

    “郭夫子对我们这样好,我们得加把劲才是,这样才不辜负他。”

    他想的是趁热打铁,只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没过几日,他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觉得自己好像病了。

    虽身上并未发热,但脑袋却是晕晕乎乎,整个人更是没什么精神。

    他知道大概是吹了冷风受了凉的缘故。

    但他还是想着再坚持下,毕竟胜利就在前方,他担心郭夫子以为他在故意装病。

    他每日都靠喝姜汤驱寒。

    很快就到了十月底,这日苏辙与苏轼刚起身,就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六郎,八郎,我来看你们啦”

    “我可想你们啦,你们想我吗”

    即便这人尚未露面,苏辙就知道来者是史无奈。

    果不其然,下一刻史无奈就闯了进来。

    他手上拎着好几包油纸,更是笑容满面“六郎,八郎,我给你们带了好多好吃的,有糖油果子,糖炒栗子,猪肉脯你们快来吃。”

    苏辙很是高兴“无奈哥哥,你怎么来了”

    史无奈笑着道“书院放假了,所以我来看看你们。”

    当日他前去北极院念书全然是因为苏辙兄弟两人,如今苏辙兄弟两人不在,他只觉每天度日如年“你们在这里还习惯吗”

    “有没有人欺负你们”

    “若是有,今日我替你们报仇”

    苏辙与苏轼对视一眼,双双摇头。

    若真说欺负他们的人,整个白马书院除了郭夫子还能有谁

    苏辙兄弟两人与史无奈略说了几句话,则要去郭夫子院子里继续抄书。

    史无奈直说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便要与他们一起过去。

    他原以为苏辙兄弟两人是坐在屋子里抄书的,却万万没想到是在冰天雪地里是抄书,不多时,他就见着苏辙手和脸都冻红了,虽说还是怪好看的,但更叫人觉得心疼。

    这个郭夫子真不是个东西

    他便坐在一旁劝道“六郎,八郎,你们两个天资过人,在哪里念书不是念”

    “在眉州,这白马书院是拍马都及不上青城书院的。”

    “我听说连程之元都去了青城书院,你们不如也去青城书院好了,免得在这儿受这窝囊气”

    这话是一字不落传入到了屋内躺在被窝里的郭夫子耳朵里去了,他竖起耳朵,想听听苏辙与苏轼俩兄弟会如何接话。

    下一刻,苏辙就道“青城书院有青城书院的好,白马书院有白马书院的好。”

    “无奈哥哥,你也不是岁的小孩,在白马书院说青城书院如何如何好,是不是不大合适我与六哥心意已决,这等话你就别再说了”

    史无奈只觉得苏辙平日里看着挺聪明的,怎么到了关键时候却是这样执拗,没好气道“八郎,若那郭老头一直不喊停,你们就要一直这样耽误下去吗”

    “你知不知道,如今程之元得意成什么样子,话里话外说你们兄弟两人放着青城书院不来,去什么白马书院,说你们两个脑袋有问题了”

    苏辙淡淡一笑,道“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怎么说,我如何控制得了”

    史无奈却是又急又气,一时情急,竟上前抓起苏辙的胳膊道“八郎,如今可不是犯傻的时候。”

    “如今你们刚中了秀才,正是该加油努力的时候,旁人都在勤学苦读,你们却整日在地上画画,这哪里能行。”

    说着说着,他却觉得不对劲起来,突然高声道“呀,八郎,你身上怎么这样烫你该不会是病了吧”

    他这话音刚落下,苏轼也忙凑了过来,那自己冰凉凉的小手探了探苏辙的额头,也跟着叫了起来“八郎,你的额头怎么这样烫”

    正躲在被窝里偷听他们说话的郭夫子也顾不上偷听,连忙出来,又是将苏辙抱进屋,又是要青山快点请大夫。

    期间史无奈闻到郭夫子身上的酒味儿,更是来气,喋喋不休道“郭夫子,您怎么能这样子”

    “这么冷的天,您躲在床上睡觉,却要八郎他们在雪地里抄书,您的良心难道就不会痛吗”

    “要是八郎他们有个三长两短,您就是杀人凶手知不知道”

    “真是的,我长到这么大,还从未见过您这样的人,您若不愿收他们为徒直说就是了,何必这样折腾人”

    他像是炮仗似的,活力十足。

    苏辙却冲他挥挥手,有气无力道“无奈哥哥,你别怪郭夫子,是我自己不懂事。”

    “前几天我病的都没有这样严重,原想着靠姜汤压一压就好了,不曾想没压住。”

    说着,他更是看向郭夫子,面含歉意“夫子,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您也别怪无奈哥哥,他是一时间太过着急,所以才口不择言的。”

    郭夫子微微一愣。

    他知道苏辙懂事早慧,却万万没想到这孩子会懂事成这样子,若他一早知道天底下竟有这般好的孩子,早就听了故去爹娘的话成亲生子了。

    他嗫嚅道“我,我”

    他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史无奈却道“郭夫子,您是不是觉得很对不起八郎”

    “既然这样,那您就赶快收下八郎他们为徒吧正好将功补过了”

    “八郎一向宽宏大量,想必也不会与您一般见识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