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4章 第 164 章

作品:《驸马要上天(种田青铜时代)

    开荒不能是想当然地把人往海边一扔,让他们自生自灭就叫开出了荒来。那样的话,哪怕能够捕鱼打猎,也会死因为缺少食物饿死很多人,再加上森林里的毒蛇猛兽袭击,也会让很多人丧命。

    非机械化时代,人力才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充足的补给物资非常重要。

    也就是说,在迁人过来的同时,商贸也要同时跟上,而通商的前提则是通路。

    裴三郎捡了根树枝,在脚下的泥土上画,给他们画蓝图,讲规划。

    他说“这里是南疆,别看现在穷,连座城都没有,但穷有穷的好,首先离它最近的封地都有六百多里,近千里地无人就封。地大,土地肥沃,想怎么开垦都成,开出来就是自己的。”

    这六百多里,在他上辈子的世界,大概就缩短到一二百里内,估计就是县与县,或者最多市与市的距离,开车大概两三个小时就到了,但在这个世界道路崎岖蜿蜒,多为盘山路,绕来绕去的。

    上半个小时的车程,这个世界能走一天。高铁十来个小时的路程,这里得走三四个月。

    上辈子的世界不用想了,从这辈子的世界考虑,最近的一座城到他现在的地方,一路上翻山越岭走了一个多月,这还是大家都是抛掉了马车、牛车等累赘,靠着骡子驮物资,他们轻车简行出发走的。

    如果是商队,至少两个月。

    现在还通不了商队,没路。

    他们这一路过来都是沿着河床、溪涧等没被密林封住的地方,实在没路走,就靠亲随军和战奴轮流开路前行,都是青壮,很多他上辈子那些年轻人过不去的小河沟什么的,大家伙儿能直接跳过去,或者是拉根绳从树上直接就荡过去了。整个队伍里,没有不会爬树的,他现在上树能像猴

    南疆极度贫穷,没物资没路,需要从其他地方调过来。

    裴三郎先把距离南疆城最近的边临城画出来,说“这里,边林城。我们需要从边城林到南疆,开通条商道运物资。大凤朝各地的商队把物资运到南疆城做交易,我们的物资从这里采买,也在这里卖出去。之后,这里,离开南疆,出了大凤朝的国境,一直到我们现在的位置,不让其他人进来,派战奴封死。”

    “从边临城到南疆城,再到这里也就是出了南疆城再走三百里,沿途建客栈、补给点,供商队行走,只建客栈补给点,不建其它的。只需要保障货物往来,我们的商队在路上能够有个安全的补给和休息点就可以了。待过了这一段之后,一直到大海边,每隔十里,建村子。”

    裴七不太明白,问“村子要做什么”

    裴三郎说“这里靠海,能产盐,以后我们用盐上可以自给自足。这一片是浅海,风平浪静,从生长的大树就能看出,这里不处在台风地带上,适合搞渔业养殖。渔民可以出海捕鱼,也可以养鱼,还可以种海带、海菜,之后制成干海鲜,运往大凤朝各处。山珍海味是贵族桌上的膳食,能卖出高价。”

    “京城的地有限,我们如今自己有米粮铺,都是靠从各封地收来再倒卖的,但如果自己种稻谷”

    裴七的眼睛亮了。沿途那么多河流,很多低势低的地方,找奴隶开垦成稻田,那就是源源不断的收成。

    井康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裴曦。

    如果只是做买卖,惜命好享受的曦公不可能亲自翻山越岭跑到这里毫无人烟的毒蛇猛兽之地。太子跟青鸾长公主不合,太子不满曦公处处针对,亲随军里早已经传开了,曦公这是在安排退路了。

    大凤朝刚打完仗,这场仗是怎么打的,曦公出京前打成什么样,出京后又打成什么样,大家都看得见。公侯们都在等着太子姐弟反目,曦公选择这样的地方,显然是想避开将来朝廷跟天下公侯们的纷争。

    以曦公的本事,将这里经营成一片安身立命之地,不成问题。

    井康想明白其中的关节,便仔细听着曦公跟他们讲开垦这片地方的种种安排。

    裴三郎告诉他们,沿途先建客栈,待建成客栈后,再沿着客栈开垦。

    开垦出来的地方,优先划给有功的战奴。

    得到土地的奴隶们,可以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盖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屋。房屋盖好后是他们自己的,可以传给子子孙孙。他们耕作的土地,上交三成产出,自己留七成。

    “我们开垦出来的土地,不再建成庄园,也不派庄园管事,而是派村长和卫队长。”

    “村长管土地耕作、教村里的孩子识字、算数。当村长的人,一定要会识字、算数,最好有过当作坊管事、店铺管事的经验。卫队长则是带着一支十人的战斗卫队保卫村子,包括每天早晚训练村民们战斗,战奴中的十夫长担任。派过来的村长和卫队,给他们就近划分土地,安置家眷。”

    “所有人在安家的地方都要登记户籍,增加人口或减少人口都要有记载”

    裴三郎画了五个村子,又在五个村子之中圈出一个地方,说“五个村,挑居中的位置,设镇。镇子里设买卖铺子,供应周围村子的买卖,管理镇子的人叫镇长”

    至于镇之上的县,在这个世界已经是可以建城成设立封地主了。

    要把这么个荒山野岭发展到有县城是需要时间的,不是现在就能安排得了的。

    他现在的计划就是两步走,一步是用迁奴隶过来,先把地开垦起来,第二个则是靠设立作坊聚人气,从商贸发展经济以及民生。

    招商引资跟当地人自己在地里刨出点东西,发展速度完全是天壤之别,他都不需要招商,自己投资开干就够了。因为有铁矿,还想发展铁器,他暂时不打算让其他人进驻。

    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

    他过来看好了,别人见到有利可图,绝对会有样学样,也过来搞这些事。

    在京城里,他必须要多乖巧就得有多乖巧,在这里,离大凤朝都有好几百里远,他有那么多的战奴,除非是老丈人派亲随军过来,不然,谁来抢地盘,打谁。

    即使老丈人真要派亲随军过来,可以让狗萝莉去找她爹汪。

    天子和皇后的孩子中活下来的就这一女一子,儿子有整个大凤朝可以继承,女儿最多只能落得一块封地和一些钱财,在大凤朝国土之外捞点外快,没有损到任何人的利益,会同意的。

    开荒很苦,但有高工资高待遇,也有发展前途。

    裴七有委任村长、镇长的权力,算是管经济的。

    井康则是管地方防卫的。

    村子里设有卫队长、镇上还设有卫营长,相当于设派出所和民兵,要管治安、打野兽。

    一个卫营设八个卫队,其中五个卫队在村子里,镇上有三个卫队,再加上些后勤之类的,能管一百人左右。卫营长算是管着一个镇的地盘,妥妥的实权职位。

    他对井康和裴七他们的说法是,派过来的战奴都是他花钱买的,谁敢仗着自己是贵族打死他的奴隶,偿命。

    他经营这些年,也算有了些自保之力,也能护着一些人了。奴隶们有点生命安全保障,努努力、勤快点,也能攒下点钱财,活得有点人样。这也算是互惠共赢。

    他把计划实施方案告诉井康和裴七,让他们有一个大概的行事方向,到操办的时候还得因地制宜视情况而定。

    他们都很默契地没问为什么要做这些,只在心里算盘过后,问他要钱粮物资等东西。

    来开荒,必须要有物资做支撑的,这些都是要给到位的。不然,没吃的,饿死了,没帐篷,半夜让狼叼走了,没工具,不可能拿手砍树。

    他给了他们调派的权利,出了深山老林子,又给他们调来了足够的金子和战奴。从南疆到京城,一来一回,最快至少要九个月,如果出点什么事耽搁一点,一年过去了。他们如果什么事都找他汇报调度,黄花菜都凉了,会比瑞临长公主还惨。瑞临长公主上京调粮,结果仗都打完了她才走到半路。

    他把井康和裴七留在南疆,便在亲随军和战奴们的保护下启程回京。

    他十六岁出京,去打仗的地方凑了两场热闹就到十七了,之后借着开盐道的名头慢慢悠悠地往南疆来晃荡一圈,到回到京城里,狗萝莉的十九岁生日都过大半年了,他的十八岁生日也早过了。

    大冬天,公侯们进京的日子,他回京了。

    通常来说,公侯们进京,一路舟车劳顿,基本上都是风尘仆仆的。他们会在鲁城休整一两日,精神饱满地进京,免得有失仪态。

    裴三郎归心似箭,离京城越近就越想早点到。

    仪态不仪态的,在自己家洗白白的舒舒服服休息,比在鲁城住客栈强多了。

    他跟鲁二郎的大哥,也就是现任鲁公打了个会面,自己带着骑兵,骑着骏马,一路疾行往回赶。

    他在先去见爹娘还是先去见狗萝莉之间小小地挣扎了下,决定先进宫见天子。

    得先交差嘛

    他去见天子,青鸾长公主府在必经之路上,于是路过家门还回了趟府。

    羽青鸾不在家。

    他让骑兵们回营述职,自己则洗了个澡,整理了仪容,带上十几个披甲人,骑马赶往皇宫。

    他刚到宫门口,就见到羽青鸾的鸾驾从宫门里驶出来,他赶紧拍马上前,喊“青鸾。”

    帘子掀开,羽青鸾坐在鸾驾中,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那表情有点傻,好像完全没想到他这会儿会出现在这里。

    他忍不住笑地看着她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羽青鸾面无表情地放下了帘子。

    裴三郎“”几个意思

    紧跟着,帘子又被掀开了,羽青鸾喊了声“裴曦你何时回来的”按行程,他现在应当在鲁城。

    两年未见,昔日面白玉如的神玉公子,皮肤黑了很多,他褪去了之前的少年稚嫩,身穿毛皮大氅,身骑骏马,衬得身姿挺拔英武。乍看之下,羽青鸾没敢认,细看之下,才确定真的是裴曦。

    裴三郎回道“刚回。亲随军和战奴们都还在鲁城,我带着骑兵快马赶回来的,刚才在府里沐浴整理了仪容便过来了”他顿了下,问“你要去哪边”指指长公主府方向,又指指皇宫。

    羽青鸾心说“自然是回宫。”只是,裴曦来了,她便回宫,脸上有点绷不住。她的脸色微微泛红,抬指,指指皇宫。

    裴三郎翻身下马,把马缰交给身边的刑战,便钻进了自家老婆的鸾驾中。

    羽青鸾“”

    ,,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