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八十六章:动手

作品:《锦衣

    630shu ,

    张静一交代完了。

    好整以暇地走至审讯室。

    审讯室里,李如桢的刑讯已经结束。

    不过,盛长春显然没有问出什么有用的讯息,这令他冷汗淋漓,生怕张静一怪罪。

    张静一却只是挥挥手,让这盛长春退下,而后进入了审讯室里。

    李如桢此时坐着,他脸色苍白,气色已比来时差了许多,张静一进来后,他便冷冷地盯着张静一,唇边冷笑着。

    张静一道“没想到,你竟如此硬气。”

    “他日,我一定会让你好看。”李如桢依旧死死地盯着张静一,眼中显露着狠戾。

    而后露出一抹轻蔑之色,又接着道“即便有那昏君袒护你,你以为能护得了一时,护得了一世吗酷吏,不会有好下场。”

    张静一只淡淡地道“乱臣贼子也不会有好下场。”

    李如桢笑了,道“那么拭目以待吧。怎么,你一定已收到了什么风声吧,是不是我这谋逆大罪,很快就要从轻发落了。”

    李如桢随即,露出了几分自得之色,口里道“许多事,没你想的这样简单很快,你就知道了,只是到了那时,你却要仔细自己了。”

    张静一只点点头,平静地道“那就拭目以待吧。”

    他居然没有恼羞成怒,只是很轻描淡写的样子点了点头。

    这令李如桢有些诧异,他本以为张静一在暴怒之下,会继续对他用刑的。

    可张静一却已转身,走了。

    随后几个校尉,直接将他拘押出去,送进了囚室。

    次日一早。

    天启皇帝今日起的格外的早。

    魏忠贤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天启皇帝穿衣梳洗,一面道“陛下,百官已至皇极殿了,至于那钦犯李如桢,还有吴襄,却不知有没有押送来。”

    天启皇帝脸色淡然地点点头道“知道了。”

    魏忠贤有些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似乎陛下准备御审,应该是有所松动了。

    毕竟,是要考量后果的嘛。

    可陛下从清早到现在,对他的许多话都是置若罔闻的样子,却令他有些捉摸不透。

    魏忠贤不喜欢这种感觉,他努力想要猜测天启皇帝的心意,却见天启皇帝的脸色一直无喜无悲的样子,便勉强笑道“奴婢这几日,给京中各营,都布置了镇守的太监,这是为了防范未然。”

    “靠几个太监,就可以解决问题吗”天启皇帝道“说到底,问题的根子不在此处。”

    丢下了这句话,天启皇帝已往外走,边道“去皇极殿吧。”

    这皇极殿本是奉天殿,嘉靖皇帝崇尚道教,因而才改了名。

    这里是三大主殿之一,最是宽敞,适合廷议以及一些祭祀的场合。

    天启皇帝到了皇极殿,随即升座。

    百官似乎早已在此久候多时,便纷纷行礼,口呼万岁。

    天启皇帝只稳稳地安坐着,却不吭声。

    百官们见陛下不言,一时也是心里七上八下,便个个都缄口不言。

    这皇极殿里,一时间竟是说不出的安静。

    新县大狱这里,两个钦犯已经浑身镣铐,而后押上了囚车,让人护送往宫中。

    按理来说,这一次廷议,张静一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佥事,也是应该参加的。

    不过张静一似乎对此没有兴趣,而在此时,他却召集了锦衣卫以及教导队的所有武官。

    此刻,他的目光在他们的面上逡巡,而后道“今日的行动,至关重要,我等能有今日,在于陛下的竭力支持。这天下,还有那朝堂,人们一再讲什么受国恩,要晓忠孝礼义。可这些,其实是屁话,真将这话当一回事的人又有几个呢不过今日,我却要旧话重提,这是要告诉你们,别人将不将这些话当一回事是他们的事,我们不同,我们没有退路,我们没有什么家世背景,我们今日就是因为我们如别人所言的那样,是陛下的鹰犬,是爪牙。”

    “对此,我未必这样看,在我看来,与其说是陛下的鹰犬和爪牙,不如说,我们是新政的鹰犬和爪牙,因为我们得了新政之利,因新政而起,如今新政在即,有人不满。不满乃是人之常情,可是他们敢弑君,敢做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那么,也就别怪我们这些鹰犬和爪牙不客气了。”

    “他们是什么东西。”说到这里,张静一鄙夷地冷笑道“不过是凭着所谓家望和家世而起,尸位素餐的低能之辈罢了。竟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既如此,那么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

    说罢,他顿了一下,便道“行动吧,按预定的计划,立即行动起来。”

    “喏”

    众人轰然回应。

    张静一背着手,目光逐渐从锐利变得平静,而后道“来人,给我备轿子,时候也不早了,我身体疲乏,坐轿子进宫吧。”

    密密麻麻的緹骑,开始按着腰间的佩刀走上了长街。

    这在新县,是极少见的情况,新县千户所,极少扰民,所以即便有緹骑出没,也绝不会大规模的行动。

    可在此时,一队队的緹骑呼喝着,个个头顶着范阳帽,全副武装,而后如潮水一般,涌入各处街巷。

    另一边,教导队已是荷枪实弹,也开始出来。

    只是他们相比于四散而去的緹骑,却是纪律更为分明,结成了队列,如长蛇一般

    本是平静的京城,骤然乱了。

    钦犯李如桢与吴襄已被带到宫中。

    李如桢和吴襄入殿之后,随即便拜倒在殿中。

    群臣则是纷纷看向李如桢和吴襄。

    随即,便听李如桢和吴襄道“罪臣李如桢见过陛下”

    说罢,磕头。

    天启皇帝看也不看他们一眼,而是抬头看了一眼魏忠贤。

    魏忠贤会意,他是东厂厂臣,最重要的是,他秉持的乃是皇帝的旨意。

    虽然魏忠贤此时心里也没底,不知陛下到底想怎么发落,此时却还是扯着嗓子道“李如桢,你可知罪吗”

    李如桢道“知罪。”

    “何罪”

    “不该听信妖言,受人蛊惑,以至差点犯下大逆之罪,臣自知这是必死之罪,不敢乞求赦免,但愿请死。”

    他说罢。

    百官们心里就都有数了。

    “只是听信了妖言”

    “正是。”李如桢气定神闲,脸上没有丝毫的惧色“当然,大错已铸,要杀要剐,臣觉无怨言。”

    说罢,殿中陷入了沉默。

    魏忠贤回头,看一眼天启皇帝。

    见天启皇帝不言,魏忠贤心里就更没有把握了,于是又道“你调动了这么多兵马,还想避重就轻”

    李如桢道“这确实该死。”

    魏忠贤道“谁是你的同党”

    “若有同党,吴襄便是”

    此言一出,一直抵着头,老实跪着的吴襄,在旁禁不住道“冤枉”

    魏忠贤便看向吴襄“你如何冤枉”

    吴襄忙道“臣是受了李如桢的蛊惑。”

    这一切,都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

    二人又开始扯皮。

    于是百官的目光都看向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却是依旧缄默不言,他只似笑非笑地看着跪着的二人,此时帝心难测,倒是让不少人焦灼起来。

    魏忠贤心里说,还不如丢去诏狱里直接用刑呢,不然这样的问话,能问出一个鬼来。

    虽是这般的想,可魏忠贤还是不敢怠慢,于是又接着问“吴襄,你还有什么同党需要揭发”

    吴襄道“我不过是区区游击将军,一切都按总兵官的命令行事。只怪臣糊涂,才酿成今日之祸,现在却要将一切都栽赃于罪臣,这实在是冤枉。”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

    这般的相互推诿,实在有些不像样子。

    问题在于天启皇帝一直一声不吭,魏忠贤不知天启皇帝的心意,因而每一句讯问,都是四平八稳,不偏不倚。

    眼看着,就要僵持下去了。

    天启皇帝这个时候,却突然站了起来。

    众臣见天启皇帝站起,目光便都落在天启皇帝的身上。

    天启皇帝踱了几步,而后道“一场谋逆大案,迄今却还寻不到主谋,朕若不是有张卿和军校生员们拼死保护,只怕这个时候,朕已不能坐在此和卿等在此论罪了吧”

    众臣听罢,从陛下的口吻之中,分明感觉出了有责怪之意,此时哪里还敢闲着,纷纷拜下道“臣等万死。”

    天启皇帝却是叹道“都说万死,可大家却都活得好好的,倒是朕,人人都说万岁,可有多少人,心里恨不得让朕活不过百日呢,现如今,有人想要朕死,便是杀父之仇,只怕也不过如此,朕自问对你们已经没有亏欠之处,如今,为何落到孤家寡人的地步呢”

    这番话,却不知是责问谁。

    百官们面面相觑着,不是说好了御审吗

    这到底想要审谁

    这种让人无法揣测的态度,不禁让人更觉不安起来。

    就在众人心里猜疑不定的时候,天启皇帝却是道“好啦。都起身吧,先审此案要紧”

    求点月票啥的。

    另外,还有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