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3章 宋应星来访

作品:《大明匠相

    魏忠贤这时候带着几个小太监,端上来十多样菜,在东暖阁里摆放起来。讀蕶蕶尐說網5203187

    朱由校站起身来,在上首坐下,然后对魏忠贤和李峰说道“来,魏大伴和李爱卿,你们两个都陪朕吃饭喝酒”

    两人这才在朱由校的一左一右坐下。

    魏忠贤给朱由校斟上酒,又命人给李峰倒上酒。

    朱由校拿起筷子,笑眯眯地看了桌子上的饭菜,转头对李峰说道“李爱卿,你知道吗,朕最喜欢吃魏大伴做的饭菜了。只是这几年魏大伴帮朕打理政事,已经好久都没有做过了。来来,你尝尝这红烧鲤鱼,朕一直是最爱吃的”

    说着他便夹了一块鱼肉放在了李峰的面前。

    李峰连忙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虽然朱由校表现的很亲近,但是他可不能随便。

    将那鱼肉放进嘴里,李峰仔细地品味了一下,果然这鱼味道做的不错。虽然没有后世的那些调味品,但是外酥里嫩,咸淡适口。据野史上说,这魏忠贤在入宫前,曾经跟着一个亲戚当厨子,看来是不会有错了。

    李峰将鱼肉吃下肚子,然后笑着对魏忠贤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魏公公当真是好手艺,这可是小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红烧鱼,难怪陛下念念不忘”

    魏忠贤呵呵一笑,对李峰说道“平辽侯过奖了,咱家为了皇上吃的开心,费点心思也是应当的。”

    至于其他的菜,味道都很不错,看来这魏忠贤还真是一个当厨子的好料啊。那句话说的什么,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这句话,魏忠贤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三个人边吃边聊,完全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哪里能看出暗地里剑拔弩张,你死我活。

    这顿饭吃了半个多时辰,朱由校喝的微微有些醉意,不过看到李峰和魏忠贤两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样,便心满意足地拉着两人的手说道“魏大伴,李卿,你们两人,都是朕离不开的人,都是朕嘴喜欢的人,一定要好生配合,千万不要做让朕伤心的事情”

    李峰连忙点头,对朱由校说道“是,请陛下放心,微臣还想常常吃到魏公公做的饭菜呢”

    吃过了饭,李峰便告辞出宫了,魏忠贤是亲自将李峰送出了三道门槛,这才拉住李峰的手,亲切地说道“平辽侯,咱们可要记住皇上的话,其实老夫真的是很看好你的,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想收你做后辈了”

    李峰哈哈一笑,抖落一身鸡皮疙瘩,对魏忠贤说道“魏公公抬爱,李峰是也是对魏公公佩服不已,也感激不已。当初若不是魏公公帮忙,恐怕小子早就已经人头落地,哪里能够有今日的荣华富贵只是小子着实是命不好,怕损了公公的阳寿,才不敢高攀的。”

    魏忠贤也是哈哈一笑,眯着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不怕不怕,能有平辽侯这样的孙子,老夫就是立马死了,也能瞑目了”

    李峰一听,爆发出一阵更加爽朗的笑声,使劲地晃了晃魏忠贤的手,说道“魏公公,你又说笑了”

    此话一说,两人都对视一眼,大笑一番,李峰便转身离去了。

    魏忠贤看着李峰的背影,慢慢地收敛了笑容,自言自语说道“我是在说笑吗”

    两人这番表演,让在一旁伺候的小太监看的眼珠子落了一地,心道不是传说魏公公和平辽侯正斗得紧张吗怎么现在两人似乎变成了好基友

    李峰出了紫禁城,上了马车,将车帘子放下,这才收敛了笑容,换成了一副严肃的面容。

    在心里长出了一口大气,他暗自庆幸今天没有轻举妄动。一早去的时候,朱由校怀疑自己攻击魏忠贤,所以对自己也是有不满的。从他叫自己的那声“平辽侯”就可以看出来。

    好在自己见机得早,没有被东林党人的余孽裹挟,否则话,自己就要倒霉了。

    朱由校是一个极为注重亲情的人,他将魏忠贤和客氏视为自己的亲人,绝对不会容许有人去伤害他们。所以东林党一上来就将矛头对准魏忠贤和客氏,所以才会输的一塌糊涂。据说魏忠贤曾经想要和东林党妥协,可惜的是东林党人却是寸步不让,非得要将魏忠贤置于死地,于是双方便最后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今日皇帝叫魏忠贤亲自做饭,显然是在向自己传达一个意思,那就是他对魏忠贤的亲近和依赖,是从小到大慢慢积淀起来的。

    李峰想通了这一点,知道在短时间内要扳倒魏公公是不可能的,只要自己能够在这段时间内,和那魏忠贤保持距离,提防着一点就可以了。反正现在已经是天启六年,若是崇祯皇帝上台的话,魏忠贤铁定就要倒霉了。

    一想到这个问题,李峰忽然又是一阵奇怪,这一阵子看着朱由校的身体都是好好的,气色红润,也没有什么毛病,怎么会在一年之后,一下子就不行了呢

    说句实在话,他来到这大明朝之后,和朱由校相处的还是很开心的。这熊孩子没有什么架子,心地其实挺淳朴善良的,又虚心好学。李峰对朱由校的感觉呢,就是半个皇帝,半个朋友。因此一想到这么一个精壮的小伙儿,竟然在一年后,就不治身亡了,李峰就觉得有些伤感。

    希望到时候,自己能够帮助他度过那道难关吧,否则的话,后面上台的朱由检,据说脾气很不好,能力也差,还特别能折腾。更主要的是,朱由检这家伙上台之后,很快就起复了东林党人一伙,结果导致国家的财税政策严重倒退,造成了大明王朝很严重的财政危机。最后的结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皇帝和政府破产了,玩完了。否则的话,也不至于被李自成一个小驿卒带着一帮流寇就将北京城攻了下来。

    回到了皇家学院,李峰就去找了熊廷弼,嘱咐他这段时间大明中央日报不要发布关于魏忠贤的文章。

    回到了家里,只见院子里晾满了芦苇叶。李峰好奇地问道“这些芦苇叶用来做什么的呀”

    正在院子里带着李鸿章玩儿的沈佳说道“这些是用来包粽子的呀”

    李峰更是大为惊讶,说道“粽子怎么是用这么窄的叶子包成的”

    沈佳笑了笑,说道“咱们北方,当然是用这种芦苇叶包成的。只有在南方,才有那种粽子叶。”

    李峰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时候的交通运输不是很便利,所以各地的粽子叶也各不相同。

    还有几天就到端午节了,李峰忽然觉得时间过得真快。自己到大明朝来,这已经是第二个端午节,自己更是连儿子都有了。于是小小地感慨了一声“时间过得真快啊”

    沈佳转过头来,看了看李峰,说道“李郎,你这是发什么感慨啊”

    李峰笑了笑,说道“为夫是感慨时间是把杀猪刀,把一个小姑娘,眨眼就变成了孩子他娘了。”

    沈佳一听李峰的话,顿时就不乐意了,撅着嘴说道“李郎是嫌我老了吗”

    李峰一看,急忙说道“怎么会呢,你还是那么年轻漂亮,有了一个那么乖巧的儿子,就更闪现着伟大母亲圣洁的光辉。”

    沈佳一听李峰的马屁,噗嗤一乐对他说道“少说好听的,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

    摇摇头,李峰便上了楼,坐在屋子里开始写射雕。现在射雕每天都在中央日报上连载,好在每天的字数不多,只有两千字,所以李峰还能跟得上。

    写了一会儿,他就觉得心中一阵烦闷,总觉的自己忘记了什么事情,而且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于是他将笔扔下,然后慢慢踱步到了天台上,凝望远处的昆明湖和瓮山。

    正在此时,有门卫前来禀报,说是在皇家学院的门口有人来找他。

    “他叫什么名字”李峰对这种到皇家学院来找他的人,有些好奇。

    门卫答道“回李侯爷,那人说他叫宋应星”

    “什么”李峰一听,顿时吃了一惊,然后马上吩咐道“快快有请”

    门外答应了一声,转身就走。走了几步,李峰便在后面叫住了他,说道“算了,我还是亲自去一趟吧”

    李峰急急忙忙地到了皇家学院的门口,就看见一个留着小胡子身穿青衣的中年男子,年纪约莫四十岁左右。

    李峰走上前去,对他拱手一礼,问道“请问可是宋先生”

    那男子连忙回了一礼,谦虚地答道“鄙人正是宋应星请问阁下是”李峰哈哈大笑,上前对他躬身行了一个大礼,说道“闻名不如见面,宋先生,在下李峰,久闻大名,失敬失敬”这一番话说得宋应星莫名其妙,满脸黑线,连忙躲闪到一旁,惊讶地说道“原来您就是平辽侯学生默默无闻之辈,何以当得起平辽侯亲自来迎接”

    一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