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46 章 红蛋

作品:《华枝春

    华枝春怀愫

    沈聿手上那只绿玉环是朝华的尺寸,他送给朝华这只则是他的尺寸。

    等等以后,再互换过来。

    朝华终于知道沈聿为何在省闱之前还要接抄经这样细碎耗神的活,他想赶在今天把指环送给她。

    指环松松套在朝华大指上,她本就生得白,碧绿的玉环戴在指间,更衬得肌肤如雪。

    “以后不可,”面颊染上烟霞色,语气微微涩然,“省闱之前不管你再送什么,我都不收。”

    沈聿讶然片刻,她怎知道跟着想到时常在自己身边打转的容五容六,明白过来。

    原来她还会问她的弟弟们,他在书院中除了读书都做些什么。

    朝华看他脸色就知他在想什么,她耳尖微红,但正色道“我并没想窥探你的行踪。”

    沈聿却笑了“书院中,有堂录负责记录出勤,掌德业负责考查德行,你稽查我,也是应当的。”

    他其实还有余银,书院里几乎没有花费,但那些是卖家中田地得来的钱,田地也不是他自己挣下的。

    他想用自己挣的钱来买这件礼物,随身佩戴千百个日夜,而后再互相交换。

    在沈聿中秀才之前,乡间人也偶尔嚼舌,说沈家这儿郎是不是命太硬了,所以才克父克母

    放在以前沈聿听见连嗤之以鼻都觉得费功夫,如今他却有了一丝犹疑。

    每抄一字经文便多祈一点福祉,用这个换来的钱买礼物,戴在她指上才能安心。

    朝华指尖紧扣,玉环凉意沁入掌心“别的到省闱之后再说。”

    沈聿扬眉“好。”别的省闱之后再说。

    朝华又伸手捻起颗豆子,因低着视线,看见沈聿鞋面上俱是泥土灰尘。三天竺水路陆路都难通,他不会是赶路过来的罢

    沈聿也捻起颗黄豆,他也没想到朝华的舍药赠医竟会真的亲历而为,心中敬意更甚。

    沉璧又想去拿前面寺庙赠的结缘豆,又不能离开姑娘半步。

    站在原地看姑娘和沈公子吃了一颗又一颗。

    眼看那两个人的缘越结越深,沉璧又忍不住想,这么多盐煮黄豆吃下去,晚上会不会放屁

    荐福寺敲了晚鼓,白日用钟声示意信众们寺门已开,暮鼓告诉病人们今日舍药结束。

    鼓声透过黄墙翠壁,“咚咚”传到人心头。

    “我要回寺中去了。”

    沈聿一点头“我也要回书院去。”

    话虽是如此说,可谁也没先动步子。

    最后是朝华先动,她怕沈聿再晚些下山,回不去书院。

    走到寺前,转身进小门内,回头望去,沈聿还站在原地。

    甘棠已经备下了一盆热水,寺中人多,如今药师殿还辟出半间住着重病患,吃晚饭前要热水洗澡实在太难为寺中女尼。

    但天这么热,出了一身汗,总得先擦洗。

    甘

    棠等了许久才等来热水,对朝华道“要沐浴还等再等等,我让咱们的人在灶下等着,等到大家吃了饭煎了药再给姑娘烧热水,先擦一擦罢。”

    不费寺里的人力,也不费寺中的柴火。

    朝华取下指间的绿玉环,对甘棠道“我记得我那个金打的香丸荷包上有根金链子。”

    甘棠看了眼绿玉环,一瞧尺寸就知不是姑娘那一枚,这是沈公子送的

    “是有,怎么了”荷包是纯金打造的,镶嵌着露珠大小的各色碧玺石,专搁香丸用,夏日里生津生香,因为贵重有一截金链能缠在腰带上。

    “把那截链子取下来。”

    朝华擦洗过颈项手臂,甘棠取下金链交到她手上“姑娘要这个干什么用”

    朝华并不答话,拿着金链坐到禅房窗口,将那枚玉环套在链上,又将链子两头的金扣牢牢扣上。

    甘棠转出门去找沉璧,找了一圈才找到沉璧的人。

    沉璧在外面溜达了一圈,也托了个苇叶叠的小碗回来,看见甘棠把碗托到她面前。

    “你去讨结缘豆了”甘棠看了眼碗,拿一颗嚼吃了,“你不是不爱吃这些么”

    这东西淡津津的,不过有一点咸味而已,几乎就是白水煮豆子。沉璧爱吃肉爱吃甜,从来也不爱吃这没味的。

    沉璧讷讷“我还以为今年的豆子煮得好吃。”

    每家寺院门前都搭起草棚,个个都打黄幡,每张黄幡上都写着“普结良缘”。她吃了第一家不好吃,又去了第二家,还是不好吃。

    被姑娘和沈公子给骗了。

    沈聿从三天竺回到万松书院时,天已全黑,今日放假,书院中的学生们都去凑城中浴佛节的热闹。

    楚六也随同窗们出去散玩,回来时看见沈聿又坐在书桌前,以为他还在抄经“沈兄,这种日子也在”

    话还未完,就见沈聿面前不是经卷,而是在看大业律中的名例律。

    楚六微抽口气“沈兄,你已经在预备京闱了”

    大业科举选士,省闱取中之后,京闱除了基础要考的文章外另有三科可选,每位举子可以选考两科。

    大多数人会主攻一科,再将另一科作为备选。

    沈聿在看的是三科之中最难考的明法科。

    “今日放假,看看这些散散神。”

    楚六无话可说,谁看名例律散神

    “你就没往外头走走”刚说就瞧见沈聿的书桌上搁着个苇叶做的小碗,一看就是佛寺里舍的结缘豆。

    “这是沈兄从圣果寺求来的罢没想到沈兄你还相信这些。”

    圣果寺因有取胜果之意,离万松书院又近,今日有很多书生学子上山讨一点豆子,把这看作胜果,讨个好彩头。

    沈聿不好解释,只得默认了。

    楚六又看了看那已经吃空的苇叶碗,奇道“沈兄,这淡津津的盐水豆子,你全都吃完了”

    楚六知道沈聿是衢州人,那边的饮食与蜀地颇有些相似,衢州菜辣中有鲜,鲜中有辣。

    沈聿就更爱食辣,食堂菜色寡淡,他就自备着辣椒酱,偶尔还能看见早上他用辣酱沾馒头配粥吃。

    楚六碰不了一点辣,闻见了都要打喷嚏,见沈聿一个爱吃辣的人,竟然把从胜果寺讨来的盐花白水豆全吃完了。

    心中不禁感慨,沈兄欲得胜果,心志实坚。

    “早知你去圣果寺,就该央你替我也讨一份结缘豆来,或是留一半给我也行。”

    楚六说完,就见沈聿脸上神色微妙,然后他听沈聿说到楚兄若是想要,我此时上山来回也就大半时辰,这一份heihei纵没吃完也不能给你。”

    一颗都不给。

    楚六赶忙摆手说“不用不用”,这就是讨个彩头的东西,哪能再让沈兄爬到山顶呢。

    但他看见沈聿对考举如此虔诚,也觉得自己还能再少点娱乐。自今日起,他便要跟沈兄一起悬梁刺股,发奋图强

    楚六刚发下宏愿,沈聿就放下了名例律,走到屋外松下望月。

    隔着窗户,他听见沈聿喃喃自语“犹如满月,光遍虚空。”

    今天初八,月亮还没到圆的时候呢

    天边月色湛然莹洁,夜还未深,朝华散了头发,穿着单衫罗衣在禅房廊庑下乘凉。

    春夜的风拂在脸上身上都带着一股温润湿意,几个丫头都累了一天,连家里跟来的健妇仆从们也都没歇着。

    芸苓青檀几个也都四散而坐,忙了一天,连寺中女尼们拿的粗茶水都觉得好喝生津。

    沙门尼道“这茶叶也是施主布施的,请女檀越们尝尝。”

    青檀紫芝一人喝了一大杯。

    沙门尼又拿出红鸡蛋来。

    芸苓问“这是今儿净尘师太收的那篮子红蛋罢”

    是上回赠出去的安产保命丸保下产妇一命,产妇的母亲染了一篮红蛋,特意送来寺中致谢的。

    “也不知道师父们吃不吃。”那妇人拢着头巾,笑得满面生春。

    净尘师太笑眯眯收下来那篮子红蛋“我们不吃,正可分给药师殿中的病患,施主好大功德。”

    青檀好奇问说“药师殿里能食荤腥”

    “我也觉着会不会冒犯了菩萨,明镜小师父说只有药师殿里的病人可以吃鸡蛋。”她们不碰,让能行动的病人们自己分锅单做。

    “这些不是给病人们吃的,我们也有吗”圆溜溜的红蛋摆在盘上,看着就喜庆。

    沙门尼双手合什“药丸是容檀越所赠,这红蛋自然该请容檀越尝尝。”

    朝华也回了个佛礼“多谢小师父。”

    沙门尼又道“师父正在药师殿中看诊,等看完了诊说要过来。”

    来指点朝华的针法,朝华再次起身回礼,送走沙门尼。

    沙门尼一走,几个丫头看了眼姑娘,高高兴兴分吃起红蛋来,指尖被

    蛋壳染成胭脂色。

    她们口中说的也不再是府里那些琐碎事,而是在说明日要舍多少药丸,上回见到的那个病人,今日也来还神了。

    夜风越来越凉,甘棠起身进屋拿了件薄披风来给朝华披上。

    低头时见姑娘雪白颈项间一截细金链子,链上坠了只绿玉环。

    她抿唇忍笑,以为姑娘在思念沈公子,刚要替姑娘将披风散系上,就听姑娘问她“甘棠,我想把娘也带过来。”

    “姑娘想带夫人来这儿”甘棠有些犹豫。

    夫人虽说病了多年,但一向是养尊处优的,荐福寺的禅房只呆几天还好,若要常住连芸苓都叫苦,夫人怎么能住得惯。

    “是,带娘来住上两天,就在寺中,也不会碰见别人。”

    别人指的是需要应酬的官宦亲旧,就算碰见了,反正爹又不是官身,也不必非得去应酬那些官夫人们。

    十多年了,娘都在东院中活着,连去湖上放舟吹风都是难得。

    娘说过许多次,说她小时时常坐大船在太湖中游玩,像现在这样,每日只在东院,做些琐碎事,总不能真的开怀。

    “我想娘也能见得多些,见得广些”

    以前不行是真娘以为自己客居在容家,是将要过门的媳妇,不敢擅说擅动,怕有不规矩的地方被未来婆母知道了不好。

    如今她是当家主母,婆婆妯娌都在“京城”,很可以出来走走看看。

    朝华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她不求娘的病能全好,太医们道医们和净尘师太都说过,这病初发作时还有可能痊愈,时间越久,就越是难治。

    有些人一疯就是一辈,真娘能像现在这样已经很好。

    但她忍不住为母亲感到可惜。

    就在朝华思虑如今带真娘出门时,山顶密林中亮起一圈灯火,芸苓口里嚼着红蛋问道“那是什么地方这山上还有个寺院”

    她们年年来此舍药,从不知道山顶还有间庙宇。

    朝华也抬头向山顶望去,就在此时净尘师太提着针箱过来,她也看见山顶亮起了灯火。

    “师太,那是何处”

    “是紫宸观。”净尘师太只是仰头看了一眼那乍然亮起的灯火。

    即刻转身将朝华带进禅房内室,她搁下医箱,轻声道“明日起,容檀越不必再到前面舍药。”

    “最后三针,我来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