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4章 厨师长姓车,C位担当

作品:《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一个人,把这么多菜拎回家,是真不容易。

    “辛苦辛苦。”

    李安赶紧上前关心,小季沙发上弹起来,“老师你快看看这些菜行吗。”

    李安眉头一挑,回顾一圈,“今天午饭和我没关系,谁的菜谁自己挑。”

    五个孩子已跃跃欲试,纷纷围着茶几忙活起来。

    “金针菇我的”

    “黄瓜是我的”

    “我就一个西红柿你们帮我找找。”

    “王小虎,鹌鹑蛋是我的”

    “明明是我的好不好”

    季洋“别抢别抢,鹌鹑蛋买了两份,你俩都有”

    啧啧,真把茶几当菜市场了,李安摇头,“都去厨房弄。”

    五孩儿转移阵地。

    客厅里留下李安和小季。

    “怎么买这么多”

    “老师我确实没经验。”

    “你也不问问我。”

    “您在上课啊。”

    李安哭笑不得,“钱剩多少了”

    小季“六十六。”

    李安“确实六。”

    小季“老师,冰箱放得下吗”

    李安“等他们折腾完试试吧。”

    今天是孩子们当家做主的一天。

    这种身份的互换带来的新鲜刺激感,因为没有老爸老妈的监督而被无限放大。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没什么厨房经验,各自分完菜之后,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一步。

    所以在李安看来,还得让他来指导。

    此时已经十点半了,只凭让孩子们自己折腾,还不知道几点才能吃上饭。

    就在这时,小车开口了“咱们先汇总一下都要做什么。”

    说着,“我做麻婆豆腐。”

    听到麻婆豆腐四个字,门外的李老师心里一抖。

    见有人带头,众孩儿这时都不藏私了。

    刘丰瑞“红烧茄子,肉饼蒸蛋,凉拌金针菇。”

    王小虎“红烧肉,凉拌黄瓜。”

    刘丰瑞“你咋多了一个”

    季洋“不重要。”

    小北立马跟道“番茄炒蛋,炒笋片。”

    马可“凉拌西红柿。”

    季洋“清蒸鲈鱼,辣椒炒肉。”

    大家不知道小车要干什么,就见小车抱着手机手,手指头飞快地在屏幕上敲打着。

    片刻,小车汇总完毕。

    抬起头,“现在一共有三个凉菜,六个热菜,一共九个菜,我们先做凉菜后做热菜。”

    说着小车看向季洋,季洋忙说“你别看我,我们全听你的。”

    众孩跟着用力点头,大家都知道车琳家是开饭店的,而且听完车琳的话,大家都有点头绪了。

    先凉菜后热菜,然后嘞

    见状小车继续回忆着她在后厨见过的种种场面,接着说道“老师家一共有两个灶台,要同时使用。”

    又是片刻。

    “凉菜的上菜顺序是凉拌西红柿,凉拌金针菇,凉拌黄瓜。”

    “热菜的上菜顺序是红烧茄子,蒸鲈鱼,肉饼蒸蛋,炒笋片,番茄炒蛋,麻婆豆腐,最后是红烧肉出锅。”

    李安饶有兴致地靠到了厨房门边,别说,小车这一通还有点说道,不愧是后厨长大的姑娘。

    季洋“好,不过有的菜比较麻烦,怎么协调节约时间”

    小车“第一个灶开王小虎的红烧肉,红烧肉得炖,其间另一个灶茄子,炸完茄子刘丰瑞就可以开始烧,其间季洋师姐把蒸鱼所需的所有工作做好,刘丰瑞炒完季洋师姐就上锅蒸鱼,季洋师姐蒸鱼的时候刘丰瑞准备肉饼蒸蛋,鱼下锅肉饼蒸蛋上锅,蒸完蛋小北接灶炒笋片和番茄炒蛋,麻婆豆腐味重容易糊锅我最后一个烧,烧好估计红烧肉也可以收汁了,结束。”

    一口气说完,小车长出一口气。

    此时众人眼里,小车已经不再只是钢琴前的恨人,分明就是个厨师长

    季洋已经完全明白了小车的意思,非常合理,但她还有个问题,“我们是各自准备各自的,还是,就比如凉拌西红柿和番茄炒蛋都要用到西红柿”

    小车明白,她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这个烧菜的顺序,现在我们先分工”

    “谁有切菜的经验”

    小刘举手“我,我经常在家做饭,能切土豆丝。”

    小车“好,刘丰瑞负责配菜,所有人的菜都由你来配。”

    小刘“收到”

    小车“谁可以洗菜”

    小北马可还有季洋同时举起了手“我。”

    小车微微一想“小北和马可负责洗菜,注意要用盐水泡一泡,菜上有农药。”

    小北“放心琳琳,我一颗一颗洗。”

    马可“我尽力。”

    季洋“那我呢”

    小北“师姐你负责洗鱼洗肉。”

    季洋“收到。”

    眼见都没活了,王小虎有点着急“那我呢”

    小车不解“你是一厨啊,负责一灶烧肉,你只需要把肉烧好,别的什么都不用做。”

    啊这样吗王小虎觉得一厨好牛的样子,像是被赋予了绝对重任

    意气风发,“收到”

    到此,所有分工明确。

    小北好奇“那琳琳你呢”

    小车“我负责打荷。”

    马可“什么是打荷”

    小车解释“就是给你们所有人打下手,打杂的,剥蒜剥葱,端盘子,你们什么活都可以扔给我。”

    小北“原来如此,我还以为琳琳你要做好多菜呢。”

    小车“我不会烧菜。”

    小众人惊“你说你不会烧菜”

    这有什么奇怪的吗,小车解释“我在店里就是打荷的。”

    不再理会众人反应,小车看了眼时间,不由得带上了一点老车当年在后厨的状态“洗手开工。”

    一声令下,七人纷纷动了起来。

    各负责其,没一会的工夫,厨房里真就像是变成了一个小型后厨。

    小北马可仔细地检查着每一颗菜叶。

    季洋用水一遍又一遍地冲洗荤腥食材,不时回头看向案板。

    “刘丰瑞,你一定要慢点。”

    最辛苦的其实是刘丰瑞,一个人配所有人的菜,葱姜蒜,西红柿黄瓜笋片,每一刀他都按照大家所描述的形状去完成。

    挂着围裙的王小虎也没闲着,为烧出昨晚那种感觉到红烧肉,他心里将步骤翻来覆去地念叨。

    “肉切好了。”刘丰瑞喊道。

    小车忙把切好的肉端给王小虎。

    王小虎先焯水,小车提醒,“冷水焯肉。”

    待到王小虎炒糖色时,小车继续提醒,“热锅冷油,小火。”

    这边成功炒好糖色的王小虎砖头正准备和车琳分享喜悦,发现车琳已经蹲到角落里继续剥蒜去了。

    锅不待人,下一秒,王小虎将盘子里的葱姜蒜干辣椒八角草果白芷一股脑地倒进锅里。

    “呲拉呲拉”

    热滚滚油烟冒起,抽油烟机的嗡鸣声与锅铲的铿铿铿声组成二重奏,香气四溢的爆锅味道顿时飘满整个厨房。

    这一刻,每个孩子都看向一灶台,

    这一刻,每一张挂满汗水的小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快乐。

    这一刻,我们的李老师会心一笑,手机咔的一声又记录下一个场景,接转身从厨房门边消失离去。

    孩子们厨房景象给了他一个重大灵感。

    只是时间实在来不及了,他应该从有录音想法的时候就想到,为什么不再弄一个大型重奏。

    这录到cd里是什么感觉

    今年的阵容可不是去年可以比拟的。

    孩子们在这一年中都得到了十足的成长,下限无形被拉高。

    有季洋的加入和小车觉醒般的突飞猛进,再加上有他坐镇,可以预想这个重奏大成之后的动静。

    可惜啊可惜。

    时间太短了,只剩下四天了。

    可孩子们还在厨房努力,他怎么能轻言放弃呢。

    试一试,至少先找找曲目。

    回到书房,李安走到书架前翻阅起来。

    没一会儿的工夫,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位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

    不是巴赫。

    一个半小时后。

    “老师”

    书房门外传来季洋的呼唤。

    李安收手从钢琴前坐起来到餐桌,七个孩子围着桌子站着一圈,个个小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目光。

    望着这一桌色泽相当可以的菜式,李安烦恼一扫而空,“季洋拍照。”

    “等等,这鸡蛋汤是谁做的”

    小季“琳琳做的。”

    李安“看着不错啊,和餐厅卖的似的。”

    小车这道汤,是老车昨天晚上得知今天孩子们要自己做饭,他估计就没汤,于是把这道后厨常做的快手鸡蛋汤的做法交给了小车。

    方法很简单,找个大碗,所有调料扔进去,最包括搅好的鸡蛋液,然后烧开的水顺着碗沿溜下去,边溜边拿筷子搅,水倒满,这汤就成了。

    “可以可以,”李安搓搓手,“来,开饭。”

    “第一杯饮料,敬我们的季洋大师姐,你们大师姐这段时间可真是为你们操碎了心,你们不说点什么表示一下。”

    众孩“谢谢大师姐”

    笑闹与温情之中,李家班的愉快午餐时光开启。

    这个饭桌上怎么能少得了音乐话题,正好李安今天给小刘上课的时候忘了问,那谱是怎么背的。

    “刘丰瑞,给我们说说你这次考级的曲目是怎么背的,我可听说你这段时间在家练琴的时间可怎么多啊。”

    谁说的,小刘眼珠子一转,接着老实回答道“咳咳,老师我其实也没怎么背,就是按照您平时讲的那些音乐材料啊,旋律走向和曲子结构之类的,把谱子划分好,串联起来,然后就很好背了。”

    哎哟李安对小刘刮目相看了“可以啊,什么时候开始的。”

    小刘想了想“大概就是您给我讲完小奏鸣曲节奏之后。”

    李安心说可以可以,环顾一圈,“这一点你们要多和刘丰瑞学习,他的这个背谱方法是最科学的。”

    众孩放下筷子纷纷点头,搞得小刘很不好意思,“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老师平时讲的那些。”

    李安“都吃啊,背谱的事情我好好整理一下,之后我们慢慢讲,快吃快吃。”

    大概是自己亲手做的,好不好吃已经不重要了,孩子们你争我抢,你吃我的,我吃你的。

    但就是不吃自己的菜。

    李安可不管那么多,一通猛吃。

    孩子们邀请李安做点评。

    李安“都比我做得好。”

    众孩“不行”

    “好好好,”无奈李安只能一个一个点评。

    来口季洋的鱼,“非常鲜。”

    季洋“亏了您的豆豉酱油,谢谢老师”

    来口小北的番茄炒蛋“汤汁浓郁。”

    小北“嘻嘻,谢希老师。”

    来口刘丰瑞的烧茄子,“绝对老手。”

    小刘“还得是您啊,谢谢老师。”

    来口马可的凉拌西红柿,“酸甜可口。”

    马可“下次我尝试换成麻辣的,谢谢老师。”

    李安忙说“其实这就挺好了。”

    哈哈哈哈

    来口王小虎的红烧肉,“真没想到。”

    王小虎“哈哈哈哈,谢谢老师”

    最后李安轻轻夹起一块上面还挂着葱花的麻婆豆腐,喂到嘴边,想了想她觉得还是说说吧,孩子毕竟花了心思。

    也不能总是因为孩子本身专业优秀就避免去夸奖。

    尽管李安时常能听到别人当众夸车琳,但在他的印象里,他很少很少当着所有孩子的面夸车琳,就是担心别的孩子心里不平衡。

    “我最喜欢的菜就是麻婆豆腐,你们不知道,车琳知道,我在她家吃过好几次饭,所以她今天做了这个菜,我挺感动的。”

    说着一口喂到嘴里,“好吃,有你爸一半功力了。”

    听到老师当众这么说,小车心里特别暖,但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对,只能露出一对小虎牙“谢谢老师。”

    其他孩子们一点也不吃醋,就不说别的,今天没有车琳,他们可能会把厨房搞成一团糨糊。

    “老师,”这时季洋端起杯,“我也想提一杯。”

    李安“来。”

    季洋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和你们相处真的很开心,我也从你们身上学到的许多,希望以后我们能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明天你们就要去考级啦,祝你们考级顺利,还有你们马上开学就要上初中了,以后见面的机会肯定会少了很多,嗯,如果遇到什么事情,你们就给我发信息也行,打电话也行,我就在老师的学校上大学,你们有空也可以去找我玩,请你们吃好吃的哦。”

    “嗯,总之希望弟弟妹妹们接下来继续努力,希望你们一切顺利。”

    李安“瞧瞧你们师姐,都记住了吗”

    众孩感动道“记住了”

    “干杯”

    继季洋一段话的升华,餐桌上的气氛更加明媚。

    “对了,你们昨天是不是都在家偷偷练过了。”李安真挺好奇,有一说一,孩子们这饭菜做得不错。

    众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似乎答案不言而喻。

    此时此刻,蓉城的另外几个角落里。

    几个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正拿着孩子们昨晚的“劳动成果”当午餐。

    或许这就是他们越发喜欢把孩子送到李安这里的另一个原因吧。

    有些时候,家庭能给孩子带来的成长是有限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