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0.带着女儿去三线

作品:《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多年瘫痪在床的病人,最大的顽疾是褥疮,其次则是越来越差的抵抗力。

    照顾瘫痪在床的病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经常给病人做按摩,稍有懈怠,病人就会出现褥疮。

    马家的几个孩子都挺孝顺,一有时间就会轮着给马妈妈做按摩。

    但这几个孩子,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没有一個人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陪在马妈妈的身边。只能下班后或者放学后,再给马妈妈做按摩。

    没有一个人能够随时陪伴在身边,哪怕几个上学的孩子总会有一个在中途回家一趟,专门给妈妈做按摩,病人还是难免出现了褥疮。

    褥疮还不是最致命的,抵抗力越来越差,才是真正能要人命的大问题。

    普通人感冒,吃点药甚至不吃药,很快也就好了。

    像马妈妈这种长期瘫痪在床的人,因为缺乏锻炼,抵抗力会越来越差,往往一点小病小痛就会引发大病。一旦感冒,往往会越来越严重。

    这段时间马妈妈一直高烧不退,最初就是由感冒引起的。

    正常人就算有发烧症状,吃上点退烧药,很快也就降温了。但马妈妈这种抵抗力特别低的人根本就不行,退烧药对她的症状根本就不起作用。

    马妈妈已经预感到自己这一次可能要抗不过去了,这才催着二女儿定亲。

    可能是因为心情好的缘故,二女儿定亲之后,马妈妈的症状竟然略有好转,虽然还在发烧,但已经不像前些天那么高了。

    看到妈妈的病有所好转,全家人都很振奋,都觉得让妈妈保持心情愉快、乐观,非常有必要。

    为了让妈妈尽快好起来,马兴军和妈妈商量之后,决定尽快让二妹和岳文华结婚。

    能让妈妈开心的事情并不多,二妹结婚,一定能让妈妈开心很长时间。

    有了这个决定,马兴军主动找来岳文华和他商量这件事。

    岳文华已经认定了马雪娟,当然愿意早一点结婚。哪个小伙子不想早一天把自己心爱的姑娘娶回家,这个问题都不需要考虑,岳文华马上一口答应下来。

    虽然岳文华态度很积极,但心中还是有顾虑的,那就是他的年龄。

    现行的婚姻法,对于结婚双方年龄的要求是男二十岁,女十八岁。

    岳文轩还不到十九岁,今年就结婚的话,结婚证肯定是领不到了。只能等以后年龄够了,再去补办结婚证。

    岳文华把心中的顾虑说出来,马兴军倒是并不介意,“只要你以后真心对待雪娟,有没有结婚证,我觉得并不重要。

    而且你距离法定结婚年龄,也就差一年半的时间,一转眼也就到了,难道在这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你们两个还能发生什么变故不成”

    岳文华马上保证道“那肯定不会我是真心喜欢雪娟,怎么可能会有其他变故等过了这一年半,我的年龄够了,我和雪娟马上就去补办结婚证。”

    “这不就行了,我都不担心,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你回去之后和家里人商量商量,看看他们有没有不同意见,要是不反对的话,我的建议是尽快把婚礼办了。

    自从你和雪娟定亲之后,我妈妈的病情多少有点好转,但总体来看还是很严重。

    医生也说,我妈妈保持乐观的心情,对病情肯定有帮助。

    你和雪娟结婚,这是大事,这也是她一直以来特别期盼的一件情,我想她一定会非常开心。

    心情一好,等你们办完婚礼,说不定我妈的病就好了。”

    马兴军把结婚的事情和他妈妈的病情扯上关系,岳文华就更不敢推迟了,连忙承诺,回去之后就和家人商量。

    已经正式定亲,岳文华也就没什么好羞涩的了,回去之后就直接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老爸。

    岳炳江当然不会反对,他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盼着小儿子早一天结婚,难得马家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他当然要积极配合。

    双方都支持,结婚的事情马上就提到了日程上。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少了结婚证,很多专门配给新人的福利就都没了。

    好在岳炳江还有点家底,而且又有岳文轩这个二哥的大力支持,结婚的必需品,很快就都准备齐了。

    小妹刘晓月结婚,岳文轩夫妇没少给东西,岳文华是家里最小的,又是最后一个结婚的,二人当然也有礼物送上。

    送给小弟的结婚礼物,就不需要林素芝这个当嫂子的出面了,岳文轩把这个差事接了过去。

    把准备好的礼物放上车,下午下班之后,岳文轩直接开车来到了四合院。

    岳文华看到二哥抱着一床新被褥进门,高兴的问道“二哥,这床新被褥是给我准备的吗”

    “你晓月姐刚结婚,你这就跟着凑热闹,家里边肯定凑不出布票和棉花票。

    我那边还闲着一床新被褥没有动,就送给你了。”

    岳文华太高兴了,伸手把这床新被褥接了过去,高兴的直转圈。

    一边转圈,还一边说道“二哥你真是及时雨,可算是给我解了燃眉之急,为了这一床新被褥,这几天都要把我给愁死了。

    雪娟她们家太困难,根本就凑不出一床新被褥的布票和棉花票来,就算是旧被褥,她也只能带一床过来。

    现在各家各户都是一样的困难,结婚用的新被褥,一般都是男女双方共同解决的,我就想着多少也帮上点忙。

    咱爸也是这个意思,但晓月姐和玉秀姐刚结婚,家里哪还有富余的布票和棉花票。

    现在去找人筹借,倒是也能凑上一点,但肯定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

    这两天我跟同事们也借了借,虽说大家都慷慨解囊相助,但一床新被褥要用的布票和棉花票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有了大家的帮助,还是差的有点远。

    今天中午,雪娟还因为这件事愁的掉眼泪,还是二哥好,什么事都难不住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前岳文华无忧无虑的,什么事情都不操心,现在面临结婚,很多事情都要他自己出力,顿时就知道了过日子的艰难。

    看到小弟如此开心,岳文轩当然也跟着高兴,他继续问道“你和雪娟都还没买手表吧”

    “手表那么贵,咱家当然舍不得给我买,雪娟家的条件比咱家还差得远,就更不会买了。

    二哥你问这个干啥不会是想送给我们两个手表吧”

    岳文华知道二哥送给晓月姐一块手表,所以才会这么猜。

    “脑子转的挺快嘛,竟然被你猜到了。怎么样,想不想要”

    “真的吗二哥你真的要送给我们两块手表吗”

    岳文华刚才也只是随便猜测,并不敢真的这么去想。

    手表是四大件之一,太珍贵了,何况岳文轩还要送给他和雪娟每人一块手表,这就更难得了。

    岳文华太兴奋了,嘴巴都要乐歪了。

    虽然他心里特别想要这两块手表,但又不想给二哥添太大的负担,最终还是忍痛说道

    “二哥,你都已经给我准备了一床新被褥,这份礼物就已经不轻了。

    手表还是算了吧,太贵重了。以后我好好上班,多攒点钱,一两年之后,差不多也能买了。”

    岳文轩掏出两个表盒来,直接塞到他的手中“你就别和我客气了,东西都已经买好了,难道还能退回去吗

    你结婚太仓促,家里边一点准备都没有,四大件也就只有这两块手表了。其他东西就算有心给你买,也弄不来票。

    我是你二哥,怎么也不能让你太丢脸,有了这两块手表,面子上也算过得去了。”

    “那是忒过得去了两块手表,那不就等于有了两大件,还不得把莪那些朋友们羡慕死。”岳文华非常兴奋。

    原本两家准备半个月之后结婚,毕竟准备结婚用品也是要花时间的,太仓促的话,东西都可能买不齐。

    但马妈妈的病情突然越来越严重,两家只能把结婚时间进一步提前。

    从定亲到结婚还不到十天时间,岳文华的大喜日子就到了。

    去饭店吃饭,花费高,还要粮票,这次婚礼是岳炳江操持的,他过日子细,根本就没想过去饭店订桌。

    他让岳文轩给他准备了几条鱼,就以这几条鱼作为主菜,准备在四合院摆上几桌。

    六一年是最困难的一年,结婚的席面,能有一条鱼做主菜,就已经很拿得出手了。

    现在日子艰难,市面上什么好东西都见不到,岳文轩除了准备这几条鱼之外,也就没再准备其他硬菜。

    一直等到正日子的前一天,岳文轩看老爸准备的东西实在是有点少,这才又拿了点豆腐粉条过来。

    豆腐粉条同样是稀罕货,又不像肉蛋鱼那么打眼,有了这两样,岳炳江也就不再为明天的席面发愁。

    他这次准备的菜品,在这个时期已经算是顶好了,足够四合院的邻居们津津乐道很长时间。

    岳文华的婚礼很热闹,父母的同事,他自己的同事,再加上四合院的邻居们,看热闹和帮忙的人真是不少。

    因为人比较多,略微有一些超出了预算,岳炳江准备的八桌席面,差一点就不够吃。

    毕竟是特殊时期,方方面面都得精打细算,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亲友们也都表示理解。

    婚礼上或许有一些小瑕疵、小纰漏,但总体氛围还是非常热闹的。

    家里最小的儿子也结了婚,岳炳江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别提多轻松了。

    女儿结婚,马妈妈当然很开心,病情也有了一些好转,但这个好转在三天之后突然急转直下。

    不但高烧超过了四十度,很多并发症也接踵而来。

    这么重的病情,只能紧急送往医院,但医院的医生也束手无策,两天之后,马妈妈就撒手人寰了。

    马妈妈的去世,对马家的孩子们打击很大。虽然这些年马妈妈瘫痪在床,但却始终都是孩子们的精神支柱。

    现在家里的精神支柱倒下了,几个还在上学的孩子,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人生目标。

    马家和岳家成了亲家,马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岳家当然要帮忙,马妈妈住院这段时间,岳家人没少出钱出力。

    这让马兴军很感激,也很愧疚。

    他已经知道李玉秀怀孕并且离婚的事,找了个机会,主动对岳炳江说道

    “我有句心里话,一直想跟您说,但又始终说不出口。

    今天鼓足了勇气找过了,希望您能听一听。”

    岳炳江看他一直低着头说话,甚至都不敢和他的眼睛对视,以他的经验阅历,马上就猜到了他的心思。

    既然马兴军说不出口,岳炳江干脆把话挑明,问道

    “是为了玉秀的事吧有什么想法你尽管说,以咱俩家的关系,你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又不是外人,说错了,我也不会怪你。”

    感受到岳炳江的态度,马兴军顿时就有了勇气,“我听说玉秀怀孕了,好像还离了婚,她现在的生活肯定不太好过,我就挺担心的。

    不怕您笑话,自从我和玉秀退婚之后,心里一直放不下她,所以后面的相亲都没成功。

    要是玉秀还看得上我,我不介意这些,我愿意把她娶回家。

    要是我俩最终能成,我一定会好好对她,也一定会好好对待她的孩子。”

    岳炳江看得出来,这应该是马兴军的肺腑之言。

    作为李玉秀的养父,他当然很赞成,他本来就觉得马兴军人不错,现在还痴心不改,心里对他就更欣赏了。

    但他不知道李玉秀的想法,不能替他做主,只能暂时说道

    “我会尽快把你的心意转告玉秀,如果玉秀同意的话,我个人肯定支持。”

    得到岳炳江肯定的答复,马兴军很兴奋。

    第二天中午,岳炳江就去了李承文那里。

    原本他对这件事还挺有把握的,因为对于李玉秀来说,马兴军已经是她最好的归宿了。

    让他万万没想到,李玉秀断然拒绝了。

    李玉秀本来就不喜欢马兴军这个人,以前不喜欢,现在依然还是不喜欢。

    她并不是一个习惯妥协的人,更不会吃回头草,哪怕她已经落到了这个境地,依然不会选择马兴军。

    岳炳江非常失望,原本他对此抱有很大的信心,结果李玉秀是这样的态度。

    到底不是亲生父女,如果是他的亲女儿,他一定会痛骂她一顿,让她认清现实,不要再犯糊涂了。

    对于养女,无论遇到什么事儿,他都不能用这种粗暴的态度解决,只能耐心的劝说。

    他耐着性子,又劝说了一会儿,可李玉秀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没有一点妥协的意思。

    岳炳江走的时候,心情很低落。

    看到养父为了自己的事情操心,李玉秀心里很难过,她也不愿意让养父失望。

    但这件事情,她早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肯定不会更改。

    六月份,李玉秀产下了一个女儿,生产的过程很顺利,所有的亲人都为她感到高兴。

    虽然没有亲妈在身边,但她的两个嫂子一直都对她很好,照顾月子,更是照顾的无微不至。

    满月之后,李玉秀继续上班工作,同时递交了去三线的申请。

    但时间不长,她的申请就被驳回了。

    虽然早就有了这个心理准备,但李玉秀还是很失望,心情很低落。

    李承文看到小妹每天郁郁寡欢,心里不是滋味,和她深谈一次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帮帮她。

    这个时期,审查远没有几年之后那么严。李玉秀再次递交申请之后,有位老岭岛为她打了招呼。

    李玉秀现在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个人水平很高,只要不去那些密级很高的军工厂,她可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多的。

    孩子三个月的时候,她终于收到了前往三线的正式通知。

    天气已经入秋,不再那么燥热。

    李玉秀抱着孩子,目光一一扫过送行的亲人,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让人不舍。

    这次一别,下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没有极特殊的情况,这次一别很可能就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

    一想到要长久的离开这个从小生长的地方,要和眼前的亲人们长久分别,李玉秀的心情是酸涩的。

    心里极其不舍,但又不得不离开。

    所有的亲人里面,李玉秀最不舍的就是养父。

    她来到养父的跟前,话还没有说出口,两行眼泪就落了下来。

    她一边擦眼泪,一边说道“说好了不哭,眼泪还是掉了下来,我可真是没出息,给您丢脸了。”

    “这怎么能叫丢脸呢哪个孩子离家远行,不得流几滴眼泪。

    爸知道你舍不得,我也舍不得,但既然你选择了去三线为国家做贡献,爸爸支持你,为你骄傲

    去了三线,不要只想着工作,也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

    还要记得多写信”

    “爸,我都听您的,信我也会经常写,每月至少会有一封。”

    说完这句话,李玉秀非常郑重的给养父深深地鞠了一躬。

    站好之后,不再说话,就这么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着行李,义无反顾的上了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