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0章:百般乐器,唢呐为王!

作品:《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舞台中央。

    王默眼神深处迸发出了一缕特殊的色采,嘴角也勾起了浅浅的弧度。

    他心中很清楚,这些欧美的观众大概率是被华夏那帮翻墙来到国际上评论的王八蛋给忽悠了,所以才做出盖白布、听唢呐的事情。

    毕竟论忽悠本事,十个西方人也比不上一个华夏网友。

    再加上东西方文化风俗的不同。

    在东方,盖白布就代表着丧事。

    而西方,白布却在喜事、丧事中都很常见。就好比哪怕是结婚,西方都崇尚白色婚纱、白色帘子,送葬的时候也是白色居多。

    因为白布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纯净、高洁。没有华夏那么的渗人。所以拿一块白布搭在身上显得也不是那么突兀。

    既然这样,那就好办多了。

    王默心中有了主意,他伸手一招,便有工作人员送上来了一支古铜色的唢呐。

    他拿在手里,对着全场微笑道“看来各位的欣赏水平很高,一下子就选中了唢呐这个乐器。在华夏有句话百般乐器,唢呐为王。所以唢呐在华夏又被称为乐器之王。”

    听到这话,西方观众眼睛变亮。

    乐器之王

    哇

    够带劲

    可很快,他们就愣住了。

    因为王默又道“不过,其实唢呐只能算是冷门乐器。”

    啥

    嗯

    西方一众人都听懵了。

    既然是冷门乐器,为何又是乐器之王

    这不自相矛盾吗

    很快,就得到了完美的解释“为何唢呐是乐器之王因为在华夏的历史中,唢呐只会在婚丧嫁娶中出现,一把唢呐吹一生,出生、满月、高中、结婚、生子、去世因为唢呐并不是给人欣赏的,而是来营造氛围、拉扯人生的。”

    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毕竟文化背景差距太大,说的再多,西方人也不懂。

    但仅仅只是这几句,许多西方观众还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还有乐器演奏的音乐不是用来欣赏的只是为了氛围和人生

    有点理解不了。

    各种乐器不都是为了享受而创造出来的吗

    王默并没有给他们多少思考的时间,而是简单说了一句“接下来,我就会演奏一首百鸟朝凤,让大家感受一下。”

    华夏网友一听,露出了然的笑容。

    “果然是百鸟朝凤。”

    “哈哈哈,默哥在唢呐上开创奇迹的曲子。”

    “说的没错,有了这首曲子,我们才知道唢呐也能吹出这么欢快的曲子。”

    “想当初在对战十一国的时候,就是这首曲子让所有人都颠覆了认知。”

    “只是西方那么多笨蛋盖上了白布,默哥吹百鸟朝凤是不是有点不应景”

    “肯定不应景啊,但你总不能真的让默哥吹一首送葬曲吧”

    “嗯,也是”

    在华夏网友的议论以及西方观众的期待中。

    王默终于吹响了唢呐。

    高亢、嘹亮的声音,几乎是瞬间就传遍了全场。

    论音色。

    论穿透力。

    别说华夏了,哪怕放眼全球,恐怕都没有哪个乐曲能够跟唢呐相提并论。

    所以只是刹那间,众人就被唢呐的声音吸引,继而露出惊色。

    “这乐器”

    “这声音太通透了吧”

    “不过好好听啊,真的有种感觉到成群结队的鸟儿一起欢快飞舞的意境。”

    “天哪,一个简单的吹奏乐器,却让我听到了不输于交响乐团的氛围”

    “难怪它被称为华夏的乐器之王。”

    “”

    倒是许多盖着白布的欧美人,感觉这首音乐的意境跟自己身上白布有些格格不入。想了想,许多女孩将白布改成了婚纱头套戴在头上,而男子却见将它们变为了围巾围在脖子上。

    嗯这下似乎舒服多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性子急躁的欧美人骂道“那帮华夏网友欺骗了我,这音乐跟盖白布有什么狗屁关系”

    有人接着骂“没错,完全没关系王默的演奏虽然也还不错,可这件乐器也完全称不上乐器之王的称号,看来这几天媒体对华夏乐器的报道太浮夸了,根本就是名不副实。王默也是信口开河,乐器之王屁”

    然而。

    正当他们愤愤不平的时候。

    只见舞台上的王默吹唢呐的频率慢了下来。

    如果说之前吹的速度是10的话,那现在最多只有3,速度一下子慢了三四倍。

    一般来说,在音乐中,这种快慢结合的演奏十分常见,基本上每一首曲子中都有。

    刚开始,大家也只是以为这是这首百鸟朝凤的特点。

    然而。

    仅仅只是几秒钟,许多人脸色就开始变了。

    又过了几秒,众人慢慢瞪大眼睛。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场观众已经瞠目结舌,满脸不可思议。

    至于直播间,网友们同样惊得目瞪口呆。

    “我天”

    “这这怎么回事”

    “妈呀,我听到了什么”

    “上帝怎么会这样”

    只见之前还欢快无比的百鸟朝凤,让许多人听得心情愉悦、仿佛真正在经历着婚嫁的喜庆日子。此刻在王默的演奏速度慢下来后,意境突然就变了。

    不是简单的变化。

    而是从大喜,渐渐变为了大悲。

    本来欢快跳跃的音符,此刻却化为了一段深沉的哀乐。音符缓缓流淌,如同秋日的落叶,带着无尽的寂寥和哀伤。

    唢呐的声音低沉而悠长,仿佛可以触摸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人不禁泪目。

    许多人听傻了。

    哪怕是西蒙等音乐大师,此刻都惊得几乎怀疑人生。

    明明是两段一模一样的音乐。

    明明是同样的旋律。

    只是一个快,一个慢而已。

    可快的音乐下,他们听到了小鸟的欢呼、喜乐,听到了人生的快乐和喜乐。

    而慢的音乐下,这些本来欢呼的小鸟,却似乎各自多了一段故事。

    有的凄婉。

    有的悲凉。

    它们不再是欢腾的使者,也不再是婚姻的喜报者,而是化为了哀愁的化身,用歌声诉说着生命的无常和离别的苦楚。

    凄凉的旋律,在偌大的歌剧院盘旋。

    刚刚的喜庆早已经被驱散的无影无踪,强烈的悲切和哀愁笼罩了每一个人。

    明明演奏者还是王默。

    明明乐曲还是唢呐。

    明明旋律都没变。

    然而意境却是一个天、一个地。

    一个喜,一个丧。

    一个欢快,一个悲伤。

    惊了。

    傻了。

    呆了。

    现场每个人几乎怀疑人生,有人使劲掐着自己眉心,有人揉了一遍又一遍眼睛,以为自己此刻经历的是幻觉。

    但

    不是幻觉

    而是真实发生的事。

    华夏,本来还一直在看欧美网友笑话的一众网友笑声戛然而止,然后开始化为了雕塑。

    是的。

    不仅仅是西方观众,哪怕是华夏的每一个人,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音乐。

    他们在以前听到王默吹响的百鸟朝凤,一直都是快乐愉悦的旋律。甚至在这几年,百鸟朝凤已经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不知道多少人在喜事上都会吹响它。被誉为婚庆第一曲子。

    可是,他们做梦都没有想过,在百鸟朝凤的吹响速度变慢以后,其意境会有如此惊人的改变。

    直接从喜乐变成了哀乐。

    每个人见到这一幕,人都是傻的。

    “我的妈,还能这样”

    “天哪,只是速度变了,意境直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才还喜气洋洋,突然就变成了哀怨悲伤”

    “明明曲谱都没有改啊这是怎么回事”

    “”

    不仅仅是普通网友。

    哪怕是此刻华夏许多精通唢呐的人,包括赵树这名华夏音乐大佬在内,全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变化。

    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范畴

    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许多人回想起来,在几年前,王默曾经也写过类似的歌曲,同一首歌唱出了两个迥然不同的意境。

    那首歌叫海底。

    第一个意境是致郁。

    第二个意境是治愈。

    但两首歌本质上却是有着不同的旋律,因为旋律的不同以及演唱者歌喉的差异,才让它们产生了不同的意境。

    然而这首百鸟朝凤却不同。

    它前后的曲谱一模一样,没有一分一毫的改变。它发出来的声音也是同一把唢呐。真正不同的也只是速度的差别。

    可就是这点差别,却产生了迥异的结果。

    如此的不可思议。

    甚至不可思议到了让众人头皮发麻的地步。

    饶是见多识广的赵树,此刻都有种后背发凉的错觉。

    听着台上越来越忧伤、越来越悲切的音乐。

    这一刻,无数的欧美网友都陷入了沉默,谩骂和叫嚣声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只是感觉后背冷汗涔涔。

    王默的吹奏还在继续,但氛围却似乎变得阴森森的。

    仿佛有着阵阵阴风,透过了虚空,穿透进入了众人的心灵深处。

    现场,许多人下意识收紧了衣服。

    而网络上,许多欧美的网友更是手心发汗。

    之前买了白布的人,不知不觉就将布盖到了自己身上嗯,这些安心多了。

    听着越来越悲伤的旋律,忽然发现这块白布还真好用。

    “华夏网友没有骗我。”

    “盖上白布,总感觉自己已经灵魂脱体。”

    “好吧这是要送走我”

    “感觉自己前一秒才结婚,下一秒就入土了。”

    “”

    一首百鸟朝凤也就六分多的时间。

    终于。

    在一连串的哀乐缓缓传出来后,王默放下了唢呐。

    代表着这一次他的演奏正式结束。

    只不过,许多人依然沉浸在那种不可思议的意境中,神色十分的复杂。

    那种冲击力。

    那种穿透力。

    良久后,西蒙才喟叹“看来王默没有说大话,百般乐器,唢呐为王,就凭这种神乎其神的意境转变,唢呐就是我见过的最不可思议的乐器。”

    史蒂芬同样摇晃着脑袋“天哪,喜乐直接变成哀乐还转变的天衣无缝如果不是亲耳所听,我根本就不敢相信它是真实的。”

    这些音乐大师都如此震撼。

    其他普通人就更不必说了。

    一颗心久久难以平静。

    当然,更震撼的是另外一件事华夏的音乐底蕴到底有多雄厚只是这样一件看起来更小号差不多模样的乐器,就能演奏出如此神奇的曲子,那其它的乐器呢

    无法想象。

    登时,又有人开始喊了。

    “王默大师,那个棍子一样的东西怎么演奏”

    “王默先生,那个像葫芦的乐器,能否演奏一番”

    “”

    有人想听竹笛。

    有人想听葫芦丝。

    有人想听编钟。

    欧美网友这些天对华夏乐器的好奇,在这一刻全都爆发出来了。

    本来许多人还以为华夏摆出这么多乐器,都只是徒有其表,但此刻这些想法早已没了,只有对各种没见过乐器的极度渴望。

    王默既然上台了,当然就没有这么快准备下台。

    反正是展示华夏的音乐传承,如果他能做的更好,他肯定却之不恭。

    所以听到台下的呼声,他在给了赵树一个眼神后,便确定了第二件乐器。也是现场名流呼声最高的乐器二胡。

    二胡对于欧美人来说,这种乐器十分的不理解。

    仅仅只是两根弦,如何拉出好的曲子

    王默也不废话,

    起手就是一曲二泉映月。

    二胡曲中的王炸。

    号称史上最悲伤的曲子。

    当初王默在舞台上演奏出二泉映月后,不仅仅只是惊动了整个华夏的乐团,也让十一国的音乐家全都心甘情愿认输,再也不敢有半点觊觎华夏的心理。

    无它

    实在是这首曲子,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音乐上的极致高度。在忧伤意境上没有任何其他旋律能超越它。

    果然。

    当一曲结束,现场许多名流都听得眼眶通红,泪水婆娑。

    “两根弦,能弹出如此悲伤的曲子,实在是不可思议。”

    “太悲伤了,是我这一生中听过最忧伤的旋律。”

    “天哪,华夏这些乐器真的全都是宝藏”

    “国际音乐的官方都是吃屎的啊华夏如此厚重的音乐传承,以前居然没有拿到过音乐之乡的称呼。别说音乐之乡了,甚至连进入前十都没有过。如果不是这次王默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音乐天赋,我们要知道这些乐器和音乐,天知道得到何年何月。”

    “”

    本来在舞台上,王默还想将赛马演奏出来的。

    让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家伙见识一下二胡另外一个极致。

    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他的时间有限,不能在二胡上浪费太多时间。

    因为二胡在华夏的地位毕竟不是太高,而且这个乐器也很难入门,在它上面消耗太长时间得不偿失。

    王默内心的想法还是希望华夏的古琴、古筝、笛子等这些在普及度足够高、入门也相对简单的乐器,能引起国外民众的喜欢。

    虽然现在外界已经知道了华夏音乐底蕴很深厚。

    可是这种底蕴不能孤芳自赏,需要传承出去,需要被国际上其它国家接受并且愿意学,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现在,既然自己已经成功勾起了这些西方民众的好奇心,那就好办多了。

    正当他要进行下一步动作时。

    西蒙站了起来,询问道“王默先生,我发现华夏的这些曲子,每一首的意境都十分的浓厚,能让人一下便沉迷进去,这种意境对我们的冲击,远超西方乐器,这是为什么呢”

    王默心道因为我们演奏的这几首曲子,全都是华夏的千古名曲,意境当然强了。

    但是,他当然不能这么说。

    心中念头一转。

    有了主意。

    他微笑道“因为华夏每一首曲子里面都蕴含着一个故事。而音乐就是将这个故事用演奏的方式表达出来。由于故事动人,音乐展示出来的意境才强。”

    “真的”

    西蒙咦了一声。

    这就有点意思了。

    每一首音乐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他们西方音乐家作曲,几乎全都是靠即兴灵感。虽然有一些音乐也蕴含了一些简单的故事在里面,但大部分只是自己对某个场景、某个画面的描述。

    谁吃饱了撑着在每一首音乐中嵌入一个故事

    所以听到王默的话,许多人都报以怀疑的态度。

    登时。

    就有人喊道“那请问王先生,您刚才演奏的二泉映月,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

    嘿

    王默眉毛一挑,还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如果这人问百鸟朝凤有什么故事,他估计还得现编一个。

    但二泉映月嘛

    王默做了一下表情管理,便将阿炳的故事讲了出来。

    这是他第一次讲阿炳的人生,所以即便是华夏民众也是第一次听到。

    “从前,有一个人叫阿炳,他从小就是一名音乐天才后来他眼睛瞎了,为了求生计,每天都在街头卖艺,过着悲惨的生活。可即便是这样,他依然衣不裹体、食不果腹。也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他创作出了二泉映月”

    王默讲的是真实历史。

    只不过蓝星没有阿炳,而且大家都都以为二泉映月是王默创作的,所以许多人都以为王默在讲故事,可即便如此,众人还是被阿炳的悲惨经历所打动。

    “天哪,这么惨。”

    “听得我心中发堵。”

    “我终于明白王默为何创作出了二泉映月了。肯定是他先创作出了这个故事,然后将自己代入了阿炳的人生。刚好王默之前也经历过一段黑暗的时光,所以才写出了这种悲伤的曲子。”

    “阿炳的人生是虚幻的,王默的人生才是真实的。”

    “这就是他之所以能写出命运交响曲的原因。”

    “”

    许多欧美的网友,同样很会脑补。

    结合之前在油管上关于王默人生经历的视频,在听完阿炳的故事后,许多人在脑海中自动生出了诸多王默凄惨过往的故事。

    罗曼多同样思绪万千“常言道音乐中蕴含故事,故事能让音乐更加精彩。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为了一首音乐去特意创作一个故事,写的故事还如此精彩的人,我想放眼整个蓝星,也只有王默先生一人了。”

    闻言。

    王默心中忽然又是一动,他笑着道“罗曼多大师,您太高估我了,其实我可没有创作这等故事的能力,其实它们都是别人写的。而我则根据这些故事写成了音乐。”

    这下,台下一阵躁动。

    “别人写的”

    “是谁”

    罗曼多同样露出疑问的表情“请问,这人是”

    王默开口“西楼。”

    西楼

    许多人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很快就有惊呼声响起了。

    “西楼那个童话大王”

    “一人连续拿出了十篇童话,镇压全球童话界的传奇人物”

    “那个写出了白雪公主、灰姑娘的童话家”

    “是他”

    “”

    听到惊呼声,众人都回过神了。

    王默刚才讲述的阿炳的故事,竟然是童话大王西楼创作的,然后王默再铺写成了音乐

    大家也终于明白王默一个音乐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文采。

    这下破案了。

    尤其是华夏网友,更是明白西楼远不是童话大王那么简单,他可是一个人碾压了整个山水社的文学大神

    那样的文学底蕴,那样的想象力,要写出几篇好的故事太轻松了。

    登时,一片热议。

    “这是强强联合啊”

    “音乐家和文学家的配合。”

    “王默是世界音乐大师,西楼是世界童话大王。一个音乐一个文学,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忽然有人出声“嗯既然西楼跟王默走到了一起,那西楼不会只给王默写了一个故事吧会不会还有其它故事”

    瞬间,许多人激动了。

    “对啊,西楼肯定不会只写了一个故事。”

    “那岂不是代表着王默还创作了其它的音乐”

    罗曼多也想到了这个可能,马上问“王默先生,那您跟西楼先生还有没有合作其它的故事,并将它谱写成音乐”

    成了

    听到罗曼多的话,王默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他这个时候提起西楼,就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一,提升西楼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让国际上明白西楼并不是简单的童话家,还是一个文学家。

    第二,将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或者说将华夏音乐和华夏文学结合在一起,给众人来一次不一样的音乐震撼,让外界对华夏的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现在,这些人果然上钩了。

    所以,在罗曼多说完后后,王默毫不犹豫道“有”

    台下名流眼睛变亮。

    “果然有”

    “天哪,这是文学大佬和音乐大佬的结合啊。”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合作方式。”

    “好期待西楼写了什么样的故事,王默又根据故事创作了什么样的音乐。”

    罗曼多问出了他们心中的期待“那王默先生,能否列举一两个例子让我们见识一下音乐和文学结合后,能产生多美妙的碰撞”

    “好”

    王默再次毫不犹豫点头。

    他的目的达到了。

    那接下来,就让这些国际友人感受一下华夏文学和音乐碰撞下会产生怎样璀璨的火花吧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