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五章

作品:《把暴君认作未婚夫了

    终于将郎君送去上朝,余窈暗中松了一口气。

    据她了解,武卫军的名声不好,树敌颇多,郎君这样敏感的位置还是不要被别人抓到把柄为好。

    总是不去上朝,天子也会疏远他的。

    一旦代入了日后她会成为武卫军中一名郎将的夫人,余窈操心的事儿可多了。

    既怕郎君过度挥霍败坏家业,又怕他行差出错失去天子的信任,虽然她以为的萧郎君并不差钱财,地位也很稳当。

    “大牛,郎君也出身大族,那萧氏一族在京城的势力比镇国公府如何啊”余窈对世家大族的概念只有一个结过婚约的傅家,最多也就是在青州城见识过的褚家。

    她不了解就只能询问府里的几个“护卫”。

    尉犇目送着天子辇车离去,心下也骤然放松,乍一听余窈这般问他,他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

    十个镇国公府加起来也比不过皇族

    然而,他们都知道余娘子并不清楚陛下的真实身份,满心以为陛下只是武卫军中的一名厉害人物。

    尉犇只得含糊地表示傅家比起萧氏一族远远不如,镇国公见到他们家主子族中的人需要行礼作揖。

    其实但凡余窈主动品味过尉犇等人对萧焱的称呼,她就能发现一些端倪,比如主子二字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出口的,他们唤黎丛便是郎将大人。

    奈何她只是一个被关在内宅三年之久的少女,更从小没有接触过政事,根本不知道萧是皇族的姓氏,也不懂武卫军只会对一个人俯首称臣。

    “郎君果然厉害”听到尉犇的回答,余窈倒吸了一口冷气,连镇国公见了都要行礼,郎君所在的萧氏该有多么显赫啊。

    想见如果她要嫁给郎君,将要面对的压力会有多么大。

    余窈忧愁不已地垮了小脸,一股浓烈的焦躁从她的体内涌出,她确实得迫切一些了,赶在郎君提亲之前治好陛下的头疾。

    因为他“贬低”自己的那番话又用心地帮她布置宅院安排守卫,她从来没有怀疑萧焱会再度哄骗她。

    余窈早早地就说明白了,除了银钱,她确实没有别的呀。

    “准备马车,我要去二舅舅的医馆一趟。”

    她想去见识见识真正的大夫是如何为病人医治疾病,尤其是头疾。

    到了医馆以后,她还要仔细地问一问二舅舅这些年外祖父都是怎么为陛下看诊的。

    尉犇去安排马车,余窈想了想,又拿了一些自己制的安神香。在为天子医治头疾之前,她定然要寻找别的患有头疾的人尝试一番。

    林家的医馆距离余窈住的宅子不算太远,也很好找。

    余窈和绿枝提前下了马车,往医馆里面走去,刚好撞见到达不久的二舅舅林黄芪。

    林二爷看到连帷帽都没戴的外甥女,眼睛瞪得很大,还以为她身体不适,急忙要为她诊脉。

    “我身体很好,二舅舅。”余窈不好意思地垂下头,

    说自己只是想过来看看大夫怎么救治病人,好对医术有更深的了解。

    “外祖父准备教给我一些浅显的医术,我怕学不好辜负他老人家的期待。二舅舅,您帮帮我吧。”

    她没敢说自己想为天子医治头疾,仅仅过来长点见识。

    林二爷虽然眉头紧皱,但也到底没拒绝她,外甥女才退了婚约,那边傅世子又定下了门当户对的世家女,他身为舅舅该对她宽松一些。

    “你纵是旁观也得站的远一些,莫叫身上过了病气。”他准了余窈可以远远地观看,余窈忙不迭地点头,二舅舅不赶她就好。

    她很识趣地站到了一个角落的位置,表示自己会乖巧听话,不打扰二舅舅为人看诊。

    林二爷净过手坐下来,也就放任她待在那里了。很快,医馆的第一个病人就过来找他看诊,患的是咳疾。

    余窈认真地看着二舅舅为病人诊脉,问了病情又瞧了喉咙,感觉颇为新奇,望闻问切便是如此吧。

    “归家后要一直吃药,熬煮好的药汤须得饮够一个月。”林黄芪写了药方,回头对上少女好奇的眼神,心念一动将那个病人的病情为她解释了一遍。

    余窈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不仅如此,她还伏在桌案前将林二爷口中的药方一字不差地写了出来。

    少女的字体稚嫩无力,却清晰可见排列整齐,也算有一股灵气。

    林二爷让她把药方收起来,神色明显有所缓和,没有人不喜欢认真的小辈。

    “窈娘,你切记,药方不可随便拿出使用,哪怕错上一点就有可能要一个人的性命。”

    “嗯,窈娘记得了。”

    一个上午的时间,余窈连位置都没有挪动,看着二舅舅为各式各样的病人诊脉,写下了一沓的药方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几个病人中有两个患有头疾,余窈趁二舅舅不注意便以赠药的名义送了每人五根安神的线香。

    余窈请两人拿回去使用,若安神香生效了就过来找她。

    那两人虽有些迷惑不解,不过白给的便宜当然要占,纷纷应下了余窈的请求。

    又有半个下午,余窈带来的安神香就全送出去了,林二爷见她乖巧的过分,从医馆中拿出了两本书递给她。

    “这是舅舅从前跟随你外祖父学习医术时做下的笔注。窈娘,你拿回去好好看,莫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过于着急,家里人会一起帮你再寻一个如意郎君。”

    林二爷中途提到了傅世子,也就是这时,余窈才知道傅云章被天子赐婚,已经和宣丞相的孙女成为了未婚夫妻。

    她弯着唇笑了笑,在得知了这件事后竟然最大的体会是如释重负。

    尽管退婚时的伤势可能是欺骗她的,可傅世子这么快就有了新的婚约,那她接下来和郎君定下婚约也不算突兀了吧。

    “嗯,二舅舅,我不着急的。”余窈笑容灿烂,远远地看在蓝衣侍女的眼中,她着急地示意另外一名侍女。

    “

    梅玉,你看那女子是不是我们在船上看到过的,武卫军郎将的夫人”侍女兰玉站在医馆的大门口,愕然不已。

    她不会认错人的,可武卫军郎将的夫人怎么会在一处医馆。

    也不像是过来看诊的啊。

    若不是娘子的身体需要瞒着人,她和梅玉也不会悄悄地来这里抓药,即便这处医馆的名声不错。

    “小声一点,莫叫她看到了我们。”梅玉低声呵斥了兰玉一句,娘子在宫里受伤一事绝不能让任何人发现蛛丝马迹。

    想要知道向旁人打听就是了。

    梅玉微笑着挡住了一个医馆中的药童询问,恰好这药童知道余窈的身份,直说她看到的少女是主家老太爷的外孙女,唤这里的林大夫一声亲舅舅。

    “看起来,那位小娘子还未婚配吧”蓝衣侍女眼眸微闪,得到了一个确切的答案后,她连药都没抓就立即和另外一人离开了这里。

    梅玉并不知道余窈的身份有何玄机,不过她知道三郎君从宫里回来后一直在疯狂打听那日船上的武卫军郎将,想到余窈与那郎将关系匪浅,她当然要尽快将此事告知三郎君。

    褚家在京城的宅院是许多年前就有的,早在褚三郎进京之前,这处宅院就经过了休整。

    高墙耸立,绿瓦覆顶,处处种着奇花异草,美景如画。然而,此时此刻的褚家三郎却压根提不起一丝兴致欣赏这些,他在探望了受伤的妹妹后,就把自己关在了书房。

    褚三郎的脑海中不停地浮现那日的场景,濒临死亡的五娘,被压着无法动弹的他,以及那双熟悉的冰冷的眼睛。

    他在送五娘到康乐宫祖母那里的时候就想起来了,还有一个人曾经用想要致他于死地的眼神看过他。

    与他们从青州同行到京城的武卫军郎将不只那双眼睛,他五官的轮廓也与珠帘后的天子十分相似

    但是,褚三郎没有看清天子的整张脸,他不能断定他心里的那个猜测。

    所以,面对苍老了许多的祖母,他什么都没说,也不敢说。

    难道他要告诉祖母,天子很有可能用武卫军郎将的身份去了青州城,到了他们褚家,不仅笑着说欲到褚家的祠堂一观,还多次显露出了对褚家浓烈的厌恶吗

    也不对,五娘差一点就被活活扼死,天子的杀意从来就没有掩饰过。

    褚三郎说不出自己心里是何种滋味,他想怨恨天子冷漠无情可姑母的死横亘之中无法推脱,他想为自己一家辩解舍弃姑母非家族所愿然,羞愧令他难以启齿。

    姑母确实为了家族为了所有褚家的人而死,他得了好处,对着姑母留下的血脉总是理亏的。

    与姑母相似的五娘第一面就差点被杀死,祖母痛心疾首地让他们老老实实,出宫后,褚三郎陷入了迷茫之中,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笃笃笃”

    有人敲书房的门,褚三郎的眼神顿时清明,让那人进来说话。

    看到进来的是五娘身边的侍女梅玉,褚三郎骤然起

    身,询问褚心月的情况,他以为侍女因此而来。

    梅玉摇摇头,表示和五娘子无关。

    “三郎君,奴婢是想禀报另外一件事。奴婢与兰玉为娘子抓药时,无意中看到医馆中的一名少女,她生的简直和船上的郎将夫人一模一样,可奴婢问过人才知道,那少女是医馆主家的外孙女,尚未成婚。”

    “医馆的主家听闻是宫中的一名太医,姓林,他的外孙女乃是苏州城人氏。”

    梅玉将打听到的余窈的情况娓娓道来,褚三郎眉目一凝,问了婢女医馆在什么地方。

    他决定要亲自去医馆一观。

    梅玉刚将医馆的具体位置说出来,书房外褚家的老仆就满头大汗地冲了过来,急言宫中天子降下了赏赐。

    闻言,褚三郎脸色大变。

    而等到他看到天子赏赐了什么,手脚也开始变得冰凉。

    “陛下听闻褚家的小娘子受了惊吓,十分关心,又言褚郎君进京心中欢喜,特赏下一副席面,当做为褚郎君和褚家娘子接风。”

    宫人将带来的菜肴一一摆放在桌上,恭敬地对着行了一礼,然后就请褚三郎和褚家的两位娘子务必要感谢圣恩。

    褚心双看了一眼,发现这些菜肴全是冷的,油也白花花地凝固成一块块,暗中蹙眉。

    可是与她的嫌弃不同,她身边的兄长和勉强站定的姐姐却是脸色煞白。

    就连褚家的仆人都意识到了什么,仓皇失措地跪了一地。

    天子赐菜,为示敬意,褚家人必须感激涕零地吃完。

    可是,接风宴焉知不是催命宴菜肴有毒他们也得吃下去。

    “褚闻先谢陛下隆恩。”褚三郎举起了筷子,含笑将冰凉的菜肴咽下去。

    然而,他没死。

    伴随着宫人离开,褚家得天子赐下接风宴的消息飞快传了出去。

    夹杂在其中,不知是谁故意泄露的,还有一条,仿佛只一夜京城的所有人都知道了。

    褚家五娘子貌美无双,与陛下的生母明章皇后生的九分相似,颇得陛下的喜欢。

    在有朝臣提出立后充盈后宫的节骨眼上,难免,不少人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