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降雨

作品:《温带雨

    后来的后来,即使冬去春来,很多年过去,林渡回忆起来,还是会想说,二〇一七年,是发生很多很多事的一年。

    也是后来很多次彻夜难眠的根源。

    她在这一年种下悲伤的种子,在风雨浇灌里生根发芽。

    2017年的北京其实和2023年差别不大。同样闷热,同样匆忙,也同样包容。

    钢铁森林的另一边是市井烟火;酒绿灯红里有人在满身疲惫地讨生活。

    这年林渡刚读高二,没遇见周嘉梁,一切都还秋水无波地平静着。

    盛夏的这一天,午后窗外空气蒸腾,小区里住的都是育英中学的教职工,遵循着中学生早起午休的作息,一到了午间,整个小区都陷入短暂的安宁。

    平静而闷热的时段,外面蝉鸣和着上年纪的空调外机轰隆隆的运作声,客厅里林爷爷的小收音机里放着京剧定军山,老生唱得铿锵有力,林渡听得却昏昏欲睡。

    今夏比往年都要热,老楼房憋闷不通风,林渡又出去打了几天暑假工,回来就得了热伤风。

    总觉得脑袋沉沉的,坐书桌前解道圆锥曲线大题,老林教过好几遍,第二问还是解不出来。

    她弯腰扭开边上的落地扇,想着吹阵风清醒点儿,非但没用,还被吹得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林援朝一听孙女这感冒加重,收音机都给关了,拖着不太便利的腿脚跑到林渡门口,心疼地念叨“降雨啊。”

    这是林渡的小名。

    “病了就歇歇吧,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林援朝走进去,连数落带哄着,“你这小孩也不好好吃药,爷爷下去给你买点零嘴,再上门口开点药你好好吃了好不”

    打林渡有记忆起,爷爷总这样哄着她。腿脚还好的时候就总是攒着自己的烟酒钱给林渡买吃的。

    平时旁人眼里抠里吧嗦,公交车都不舍得坐,多远的道都要骑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的老头,隔阵子就往家里搬满箱子的ad钙奶、十几连包的虾条还有各种口味的奶糖。

    林渡把风扇关掉,倒是清醒了点,看着一脸殷切的林援朝,趴到书桌上,侧着脸抿抿唇“没事的爷爷,我就好了。”

    嘴上说着没事,声却跟快没气儿了似的。

    急得林援朝就要下楼去,林渡忙把人叫住“真没事,爸爸早上给我弄药了,我睡会儿就好了。”

    林援朝这才作罢,从林渡房间出去之前还不忘叮嘱林渡盖点儿毯子,别一夏天就贪凉,老了要坐病的。

    林渡这一觉忽睡忽醒,彻底清醒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

    虽然没有睡实,但是午睡之后精神好像好了一点,只是身上汗涔涔的不舒适。

    她钻进卫生间冲了个澡,出来的时候收到前桌宋小尧发来的微信。

    小尧一会出来不我跟我妈要去超市,一起去呗

    小尧我好把英语报纸给你

    英语报纸是她们暑假英语作业之一,宋小尧报纸不知道扔哪了,一放假就把林渡的借去复印,今天才想起来还。

    林渡把头发绑成马尾,发圈不太紧,额角碎发松松散散地落下来,空出手来给宋小尧回了消息。

    温带雨好,现在吗

    两秒钟后,滴滴

    小尧嗯嗯

    小尧我们到你家小区门口等你

    宋小尧家跟育英中学家属楼就隔了一条马路,过来用不了多少时间。

    林渡应下来后,手上动作也加快,关好房门又拉上半边窗帘,将吊带睡裙换成宽松的白色短袖和一条若隐若现在短袖下的灰色运动短裤。

    她一边整理衣服一边打开衣柜的镜门,上衣穿得匆忙,领口下沉着,镜中少女蕾丝边

    a上缘微微起伏,胸口白玉无瑕的皮肤上偏有一点烟头大的圆形伤疤。

    林渡视线只在上面停一下,立刻整理好衣服。

    关上镜门的时候还是不自觉想到,为什么过去好久,好像还能听到烟烫在皮肤上,细微的滋啦滋啦的声响。

    客厅餐桌边上有爸爸老林留下来的零钱,老林要加班,林援朝不会用手机支付,这钱给林渡爷俩买吃的。

    林渡没动这钱,书店老板把暑假工的钱转到了她微信上,足够当作这学期零花钱了。

    出门的时候看到林援朝也已经在自己房间里睡着了,林渡在门口换上自己洗干净的浅口帆布鞋,轻手轻脚地打开防盗门。

    防盗门的右边是个老式电子万年历,出门前林渡抬头扫了一眼,老家伙右下角写着今天的日期“2017年8月12日”。

    距离开学还有两天时间。

    在小区门口如约见到宋小尧跟她妈,林渡接过对方递过来的英语报纸,礼貌地跟母女俩都打了招呼。

    宋小尧在学校里出了名的外向,上来就搂上林渡,食指勾勾林渡下巴“渡渡,今儿大热天的戴什么口罩啊”

    她妈妈在边上咯咯笑“宋小尧你一个女孩子成天勾肩搭背的成什么样子,看看人家林渡,安安静静的,多稳重。”

    林渡摇摇头,声音还有点生病的漂浮“有点感冒了,怕传染。”

    宋小尧跟她妈妈倒并不介意,都是大方人,还一把把林渡拉过去,站宋小尧她妈遮阳伞的最中间。

    两个人暖烘烘的体温一左一右烘烤着她,林渡心里的火山好像有熔岩在潺潺流开,有种说不上来的滋味。

    从育英中学家属院出来,这片是上年岁的老城区,遍布满眼的七十年代苏式筒子楼,红砖墙边大槐树摇摇晃晃。

    往南走像是见证城市更迭,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现代化的建筑,恢弘的装潢,一眼望不尽的繁华。

    临近开学街上人也比往常多,林渡跟着宋小尧母女往南过了一条街,去到附近便民商圈一家永辉超市。

    林渡记着老林这两天有点中暑,特地称了点绿豆,预备回去煮了绿豆汤放冰箱冰了之后给老林装保温杯里让他上班喝,清凉还能解暑。

    爷爷这两天还念叨着要吃排骨,但他身体状况不大允许沾荤腥,林渡想了好久买了两根玉米,想着煮个清淡的玉米排骨汤。

    除此之外又买了一点西红柿,切开了放一点绵白糖,在盛夏天里格外好吃。

    完事之后宋小尧和小尧妈妈要去百货区,新学期开学,宋小尧要买一点新的生活用品。

    林渡旧的东西都还能用,没什么要买的,安静跟在她们身后,偶尔被点到名就认认真真地给出一点建议。

    前前后后逛了一大圈,往回走的时候已经下午五点多钟。黄昏时分暑热未消,夕阳的金光隐晦泛开,洒水车漂着水泽慢吞吞地开走,管他光还是水,一层又一层往整街携风轻颤的老槐树上镀。

    人工洒水给燥热的天带来一阵短暂的清凉,遮阳伞变得可有可无。

    小尧妈妈遇到一位老街坊,跟宋小尧三个人在前面聊得热火朝天,林渡跟在后头,不紧不慢走在三个人的影子里,竟然觉得惬意又放松。

    难得脑袋空洞洞的没有想什么,只有耳朵听见周围四处的白噪。

    洒水车发动机的轰轰和水落地的沙沙声,草丛的蝉鸣和少男少女肆无忌惮的玩笑。无不昭示着这世界的勃勃生机。

    “渡渡”走前面的宋小尧突然转过头来掩着半边嘴,压低声音挤眉弄眼地冲林渡说,“你看那边”

    不知道对方又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林渡顺着宋小尧暗指的方向看过去。

    视线终点是一家很未来科技装潢的轰趴馆,男男女女一行人,刚刚从里面出来。

    远远的,看到一个男生背对站着,一脚撑着地身子歪七扭八的。他对面两个女生挽着手,样貌被男生高大的身型遮挡住。

    隔了一条马路听到其中一个女生说“季家乐你就告诉我们他到底喜欢什么吧,我们也想准备点什么呀。”

    被叫做季家乐的男生口气跟站姿一样吊儿郎当“准备啥啊”

    女生急了,有点郑重“今天是他生日。”

    不知道这个“他”说得是谁。

    季家乐猛拍了下脑袋,没大好气儿“这是他今年第三十八次生日,他就是爱找人一起。”

    林渡收回眼,看向宋小尧,没懂后者让她看什么。

    宋小尧磨叨了句朽木不可雕也,然后跑过来趴在林渡耳边说“他们说的就是我跟你说的人啊”

    宋小尧跟她说的人

    林渡好好地回忆了一下,她实在跟她说过很多人。包括但不限于强基班的尖子生,理实验的富二代,四楼理科平行班的校霸,甚至连班里爱开屏的花孔雀都说过

    马路另一边季家乐还急赤白脸在解释“真不用送,这逼从小到大缺过啥啊,爹妈恨不得宠上天了都,惯的成天作天作地。”

    “要我说,他就一祸害。还长那样,招一堆小姑娘。”

    这话怨忿中还隐隐藏了一丝嫉妒。

    季家乐骂完还不解气,半天又补上一声“妈的。”

    轰趴馆的门这时候闪了个缝,吱呀一声,冷白骨感的一手半推开门。

    宋小尧猛拍林渡肩膀“快快快看就是这个”

    林渡终于重新看过去。

    视线里,贴满各种海报的玻璃店门遮住他半边身子,男生一侧肩贴着门边,懒懒撑住身体。身后室内冷气汩汩,吹得宽大的白t空荡荡地贴在他高瘦单薄的肩背上。

    不骄,不颓一身倦骨头,独一无二的少年气。

    宋小尧说他叫周嘉梁。

    连哪个“jia”哪个“iang”都清楚。

    周嘉梁。好像经常听人讨论他衣服鞋子的牌子,看到他名字写在年级排行大榜的前列,听说谁又表白被他拒绝了。

    黄昏的日头还毒辣,金光闪闪落在他额头前的碎发上。

    林渡见过他,在附中下午两点半的球场边。

    那天学校更衣室停水,打完球的其他男孩子大汗淋漓地回教室,她从广播站出来路过球场,撞见老师正在劈头盖脸地骂他。

    旁边同学说他是回家冲澡,他头发还有点湿,风一吹,林渡从旁边经过,闻到沁人心脾的冰镇橘子的味道。

    他好像总是懒懒的疏离,被老师批评了也不像这个年纪年轻气盛的男孩子冲动反驳,反而脸不红心不跳地乖乖点头,不知真假地说下次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