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九八章 曹贼谋主是荀攸,父帅谋主乃云旗

作品:《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97章 曹贼谋主是荀攸,父帅谋主乃云旗

    昨日还是晴天,一夜过后,却降起了雪。

    雪花漫天卷地落下来,犹如鹅毛一般,纷纷扬扬。

    将许都城内外装扮成一片银装素裹

    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与夏侯渊的二子夏侯霸、三子夏侯称,三人带着仆从,一袭人轻裘肥马,车上载着猎物,兴尽而返。

    俨然,趁着这样一场大雪,他们去雪中围猎。

    夏侯楙大声喊“还是雪天围猎痛快。”

    夏侯霸笑道“是啊,畜生都冻呆了,跑都跑不快,一射一个准儿,就是这样打猎未免太过无趣。这样的天气就该驰骋疆场射活着的敌人”

    夏侯霸是个好战分子,那无比渴望驰骋疆场的心情根本就藏匿不住。

    夏侯称会意,“二哥怕是看子文曹彰兄去围捕那关羽了,心里痒痒吧”

    夏侯霸“唉”的一声叹出口气,“何止子文去了,子桓与子健都去了,可叔父却不许我们去非要我们驻守许都,呵呵,襄樊未破,许都城有什么好驻守的白白丢了十面埋伏这么大的功勋。”

    夏侯楙也是感慨万千,“是啊,那高祖刘邦不就是十面埋伏战胜的楚霸王么这一次,围剿关羽,又是一场时隔四百年的垓下之战哪”

    夏侯称阴恻恻的来了句,“都什么时候了,还想那汉家高祖,提及这十面埋伏,子林夏侯楙大哥不该想到的是大伯父与那袁绍贼子打的仓亭之战么还是程昱先生向大伯父献计,十面埋伏重创那袁本初,将他打至吐血而亡”

    “哈哈哈哈”夏侯楙笑了,“叔权夏侯称说的不错,现在这天下是咱们大伯的,哪还有什么汉家的事儿,倒是这关羽,他会不会也如那袁本初吐血而亡不说了,这么多野味儿去我府上咱们一边喝酒,一边烤了吃。”

    “还是算了吧”夏侯霸与夏侯称连连摆手,“子林兄与清河公主成亲后,我可听闻清河公主不怎么允许子林兄喝酒啊”

    提到了这个,夏侯楙一声冷哼,“若不是看在他是大伯的女儿”

    话说到这儿,突然夏侯楙看到了前方许都城楼上的父亲夏侯惇。

    尽管相距甚远,但夏侯楙还是因为胆怯,把要说的话统统咽了回去。

    “伯父在这儿作甚”夏侯霸好奇的问。

    “多半还是那十面埋伏,围剿关羽吧”夏侯称回了一句。

    夏侯霸颔首,“我猜是伯父担心,这样的天气,那关羽行军难,进入埋伏的时间也就更晚一些喽。”

    这边厢,夏侯家的三个后辈带着猎物满载而归。

    那边厢,城楼上的夏侯惇注意到了他们,知道他们冒雪打猎归来,他也没有招呼这些儿子、侄儿,只是凝着眉重重的望向襄樊方向。

    说起来,曹操攻陷汉中后,马不停蹄的便差遣夏侯惇返归许都。

    就是担心许都城,乃至于中原内部的动荡。

    要知道,两年前的五月初十,献帝封曹操为魏公,把冀州属下的十个郡作为曹操的封国,加“九锡”,允许穿龙袍、冠冕并配上红色的礼鞋。

    十一月魏国设置尚书、侍中和六卿。

    十二月曹操恢复肉刑。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反对曹操的氏族越来越多。

    而荀彧荀令君的死,更是掀起了一阵氏族中反曹的风暴。

    可以说,从两年前起,曹操出征时间就再没有超过一年的。

    他始终需要提防着京都出现变乱

    这次攻破汉中后没有立刻从汉中返回,是因为“巴蜀”的诱惑太大了,也是因为他太了解刘备了。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这个刘备刘玄德,若是真给他充足的发展时间,那就不是疥癣之疾,而是心腹大患。

    也正是因此,攻下汉中后,曹操第一时间将随他一道出征的夏侯惇派回许都。

    一来坐镇京都,防范中原动荡;

    二来也预防襄樊、合肥局势的变化。

    谁曾想,怕什么来什么。

    襄樊的局势还真是骤变

    夏侯惇的心情可并不轻松。

    此刻的他,一只独眼眺望向襄樊,他的口中吟道“这大雪天的,关云长的行军速度不会放缓了吧千万不要出什么意外”

    夏侯惇心头莫名的有些担忧。

    可很快,他的眼眸再度凝紧,他咧开嘴,“定是我多心了,这等天气,关家军势必会像那冻僵的畜生,任人宰割”

    言及此处夏侯惇又恢复了几许自信满满的样子。

    只不过

    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要出“意外”的

    “禀大将军”就在这时一名亲卫迅速的禀报道。“许都城出事儿。”

    而随着这亲卫的话语

    夏侯惇的面颊刹那间变得凝重变得阴郁了起来。

    富丽堂皇的襄阳城衙署。

    如今这里的“代太守”赵俨匆匆走出,他迅速的骑马赶至城楼处,翻身下马,一路小跑的登上城楼,望着城外那大雪中严阵以待的关家军。

    甲胄如墨,在苍白一片的雪地里异常明显;

    枪戈如林,宛若这支军队,展现出的是那毫不动摇的视死如归的决心。

    这

    赵俨看到这一幕,双腿一个踉跄,险些跌倒了过去,他喃喃道。

    “这不对呀”

    的确,按照张辽的解析,按照曹丞相留下的计划。

    如今关家军应该渡河去急攻樊城才对。

    怎么会是襄阳呢

    攻下樊城既能威胁许、洛襄阳城更是不攻自破

    这个时候,攻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襄阳没有意义啊

    要知道,襄阳、樊城虽只是一水之隔,可关家军进攻哪里,却是云泥之别。

    樊城在荆江以北,更靠近曹魏的地盘。

    那边埋伏起来会十分隐匿,也更容易布下“十面埋伏”之阵。

    可

    襄阳城在荆江以南。

    更靠近的是关羽的地盘,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就被关家军的斥候发现了。

    埋伏也势必会被发现,更别说什么“十面埋伏”、“瓮中捉鳖”了

    这

    情况不对呀

    此刻,赵俨的面颊冷冷的凝起,面对着城下的关家军,他一时间有些慌乱。

    他左右环顾,却发现连一个真正能商量的人都没有

    昨夜

    张辽已经率所部兵马赶赴樊城,也就是说,如今的襄阳城只有他赵俨与五千守军。

    “咕咚”一声

    赵俨咽下一口口水,他的心头无比的沉重。

    若是三万关家军来攻城纵是襄阳怕怕也守不住吧

    关家军不会不会攻城吧他们他们一定是故布疑阵,明着打襄阳,实际上是去是去急攻樊城,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

    一时间,赵俨的眉头紧凝。

    “传我军令”

    “所有兵将严阵以待,若有敢私自出城迎敌者,斩斩立决”

    赵俨的语气显得有些惊慌。

    “此外,速速速速将这边的境况飞鸽传于樊城传于文远将军处”

    是啊,这种时候,必须得张辽张文远将军拿主意了。

    可

    一旁的副将却说,“禀将军,如此大雪,怕怕是飞鸽飞不过荆江”

    是啊,如此大雪,如此极冷的天气人都要被冻死了,鸽子哪里伸的开翅膀

    “那那就派快马”赵俨急了。

    “派不出去了。”副将如实道“城城已经被围了”

    这一句话脱口,赵俨一个踉跄,重重的朝后退了一步。

    看不懂了

    这局势,他彻底看不懂了

    可莫名的,他心头有一抹恐惧,有一抹隐隐的担忧。

    就像是,即将即将有极其恐怖的大事发生

    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巍峨襄阳城。

    此刻的关平站在襄阳城下,他俯瞰着这座“易守难攻”的城池这座被雪絮覆盖的城池。

    他心头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

    这么高的城墙,这么冷的天气,能攻的下来么

    心念于此,他环顾身后,看着将士们一个个被冻僵的模样,一个个复杂的表情,他能感受到这五千关家军那纠结的心境。

    他们是既害怕攻城,却却又毅然决然般的不敢后退。

    这就是关家军。

    明知前面是刀山,关家军也要迎难而上。

    此刻的关平心头生起了一丝疑窦。

    怎么父帅与周仓将军,二弟、三妹、五弟的兵马还不到呢

    总不能真的只靠他们五千人去攻城吧

    这样极端的天气下,三万关家军或许有机会,可五千的话完全没有机会啊。

    等等

    关平突然想到了什么。

    他疾呼“父帅的军令在何处”

    当即一名副将取来军令,这是周仓提及,到襄阳城下时才能打开的,第二封军令

    关平不假思索,迅速展开。

    而这军令,不展开还好,一展开之下,他整个人愣住了。

    这

    怎么会这样

    不怪关平惊讶,因为这一封军令中,关羽重重的写上了一行小字“平儿佯攻襄阳,为父去取江夏”

    起初看到时,关平还没有反应过来,他把关羽写的“为父去取江夏”想成了“为父去取樊城”。

    如此说来,这就是再平常不过的“声东击西”的战略了。

    他正打算吩咐将士摇旗呐喊,做出假象时。

    关平突然像是反应了过来。

    是江夏

    关平的一双瞳孔瞬间瞪大

    他下意识的张口“不是樊城竟竟是江夏”

    “四弟的话,父亲听进去了,不或许,或许父亲从一开始起,他的目标就是江夏,襄樊襄樊从来都是假象,是诱饵罢了”

    经过了一个迅捷如电的脑回路,关平得出了这个结论。

    而与此同时,他刹那间联想到了许多。

    而首当其冲的,其实是他与关麟的一次对话。

    那时的四弟关麟在与五弟关索畅聊,聊天的内容是“诋毁”父亲

    关平看不过去,就争执了几句。

    关麟却说“大哥,你不会真的以为斩颜良是父亲的功劳吧”

    关平的回答是“你莫要强词夺理,普天之下,谁人不知道父亲斩颜良诛文丑,这不是父亲的功劳还能有谁”

    那时的关麟直接反驳“咱爹就是瞎七八嘚瑟,大哥,他的话你也信哪斩颜良跟他至多就有一丢丢关系,论及功勋,哪里轮得到咱爹扬名”

    “那是人家曹操的谋主荀攸的功劳啊大哥伱想啊,袁绍派大将颜良围困白马,荀攸献计让曹操屯兵延津伪装渡河,于是乎原本打算大军进驻白马的袁绍犹豫了,他不敢派人支持颜良,就派重兵守在延津的对岸”

    “可曹军这边,天天嚷嚷着要打过去,最后的结果呢打了个寂寞,反倒是咱爹在曹操的授意下,引轻兵奔袭白马,打了一个完美的时间差,将孤立无援的颜良斩于马下大哥你品,你细品”

    “这事儿,吃瓜百姓不明所以,都说是咱爹斩颜良,可事实上,这跟咱爹关系大么荀攸如此一番计略之下,就是曹操不派咱爹去,巨大的时间差之下,轻骑突袭,随便栓条曹营的狗也把那颜良斩了咱爹有啥脸说这功劳是他的丫的咱爹真是啥功劳都抢,我都不好意思说他,大哥,你品,你再品”

    那时候的关平听到四弟关麟的这一番“惊世骇俗”的话,只觉得四弟简直是为了黑老爹而黑。

    黑的是无孔不入

    黑的是“哄堂大孝”

    可现在关平悟了呀

    今时今日父亲的一封军令,他与四弟“声东击西”,“轻骑突进”取江夏的手段,不就与当年曹操图白马的手段一般无二么

    当年是延津河畔,曹军与袁军隔河相望,一个喊“我要打过去”,一个喊“你过来呀”

    结果到最后,没有发生任何事儿。

    今时今日的襄阳城下不也正是如此么

    父帅与四弟的目的,就是让他关平去造势,去呐喊,去吸引曹军的目光,为父帅夺取江夏创造时间。

    当年曹操是谋主荀攸献策;

    今时今日的父帅,岂不是四弟云旗献策么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这一刻,关平彻底的悟了,他惊骇于四弟一早就能道出“父亲斩颜良”真相的同时,更惊骇于四弟与父帅布下的这一个大局

    “传我军令”

    当即关平再不迟疑。

    一众兵将以为长公子要下令攻城,一个个面如苦瓜

    带着无限复杂、纠结的情绪。

    俨然,关麟那“可怕”的预言,仍旧笼罩在他们的心头,且不断地扩大。

    此时此刻,他们的脸上写满的就是四个大字慨然赴死。

    哪曾想

    关平直接下令,“不攻城了,悉数摇旗呐喊,要壮声势让河对岸以为我们在攻城”

    “此外,所有兵士来回奔袭,激荡出漫天的雪尘让襄阳城中看不清楚我们的攻势,看不清楚我们究竟有多少人”

    激荡扬尘这一招,当年张飞在长坂坡时就用过。

    配合那当阳桥下一声吼,激起的灰尘,究是曹操都发生了误判,以为埋伏了千军万马。

    如今关平有样学样,自是不在话下。

    丫的

    攻城的话拿不下来也就算了,演戏再演不像。

    他关平对得起父帅,对得起四弟云旗么

    “还愣着干嘛速速去啊”

    见众人无动于衷关平又是一声吩咐。

    这时,一个副将大着胆子问道“今日三更造饭,五更急行,关公命长公子率先锋军来此,不不攻城么”

    副将的脸上带着巨大的问号。

    “哈哈”关平却笑了,笑的无比怅然。

    他一连取出两封军令,一股脑的抛给这副将,“你仔细的看,我父帅的军令中何曾写过攻城二字”

    啊

    此言一出。

    五千关家军将士先是极致的惊讶。

    可很快,惊诧消除,他们陷入了又一个极端的情绪中。

    是了然,是爽然,是怅然的情绪。

    那原本情绪中的复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是恢复了战意与色泽的面庞,他们一个个都恢复了神采,变得激昂了起来。

    只刹那间,五千关家军均是打起了精神。

    原来,这不是刀山油锅,他们只是佯攻他们不用十死无生,关公也不用身首异处。

    他们五千关家军,只是在演哪

    呵呵

    呵呵

    虽然关家军演的不是特别专业,但是这个任务,他们喜闻乐见

    当即一个个迅速的行动了起来。

    雪絮还在飞舞。

    大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痕迹,而五千关家军齐刷刷的呐喊了起来。

    “杀呀杀呀”

    “咚咚咚”一时间鼓声如雷,大有一股黑云压城的既视感。

    那地面上席卷的雪尘,让襄阳城,也让荆江对岸的曹军探马根本就看不清楚,这支关家军有多少人

    倒是这一个个关家军的面颊上,他们一边嘶吼,一边露出了怅然的笑意。

    幸福

    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