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7章 抱负

作品:《汉家功业

    第477章 抱负

    不多久后,几乎整个洛阳城的官吏、士绅、百姓都看到,曹家被抄了,曹嵩等曹氏族人被押入天牢。

    前面是沸反盈天,后面是高呼叫好,两极翻转,来的迅雷不及掩耳。

    不知道多少人在庆祝曹氏落罪,尤其是颍川党,多年夙愿得偿,欢欣鼓舞,就差弹冠相庆了。

    有人高兴,自然也有人落寞。

    曹氏是当今大士族,尤其是曹操,一度稳定大司马,离过去的大将军只有一步之遥,这样的大世家说没就没,众多大士族忧惧。

    更有一些目光长远的人,同样神情晦涩,难掩不安。

    曹操在近年异军突起,众多叛乱都是由他剿灭,俨然成了大汉战神,并且期待着他继续出征,讨灭袁绍,平定天下。

    现在他落了罪,此消彼长,可以预见,那些蠢蠢欲动的叛逆之辈,定然开怀大笑,大肆庆贺,由暗转明,甚至是明目张胆的谋反。

    大好形势,或许由此转变

    太学。

    太学师生振奋无比,特意停课一天。

    “对了,我听说,这不是尚书台诸公改弦易辙,是陛下降旨了。”

    “陛下降旨了对对,我就说,这短短半天时间,尚书台的那几人怎么能公然打自己的脸”

    “周兄说的甚是国社大政,岂能反复无常当有稳妥有序,承接有道”

    “刘兄说的甚是”

    “曹氏落罪,说明朝廷还是看的明白的,尚书台诸公有胆有识。”

    太学生们成群,对朝政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到处都是激烈的争论声。

    孔亮正边走边看着书,闻言随口的道“谁说曹氏落罪了”

    “还是陛下圣明”

    书童一愣,道“这,廷尉都判决了,曹氏人都被押入天牢了,所有人都看到了,公子”

    “我也觉得是如此,朝廷诸公,皆是年轻,少有老成持重之人,陛下不在洛阳,便手足无措,反复无常”

    书童听着一阵阵的议论声,疑惑的道“公子,这曹氏落罪,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甚是甚是”

    “我等生于厮世,又遇明君,正是建功立业,一展抱负之天赐良机啊”

    一众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不远处一个少年带着书童,旁若无人的穿过成堆的人群,直奔大门外。

    “陛下登基以来,诛阉党,收外戚,定黄巾,平董卓,此等武功,直追武帝”

    “我呸还不是我等奋力陈情,事态闹大了他们才会改弦易辙,如果不是,曹氏早就逃过去了”

    孔亮微微一笑,抬起头,开始大步向前走,道“做给朝野看的,你没有看到那判决吗曹孟德只是被削去了官职,其他的只字不提。”

    书童眨了眨眼,疑惑更多,来到他身旁,道“公子,这,这是什么意思”

    孔亮目光明亮,神情悠然,道“我之前说过,曹操所做,在朝廷来看,是有功无过的,既然有功,怎么可能问罪曹氏这一案的爆发,你不觉得太过巧合吗”

    书童跟随他家公子多年,聪慧的很,顿时明悟,睁大双眼愕然的道“公子是说,朝廷故意揭露曹氏一案,就是为了给曹操顶罪,好摘出曹操”

    孔亮沉吟片刻,摇头道“未必是朝廷故意揭露,也有可能是曹氏弃卒保车。”

    书童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只能面带思索又困惑的跟在他家公子边上。

    孔亮回头看了他一眼,笑呵呵的道“朝局向来晦涩,不要小看陛下,不要小看朝廷,更不能小看曹操。所有人都认为对的事,往往需要认真思考。”

    书童若有所悟的道“公子,朝廷保下了曹操,而那些心怀叵测之徒不知晓,这是不是朝廷设计的一个圈套”

    孔亮神情动了下,旋即作恍然状,道“原来如此。”

    “公子想到了什么”书童立即追问道。

    孔亮已经迈出了太学大门的门槛,一脸释然的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朝廷应该有新的征讨任务交给曹操,曹操这一两日便会出京。”

    书童仔细一想,顿时惊色的道“公子,莫不是那袁绍或者刘璋,刘表叛乱了”

    孔亮摇头,微笑思索道“袁绍肯定不可能。他立足扬州未稳,人心未附,没有足够的理由与机会,他不会贸然叛乱。至于刘璋、刘表,恐有野心的收成之辈罢了,也不用多想。要说征讨,现在最有可能的,反而是凉州。”

    书童看着他家公子自信的半边侧脸,赞同的道“我觉得公子说得对。现在朝廷握有北方八州,唯一的威胁,便是凉州了。公子在襄阳就说,平定了豫州,朝廷下一个目标,一定是凉州”

    孔亮更加自信了一些,脚步加快道“先去拜访蔡公,这是难得的机会,书带好了吗”

    书童道“带好了。还有那副公子亲手书写的楹联,我也带上了。”

    孔亮道“据说,那副楹联是陛下所作,蔡公执笔,确实寓意非凡。”

    书童应了一声,却也不怎么在意,道“公子,大考据说定在十月,考完咱们就回去吗大公子在吴郡听说得到了重用,家主来信询问你的去向”

    孔亮微微摇头,道“吴郡并非功业之地,兄长去那边,多半是有些无奈。”

    书童疑惑的看着他,道“公子,伱还是没说大考之后去哪里”

    孔亮看向不远处的皇宫,道“你有没有觉得,洛阳城日益繁华,比往昔更胜几筹了。”

    书童会意,却有些犹豫,道“公子,家主都不想来洛阳入仕,你要留在洛阳吗”

    孔亮微笑,目光深邃,道“先去见蔡公。”

    书童嘴角动了动,还是没有多说,他知道他家公子的性格。

    这么看来,他要跟随他家公子留在洛阳了啊。

    可他,不喜欢洛阳。

    孔亮脚步加快,直奔东观。

    现在的东观,都是饱学鸿儒之士,能够前去拜访,对他来说,是一大幸事

    至于留在洛阳城,以他的才学,大考即便不是一等,那也定是前十,留在洛阳如翻手之间。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