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7章 一石三鸟

作品:《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这份奏折肯定是由沈鲤主导的,朱赓多半是被逼迫根从签名。

    朱赓在朝中没有任何党派支持,经常被各个党派攻击。那天朱赓看到了迎接万历时的站班情况如此明显。

    如果沈鲤已经上疏,而他没有任何表示,不用问,肯定又会被东林党人骂到臭头。所以只要沈鲤写了这样的上疏并发出邀请,朱赓肯定会跟随列名。

    王文龙在南京看到邸报记载的这份奏折时就忍不住笑,东林党玩人心实在是有一套,损到家了。

    京城再缺官也不至于二品官员只剩东林党的赵世卿一个,当天到场的只有他,多半是因为二品官员确实希少,所以其他的尚书、侍郎都在任上忙碌,没有空闲来参加大朝会。

    而沈鲤这么一上疏,明白点出如此惊悚的场面,肯定会引得天下人瞩目。哪怕不是东林党成员也会发表意见。

    天下舆论最终都将对万历皇帝造成压力。

    万历皇帝生气了能找谁去三党的尚书、侍郎明明有那么多人,为什么不来站班是不是给他现眼

    一封上疏,东林党既捧了自己的赵世卿,又每年一次照惯例表达了请求皇帝增添官员的意见,顺便还给三党的高级官员全部上了一遍眼药。

    三党侍郎以上的官员全都恶心坏了,而且这还没完,万历皇帝压力太大已经叫人去查考勤。

    虽然皇帝的长孙满月这事儿也不算朝中一等一的大事,但按照规矩,大朝会你放下一切事情都得来,为什么不给皇帝面子

    要是真有实际工作还好说,有些官员真就是生病了去不了,当天在衙署休息,不用问,肯定被万历责罚。

    沈一贯都带头告罪,表示自己称疾缺席大朝会是不敬,不上疏不行啊,他还得护着其他浙党官员呢。

    东林党人仿佛是泥潭中得了活水的游鱼,从南到北全都活泛起来。

    李三才专门从常州跑到南京找王文龙聊天,见面便忍不住大笑“建阳真神算也,不出茅庐,却知天下计”

    李三才的兴奋写在脸上,东林党只用了两个月,就将朝中舆论全部扭转,如今反税监的大旗也扛上了,还掀起对于三党的弹劾,万历皇帝都在帮他们查人。

    得到如此大胜,全程东林党人没有付出任何代价。

    李三才喝着茶说“如今三党还想找东林君子的麻烦,须得在税监一事上做出一些令人心服口服的成果。”

    “陈时济能救出来吗”王文龙询问。

    他帮助东林党也是无奈为之,接下来的党争之中东林党将长期占据朝堂核心,实在不好得罪。引得东林党去对抗税监,总比让东林党把精力全放在和三党互相攻击拆台上来的好。

    此事中的咸阳县令陈时济并非东林党人。

    这也正常,陈时济一中进士就被外放县令,基本上是三甲以后的排名了,这种人一辈子大概率都在地方上周转,没有进京的机会,没有党派能看得上他,三党加东林,他哪一派也不是。

    陈时济跟税监太监斗的原因也和东林打没关系,他作为咸阳县令,只是单纯的不想让太监给本地百姓摊派不合理的赋税,拖着不交毛毡,就被太监给弄进去了。

    “陈县令进了诏狱,说是已然用刑,暂且性命还在。”李三才叹息说道,“建阳也知道样是什么地方,出入诏狱全凭圣上旨意,外臣想救人出来十分困难。不如让圣上消气,届时自会放出。”

    王文龙道“东林君子可以炒作舆论关心陈县令,不说将人解救出来,只求不要死打。一来可保陈县令性命,二来也在天下落一个仁义的名声,此计惠而不费,没有不实行的道理。”

    李三才点点头道“这倒是可以做,我回

    去便让幕僚斟酌上疏。”

    之前李三才甚至都没打算理陈时济这事儿,天下县令几千个,死上一两个算得了什么管了此事触怒皇帝还会得不偿失。

    不过现在王文龙帮了东林党如此大忙,东林党顺着他的意愿为陈时济说两句话也不算大事,何况确实能落下些好名声。

    王文龙闻言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陈时济这人在历史上只出现过这么一次,被万历皇帝丢到牢里之后就没有了记载,多半是死在牢里了。

    东林党在税监一事上已经占了上风,原时空中多半是不愿意触怒万历,多生枝节,于是对陈时济的后续也不关心。

    陈时济不一定是被万历皇帝下狠手打死的,他待在诏狱里头,想杀他的人太容易得手,太监用点钱财也就弄死了。历史上顶多是陈时济死后,去几个东林大佬给他写篇墓志铭。

    这事很好防,只要李三才的奏折一上去,东林党人稍作呼吁,想动手的爪牙们自然不敢嚣张,陈时济的命就保住了。

    李三才这次来是询问后续计策的,放下茶杯讲入正题“有人认为税监太监经此一事将会风声鹤唳,继续上书,反会触怒圣上;也有人以为做事如烧水,水方滚未滚,此时应该多添木材,撤火不智;建阳可有何见教”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此情此景实在太适合用这句诗了,王文龙脱口而出,说完这句话才发现自己又抄了。

    李三才眼前一亮“好句子,好意向。建阳以为此事正能够一鼓作气而成就吗”

    他对这句诗的气度十分欣赏,只按字面理解,似乎是王文龙判断这一趟可以让万历皇帝把税监彻底给撤了,这让李三才既惊又喜。

    如果真能如此,东林党拼光家底也要上。税监把天下弄得怨声载道,如果真能成功撤除,东林党人的声望恐怕无党能及。

    王文龙连忙泼冷水道“圣上恐怕不会继续撤税监,毕竟五五分账的例子都谈了出来。”

    李三才瞬间丧气,没错,万历皇帝要是愿意撤太监,还苦哈哈的谈什么分账呢当今圣上的小算盘这件事上不知拨了多少次呢,想继续从他兜里掏银子那可是难了。

    “那建阳的意思是”

    “凶恶的税监太监不止有陕西一处,如今撤税分账的政策逐渐推下去,以把陕西的太监逼的跳出来了,其他各地的税监难道不跳出来和之前的办法一样,东林君子们反对税监的调子还是要继续唱啊。”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