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和大清同病相怜的孙可望

作品:《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愿为国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国主府内,数十员大西文武齐声高喝,斗志昂扬。

    孙可望在广西颇具章法,这一步一步走来,局势越来越好。

    所以整个大西内部人心大定,一个個都从交水之战,云贵丢失的迷茫中,走了出来,重新充满了斗志。

    这精神气恢复了,自然干劲十足,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传我命令,令王尚礼抽调五千精锐迅速回国,再从广西增派三千云贵老兄弟,一万新兵,一万土司兵,速速赶赴广州,将尚可喜给我死死地压住”

    “为我大西在广州的均田分产,扫除障碍”

    “谨遵国主令旨”一群文武行礼道。

    孙可望的四万驾前精锐,在裹挟了贵州内地的驻军,补充了家口余丁,以及吸纳绿营降兵后,兵力扩充到五万余人。

    相比于尚可喜和耿继茂的两万老本拥有极大的优势。

    只是这些兵力非常分散,冯双礼和张胜带了三万驻守在广州附近,监视着尚可喜和耿继茂。

    王尚礼和王自奇带了一万五前往安南,征讨郑氏。

    剩下的万名精锐,又分散在柳州、南宁、浔州等地。

    所以现在的孙国主就像咱大清一样,表面上强大无比,实际上空虚不已。

    咱大清是要办的事情太大,所以现在才外强中干。

    孙国主是要办的事情太多,所以现在也外强中干。

    咱大清的十余万八旗兵,加上精锐绿营,一共不到三十万披甲精兵。

    西南战场投入了十万,彝陵、荆州、郧阳、襄阳一带又放了两三万防备着顺军。

    多尼的数万八旗正在河南,准备避暑,尚可喜、耿继茂、线国安的两万多人在两广和孙国主苦苦周旋。

    北京、西安等重镇又需要驻守,福建等地也得防备国姓爷。

    三十万精兵左算右算,到最后整个江南只剩下了包扣八旗在内的两万多披甲。

    这也是顺治听到国姓爷的主力进入长江后,差点尿裤子的原因。

    咱大清现在看似坐拥大半天下,已重新拥有了一统天下之势。

    但实际上兵力已经捉襟见肘达到了临界点。

    镇江大捷后,咱大清左凑又凑,才凑了一万多披甲精锐,由达素带领南下救援南京。

    当然了,国姓爷南京一败,咱大清的棋盘就全活了。

    家大业大的大清尚且如此,现在的孙国主就别提了。

    他的五万多还是注了水的驾前精锐,此时捉襟见肘,入不敷支。

    既要压制尚可喜和耿继茂,又要攻打安南。

    还得镇守广西,防备线国安和土司作乱。

    前不久还让王德旺带着浔州守军和一批新兵和土司兵,浩浩荡荡的拿着义王金印,围了梧州,想要控制这个交通枢纽。

    所以再怎么挤都只能给冯双礼和张胜增添三千云贵老兄弟了。

    其实孙国主此时的五万余驾前,十万新兵,再加上土司兵、绿营兵、义军。

    算下来都尼玛有三十万之众了。

    可就和咱大清的百万之众是一个道理,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

    唯有五万多驾前精锐才是真正能办大事的兵马。

    尚可喜和耿继茂在名义上也有拥有十万之众的。

    可真要遇上事了,也就只有两万老本靠谱。

    李自成昔日也拥兵数十万,浩浩荡荡有一统天下之势。

    但一片石后,咱大明的降兵降将们除了少数外,大部分都是累赘。

    要不是姜镶、唐通这帮人出手,在山西和陕北歼灭了李自成的三万老本,打出了比一片石更好的战果来,李自成也不至于守不住陕甘,一败涂地。

    当然了十几年河东、十几年河西,尚可喜和耿继茂以前见证了李自成的崩溃,如今他们也要有这待遇了。

    他们的老本分镇肇庆等地,监视绿营。

    和当初李自成的兵马分镇地方,监视降军,如出一撤。

    只要大势一起,肇庆等地的八旗驻军,就会被惊天骇浪所吞噬。

    广州,佛山。

    一顶鲜蓝顶盖下,张胜翘起了二郎退。

    “你也是工匠”汉川侯眯着双眼,看着一名歪瓜裂枣的武大郎询问道。

    “回侯爷,小子在佛山当工匠二十多年,一手祖传的手艺,整个佛山都闻名啊”武大郎恭维道。

    “就你这身板莫要唬本侯爷”张胜狐疑道。

    “不敢,不敢”在日本足以称得上健壮的武大郎连忙摆手道“侯爷,别看小的长得矮,可无论是造枪、还是造炮,都是一把好手啊。”

    “哦”张胜看了一眼武大郎手上的老茧,倒是信了几分。

    “去给本侯爷表演一下。”

    “好咧”武大郎迅速走到铁炉前,拿起各式工具竟然耍的有模有样的,一看就知道是老工匠了。

    “好安家费二十两,到广西后的工钱你应该清楚吧。”

    “清楚,清楚”武大郎连忙道“每月例钱一两,米五斗,干得好,还有额外的赏赐”

    “知道就好。”张胜淡淡道“本侯爷刚到佛山,你们这些刁民们还以为我殿前军是骗你们的,怎么样现在知道奔个好前程了吧”

    “侯爷勿怪,是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误会了国主和侯爷的好意,小的们该死,该死。”武大郎作势扇了自己几个巴掌。

    “好了,好了,去领二十两安家费和五石米,到了广西后好好干,要是干得好说不定还能封爵呢。”张胜挥了挥手。

    “多谢侯爷,多谢侯爷,多谢侯爷”武大郎激动无比,连忙磕头。

    “你要谢国主,本侯爷也是国主派来佛山的,要不是有国主到了两广,有你们这些刁民的好日子过吗”

    张胜吃了一串烤肉,吊着木签道。

    “对对对国主就是我们佛山老百姓的再生父母”武大郎连忙道。

    “好了,去啊。”张胜挥了挥手。

    他带兵刚到佛山的时候,佛山的老百姓竟然如临大敌。

    搞得他张胜在佛山搜罗工匠的任务颇有不顺,一肚子肝火没地方发。

    好在执行行兵五要的驾前军纪律严明,绿营兵在广州一带也在驾前的压制们,面目焕然一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州附近自然就出现了军民鱼水情的现象。

    在驾前军的钱粮面前,佛山的工匠们自然趋之若鹜,为了银子和粮食豁出去了。

    随着张胜的挥手,武大郎里面屁颠屁颠走上了流程。

    “姓名、籍贯、家世。”一名吏员开口。

    “回老爷,小的张二条,家住佛山城中,家里有一个婆娘,三个娃娃。”

    “你的家眷要去广西吗去了广西可以分地。”吏员继续道。

    “分地”张二条咽了一把口水。

    “回老爷,小的的婆娘身体不好,需要吃药,娃娃又太小,还是不去广西了。”

    “原来如此。”吏员略微有些动容。

    佛山的工匠虽然造出了无数火器,但他们的生活也只能勉强活着。

    张二条家里已经算可以了,至少在县城中能有个住处。

    “安家费二十两,自己掂量掂量。”

    另外一名吏员提出了几个元宝。

    张二条连忙拿起。

    “足这二十两是足的”

    张二条摸着属于自己的二十两银子大喜过望,激动无比。

    “那是当然,我们国主无论对谁,钱粮都是说多少就给多少绝不克扣。”

    吏员抱起了拳头,颇有敬意道。

    “老爷你是好人,国主更是好人啊”

    张二条抱着二十两银子,眼眶直红,跪了下来。

    在咱大清连当兵的钱粮都要被克扣,更别提他们这些工匠了。

    绿营兵的军饷虽然看起来还可以,就连守兵一个月都有一两银子。

    可实际上不过是一人之身,仅德存活,若有妻子父母,则艰难甚矣。

    还不止如此,除了克扣外,咱大明有欠饷,咱大清也有

    要不是一大批绿营反正给咱大清敲响了警钟,绿营就不是一人之身,仅德存活,而是向咱大明看起了。

    连当兵的都是如此,张二条这些工匠就更别提了。

    如今第一次领到足额的二十两巨款,张二条直接感动地给跪了。

    “好了,去后面领取粮食吧,以后跟着国主,有的是好日子过。”吏员开口道。

    “多谢老爷,多谢国主”张二条嗑了几个响头。

    按照指示继续去领取自己的粮食了。

    “米粮五石,送往县城”又是一名吏员开口。

    数名驾前士兵推着一辆小推车,装载五石粮食,准备进城了。

    “兵爷,让我来吧。”张二条眼见如此,心中更加感动的。

    对前往广西也是少了几分焦虑,多了几分期待。

    在佛山,他哪里见过这么好的老爷和士兵啊

    “不必了,这是侯爷的军令。”

    数名驾前军将士推着粮食,护送着张二条,进入了佛山城中。

    “唉”佛山县令眼见如此,在城墙上叹了一口气。

    当初张胜在勒索了钱粮后,又让他开了佛山的城门。

    对此佛山县令自然是不从的。

    可当张胜把大炮驾了起来后,自己不从,手底下的人却是不敢不从了。

    由于佛山没有八旗驻军,在驾前军的突袭下,自然就稀里哗啦地落入了魔爪之中。

    绿营兵高高兴兴的领了赏银,老百姓欢天喜地领了一些米粮。

    整个佛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只是苦了他和城内的士绅了。

    很快五石粮食送到了张二条的家里。

    “孩儿他娘,我就要去广西为国主办事了,你拿着钱粮养好身子,照顾好娃娃们。”张二条红着眼框。

    “不要担心,你们这些工匠的妻儿老小,有我们驾前军照顾着,在佛山出不了什么事的。”

    “若是你婆娘身体好了,娃娃也长大了,就可以去广西了,或者等国主拿下广州,你也能回来了。”一名驾前军士兵开口道。

    这样的一幕,在佛山每天都在上演,无数工匠带着家人或者告别家人,乘船进入广西,被安置在南宁、浔州等地的工坊内,为孙国主源源不断地打造出各式武器。

    “侯爷,你老人家该回去休息了。”佛山城外,有吏员劝说道。

    “不必了,本侯爷无聊也是无聊,找点乐子也好。”

    张胜吊着木签,百无聊奈道。

    这广州孙可望不让他打,士绅孙可望也不让他杀。

    搞得在佛山,张胜这员虎将浑身都不舒服,无聊得很。

    “你说,国主咋不让我们打广州呢”张胜远眺。

    “侯爷,国主自然有国主的道理,广州城坚,我们一时间难以打下来啊。”

    “无聊,真是无聊。”张胜打着哈欠道。

    “侯爷,兹事体大,国主的大计可由不得半点差池”

    “这我自然知晓,国主的军令我可不敢违背。”

    张胜伸了一个懒腰缓缓道。

    “走陪本侯爷溜达溜达去。”张胜舒展了身体,准备跨上自己的爱马,带着部下,在佛山周围溜达溜达了。

    然后就在此时一匹快马前来。

    “禀侯爷,国主来令”

    此言一出,张胜脸色一变,飞快的接过令旨。

    这令旨刚一打开,张胜就瞬间懵逼。

    “传令下去,速速整军备战,尚可喜和耿继茂可能要从广州出来了”

    永历十二年,公元1658年五月。

    刘天秀率领三千驾前精锐,一万新兵,一万土司兵,共计两万余众,从南宁顺江而下,抵达梧州。

    梧州的马雄部先前已经被大将王德旺率兵围住,勒令交出梧州。

    眼见局势不妙,城中粮草将近。

    马雄连忙派人出城,和王德旺、刘天秀谈判。

    第二天,马雄带着两千定南藩精兵弃城而走,北上桂林,梧州落入孙可望的手中。

    而后王德旺和刘天秀合兵,梧州城中的绿营兵们为了赏银,也加入了大军之中。

    数万之众顺江继续东下,于五月底抵达广州府境内。

    至此整个广州府境内,驾前,义军、土司、绿营,各路兵马合计在十五万以上,孙可望拥有了压倒性的军力优势。

    孙可望任命兴安王冯双礼为主将,统帅广州府境内的十余万兵马,推进至广州城下,将两藩的主力压制在了广州城中动弹不得,惊得尚可喜和耿继茂肝胆俱裂。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