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0章 贺九仪:国主我对不起你啊!

作品:《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大营中,在灯火中的照耀下,贺九仪看着妻子的血书,肝肠尽断。

    此刻的他又喜又忧。

    喜的是妻子竟然还活着,原本贺九仪以为自己的妻子早已经死在了这乱世之中,哪曾想她现在还活着。

    忧的妻子竟然被清军俘虏,落入了吴三桂之手。

    血书间流露出的种种真情,哪怕是最为铁打的西北汉子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广国公,汝之妻子自有平西王善待之,若是能够举兵来降,不仅夫妻可以重圆,而且还能够加官进爵,安享富贵”

    大帐之中,李登云循循善诱道。

    当天夜里,贺九仪彻夜未眠,然而和他一起彻夜未眠的人还有李定国。

    “晋王,贺九仪已经会见了吴三桂的使者,要是不快刀斩乱麻只怕会生出祸乱啊”

    孟艮城外的大营中,金维新郑重道。

    天底下哪有不漏风的墙,李登云会见贺九仪的事情,自有人送信到孟艮来。

    李定国闻言握紧了拳头。

    “再等等,说不定吴贼使者的人头已经在路上了。”他缓缓道。

    “晋王,我军只有区区五千人,其中精兵不过三千。”

    金维新忧心忡忡道“而贺九仪手握近万兵马,要是他生出了什么意思,现在主弱臣强,只怕会反客为主啊”

    李定国闻言心中一紧,贺九仪的实力的确超过了自己。

    他手底下的近万名百战精锐要是生乱,只怕光靠自己的兵马根本弹压不住。

    要是这位秦将决定降清,以他的实力甚至能够击败自己

    一想到此处,李定国便想立刻行动起来。

    然后就在这时靳统武开口道“晋王,等等,再等等。”

    “贺九仪千里来投,要是贸然对他下手,只恐人心尽失啊”

    李定国听到此话又犹豫了起来。

    贺九仪不远千里刚刚来投,这要是把他给杀了,只怕他的部下会生乱啊

    “晋王,此事不可再犹豫啊”

    金维新连忙道“秦兵秦将本就不可信,若不及时出手,要是贺九仪生出了歹心,我等皆会死于非命也”

    一时间李定国陷入了两难之地,他只有三千精锐,五千兵马。

    这种实力就决定了许多事情。

    若是不及时采取行动,贺九仪一旦率部叛乱,只怕他会一败涂地

    “明日清晨,邀请贺九仪来孟艮商议军务,各营兵马做好准备。”李定国缓缓开口,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当天晚上,李定国彻夜未眠,一直在眼巴巴地指望着贺九仪能够送来使者的人头,证明自己的绝对忠诚。

    然而考虑到自己的妻子,贺九仪却是不敢杀了吴三桂的使者,最终没能送来人头。

    第二天清晨,贺九仪带着少量亲卫前来李定国的军营议事。

    然而一进大营他就被拿下了。

    “放开我,放开我你们要什么”贺九仪愤怒的大喊。

    李定国一袭甲胄出现在他的面前,贺九仪瞬间如坠冰窟。

    自交水之战起,已经有无数西营老兄弟死在眼前之人的手上。

    就连共苦的刘文秀都不能和眼前之人同甘,贺九仪这时才想起来自己是秦将。

    是孙可望昔日的亲信,是云南三将之一。

    自己会见吴三桂使者的事情想必已经事发,以李定国的心胸会放过自己吗

    “广国公,你昨天晚上见了谁”李定国冷冷道。

    贺九仪咬牙道“晋王,我昨天晚上见了吴三桂的使者李登云。”

    “为何不毁书斩使”李定国再问。

    李晋王的气节是非常高的,所以他往往对部下的要求也非常高。

    正所谓忠诚不绝对等于绝对不忠诚。

    贺九仪没有毁书斩使,证明自己的绝对忠诚,那么在李定国眼中他就是绝对不忠诚

    “晋王,我妻子在吴三桂手中,我贺九仪哪里敢杀他的使者啊。”贺九仪为自己辩护道。

    “嘿嘿,我看广国公的意思不止如此吧”金维新嘿嘿一笑。

    随后拱手道“晋王,贺九仪通敌,证据确凿,当诛杀之,以正法度”

    此言一出,靳统武等人一愣。

    “晋王,贺九仪是咱们西营的老兄弟了,从先王时期开始,已经有二十余年的时间了。”

    “此事还未清楚,要是他真的只是见了吴三桂的使者一面,就这么把他给杀了,只怕会寒了人心啊”靳统武求情道。

    “平阳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金维新斩钉截铁道“迟则生变,为今之计当先杀贺九仪”

    “而后晋王带兵持贺贼首级直入贺部大营,威慑宵小”

    “再以君臣大义号召之,贺部士卒在恩威并施下必对晋王感恩戴德,心悦臣服。”

    “如此一来,祸乱才能消失在无形之中”

    此言一出李定国微微点头,他为人处世一向如此。

    昆明菜市场的那些国主旧部便是作证。

    虽然现在局势艰难,可正是因为局势艰难才更要用重典恫吓宵小啊

    没看见两年时间,四次肃反,把革命队伍中高达四分之三以上的动摇分子全数杀尽的夏劳侠吗

    和夏劳侠相比,李定国杀一个贺九仪算得了什么

    “把他拉出去杖毙”李定国冷冷地开口,决定了贺九仪的命运。

    几名卫士迅速押倒了贺九仪,巨大的廷仗挥舞,打在了贺九仪的屁股上。

    贺九仪手脚冰凉,眼中尽是悲愤之情。

    他不远千里带兵来投,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么一个下场

    “李定国你不得好死”一声悲吼响起。

    贺九仪疯狂挣扎,破口大骂。

    事到如今求饶已经没有用了,他是西营悍将既然已经要死了,自然不会让自己在求饶声憋屈地死去

    随着廷仗的挥舞,贺九仪的声音越来越虚弱。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一声惊雷从他的嘴中吼出,带着无尽的不甘和愧疚。

    “国主我贺九仪对不住你啊”

    “你对我恩重如山,而且贺九仪却被猪油蒙了心,跟了朱由榔和李定国”

    “该死我贺九仪该死啊”

    话音刚落,贺九仪痛哭流涕。

    他昔日是孙可望的亲信,地位仅在王尚礼等都督级人物之下。

    孙可望在云南留下的三员大将,就是他贺九仪还有王自奇、王尚礼。

    若是他不投靠永历朝廷,投靠李定国。

    想必此时也该是风光无限的。

    只可惜一步错步步错。

    云南三将中,王尚礼和王自奇在永历朝廷的高官厚禄之下皆效忠于孙可望。

    只有他贺九仪被猪油蒙了心,竟然跟了李定国。

    想那白文选降而复叛孙可望都没有对他下死手,西营的老兄弟中除了战死的李本高外,孙可望从来没有处决过一人。

    虽然孙国主对南明的贪官污吏降兵降将动不动就剥皮,可是对于西营的老兄弟孙国主是真的很克制。

    白文选这种二五仔甚至孙可望还让他重新掌握了军权。

    贺九仪抛弃了这样的孙国主,选择了投靠李定国。

    此时此刻,在临死之前,他除了悔恨之外还能干什么

    “打,给我狠狠打”李定国闻言怒不可遏。

    曾几何时孙可望对李定国咬牙切齿,而现在李定国在滇南如此境地,又如何听得了孙可望三个字

    他本就不服孙可望,所以才在广西私设官吏,恩赏部下,想要脱离孙可望的掌控。

    而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以前风光的时候他觉得孙可望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何及自己这个李晋王。

    可是到了现在,局势已经如此。

    对自己怨声载道,而对孙可望怀念无比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对于不愿意服输,不愿意低头,性格倔强无比的李定国来说。

    正如当初被李定国三个字而弄得癫狂的孙可望一样,孙可望这三个字,就是李晋王现在的心魔1

    廷杖重重的挥下,西营的大将贺九仪最终被李定国杖死。

    “带上他的尸体,咱们去景曼。”李定国缓缓开口。

    五千兵马迅速朝着贺九仪的驻地进发。

    “贺九仪不思国难,枉顾皇恩,竟然通敌卖国,今已伏诛,望贺部将士能感皇恩之浩荡,晋王之恩德”

    贺营之中,金维新振振有词。

    只是贺九仪的部下们却是一个个地红了眼眶,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贺九仪所部是一支凝聚力非常强的军队。

    若不是如此他们也不可能在热带雨林中能够辗转数月而建制不散。

    然而对于这支部队来说,他们一路上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到了滇南和李定国会师。

    自己的主帅就被杀了,这让贺部将士如何能接受

    刹那间愤怒和委屈蔓延到了整个军营。

    贺营官兵鼓噪而出,直接冲破了晋兵的阻拦。

    不少愤怒的士兵还在军官的组织下和李定国所部展开了火并。

    待夜色将领,近万名秦兵一哄而散,只留下了李定国的几千晋兵收拾着残局。

    李定国见状手脚冰凉,一夜无语。

    然而还不止如此,贺部官兵四散而逃后。

    贺九仪被杀的消息也被带到了前来孟艮的各路明军营中。

    “你说什么,贺九仪被杀了”距离孟艮二百里的一处营地中。

    祁三升睁大着双眼,满脸地不可置信。

    “咸宁侯,大帅死的好冤枉啊”几名贺部官兵嚎啕大哭。

    将事情原委一一到来,甚至还往里面添油加醋。

    当祁三升得知大体原委后,整个人的身体都开始颤抖起来。

    “大帅,孟艮是去不成了,贺九仪千里去投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下场。”

    “我们要是去投,也定会步了贺九仪的后尘。”一名亲信缓缓开口,情绪低落道。

    祁三升闻言紧闭自己的双眼,自从昆明失守后,西营诸将的家眷亲属、故交好友,多有散落。

    吴三桂不止让人去给贺九仪一人带过信。

    他祁三升收到过,其他西营大将估计也差不多。

    李定国为了抗清可以决意舍弃掉自己的亲属。

    可是祁三升等人虽然不愿意降清,但为了亲属也不可能毁书斩使做得像李定国这么的决然啊

    这个世界本就没有那么的绝对。

    李晋王把忠奸分得这么清楚,这让祁三升情何以堪。

    贺九仪已经千里去投,最终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祁三升此时的心里五味杂陈。

    “拔营后撤,本帅虽忠于明室,可也不愿意像贺九仪一样,死得不明不白。”

    得知贺九仪的死讯后,距离孟艮只有最后二百里的祁三升拔营而走。

    与此同时魏勇、廖鱼、杨武等人也纷纷放弃了和李定国合营的打算。

    贺九仪之死让西营诸将人人自危,唯恐自己稀里糊涂地死在了李定国的刀下,步了贺九仪的后尘。

    甚至就连李定国的晋将,高文贵、吴子圣也一直停留在滇西边境,并没有南下孟艮和李定国会师。

    孟艮城中,李定国披头散发,连写了无数封血书,眼巴巴指望着众将来归。

    然而此前答应前来孟艮的诸路人马却纷纷虚与委蛇,不肯前来和李定国合营。

    一封回信送入了李定国的军中,他猛然一惊,念出了信中的字。

    “不愿步贺九仪的后尘。”

    刹那间李定国的双眼几乎流出了血泪,整个人紧咬牙关,后悔不已。

    “哼这些秦兵秦将就没有一个人是忠义之士”在他的旁边,金维新愤愤不平道。

    听到此话,李定国愤怒不已。

    “来人啊把金维新给我拖出去杖死”

    “是”几名卫士迅速进帐,直接把金维新拖了下去。

    “晋王,你这是怎么了”金维新直接懵了。

    “若不是你本王何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李定国歇斯底里,愤怒的大喊。

    从安龙接驾到杖死贺九仪,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金维新出的主意。

    如果不是他竭力拱火,说不定李定国还在广西割据自雄呢。

    从安龙接驾到交水之战,再到智取刘文秀,仗杀贺九仪。

    李定国在孟艮终于领悟了,他所谓的左膀右臂金少宰是一个什么样的货色

    “晋王饶命啊”金维新惊恐地大喊,没两下就直接死了。

    只是金维新好杀,李定国还能回到过去吗

    滇南死地,几千残兵,他还能扭转局势吗

    “文选,你可一定要来啊”李定国望向了北方,长叹了一声。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