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分卷阅读74

作品:《只为在盛世秀恩爱

    些。

    教室里人渐渐多了起来,眼见快要上课了,大家都正襟危坐,静静地等待山长过来。

    然而左等右等,怎不见山长身影

    上课铃被敲响,叶如尘站起身,在众目睽睽下缓缓走向讲台。

    站定,“同学们好,本节课就由我来带大家学习。”

    台下一片静默,众人面露困惑,只有室友徐时年一脸淡定。

    “叶兄,你做什么呢”

    “别闹,赶快下来,一会儿山长就来了。”

    叶如尘疑惑,大家是没听清他的话吗于是一本正经又说了遍,“今日讲师由我担任,把书翻到第十二页。”

    面无表情且语气平淡的叶如尘没有一丝亲和力,台下竟然没有喧闹,纵然心中存疑,也老老实实按照叶如尘说的去做。

    山长讲课一向是先甩几道难题让大家做,等时间差不多了再讲正确解法,虽然痛苦,但大家也都习惯了。

    而叶如尘的授课方法完全不一样,先给大家讲例题,由浅入深,然后再出几道相似的题,不会追求难度,主要为了加强巩固。

    他讲的头头是道,同窗们惊喜地发现,平日里绞尽脑汁也做不出的难题似乎简单了不少。

    同窗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周向路,攒了多少年的问题一股脑倒出来,好在他也不算笨,叶如尘一点就通。

    往日枯燥乏味的算数课今天过得十分快。

    下课铃响起,叶如尘立刻收了书走回座位,一个优秀的讲师,绝不可以拖堂。

    于是几名同窗抱着书围到了他的周边继续发问,周向路视线移过去,一脸纠结,似乎也想上前,却又尴尬地坐了回去,完全没有上课提问时的干脆利落。

    数日后,顾父顾母快驴加鞭赶到了府城。

    他们收到顾青辰有孕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做出决定,让顾母带着团子搬到府城照顾儿子。

    至于顾父,为了他的伟大研究,要一个人留在村里,只能时不时过来聚聚。

    毛球也跟着顾母、团子留在了府城,毕竟顾父能照顾好自己就很不容易了,毛球在村里只会添麻烦。

    但留在府城也有些不便,为防止伤人,只能每日关在院内活动。

    当晚,换了新家的它就嗷了一嗓,不知道有没有吓着周边的人家。

    好在训练得当,毛球平日很乖,也很少会乱叫,只要带上项圈关好门,就不用担心招来祸事。

    第52章 争论

    悄悄地, 我种田的那些日子开售了,顾青辰率先买了两本回来,一本给顾父, 一本自己留。

    乡野趣闻果然有些冷门, 也就刚出书的几日, 有人到书坊买书时, 一见是新书,便顺手买了本回去,销量极低。

    接着因为这书名与众不同,又陆陆续续吸引了一部分人, 种田的日子发生了什么在好奇心趋势下,大家拿起书翻开一看, 呀,好可爱的插图。

    听种田二字,本以为就是枯燥无味的乡野纪事, 没想到内容这么有趣。

    突然间,在少年群体中, 这本书热了起来。

    缘书阁一连数日,迎来不少小顾客,上来便要种田日子的“画”本,果然是被那些可爱且量大的插画吸引来的。

    比起乱七八糟的情爱话本,长辈们也喜欢孩子多读这些“正经”书籍,顺便扩展一下见闻。

    少年们互相传阅着,虽是因为插画才买的书,但图文是相配的, 买了自然要看。

    一看,好看

    不少孩子抱着书聚在一起, 想摸鱼,想野炊,想爬山,想学武,想在稻田间奔走,想在雪夜吃火锅,想登高望远,看日出日落

    还想着要按书中的方法自己尝试用硝石制冰,甚至有少年想在家里挖个化粪池,可惜只挖了两铲子,就被不明所以大人痛斥了。

    少年们这波动静有些大,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在孩子们极力推荐之下,也好奇地看了两眼书。

    这小人画真可爱,与之前大火的绪娘图媲美也未尝不可,细看之下,画法是比较相似的,只是简单了些。

    内容也挺有意思,呀原来硝石制冰和蜂窝煤是这样来的不可置信,有人开始好奇“豆苗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

    只是看到最后的算术篇,众人皱起了眉头。

    果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风头就开始变了,慢慢有书生看到这本书,对后面的内容抱有不满。

    最开始,是一名书生无意间看到此书,前头还津津有味,后面一头雾水。

    那句“九章算术小儿科,会试算考没难度”确实会得罪人。

    不知那书生做九章算术是有多痛苦,看到这句话顿时恼了,后面的内容估计也没细看,直接在众目睽睽之下批判了此书。

    斥责豆苗居士胡言乱语,不知哪里冒出来的愚昧之徒,后面的一堆奇怪符号更是乌七八糟。

    受他影响,这才有同行的书生开始看这本书,或许是人以群分吧,大家的口径几乎一致,将此书贬到了尘埃里。

    这书都没卖出几本呢,就背上了一堆骂名,缘书阁的小厮有些苦恼,还剩这么多,掌柜怎么让刻印坊加印呢没搞错吧

    书生们嗤之以鼻的算术篇,倒是少年们抱着好奇心看了下去,按照书中教的,认识数字,跟着步骤一步步学。

    没有大人教,少年们学着有些困难,但总有少年天才,一看就会,大的教小的,他们自己就学透彻了,个个变成了口算小天才。

    就连七八岁的孩子,也在哥哥们的带领下,能随地一划,做出百以内的加减法。

    “私塾的老夫子讲的我头疼,总是学不会,这样太简单了”

    然而此时,城中因为这本书闹开了。

    一年一度乞巧节,游园会上鼓乐喧天,才子佳人,共聚一堂。

    其中不乏有八九十来岁的少年们穿梭其中,凑个热闹,一起嬉戏玩耍。

    又有人闲聊时提到了我种田的那些日子,也不知这人是不是之前那位书生,总要贬低些什么来拔高自己的才情。

    可惜没得到姑娘们的青睐,却迎来了少年们的怒气。

    少年们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一本合心意的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图画都极适合他们,看着喜欢、大人们也不会反对。

    这书几乎在他们群体中封神了,自然受不了别人的指指点点,这段日子一直有人说书不好,少年们已经憋屈好久了,但平日总找不到发泄的地方。

    于是便当众,与那书生争论了起来。

    一个约摸十二三岁的少年带头,指责书生根本没有仔细看后面的内容,明明是很好的计算方法,而他只会闭着眼睛装瞎,浅见薄识,故步自封

    这番一闹,大众皆知。

    第二日,顾客纷至沓来,缘书阁掌柜乐坏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