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86 章

作品:《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

    齐齐看向十福晋。

    科尔沁、喀尔喀, 塞外蒙古, 那是真正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好地方。

    她们这一辈人, 出生在京城,成长在京城, 和四福晋这样有机会去到苏禄群岛不要想,能去去科尔沁也是好的。

    偌大的马车里,十来位福晋一起看向十福晋,眼神那个热切,就是正在伤心的九福晋, 也觉得她很需要去塞外疏散疏散压抑的心情。

    十福晋一开始没明白。

    她一个光头阿哥的小福晋, 还是排行十的福晋, 都看她做啥

    她很期待去关外看看自家爷, 也很乐意带嫂嫂弟妹们去自己的家乡看看。可是她也不敢去找皇上撞木钟啊。

    八福晋发现她实心眼地不明白,伸手指, 朝上指指。

    十福晋“”

    上面皇上十福晋刚要说她不敢,猛然想起来

    十福晋那个激动。

    “我明天送弘暄进宫进学,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听说今年皇上去承德, 回来的时候, 三公主和四公主可能都会跟着回来。六公主留下的成衮扎布, 十三公主留下的一对女儿,都来承德,可能都会来京城。”

    三福晋、四福晋这些已经知道的福晋们没有做声, 不知道的福晋们却是大为惊讶,十二福晋直接问道“十嫂是说”

    等几位公主回去蒙古的时候,她们看看能不能跟去

    还是求太后娘娘,从承德直接去科尔沁

    十福晋轻轻摇头,发现九嫂情绪好了一些,大着胆子接着说道“最好是从承德直接去科尔沁。”

    回来后再去,就她们一伙福晋,根本不可能,但你要哪个成年宗室阿哥带着兵马护送,更不可能。

    其他的福晋们当然也都明白这个道理,就算是她们自己出银子,那也不可能。

    三福晋发现四弟妹没说话,自己先发表意见。

    “每次公主下嫁出京去蒙古,都是有皇子阿哥或者大将军专门护送。”还有几次,皇上有时间还亲自护送出嫁,还现在蒙古考察完公主府,才让公主下嫁,但是公主下嫁和福晋出游,那能一样吗

    “我们就算了,劳师动众,有违国体。”

    众位福晋都明白三嫂的言外之意,太后娘娘回娘娘探亲,这是最好的机会。喀尔喀那么遥远别想着去了,能去科尔沁就不错了。

    四福晋发现众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虽然她也动心,可还是轻轻摇头。

    “三嫂府里的孩子都大了。可以放心出门。可我们就算皇上和太后娘娘都答应了,家里的孩子们年龄小,如何舍得十弟妹先说,我家弘晙这个岁数带去科尔沁,能行吗”

    说到最后,四福晋看向十福晋。

    十福晋听四嫂提起孩子的事情,想起她儿子弘暄,一股气卸掉。

    “四嫂。科尔沁春夏秋季节去,很舒适。弘晙可以。我倒是不放心我家弘暄。”

    众位福晋一听,确实是需要先考虑孩子的事儿。弘晙侄子的好身体,虎虎的,一众小阿哥里面没有比得过他的。但是弘暄,每年换季的时候一不注意就生病。

    其他有孩子绊身的福晋们都重新思考,没有孩子绊身的福晋也思考其他注意事项,四福晋因为听说弘晙可以去,心里微动;十三福晋柔柔一笑。

    “嫂子们不用担心。十嫂先和太后娘娘提一提,太后娘娘答应了再说。有能去的跟去,不能去的就呆在京城,等孩子大了再去。”

    众人听明白了,齐齐夸十三福晋想得很是。

    首先三嫂、四嫂、五嫂可以考虑去,而七福晋、九福晋、十福晋、十三福晋则是要郑重考虑。

    十四福晋打趣道“十三嫂是一定不会去的。”

    十三福晋脸一红,轻轻唾她一口。

    十三福晋的大儿子弘暾进学了可以放手了,可她二儿子弘晈才刚刚两岁,正要要额涅照顾的时候,而且她和十三阿哥感情好,十三阿哥还在京城,她怎么也不需要去“疏散疏散”

    一时间众位福晋忘记了要商议去科尔沁的事情,都打趣十三福晋。

    三福晋首先开口“你说说,皇家夫妻里面,夫妻感情好的,还真没有比得过我们十三弟和十三弟妹的。”

    四福晋乐呵,只是瞧着十三弟妹红红的面颊,还是帮一把“年轻小夫妻不都一样”

    五福晋接着“四嫂你又偏心,我们又不是没有年轻过,哪里一样”

    七福晋哈哈笑“五嫂说得是极,不过这谁也羡慕不来。别的不说。我们十三弟,那本身就是一个难得的好脾气人。”

    八福晋也笑“七嫂是说七哥吧。不过这个事情和脾气好不好无关,你看我家爷那脾气好得,对谁都好。”

    你一言我一语的,十三福晋的脸蛋儿红透,却又不知道怎么反驳。众位福晋瞧着她可人的模样又是笑,九福晋也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模样。

    九福晋想想九爷的脾气性情,对比九爷平时的为人处世,觉得,自家爷不管哪样、哪样都不出挑。

    九福晋想着想着,又觉得不值。要是四哥四嫂这样,八哥八嫂这样,十三弟和十三弟妹这样她就是跟着他死了,也还是笑着。

    四福晋发现九弟妹的神色变化,拍拍她的手,乐呵。

    “九弟妹莫要听他们的玩笑话。”

    “自己的牙齿和嘴巴都有打架的时候,何况夫妻过日子,哪家都是一样。”

    八福晋听到四嫂的话,也是笑话九弟妹。

    “九弟妹你仔细想,你要能想起来九弟的一个大错处,我就服你。”

    九福晋此刻只觉得,她要真能想起九阿哥胤禟的一个大错处,狠一狠心,心里也舒坦一点。

    众位福晋的话题又拉回来,说起现在造大马车的技艺多好,一辆大马车坐十来个人也宽松,还说现在船也好,九阿哥一行人可能两年就回来了等等。

    九福晋让她们安慰的心里好受一些,等到下午马车到了天津卫码头,她却是再也无力思考。

    远处看,十来艘大宝船停泊在港口遮天蔽日,船上一列列旗帜迎风飞扬;近处,宫廷艺人吹奏的送行曲子悠悠扬扬,新扩建的天津卫码头挤挤挨挨的,到处都是人头。

    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一直延伸到浮桥,出海的人站在小路尽头的浮桥边,依稀可见身穿黄色袍服脖子上带东珠的两位亲王和其他的阿哥们。

    怀恪大格格等一些皇家格格,留在九阿哥府里安慰堂姐妹们;弘晟、弘曙、弘晙等人皇孙辈分阿哥,却是陪着九阿哥府里的堂兄弟一起前来码头。

    一众小阿哥跟在各自的额涅后面一出现,就引起轰动。

    无他,小阿哥来送行很正常,可是皇家福晋们都来了,这大大地出乎他们的意料。

    受到惊吓的人群齐齐行礼。

    三爷、四爷、八爷等人收到消息,都是眉心微皱,一起看向他们的九弟。

    皇家福晋嘛,不怕出来见外人,来就来了,不哭不闹就行。

    九阿哥胤禟没想到自家福晋来码头上送他,一时间懵住了。

    此时大约是下午的寅时,太阳西斜,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过去,只是南风还是呼呼地吹着,似乎是催促出行的人快点动身。

    四爷看看怀表上的时间,估摸着再不走就要错过时辰,不等九弟犹豫,赶紧让人将九弟妹领上来。

    九福晋生在京城,长在京城,顶多有几次跟去承德避暑,天津卫距离京城并不远,但却是她第一次来到这里,第一次看到码头的样子,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船只,这般沉默送行的人群。

    她没让任何人搀扶,自己一个人,稳稳地走过长长的青石板路。

    这也是她第一次走码头上的青石板路,湿漉漉的,路中间是行人走出来的光滑,路两边是年久长出来的青苔,人走在光滑的路面上,脚下的感觉也是滑滑的,很不真实。

    就和她此刻的心境一样,非常不真实。

    一路上做得各种心理建设都荡然无存,眼里心里只有那个人。

    九阿哥胤禟瞧着福晋的模样,心惊胆战,生怕自家福晋一个控制不住大哭出来。

    九阿哥胤禟瞧着自家福晋还穿着高高的花盆底,几个踏步上前迎上去

    四目相对,胤禟心里一酸,强撑住一口气先说话“你怎么来了”

    “在家里等着爷就是,爷保证两三年就回来。”

    九福晋呆呆地望着他,神色恍恍惚惚。

    脑袋里一片空白。她就看着胤禟的嘴巴一张一合,神色还好像十分严肃的样子,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我怕你在外面乱来。”

    “外面的女子不要带回来。”

    胤禟“”

    差点儿一口气憋住没上来。

    眼角余光瞧见哥哥弟弟们、宗室皇亲们、文武大臣们上挑的嘴角,胤禟那个胸闷气短。

    这是他福晋。

    这果然是他福晋。

    胤禟深呼吸运气,瞧着自家福晋还是一副梦中的样子,梦里说真话,气幺。

    直接伸手给自家福晋一个转身。

    然后自己一个潇洒的转身,带头踏上浮桥。

    胤禟领着人踏上浮桥,寅时正,礼炮声陆续响起,大船陆续起航。

    码头上送行的人,眼睛望着起锚的大宝船驶离港口,眼泪刷地出来。

    胤禟望着渐渐远去的亲人们的身影,忍了一天的眼泪刚要出来,突然听到有人“哇哇”大哭,张廷玉大人的二儿子,然后他一哭,其他年轻人也哭,胤禟赶紧大喝一声。

    “都不许哭。想想我们怎么早日回来。”

    他没注意到,自己也已经泪流满面。

    各条宝船上有经验的老船工赶紧来安慰这些年轻人,可不能在刚出海就大哭乱了军心,而且这大船还没出海那,让那些耳朵好的人听到哭声,丢不丢人

    十二艘大宝船上,一个个大小伙子一伸胳膊,用袖子胡噜一把眼泪,一起大喊一声“不哭”

    气吞山河。

    奈何喊得是“不哭”。

    三爷、四爷、八爷等等送别亲人的人,站成一尊雕塑。

    几位福晋过来抱住哭成泪人的九福晋。

    九阿哥府里的小阿哥们也是泪水磅礴。

    无声的哭泣中,弘晙阿哥大喊一嗓子“九婶婶,九叔哭了。”

    弘晙阿哥的小嗓门清脆响亮,极其富有穿透力,周围一圈人都听到了,都是表情呆滞。

    这话很对。

    这话哪里不对

    弘晙阿哥发现九婶婶果然停止掉眼泪,其他人,包括张廷玉大人,也都没有再哭,以为他们都是因为他说的话,接着喊“九叔他们一起大声说不哭。”

    这句话也有其他侍卫听到了,赶紧跟着点头。

    张廷玉大人接过长子递过来的手帕子,连声说“不哭不哭。”

    二儿子说不哭,那就不哭,不能让孩子们走的不安心。

    其他人也都是这样的想法,一个个收住眼泪,就是九阿哥府里的几位阿哥,也是一脸倔强,不哭

    九福晋呆愣愣的,泪眼朦胧中看见弘晙侄子仰着胖脸正看他,一脸的关切,上前一步一把抱住乖孩子,再也克制不住自己,嚎啕大哭。

    “弘晙弘晙”

    九福晋紧紧地抱住弘晙阿哥,一边哭一边喊,哭声里有多少心酸和无助,催人泪下,催人断肠。

    弘晙阿哥的五感敏锐,他的九婶婶抱着他,他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九婶婶哭声里的那份强烈的不甘。

    虽然他不懂,但他知道,九婶婶非常、非常、非常伤心。

    康熙五十四年五月二十一,大清国的九阿哥胤禟领着大队人马,以国家的身份正式出洋,让人们记忆最深刻的,不是出洋的轰动,也不是大清国郑重派人出洋这件事,也不是出洋的船队多么的高大宏伟,而是九福晋的哭声。

    哭得让在场的所有女子心碎。

    哭得让在场的所有男子感叹。

    哭得让弘晙阿哥也掉泪珠子。

    晚上回程的时候,天色漆黑,夜空中出来月亮和星星,侍卫们点起来火把,一把把火把照耀的黑夜如同白昼。

    马车行驶的缓慢安稳,小阿哥们都睡着了,弘晙和弘历、弘昼一起睡,弘时守着弟弟们也迷迷瞪瞪地睡过去。

    四爷和几位兄弟商议在宫里开蒙学班的事情,一句“宫里热闹些更好”打消所有兄弟们的犹豫。

    四福晋和其他妯娌守着九福晋睡下,十三弟妹几个人守着她也放心,抽空来看一眼儿子。

    恰好遇到回来的四爷,两个人就一起进了马车,说了几句话。

    “九弟妹好些了没”四爷自觉九弟出海,他们应该照顾好九弟的家人。

    “睡着了,十三弟妹和十四弟妹陪着,我来看看孩子们。”四福晋想起九弟妹今天的哭声,心里还是难受。

    四爷听出来自家福晋语气中的压抑,很是关心地问道“怎么了”

    四福晋出去一趟回来,行事说话放开很多,也没什么顾忌,听到问就脱口而出“九弟妹没有亲儿子,只能抱着弘晙哭,哭得我心酸,我”

    四福晋想起她的弘晖去世,还没怀上弘晙的日子,觉得,如果她没有弘晙,她估计比九福晋哭得还凄惨。

    心如死灰,形同槁木地活着。

    四爷愣愣片刻,明白自家福晋的意思,想说九弟府里的其他小阿哥也都是九弟妹的孩子,说不出来。

    四爷直觉这话,绝对不能说。

    “我和三哥八弟他们商量了,明天一起和汗阿玛请示,在宫里开办蒙学班的事情,弘历、弘昼、雅南,”说到雅南,四爷停顿一下,“都送进宫里开蒙。”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321 22:12:3120200322 16:41: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爱上白毛狐狸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加油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听雨 40瓶;人生如此艰难 20瓶;爱上白毛狐狸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