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24 章

作品:《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

    当然,也挡不住小系统的冲天热情。

    “主人,主人,皇上再查查,就可以把整顿内务府的任务也做了。”

    “完成内务府的任务,就有ak47的图纸,嗷嗷嗷,主人棒棒哒嗷。”

    小白团子在弘晙的眼前开心地转圈圈儿,一圈又一圈,各种姿势换个不停。

    弘晙习惯了它最近的“疯癫形状”完全不受干扰,自己聚精会神地翻阅小系统给他的其他相关书籍,摆弄着火铳零件儿画画图纸玩。

    “整顿内务府”的任务怎么开始的,玛法和阿玛为何突然要开始严查,玛法和阿玛怎么变得特别紧张他,身边的侍卫宫人突然多了好多弘晙阿哥不大明白也就丢开了手。

    外头下鹅毛大雪,乾清宫里头暖炕烧的正好,温暖如春,皇上和大臣们在偏殿外间商议国家大事,弘晙阿哥在小暖阁里玩他的小火铳,新得的海天青在暖阁里头飞来飞去,往日里只有威严和冷清的乾清宫多出来一份温情脉脉。

    那天弘晙一觉醒来,发现下午不用去进学,伴读们,哈哈珠子也都不在,干脆拉着三哥在院子里看他新得的小杂书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专收野史传记和以家为主的杂著。

    包含从六朝到宋初的几乎所有的,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类一类的分得很清楚,炫人耳目,且写尽人间现实。

    弘时和四弟分享他的读后感,“宋代以后,话本、曲艺、戏剧的编者都从太平广记里选取素材,把许多著名故事加以改编。例如张生、莺莺故事的西厢记,家喻户晓,可是最早保存在太平广记里的莺莺传,却很少人知道。 ”

    弘晙重重地点着小脑袋,想起小系统说过的一个词儿,“四哥,这个是套路。”

    “各种各样的奇闻异事,光怪陆离的志怪故事,大概就是这么些套路,就和穷书生富家女的故事一样。”

    “套路”弘时琢磨这个词儿,似有所悟,“四弟这个词儿用得好,这些文章可不就是一套一套的故事路子,大同小异”

    “不过莺莺传中的莺莺遭遇张生始乱终弃,各自婚嫁,写的是穷书生翻身后的负心人形象,西厢记里的莺莺和张生喜结连理,写的是穷书生功名美人双收的梦想。”

    穷书生可能不算文人但是一定是男人幺,弘晙小大人一样地接口,脸上还有模有样地带出一抹“老气横秋”,“自古男儿多薄幸,江山为重美人轻。”

    弘时四弟你都看了什么小杂书

    弘时看向弘晙的目光定定的,直直的,弘晙察觉自己说漏了嘴,这是有一次三伯母来和母亲哭诉三伯朝家里领的一个又一个“红颜知己”,小系统的“吐槽”。

    弘晙冲着三哥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比天上的小太阳还晃眼,大眼睛迷城一条缝,一口小乳牙闪闪发光。

    “三哥”

    亲三哥不为所动。

    “弘晙看太平广记,发现一个事儿”

    弘时感应到四弟不停发射的信号,“快问弘晙,快问弘晙”,果然是亲的三哥。

    “什么事儿”

    三哥最好了,弘晙兴致勃勃地把他看书的想法道来,“三哥你看,这书里的和尚,道士,精怪,神仙他们用的武器,少了一样火铳。”

    “聊斋志异里也没有出现火铳,大唐时期没有火铳,现在火铳有了,和尚道士也不需要老是用他们的桃木剑不是”

    火铳弘时瞬间明白四弟的“言外之意”,大大的不认同,“千家诗会背了吗老师留给你的功课做完了”

    弘晙

    小胖脸皱巴成一团,“三哥啊,我们不需要写诗。”

    身为皇家阿哥,不用考科举,这是弘晙的认知,这般辛苦地学诗词作何

    弘时运气,深呼吸,“不用写诗也要会背。四弟想想,若是有人背了一首诗词,你不知道是哪位诗人写的,或者有谁写了一首好诗词,你不知道意思,不知道好不好,该不该夸,这可不是我们弘晙阿哥的风采。”

    事关弘晙阿哥的风采,弘时的劝说说到弘晙的心理,可他还是不大乐意,弘晙阿哥每天练习大字一个时辰,还有其他功课,已经很忙了幺。

    “三哥,玛法说给我们找杂学老师,以后季考,会考,初一十五小考等等,都不用担心了,杂学考好了可以拉高平均分的。”

    “三哥,我们现在去小藏书阁找杂学书看看,笨鸟先飞。”

    弘晙直接拉着三哥起来朝小藏书阁跑,弘时不放心弟弟,虽然担心,可还是跟着。

    小藏书阁不是正式的皇家藏书楼,它在文华殿的前院,文华殿正殿是皇上春秋两季举行经筵的地方,黑瓦覆盖,黑色主水,防火求安宁,构造仿照天一阁,外观为两层,实际是三层,阁中辟一暗层,这样阳光不能直射到藏书库。

    室内的油漆彩画也很考究,深绿色的柱子,蓝色封套卷册,白色的书端,都以冷色为主,给人以宁静的气氛,静心安神。

    兄弟两个来到小藏书阁里头,面对浩瀚如海的天下藏书,眼睛瞪得溜儿圆。

    “主人,主人,好多古籍,好多古籍嗷嗷嗷。”小系统在他脑海里兴奋地大喊大叫,“很多后来失散的古籍。”

    弘晙都没回答,他第一次来藏书楼,被惊到了。

    这里的主管魏公公听到小太监禀告一溜儿小跑过来,麻溜地跪地行礼,起来后脸上笑得好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请问两位阿哥需要找什么书籍奴才们领着两位阿哥看看”

    按照规矩,没有皇上的批条儿任何人不能来这里寻书,更不能带走,可这宫里头谁不知道弘晙阿哥不一样啊。

    哎呦呦,这估计又是拉着弘时阿哥逃学了。

    瞧瞧弘晙阿哥望着书柜嘴巴微张,眼睛溜儿圆的模样,可爱幺。

    弘时发现四弟的样子,也是乐呵,“谢谢魏管事,我和四弟要找一些杂书,四书五经之外的书。”

    哎呦呦,逃学出来看杂书,不愧是他们的弘晙阿哥。

    弘晙阿哥发现宫人们奇怪的神色,眼神儿疑惑,“魏管事知道杂书放在哪一块”

    魏管事回答的毫不犹豫,“回弘时阿哥和弘晙阿哥,四书五经之外的书都在二楼。”

    书籍一般有翰林院,或者画院,南书房的人统一管理,可为了找书放书方便,虽然宫人不识字,可也大致记得各类书籍的主要划分区域,弘时和弘晙在魏管事的引领下上了二楼,好像进了宝藏,看着这本喜欢,看着那本也喜欢。

    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明朝戚继光将军的军事著作,包括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的练兵和治军经验等等,共十八卷,是他一生练兵和作战经验的总结,其中很多军事思想都是创举,超越先人。

    外头流传的据说都被禁毁了,没想到这里有,还有皇上做的批注。

    古文观止,大清最新的文学汇编,听说民间已经把它用作初学课本,内容典雅不俗,所选诸篇语言琅琅,佳言警句层出不穷,均为古典散文代表,尽是传统文明精华。

    弘晙知道玛法对这部书的编者“前朝遗民”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的不满,没想到玛法也做了批注。

    弘时,弘晙挑挑选选,最终选了“最需要”的几本书先看着,很是不舍地把其他的书都放回去。

    天工开物武经总要武备志还有介绍西洋国家制炮方法的神威图说等等,弘晙阿哥自己看不懂,就让三哥给他念,三哥也不懂,或者他听不懂,就去请教皇上。

    杂学老师还没决定哪几位,皇上作为紫禁城里头最为学贯东西,博古通今的人,面对乖孙孙要学的这些国家机密,当然是“当仁不让”。

    各种小火铳拿来作为教学,弘晙看出一点点道道就拆了自己装,皇上亲自看着,反正不给火药也是放心得很。

    午时到来,皇上这边的事儿结束来到小暖阁,准备领着乖孙孙午休,弘晙举着他新研究出来的心得说给玛法听。

    “玛法,弘晙看武经总要也是好的,寻找水泉法,防止瘟疫法,营地寝铺纪律都很实用细致。”

    孙子兵法对比之下是谋略,适合文臣们互喷唾沫斗嘴用,所以出名。”

    说着话,他还摇头晃脑地学了一句文官装样儿的词,“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玛法,武备志上有郑和航海图,还有天文图,我们也派大舰队去西洋各国转一圈好不好把西洋的玻璃造法学来,盖玻璃花房。”

    “玛法你看,这个火绳枪是用火绳枪机点火,枪机包括蛇形杆和扳机,蛇形杆端夹有阴燃的火绳,扣动扳机,蛇形杆下行弘晙给画个图,把火绳子去掉,比这个燧石撞击打火的方法还好。”

    皇上

    本来皇上刚刚得到消息说弘晙的事儿牵扯到咸安宫,心情其实非常不好,只是没有在乖孙孙面前表现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戚继光,应该是一位被大大低估的军事家。

    平水韵 就是古人写诗的押韵的韵。

    千家诗清朝用的版本是曹寅根据前人的千家诗汇总。 三、百、千、千,明清小学课本之一。也就是现在家庭的传统文化蒙学四书

    现在故宫的藏书阁在文华殿后面,是后来乾隆修四库全书的时候修建的哈。

    这个时候是不是还没有玻璃的称呼

    感谢在20191226 11:32:1220191227 11:38: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小燕子飞啊飞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小燕子飞啊飞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