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作品:《被迫上进的日子

    他缩在村里,久不接触外界, 倒是真的很想知道些村外的事情。

    顾行止道:“感觉还行, 每天都是守在城门口,但是太耗时间了, 全天的时间基本上都被占用了, 我打算看看抓几个通缉犯之类的,把官职升上去, 以后也多点空余的时间。”

    “抓通缉犯?”姜宁道:“可是那些人都穷凶恶极, 武艺高强,不是那么好抓的,你量力而行, 别步子迈的太大,我可不想看到你受伤。”

    顾行止不自觉笑着,“你就放心吧, 我的武功可比那些人强上不少。”

    姜宁撇嘴, 情感上他觉得顾行止这个人十分靠谱,不会拿自己冒险, 但理智告诉他, 这个人习武最多也才三个多月, 就算是什么练武奇才, 也不会就这么一下子变成武林高手。

    “反正你凡事多想想你爹娘, 他们可就你这一个儿子。”

    顾行止嘴贫道:“行, 我也多想想你, 你也就我一个丈夫。”

    姜宁被他逗笑了, 脑袋靠在他的肩上,“你这人以前怎么没看出来这么贫。”笑过之后他又想起一个问题,忙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坐直身体,下巴微抬,一份高傲凌然的样子,“虽然你说要去抓这些通缉犯,但是你常年生活在村里,后面虽有一年出去了,但也一直待在西南战场上,也就是说,那些通缉犯你全都不认识对吧?”

    看姜宁得意洋洋的样子,顾行止隐约意识到了什么,他点头:“对。”

    “衙门应该会有这些人的资料、画像等等,你都看过了?”

    顾行止:“都看过了。”

    一切如自己所料,姜宁脸上一下露出狡黠的笑来,颇有点小狐狸的意味:“那你认得出吗?那个画像。”

    “的确认不出。”

    “那你打算怎么办呢?通缉犯可不会在原地等你带着见过他的人来抓。”

    顾行止笑容意味深长,拖着长调:“对啊,这要怎么办呢?”他凑近姜宁,轻嗅他发间想起,在他白皙的耳边道:“不如,让我们表弟来想想办法。”

    秀丽的脸颊染上薄红,姜宁一下把顾行止推开,没好气的道:“你怎么知道我有办法?”

    顾行止好笑,“你都表现的这么明显了,我能不知道吗?”

    “行行行,没点情调,一点也不知道配合。”姜宁道:“算了,我不跟你计较。老实跟你说吧,我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我画人物很厉害的,如果描述的特征详细,我至少可以画上六分相似,要是有见过对方的人指点的话,我能画到八、九分。”

    怎么样?快夸我呀!

    姜宁盯着顾行止,漂亮的桃花眼带着不可一世的得意。

    顾行止憋着笑,顺着他的心意,“没想到我们小表弟这么厉害啊,这可是帮了我一个大忙了。”

    如愿听到夸赞,姜宁心满意足了,他拉着顾行止站起来,“既然你都看过那些人的资料了,正好现在有空,我就勉为其难的帮你把人画出来吧,先给你看看我是不是有真本事,不然等过两天你就又要走了。”

    “你应该记得人物特征的吧?”他有些狐疑。

    “记得。”顾行止跟在他的身后一起往前走。

    “记不太清楚也没关系,先画着,应该有几分像,凑合看吧,实在不行等下次我再帮你画就好了。”姜宁不太相信顾行止真能全部记下。

    到了顾家附近,两人就跟做贼一样偷偷摸摸的溜进了书房,所幸没被人发现。

    书房里笔墨纸砚倒是齐全的,里面一个人也没有,顾华因为理解不了书中意思,背的也慢,原说让顾行止每日抽空教一会儿的,但他后来因为在城里找了工作,一个月才回来几天,当然是无法满足顾华的需求的。

    实在没办法,顾华只能再次回到学堂了,可能是因着知道自己这次要是再考不上秀才,以后也就没法读书、逍遥度日了,迫在眉睫,顾华也算是咬着牙誓要拼这最后一次。

    姜宁在书桌前的椅子上落座,从桌上的小水盂用铜勺舀了滴水放入砚台中,又拿起墨锭仔细研墨,等墨浓之后,才有加了勺水继续研墨。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问道:“将那通缉犯的特征都跟我说一遍吧。”

    顾行止将从衙门档案里看到的描述逐一说出来,一字不差,而随着他的话语,姜宁笔下的人物也在逐渐成型,一个一看就和真人似的画像跃然纸上。

    和衙门那种无神无韵的画一看就是两码事,说是天壤之别也不为过。

    看来这素日来娇气爱偷懒的小家伙还真有两把刷子。

    两人一个口述,一个细心作画,配合极妙。渐渐地,顾家外面传来了声响,当是有人回来做饭了,姜宁落下最后一笔,轻舒口气,道:“有人回来了,我们先出去吧,不然等会儿人更多,就不好走了。”

    “没事。”顾行止道:“家里书房一般没人来的,我们就待在这里,等会儿我把饭菜给你端过来。”

    既然如此,姜宁也不在多说,顾行止趁着姜宁画画的空挡,另拿一张纸,将剩余的通缉犯名字写上,下附上脸型等特征,只等姜宁慢慢画完。

    “手累了就歇息一会儿,没必要一定要在这几天赶完,慢慢来就好。”实际有了这些特征他也能搜索目标,只是要慢的多,且出错率也要高些,若是抓错人了,难免引来不满,尤其朝廷和江湖又是对立的。

    姜宁揉揉手腕,“没关系的,我以前练习可比这苦多了,现下想来已经有很久没有练过了,趁着这会儿多练练,都有些手生了。”

    顾行止不再劝他,“我去外面泡点茶来。”顾家没什么好茶,但顾青青爱折腾这些东西,家里什么金银花茶、菊花茶、玫瑰花茶、山楂茶应有尽有,来客人了冲泡一杯倒也体面。

    给姜宁泡了一杯茉莉花茶放在手边,顾行止就从书架上取了一本书下来,坐在姜宁旁边看着,一静一动却是和谐无比。

    晌午饭是三婶宋氏做的,宋氏的懦弱性子自是不必说,顾行止轻易就在顾家人回来之前给姜宁把饭菜端过去了,一点也不用担心宋氏会和人多说两句。

    顾家的卤肉店确实赚钱,顾家的伙食也好了许多,炒菜里的肉片多了点,卤肉更是不必说了。

    加了灵泉水的卤肉比之凡俗食物确实要诱人些,顾行止专程给姜宁多夹了一些过去。

    “怎么样?味道可以吗?”

    “唔唔。”姜宁连连点头,等嘴里的饭咽下去,他才抬头去顾行止道:“你们家这段时间这个卤肉的香味白天黑夜的到处都是,可把我饿惨了,村里跟你们家好的都送的有,我还是吃不到,我听说这个是顾青青做的,是真的吗?”

    一个从来都不做饭的小姑娘,居然能做出卤肉,还是让姜宁有些惊奇的。

    顾行止:“嗯,是她做的,说是自己瞎琢磨弄的。”实际如何,林园那个话唠早就已经跟他说的一清二楚,林园和顾青青可能还真是一个地方来的。

    不过他和顾青青的利益不冲突,也无所谓这方子的来历了。

    说到顾青青,实际姜宁有很多话想问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知道顾青青每天是怎么减肥保养的吗?她的变化也太大了吧,我在画人物方面还算有些心得,她原本的长相就算瘦下来也不该长这样啊,单眼皮都能变双,简直太神奇了。”

    他悄悄凑近顾行止的耳朵,“你说顾青青和以前的那个是一个人吗?该不会是被换了吧,不过长这么好看还换到你们家是图什么啊。”

    不知为何,顾行止总觉得他的话表面在理,但透出股酸溜溜的味道。

    “怎么,你不喜欢她?”

    “倒也说不上喜不喜欢。”姜宁有些别扭,“以前她还很胖的时候,喜欢村里的一个人,但那人喜欢我,整日里给我献殷勤,帮我干活,我怕累嘛,有人帮我干当然是好了,自从和你在一起之后,我可就没再让别人给我干活了啊。”

    说到最后就是求生欲了,他担心顾行止对他这种行为有意见,也就是因为喜欢了,才开始有了担忧。

    这会儿他也只能眼巴巴的瞅着顾行止的脸色,准备随时撒娇补救。顾行止捏捏他的脸:“没事,你有能力让自己过的轻松些也是好事,相比起来我不想你受苦。”

    只要手段高端,不吃亏,他是不在意的。

    当然,这只是指两人认识之前。

    解决完危机,姜宁又接着之前没说完的话继续讲:“她当时看自己喜欢的人帮我干活,就对我看不顺眼,到处在村里骂我,骂的特别不堪入耳,我们两个就一直不和了。”

    那会儿可把他给气坏了,他从来都是被人捧着的,哪受过这种气,回去做小笔记,找准机会当即不带脏字的全骂回去,极尽语言之尖酸刻薄,把人都给骂哭了,也亏的顾青青老找他茬,不然他还真不知怎么主动把那些话说出去。

    当然了,这些就不用跟顾行止讲了。

    “可她现在怎么越长越好看了?”姜宁心里酸溜溜,他自己就是个自持美貌的人,眼看死对头越长越好看,他心里就十分不得劲,要知道顾青青当初那是骂的他名声全无,也没人帮他干活了,见天就听到村里那些长舌妇在背后念叨他,这样的人过的好就让他很憋屈了。

    “她真的是换了人吧?差别确实太大了啊,我的估量应该没错才对。”

    换个人他还好接受点,毕竟他还没自大到认为自己天下第一美,只要对象不是他对头,谁都好使。

    顾行止心道确实是换人了,只是换的是灵魂,变化也是因为灵泉水,可这话说出来也没意思,没人信,不过他没想到姜宁观察的这么仔细,连单双眼皮都牢牢记得。

    他摸着姜宁的脑袋,笑着道:“别老瞎想这些,这人就在天天在屋里,怎么可能突然就换了。”

    姜宁噘嘴。

    “你以后就成了她嫂子了,她肯定不敢再骂你的。而且她还得任由你喝她弄的花茶,吃她做出来的卤肉,这样想感觉有没有好点。”虽然他觉得顾青青是不在意这些的,不过哄哄小孩子还是有用。

    这话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像是无赖似的,不过这么想确实挺兴奋的。当初顾青青就骂不过他,现在还得被他压着,姜宁又高兴起来了。

    下午到了时间,顾行止就去帮着姜宁把稻谷重新收回去了,晒干的稻谷收起来比上午湿漉漉的手感要好得多。

    晒谷场位置并不偏僻,很多人回家都要经过这里,黄昏时刻,要赶回家做饭的人很多,但顾行止这次没有避闲,大摇大摆的自顾着直接光明正大的把稻谷收进杨家。

    姜宁抿唇笑着,回去拿了个小扫帚过来,等顾行止把每个晒谷垫上的稻谷收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些许不好用手弄进撮箕里的他便用小扫帚来扫进去,最后的几颗扫不进的,他憋急了干脆用手一粒一粒捡起来。

    晒谷垫是用竹条编制而成的,总体呈长方形,长度稍短的两边是有一根完整的竹子,把编好的竹垫塞进竹子里,拿起来很是方便。

    直接四方各往中间拉一下,垫子上的稻谷就从中堆成一堆了。

    最后剩下的那点用手不好弄起来的,实际上顾行止在顾二郎的记忆里看到的也很简单,把握住竹子那边往另一边拉,把最后那少许的稻谷弄到垫子边上,用撮箕放在外面接着,手一抖,就干干净净了。

    不过看在姜宁干的正起劲的份上,顾行止也不好嫌他,干脆就等他慢慢弄好,再依次把晒谷垫两端卷成一个圆柱型,中间用绳子捆好,两手各拿一个,轻轻松松的就抱回杨家院子放着。

    等全部完成了,顾行止把人送回去,“我先回家了,等晚上我娘回来了,就跟她说一下提亲这件事,等过几天应该就有消息了。”

    姜宁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犹豫道:“他们都是死要钱的,几十两可能都不够,你才刚开始赚银子,你家奶奶应该不可能拿那么银子出来的,要不我们还是再等等吧,我虽然不喜欢干活,但也不是不能干的。”

    顾行止安抚的揉揉他的黑发,笑着道:“你想这么多干什么,安心等着我来娶你就可以了。银子的话我会想办法,你忘了自己今天还帮了我一个大忙?有了你的那些画,我随便抓两个人的赏金都足够咱们办完婚礼了。”

    姜宁仰头看着顾行止,心中甜蜜,似乎从顾行止从军回来后,每一次他烦恼不安的事情,有了顾行止,就一切都不再是问题。

    顾行止总是给他满满的安全感,他就像是被大树牢牢护着的小草,得意,又安心,看着外面的大雨,在干燥温暖的小屋里自由自在的享乐。

    他脸颊鼓鼓的,嘟囔着道:“可是我不想你给他们那么多银子,我又不是他们养大的,回来之后还对我又打又骂,天天指挥着我干活,还想把我卖个好价钱,这样的人我才不想让他们得逞呢。”

    顾行止一下笑出了声,姜宁瞪他,“干嘛,我说的是实话嘛,你难道觉得我说的不对?”

    “不是。”顾行止捧着他的脸,调笑道:“我就是觉得你这个样子挺可爱的。”

    听到夸奖,姜宁努力让自己憋住不要开心的笑出来。

    两人分别后,顾行止就走回了顾家,赵秀兰已经回来了。

    因着卤肉店的生意不错,店里又有可以睡觉的房间,赵秀兰经常是过几天等卖的差不多了再回来一趟拿货,平日里就直接在铺子里睡了,但现在儿子回去了,她当然是得赶回来和儿子相处的。

    这一次,顾行止没有再在饭桌上直接宣布事情,而是先和他娘赵秀兰说一声,“娘,我今年已经十九快二十了,是不是该娶媳妇了?”他先铺垫两句。

    赵秀兰脸色不变,笑眯眯的看着儿子,“早就该娶了,娘老早就在给你寻摸了,现在家里卤肉铺子能赚些银子,你条件这么好,肯定给你选个好的。”

    顾行止觉得这话不对味啊,什么要早就在给他寻摸人了?他记得自己不是老早就和姜宁有婚约了吗?之前他腿还是瘸的时候,他娘可不是这种态度,那是逮着一个算一个的,顾行止把这话问了出来。

    赵秀兰摆摆手,“那也就是小时候随口说说,是你爷爷和杨家爷爷说的,现在老杨头人都没了,谁知道人家还认不认账。再说你那会儿腿那样了,娘哪敢逆着你来,好人家的闺女也不会嫁给一个瘸腿的,剩下的人里挑来挑去也就他还行,不就是不会干活嘛,嫁到咱老顾家,老娘保证管的他服服帖帖的。”

    顾行止:……

    有点冷。

    不明觉厉。

    “那现在怎么又不选他了?”这彪悍的作风他有点承受不住啊。

    “现在那可不一样了。”赵秀兰说的头头是道,“你看看你,天生力气大,是个干活的好手,现在又在城里找了份工,每个月赚那么多银子,长的又俊又有本事,武艺高,就是娶个官老爷的女儿那也是有可能的。”

    “你再看看杨家,两口子都不是个能老实干活的,死要钱,家里还供着个秀才儿子,穷的叮当响。”

    秀才和举人那可是道天堑,有顾华这个不事生产,整日就知道要钱的读书人在,赵秀兰对秀才的观感已经降到最低了。

    她接着道:“那姜宁我看也是个惫懒的,啥活也干不成,下个地跟要他命似的,娇生惯养,说不定连饭都不会做,你们以后两口子过日子,总不能回家连口热饭都没有吧。”她总不至于连日后做婆婆了,还吃不上媳妇做的菜吧,得自己来吧。

    “娘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顾行止收回被赵秀兰带跑偏的思绪,重归正道:“儿子现在虽然只是守城门的,但是教我武艺的那个老爷子可能是什么隐世高手,给我的秘籍特别高深,以后升官发财不在话下,到时候都是跟一些当官的相处,还有那南安王也在咱们城里,日后没准也能搭上关系。”

    “所以我娶媳妇也得娶一个能拿的出手,能应付这些的。姜宁虽然不会干活,但他好歹也是在侯府精心培养了十几年的,在这方面至少不会慌了阵脚。再说了,儿子要是到了那地步,还干什么活啊,至于做饭什么的,只要娘教,他肯定能学会的。”

    学不学反正日后再说,先把人娶回来才是正经的。

    赵秀兰听着顾行止描绘的美好蓝图,也想着人家是侯府出来的,那可是跟皇帝老爷沾边的人物,这么一想,好像还真是自己家占了便宜。

    要不是抱错人了,他们家哪能娶到侯府的公子。

    她虽说认为自己儿子公主都娶得,但现实是他们也没地认识公主去,再怎么选,他们的交际圈也就这么大。

    不等赵秀兰反应过来,顾行止放下廉耻,拽着赵秀兰的手臂,身体扭动几下,嗲声嗲气的撒娇,“最重要的是,娘,我挺喜欢他的,你就同意了吧,人家长的那么好看,日后肯定给你生个玉雪可爱、聪明伶俐的大孙子。”

    说完顾行止自己都被雷的浑身一抖。

    赵秀兰倒是被逗的笑的合不拢嘴,靠着儿子的胳膊笑的东倒西歪的,看顾行止又变的面无表情的脸,更是乐不可支,好半天才止住笑:“那行,娘就帮你问问,不过你疼自己媳妇可以,当可不能做那有了媳妇忘了娘的人啊,那是丧良心的。”

    顾行止微微一愣,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很不好搞定的娘亲居然这么容易就同意了,但他还是很快笑着回应:“谢谢娘,儿子以后肯定孝顺你,绝不会那样,俸禄也全都交给你保管。”大不了他再多赚点给姜宁。

    这话赵秀兰没有推辞,她生长的环境让她觉得做婆婆的掌握自己孩子的银子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就算是她自己现在深受其害,但一朝媳妇熬成婆的滋味没有人能那么容易放手的。

    “也不用全交,你自己生活也得留着点,出去和人喝酒聊天哪能不装点银子的。”

    有了顾成海这个不论好歹、死命巴着自己亲娘的丈夫,赵秀兰其实对儿子有个喜欢的媳妇没有那么的膈应,或许是移情作用,她希望顾成海能多顾着他们这个小家一点,但这点心思估计这辈子也不可能实现了。

    儿子能找个想护着的也挺好。

    当然了,要是顾行止真要敢在娘和媳妇之间选择媳妇的话,那赵秀兰肯定也得炸了。

    婆媳之间的平衡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没有了的。出错了,请刷新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