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初衷(六)

作品:《花开终有时

    自1993年至1996年,甚至一直到2000年左右,全国的经济形势并不太好。 记得1996年毕业实习的时候,大爱和同学们到津城的某些单位参观实习,那里的企业职工都投来厌恶的目光,说是厂子效益这么惨淡,来看个啥哈!不过,在那时也是看了眼界,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的先进设备。 大爱毕业后分配进入的所企业,也和大多数企业一样,处于改制阶段,举步维艰。直到2000年以后,企业效益才略显上升趋势,经营逐渐步入正轨。尽管大爱作品里的那个时期,许正扬和江海宁建立的和义德集团经营地有声有色,其实只是某些起步早的私营企业趁着国家优惠的改革政策,才达到蒸蒸日上的那种程度。再就是外资或者是合资企业。记得大学里的有机化学老师,在94年95年的时候,他对象在塘沽的韩资企业里工作,月薪已经拿到了2000多块钱,他的工资才一个月500多块钱。 大学做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满怀的只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奋斗的激情,而一点儿工作经验也没有,哪个单位领导会重用你呢! 大爱一参加工作,干过两年的立车工,两年的钳工,当时的工资才270块钱。有许多的年轻职工嫌工资少,都不干了。大爱由于来自于农村,知道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大爱在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勤学好问,与师傅和车间领导们相处的关心也很融洽,所以得到了一致好评。 到了1999年11月份,大爱所在的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大爱由大件机加车间调入工具车间,成为了一名实习钳工。大爱做了一年实习钳工,干了一年的绩效钳工,直到2001年,进入车间技术组,成为了一名技术管理人员。 这些年的工作经历,与作品里许正扬初入远大模具的情况是近似的,给大爱的作品了很好的写作素材。 最后,大爱给朋友们推荐一下天纵落尘的《灵昇纪元》,一部很是不错的玄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