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19【气学宗师】

作品:《梦回大明春

    王渊亲自监督儿子们练箭,随口问道“可查明了”

    张慕上前拱手“查到了,是罗侍郎次子的嫡女,闺名暂时还未打听到。”

    “整庵先生”王渊确认道。

    张慕说道“便是他。”

    王渊的表情有些古怪,儿子居然看上了罗钦顺的孙女。

    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探花,现任吏部右侍郎。

    此人不属于任何派系,历史上正德死后,他就被排挤到南京去了。孙交把他召回北京,让罗钦顺做礼部尚书,这个职务是政斗旋涡中心,他刚开始拒绝赴任,没多久接到家中噩耗,赶紧跑回老家丁忧去了。丁忧结束,朝廷又召他担任吏部尚书,罗钦顺还是不接受,因为他讨厌张璁和桂萼。

    你说他是个官场混子吧,罗钦顺又能兢兢业业,把手里的工作完成得很好,只是不愿多管闲事,也不愿卷入政斗而已。

    为啥听到罗钦顺的名字,王渊会表情古怪呢

    因为罗钦顺是江右大儒,是心学兴起之后,唯一能在学术上跟王阳明分庭抗礼的大学问家

    而且,罗钦顺反对心学。

    不过嘛,罗钦顺的反对非常理性,他已经跟王阳明私下通信十年之久。不谈政治,只讲道理,单纯的学术争论,而且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罗钦顺不贪,至少他本人不贪。他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衣食无忧,对享乐不感兴趣,也不热衷于交际,只一心一意钻研学问。

    元宵假期间,罗钦顺也把自己关在书房,认真考究儒学经典,想在下一封信中把王阳明驳倒。

    至于在京城蹦跶的心学门徒 什么方献夫啊,什么邹守益啊,罗钦顺都懒得搭理。他可以轻松驳倒这些小辈 但以大欺小胜之不武 只有驳倒了王阳明才算真正的学术胜利。

    “老爷 王尚书拜帖”家仆在外边敲门。

    罗钦顺手执放大镜翻书,随口问道“哪个王尚书”

    家仆回答“礼部王尚书。”

    罗钦顺这才抬头,疑惑道“他王二郎来寻我作甚”

    家仆问道“老爷 如何回应”

    罗钦顺说“问他什么时候有空 老夫随时恭迎。”

    有地位的人,在关系不亲密的情况下,都不可能亲自登门投拜帖。

    比如这次 王渊就是让家仆投拜帖 跟罗钦顺这边约个时间。主人可以准备一下 客人也不会吃闭门羹 对双方来说都有面子。

    隔日 王渊如约而至 罗钦顺备好酒食。

    “整庵先生,冒昧打扰了”王渊拱手见礼。

    罗钦顺微笑回礼“王尚书大驾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快快请进。”

    王渊说道“今日私下拜会,不论官职 只论年长 整庵先生是在下的前辈。”

    “王尚书客气了。”罗钦顺依旧保持距离 因为他心里没底儿 王渊表现得太恭敬了。

    亲自把王渊领进去,摆好果品和茶饮,罗钦顺问道“不知王尚书屈尊来访 所谓何事”

    王渊见对方直来直去,也乐得开门见山“吾有一字,虚岁十六,正当婚配之龄。听说贵府的女公子温良贤淑、品貌端庄,不如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因此特来冒昧造访。”

    罗钦顺不置可否,打着太极说“此事何须王尚书亲自登门,派一媒人便可。”

    王渊笑道“若只遣一媒婆,我怕贵府直接轰打出去。”

    “不至于。”罗钦顺摆手道。

    王渊也懒得饶舌,直来直往道“至于的。其一,整庵先生为气学宗师,而我却是心学弟子;其二,我与杨阁老有些不痛快,而整庵先生一向不问朝堂争执;其三,整庵先生德行高尚、清誉卓著,定不愿攀附我这个权贵。我若不亲自造访,这桩婚事肯定没有下文,整庵先生只说孙女已有婚配便能推掉。”

    “呃”罗钦顺被堵得无语,因为他想说的话,已经被王渊给说完了。

    这位老先生,乃当代气学宗师,跟王阳明打了十年笔仗不落下风的人物。但他真的不善于交际,也不善于言语争锋,若扔给他一支笔,倒是可以把王渊骂得狗血淋头。

    王渊也不欺负老人家,立即笑着揭过,转换话题道“素问整庵先生精通气血,不知可否赐教一二”

    这就回到了罗钦顺的专业领域,他微笑道“赐教不敢,一家之言而已,可以互相切磋。”

    王渊问道“朱子之言,是否完美无缺,是否一字也不能改”

    罗钦顺模棱两可道“朱子也是人。”

    王渊说道“但朱子是圣人。”

    罗钦顺说“朱子从未说过自己是圣人。”

    王渊笑道“那便是说,朱子也有可能出错”

    罗钦顺只能点头“确实。”

    王渊问道“整庵先生觉得,朱子哪里出错了”

    罗钦顺说“也非朱子一定出错,只是有些争议而已。朱子将理气二分,不才认为,理气本来就是一物,不可武断将之分割。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耳。世间纷纭,千头万绪,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即所谓理。”

    “此言妙哉,与吾物理学派不二矣。”王渊拍手大笑。

    朱熹认为,理是虚无的,形而上的;气是有形的,形而下的。理先于万物而存在,也先于气而存在,理孕育出气并存在于气中,而气又演化出世间万物。

    罗钦顺认为,气就是一切,气孕育出宇宙,孕育出一切事物。因为气演化出的东西越来越多,看起来纷繁复杂,人们很难理解阐述,于是就总结出一些规律即为“理”,理只不过是气的外在体现而已。

    罗钦顺的理论完全可以套一层科学外衣,气就是能量,孕育宇宙及万物,理则是人们发现的科学规律。

    罗钦顺没有研究过物理学派,只当是心学的一个分支。他疑惑道“物理学派也认为气理一体、气为根本”

    “然也。”王渊笑道。

    其实,物理学派的现有理论,只强调气理合一,不理会气理谁先谁后、谁主谁客,算是搁置了气理的学术争论。

    罗钦顺立即坐直,拱手说“请赐教。”

    王渊阐述道“首先,物理学派,讲究气理合一。气为实,理为虚。物理研究,便是求理;物理运用,便是求气。我们不断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发现越来越多的理,再将已知的理,将气转为实用。就拿蒸汽机来说,便是求理运气。我们首先发现了机械运动、杠杆原理、物体密度等等众多的理,再将这些理结合起来,组建制造出新的气。蒸汽机,便是气之造物,也是理之造物。”

    “原来如此,”罗钦顺若有所思,随即又疑惑道,“你这是心学怎么跟心学不沾边啊”

    王渊瞎扯道“阳明公主张知行合一,知为理,行为气。只研究实验而不运用,有理无气;只运用而不研究实验,有气无理。就如那蒸汽机,先要研究探索,总结出许多理来,再制造蒸汽机加以运用,才算气理合一,也即知行合一。”

    “哈哈哈哈哈”

    罗钦顺捋胡子大笑,接着来一句“生拉硬扯,牵强附会,胡说八道你同你的老师,根本就不是一路的,学问跟老夫反而有点像。”

    王渊说道“我既赞同整庵先生,也赞同阳明公,为何不能统一呢”

    罗钦顺道“我论气,他论心,如何统一”

    王渊笑道“朱子气理二分,整庵先生气理混一,这也是根本不同啊,为何整庵先生没有跟朱子的学问决裂君子和而不同,学问也可和而不同。”

    罗钦顺默然,他是气学宗师,表面服从朱熹,其实背叛朱熹的程度比王阳明还严重,他直接刨了朱熹理论的根子。

    王渊又说“在下斗胆,邀请整庵先生去物理学院看看。”

    罗钦顺也不拒绝,点头道“那便去看看。”

    物理学派缺一个真正的大儒,理论其实很粗糙,核心学术争论全部搁置。如果能把气学宗师拉进去,将彻底完善理论体系,这老先生可是跟王阳明笔仗十年而不落下风。

    至于儿子的婚事,只要罗钦顺加入物理学派,两家结亲自然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