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咸鱼

作品:《相公太上进(穿书)

    姜槿带着红果离开。

    为了圆之前的话,姜槿并没有在姜家吃饭,在姜父询问时,把抓到屠大的话又说了一遍。

    姜父诧异地看向喻砚:“之前并没有听你说抓到了人?”

    喻砚没有因姜槿擅自加戏而慌乱,淡定地道:“才得到消息,还未见到人。”

    还有点儿担心的姜槿闻言,放下心来,赶紧道:“没错,我们连人还没见到,怎么好到处说,最少要把想问的问了吧。”

    姜父知道喻父当过兵,手里有些逼供的法子,喻砚作为他的儿子,学了几手很正常,以为喻砚没说,是想亲动手自找出主使,心里既欣慰,又感慨。

    女儿果然没看走眼。

    越看,姜父越觉得喻砚顺眼,想着把喻砚安排进县衙的事要抓紧了。

    哪怕心里对喻砚的做法表示了赞同,姜父还是提醒道:“问完话,尽快把人送进衙门,毕竟我们都是秉公守法的人,滥用私刑的事绝不会做。

    按律,以屠大蓄意陷害,买凶造谣,煽动闹事的罪名,判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若在和流寇勾结,砍头抄家不在话下。”

    私刑算什么,姜父心想,敢把注意打到他姜潮生女儿的头上,牢底坐穿都是最轻的!

    喻砚一本正经:“岳父秉公守法,令人钦佩,婿自从之。”

    姜父笑呵呵地回应:“哪里哪里,在其位,谋其职。阿砚亦不错,能这么快抓到屠大,后生可畏。”

    “岳父公平可称,恪勤匪懈,实乃同安县之福。”

    姜槿:……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喻砚。

    本以为,以喻砚的性格说不出拍马屁的话,如今看来,还是太年轻,见识得少。

    姜槿连忙把互相吹捧的两人打断,带着喻砚逃似的离开姜家。

    以姜父的热情,姜槿怕再不走,就走不了。

    姜父瞧着喻砚离开的身影,遗憾的摇摇头。

    姜忠见此,道:“老爷很满意姑爷?”

    姜父背着手往回走:“本来以为是根朽木,结果是个檀香木。”

    即会说话,又长得好看,怪不得女儿喜欢。

    狠厉的表情从姜忠脸上一闪而过,很快又恢复到平时的老实忠厚。

    出了姜家,姜槿向喻砚介绍红果,并说明红果这段时间要先住在喻家,等新店装修好,就让她来看店。

    喻砚嗯了声,表示知道。

    姜槿郁闷,看了喻砚好几眼,这个人怎么不知道再问问?比如什么店铺,比如为什么要让红果当掌柜……

    喻砚并不知道姜槿的郁闷,只是在想,考秀才这件事要正式提上日程,不然阿槿带个丫鬟回家,都要遮遮掩掩。

    一个农妇买了丫鬟被人伺候,或许会被人说得意忘形,尾巴翘上了天,但秀才娘子被人服侍,却没人敢多嘴。

    喻家的人不介意姜槿有人伺候,却比不上名正言顺。

    能让姜槿少受一点儿委屈的事,喻砚还是很乐意做的。

    很快,姜槿就顾不上郁闷了。

    喻砚带着两人,东拐西拐,很快拐到另一条街,顿时,食物的香味扑面而来。

    姜槿左右观望。

    成排的柳树井然有序地种在街道两边,各类商贩小摊沿街叫卖,胡麻汤、小混沌、炊饼、炸糕子、粉羹……目不暇接。

    姜槿感觉口水在嘴中分泌。

    以前因为工作的原因,姜槿全国各地的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把当地最出名的东西吃一遍。

    由此可见,姜槿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

    喻砚还要往前走,一动却没走动,转身一看,姜槿正拽着他的衣服,眼睛死死地盯着前面一个摊位。

    喻砚看了眼,问:“想吃?”

    姜槿吸吸鼻子,拒绝:“不。”

    说着不,眼睛却没从摊位上离开。

    喻砚:“……”

    哦。

    继续走,没走动。

    红果看看两人,想着要不要自己出钱买一份,姑娘的样子真不像不要。

    喻砚转变向,走向摊位,面无表情的说:“饿了,想吃。”

    姜槿惊喜地松手:“你想吃呀,早说嘛,走走走,我们这就去吃。”

    两步就反超了喻砚,率先到达摊位,姜槿想着,要不是出门忘了带钱,也不用忍着,既然喻砚也想吃就不用客气了。

    “摊主来两份,不,三份!”

    “好嘞!”

    摊主做的是饼卷菜,半个巴掌大的面团很快被擀成一张饼,大荤的猪油融化在铁板上发出滋滋声。

    葱花、土豆丝,豆角丝,一一放进快炒,很快菜的香气伴着饼香传来,最后再刷上独家酱料,将菜往饼上一裹,简单的菜卷饼就算完成。

    用油纸将三份饼包好,摊主递给姜槿:“承惠十二文。”

    喻砚自觉地把钱给了。

    姜槿一人发了一份,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脆、软、香!

    眼睛瞬间亮了,比闻着好吃!

    姜槿不知道这个时空是不是拐了弯,土豆、红薯、西红柿后世常见的蔬菜,在这里都能找到,而且这里的菜系丰富,原料绿色纯天然,简直是吃货的天堂。

    当然,前提是你得有钱。

    没钱,还是吃窝窝头,粗干粮吧。

    四文钱一份的饼卷菜,吃粗粮,能吃一天。

    接下来,姜槿从街头吃到街尾,直到吃不下才停止。

    咽下最后一口桂花糕,姜槿满足地打个嗝,道:“好吃,好饱。”

    红果:……

    突然心疼,姑娘是在喻家饿成什么样了,才会吃下这么多?以后一定要当好掌柜,为姑娘赚钱,让她吃饱。

    喻砚:……

    任重道远,以后要多多赚钱,养家不易。

    姜槿丝毫不知道,她已经暴了本质,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改变。

    “饱了?”

    喻砚的声音淡淡的,姜槿却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她后知后觉地发现,她可能、也许吃得有点儿多。

    而且……

    姜槿看了看喻砚、红果手中来不及吃的食物,讪笑道:“饱了,饱了。”

    然后主动去接喻砚手中的食物,讨好地说:“累了吧,东西我来拿,你要不要吃一个,很好吃的。”

    心里暗暗地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吃了我的东西,就别再提钱的事啦。

    虽然刚刚从林氏那里入账三百两,总资产达到四百两,姜槿还是觉得自己是个穷鬼。

    新店开业要钱,装修要钱,进货也要钱,四百两,看着多,根本不够花。

    因而,对于喻砚这个大方地饭主,一定要讨好。

    喻砚拒绝了姜槿的投喂。

    姜槿有点儿可惜。

    “饱了,继续走。”

    刚刚吃了喻砚百十来文,姜槿非常听话,乖乖跟在后面。

    越往前走,姜槿越感觉不对,疑惑:“喻砚,你要买菜吗?”

    前面就是菜市场,可是现在正是菜季,作为拥有上百亩地的喻家,根本不缺菜吃。

    喻砚果然摇头:“不是。”

    “那你要买啥?”

    喻砚看着姜槿。

    姜槿莫名其妙,摸摸脸,心有忐忑,难道……刚刚把他吃穷了,没有买东西钱了?

    要知道就少吃点了。

    看看红果,姜槿觉得实在不行,她是可以放下面子的,“你要没……”

    “咸鱼。”

    姜槿说的话一顿,以为自己没听清,掏掏耳朵,问:“你说买啥?”

    “咸鱼。”

    喻砚再重复一遍,证明姜槿没有听错。

    姜槿:“……那个,你怎么想起买咸鱼了?”

    现在的咸鱼,都是贫苦人家才吃的东西。

    也有人将咸鱼比作“鲍鱼”,此鲍鱼非彼鲍鱼,而是指渍鱼,有腥臭的鱼,并有成语鲍鱼之肆,来形容小人聚集的地方。

    喻砚作为一个纯正的古人,怎么会想吃咸鱼?

    而且,咸鱼一般出现在沿海地区,像同安县这种北方县城,想吃也买不到呀!

    喻砚意味深长地看着姜槿。

    姜槿:?

    就在姜槿忍不住要敲开喻砚的脑子时,他开口了,“你说的,咸鱼。”

    喻砚也很奇怪,姜槿为什么要吃发臭的鱼,不过今天见识了她吃的能力,也不纠结了。

    也许姜槿就有特殊的嗜好呢?

    喻砚想着,大不了以后姜槿在吃咸鱼时,劝着点儿,适可而止,吃多了不好。

    姜槿被喻砚一脸的理解闹得憋屈,仔细回想她到底什么时候说了要吃咸鱼。

    想着,想着,姜槿想起第一天晚上,看着喻砚犯了花痴,念叨了句还以为自己是条咸鱼。

    姜槿:……

    还真是她说的!

    不对,姜槿摇头,被喻砚的话带了进去,她才没说过要吃咸鱼。

    “除了咸鱼,你还听到我说了什么。”

    喻砚仔细想想:“没有,咸鱼,记住了。”

    因着姜槿第一天晚上就念叨,喻砚认为她一定想吃,便记了下来。

    姜槿冷漠脸:还真是谢谢了。

    喻砚情商再低,也感觉到了不对,“你不喜欢?”

    姜槿咬牙:“不喜欢。”

    谁会喜欢吃发臭的鱼?!

    “那你……”

    “我不喜欢吃。”姜槿又重复了遍:“记住了吗。”

    “记住了。”

    过会儿,喻砚忍不住又问了下,“真不买了?”

    姜槿瞪向他,一字一顿:“不买,回家。”

    好吧,喻砚正愁要是买不到该怎么办,现在不用愁了。

    另一边,姜家。

    姜薏正在屋内练字,听到动静,握着笔的手一顿,直到把字写完,才开口:“你来了。”

    姜忠从屏风后露出面,淡淡地嗯了声。

    “你叫我来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