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私奔被拒的七零末村花1

作品:《穿成女主白月光(快穿)

    一九七八年一月, 华国,郁家村,

    简陋的泥坯房外, 知青们在吃早饭。

    “哎你们说通知书什么时候能发到啊, 每天等着急死人了。”瘦弱清秀的季云凯快速吃完早餐后,又开始每日必聊的话题。

    饶是距离高考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众人谈起这件事还是兴致勃勃。一张张因为辛苦劳作而变得略微粗糙的脸, 听到这个问题都像开了花一样,放射出强烈希冀的光芒。

    “急什么, 该有的迟早就发过来了。”张志强话虽责怪, 却满脸笑容。

    “我好多不会做, 肯定考砸了。”矮矮瘦瘦的张秀玉摇了下头,两边的麻花辫也跟着晃荡几下。

    “你不会的大家都不会, 没事结果肯定会好的。”看起来沉稳可靠的大老姐陈丽媛安慰大家, “哎都是复习的时间太紧张了,不过有一次高考肯定还有下次,知青的希望已经出现了。”

    “嗯,我好想回家啊。”

    “哎我也是, 谁不想呢。”

    大家絮絮叨叨聊了一阵。突然,他们的话题转到了一旁, 默默用牙齿磨着玉米馍馍的颜攸身上。

    “颜攸, 你肯定能考上的,你报了京城对吧,哎哎真希望我能跟你考到同一个城市。”

    “我也是。”

    “我就不指望了, 我报了本省的师范,希望能录上吧。”

    “唉要不是多亏颜攸给我们补课,试卷上的题我都没多少会做的。”

    柳春丽感激地看着颜攸。虽然颜攸年纪比他们都小,但学问可不少。不愧是在首都上高中都能跳级提前拿到毕业证的孩子。

    果真聪明。

    “……不用。”颜攸慢吞吞地咽下馒头,又喝了一口水,才开口。

    “诶颜攸你说,你考走了后还会跟郁禾联系吗她肯定很舍不得你,我看她这几天往这边跑的很勤呢。”

    “会吧。”颜攸言简意赅道。她终于吃完了那个馍馍,真是舒了口气。

    整张桌就颜攸吃的最好,是玉米面掺了点白面的馍馍。其他人都是高粱馍馍和着点酸菜、白菜一起吃,更是难以下咽。

    但对穿越前刚吃了一顿美味,再一睁眼就啃着寡淡无味的颜攸而言,落差太大了。

    系统在抽离世界的时候又抽了一下,直接把她抽到任务世界来了。

    幸好周围的人都没怎么关注颜攸,没发现她的不对劲。

    颜攸缩小存在感,默默接收完原身记忆和任务才松了口气。

    众人口中的郁禾是村长的小女儿,也是这个世界的女主。

    她爹村长郁建民家里条件不错,养住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现在已经成家立业了,小女儿郁禾过了年也十八岁了。

    郁禾是家里条件稍微好转后生下的,比两个哥哥小了八九岁。

    郁禾样貌清秀灵透,又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子,从小便很受家人宠爱。

    按照正常的轨迹,郁禾应该在今年,被安排与回家探亲的男主相亲结婚,进入军婚甜宠频道。在改革开放后,她会选择下海经商拼搏数十年,成为华国知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而原身颜攸,在剧情中并无太多存在感,只是作为背景板知青中的一员,在七七年四月下乡插队到郁家村。

    因为漂亮的容貌和出彩的气质,颜攸在刚来到郁家村的时候,引起了一阵八卦。

    不过没多久,颜攸用钱票请人帮忙干农活的阔绰行为,成功打消一众男青年不切实际的想法。

    又过了半年多,高考恢复。颜攸考上了京城大学,惊呆了一地吃瓜群众的眼后,便拿着录取通知书一去不复返,再没出现在书中了。

    女主后来偶尔提起她,也是微带羡慕和释然的口吻。

    但不知道出了什么差错,这个看上去与常人没太大差别的原身,在上一世中内在灵魂换作了处在二十一世纪平行空间的她。

    穿越过来的原身不但使女主爱上她,还在最后女主请求私奔时,决然抛弃了她。

    当天下午便拿着录取通知书,包袱款款地踏上回京城的路,快快活活地上学去了。

    徒留可怜的郁禾面对空荡荡的床铺。

    ……

    颜攸长得干净白嫩,乖乖巧巧的学生头,叫人一眼看她,便像看到了单纯无害的小白兔。万万没想到她居然是个满嘴花花不走心的大渣女。

    原身在自己世界的时候,便撩遍了周围一切能看见的漂亮小孩。

    “你的头发好漂亮,像公主一样。”

    “你的眼睛比天上的星辰还明亮。”

    “听你唱歌,我比听到天宫奏响的仙乐还要快乐着迷。”

    如此浮夸真挚的夸赞,颜攸对着无数人说过,还不重复。

    在小朋友羞涩地红了脸时,颜攸就会紧接着提出她的请求。

    “你可以为了我一直养护好这么漂亮的头发吗,我真希望有一日能见到你,你长发逶迤,像莴苣姑娘一样,将我从远处牵引到你身边。”

    “你愿意每天常站在高处,向远方眺望,使你的眼眸永远清亮,比银色的月光还要清澈动人,将我身影清晰映照吗”

    “你的歌喉,还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的训练已经如此动人,天真质朴如你一般。我可以想见你的歌喉经过精心高明的教导,将变得更加纯熟美妙,孕育出更加动人心弦的力量。”

    颜攸说这些话的时候总是一本正经,满怀真挚。仿佛她苦学这么多华丽的语言修辞,就是为了用在赞美眼前的女孩身上。

    大人在旁边看着乐不可支,小孩却全然当真了。

    无数漂亮小姑娘被颜攸的语言蛊惑,往颜攸希望的方向成长。

    然而长成后,她们再一相逢。

    美丽的少女站到颜攸面前。

    少女的长发只引来一句“好久不见,你的长发如昔日般漂亮。”

    颜攸以完成品般的赞赏眼神,细细欣赏一番后,翩然离去。

    颜攸游走到新的目标前,继续吐出芬芳的语言。

    少女追过去,却正好听见颜攸以她特有浮夸华丽而真挚诚恳的腔调,对别的女孩大加赞美,诉说自己对她的美好祈愿。

    话不同,情态却与她们当初别无二致。

    少女,芳心碎了一地。</p>

    颜攸穿越后,也没改掉这个习惯。

    她是胎穿的,生下来是家里最大的孩子。直到学会说话,家里都没有别的孩子降生。

    于是颜攸便把火力对准了外面的孩子。

    可惜这年头的小孩大多都听不懂她的话语,只知道自己被夸了,笑得高兴却毫无表示。

    满腹才华无处使的颜攸只好话越说越直白。

    “你画的画真是太好看了,我仿佛正见证着未来又一名天才画家的童年。你要是继续画画,请一定每一幅画都让我看一下。”

    小朋友羞涩地咧嘴笑,回家后因为偷偷点燃家里的蜡烛画画,而被大人狠揍一顿。

    “你打鼓的声音真有灵气,相信不会有比这更加朴实好听的鼓音了。”

    小女孩圆溜溜的眼睛看着颜攸,反应过来说的是什么后,欢喜地把鼓杵交叉抱在胸前。

    “我明天还敲给攸攸听。”

    当天晚上,敲鼓扰民的小女孩,大人用鼓杵打肿了她的屁股。

    此类事件屡发不止,大人们终于找到了幕后真凶。

    十几个小孩家长齐齐登门,颜攸惊呆了。

    之后只好忍痛跟家里说她要上学。

    托了关系,颜攸六岁就上了小学。

    死性不改的颜攸在六年内又撩遍了全校、及学校附近的漂亮女孩子,然后拍拍屁股上了初中,接着是高中。

    颜攸一路招惹了太多人。

    这时候的小孩子都含蓄内敛,完全抵挡不住颜攸的糖衣炮弹。轻信了她后,有些大胆的女孩子甚至写了情书给颜攸。

    这麻烦可大了。

    颜攸看着手上一叠情书,终于感觉到不妙。

    恰好年龄也到了,颜攸便先斩后奏报了下乡逃之夭夭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颜攸来到郁家村,安分了一段时间,很快又看上了村长家的小闺女,也就是女主郁禾。

    作者有话要说:  删了好多个版本的开头,怎么写感觉都不对,直到写到沙雕部分……我一定是被沈大佬影响了。暴风雨式哭泣jpg.

    补上上个单元小结:

    根据小可爱们的看法,作者虎头蛇尾的毛病似乎很突出……然而作者已经照着提纲写完了想写的内容,头大jpg.这个问题希望在这个单元有所改进吧。

    另外推一下好姬友的文文,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哦

    《太子妃要侍寝》by泸梦生花

    文案如下:

    徐流景穿越到自己才看完的小说里面,成了炮灰太子,而小说的女主正是自己的太子妃。

    “熟知”剧情的徐流景想象的生活是这样的:

    场景一

    小厮:“殿下!不好了!太子妃打了安华郡主!”

    徐流景:“太子妃的手打疼了没有”

    小厮:“...”

    场景二

    宫女:“太子殿下!不好了!太子妃抓了御花园里别国进贡的锦鲤烤了吃。”

    徐流景:“问问太子妃,这鱼的味道她喜不喜欢,喜欢的话,孤给她多带几条回去吃。”

    宫女:“...”

    场景三

    属下:“主子!太子妃她...”

    徐流景:“太子妃她怎么了”

    属下:“太子妃她想要主子你的命!”

    徐流景:“告诉太子妃,孤就在这里,想要孤的命的话,就让她亲自来取。”

    属下:“!!!”

    然而现实是这样的:

    场景一

    小厮:“殿下,太子妃她!”

    徐流景(兴奋)“太子妃她怎么了”

    小厮:“太子妃在赌场里面赢了太多的钱,让我来通知殿下去拿钱。”

    徐流景:“...”

    场景二

    宫女:“太子殿下!太子妃她...”

    徐流景:“太子妃怎么了”

    宫女:“太子妃在皇上那里赢了一堆奖赏,让我来通知殿下你去领赏。”

    徐流景:“...”

    场景三

    属下:“主子!太子妃她...”

    徐流景:“太子妃又有什么东西让孤去拿”

    属下:“不,主子,太子妃说她今晚要侍寝。”

    徐流景:“!!!告诉太子妃今晚我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