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7章 村貌

作品:《南山村致富日常

    杜善薇在覃承毅介绍的店子里买到了合适的钓鱼伞, 这种22米的双层钓鱼伞防雨防晒,质量和价格颇合她心意, 没有超出她承受的范围,而且还有添头折叠椅赠送。

    “姐, 一百块钱一把伞,你买了三十把, 投入三千块,什么时候能挣回来啊”杜善茂帮店员把钓鱼伞搬上车厢, 坐进副驾驶座,等车开动了, 这才问道。

    “应该用不了太久吧这是我为妈妈买的, 到时奶奶在家里卖东西, 妈妈在池塘里出租钓鱼伞,总有些人忘记带伞。”杜善薇胸有成竹,“出租一次大概收十块钱, 用不了多久就该收回成本了。”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笑了起来,“村里开小卖部的祥叔脑子转得快,我前两天就见他去县里买渔具,估计到时游客们来到村里,见大家都在钓鱼,本来没打算钓的, 都会被气氛感染, 这时候就只能买村里的渔具。”

    “祥叔是很厉害的, 他的嘴巴很能说。”杜善茂点头同意。

    杜善薇又和他说起叶老师的事,小家伙对于这个巧合很是兴奋。

    “姐,这真是太巧了,没想到我的班主任也是你的班主任”

    用得着那么高兴吗杜善薇暗暗嘀咕,赶紧说道“我刚才买了你最喜欢吃的那家包子店的灌汤包,你先填填肚子,还有一个小时才到家。”

    本来她打算在市里吃午饭的,结果杜善茂不乐意,他想快点回家,所以她只好买下几个包子,先垫垫肚子再说。

    “好的,我最喜欢吃灌汤包了,可惜妈妈不会做。”杜善茂说了一句,又道,“我还喜欢吃村里昌盛叔做的烧鸡,可是只能在过年那天才能吃到一回,他们家跑去邻省开店,那里是沿海地区,听说生意很好,一年才回来两次,清明节都不做烧鸡。”

    昌盛叔全名何昌盛,算是入赘到南山村的上门女婿,今年将近六十岁,很多年前灾荒时期从其他省逃到这里,当时村里杜积群的父母只有一个独女,见他为人老实,干活勤快,就招他入门,约定第二个男孩跟他姓。

    后来何昌盛和杜积群共生下三子二女,靠着杜积群家里的祖传烧鸡秘方把几个孩子养大。

    九十年代是打工热,他们夫妇人到中年竟然也带着全家老小去邻省打拼,靠着卖烧鸡在邻省的某个城市站稳脚跟,逢年过节才回村祭祖和探亲访友,算是南山村的成功人士之一。

    他们家做出的烧鸡,外皮吃起来脆脆的,颜色是黄中透红,肉质是外焦里嫩,吃完后只觉得满口余香。杜善薇记得小时候每次过年,大家都会委托他们家帮自己做烧鸡,而她自己一个人就能吃掉小半只鸡,就好像吃零食一样,越吃越香,越吃越过瘾。

    据说这道烧鸡的祖传秘方在何昌盛加入研制后,听村里人说比以前更好吃了,要不然也不会在邻省靠着这道秘方做生意,还早早买了房。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微微侧头瞥了一眼杜善茂,哎,在弟弟没有出生前的几年,她每年都能独享半只鸡,等弟弟长到两三岁,可以啃鸡肉了,她就得和弟弟一起分享。所以小时候她讨厌弟弟完全是有理由的。

    “姐,你看我干啥你想吃包子”杜善茂见状就用一次性筷子准备给她夹,“我喂你。”

    杜善薇摇摇头。

    “反正你以后应该能吃到烧鸡了,昌盛叔他们准备端午节就回来。”她斜睨了杜善茂一眼,“你是不是在微信群听到风声,知道昌盛叔和群婶要回来”

    杜善茂嘿嘿一笑,吃完一个灌汤包才答道“表哥和我说过,他说昌盛叔他们见村里想发展旅游,交通便利,就想着回来养老。”

    “姐,他们不是在那边买房了吗”

    “我听群婶说过,咱们村的泉水干净清甜,水质好,不像他们那边,只能买桶装水,做出的烧鸡味道总没有在村里做的好吃。不过说来说去,归根结底还是想回家,落叶归根吧。”

    “那我们有口福啰”杜善茂从杜善薇嘴里得到确切的消息,顿时欢呼起来。

    一路说笑着,等快到村里时,杜善茂又闹着要驾车,杜善薇没办法,正好今天的心情不错,就让他在晒谷场上自己开车转了两圈。

    杜善茂下车时还很不舍“真希望我快点到十八岁啊,等高考完我就马上去考驾照。”

    “不错,说不定那时我又换车了。”杜善薇淡定地回道,又招呼他,“赶紧的,放好书包,帮忙把钓鱼伞搬回杂物房。”

    李玉英等人闻讯出来,见杜善薇果然买了钓鱼伞回来,忍不住气急“你买这么多东西回来,真能租出去吗浪费钱你还欠有银行的钱呢。”每次一想到这个,她都要替女儿着急。

    “妈,怎么可能不行我买伞送钓鱼的折叠椅,有伞有椅子,就算不是在池塘边,让他们在溪水边坐着,那个凉风一吹,头顶上有树荫,多舒服啊。”杜善薇倒是比较有信心,“反正大伯已经同意了,到时会找个人来帮你一起出租。”

    因为要蹭池塘出租,所以她会把一成的收益交给村里。

    眼看着还没有几天就到劳动节,南山村的村民再次忙起来,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再次召集村委各个村民小组的壮劳力上山砍出一条通往杜鹃花山的路。

    可以预见的是,在南山村能拉到投资之前,他们每年都要上山砍一次,好在这条路时常有人上山采草药或砍柴,前不久杜鹃花尚未开花时,因为有游客要提前上去观赏,杜积明怕出事,已经组织南山村的村民清理过一遍,这是第二遍。

    杜善薇早早在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本市和本县的论坛宣传了几波,因为今年可以钓鱼,加上他们村的泉水鱼在游客的口口相传中,口碑甚好,不少人表示一定会到来。

    看到这种情况,杜积明高兴不已。

    杜善琳今年不用在公社值班,还特意跑回来帮忙。

    “薇薇,我怎么觉得从去年开始,村里的空气越发好了还有水质,好像比以前更清甜。”杜善琳回来住了一个晚上后就和杜善薇说道。

    她虽然是本村人,但杜积白是实验小学的老师,她是在县城长大的,在村里居住的时间并不长。

    “那应该是你的错觉吧。”杜善薇回想了一下,否认道,“大概是咱们村变干净了,大榕树那边的村屯绿化项目已经完工,有花有草有石桌石凳,地面铺设着水泥。你再看,村里的鸡鸭狗都不能放出来跑,我们家大黑这几天就一直拴着,地面上看起来很干净。”

    听到主人家在叫自己,拴在三角梅树下的大黑顿时站直身子,“汪汪汪”地叫了几声。

    “反正我是没察觉出来有什么变化,可能是我天天住在村里吧。”实际上,杜善薇同样有这样的感觉,只是问过杜庆国他们,他们都没有察觉。

    “说出来我真不敢相信,昨天大哥他们还在群里讨论你呢,说你回来一年多,竟然这么老实,一直待在村里,都不觉得厌烦吗”杜善琳只是随口一说,闻言也不深究,就接着说起其他事情。

    她对此很是好奇,村里几乎没有同龄的女孩,或者说即使有,人家也早已结婚生子,和杜善薇谈不到一块去,所以她觉得自家堂妹能忍受得住寂寞。

    “不会,因为有手机啊。”杜善薇笑了,“最重要的是,这一年我都在忙,根本没心思多想,而且我觉得待在村里很舒服,有家里人在身边。”这是她的心里话,当然,她有时也会觉得无聊,也会想出去走走,只是一旦去到县城或市区,她又会觉得那里的空气浑浊,恨不得立即跑回家。

    讲道理,他们整个楠城市的工业都很少,空气质量是全省出了名的好。

    也许是和她一年多前遇到的神异事件有关吧那次在庙里祭拜时到底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是不是她幻想出来的梦,她到现在一直弄不清楚,尽管她早已不再去调查。

    “那倒是,你去年一年赚了多少钱都够我七八年的工资了。”杜善琳的话打断了她的思绪。

    “乱讲,明明你们刚升了工资,现在一个月三千多块,你是副科,有四千。”杜善薇吐槽,“当然,我们村干部也升了,只是完全不能和你们比,就从六百到一千元。”

    “你又不靠工资生活。”杜善琳瞪她。

    “我是不靠工资活,但活我还是得干啊。”杜善薇理直气壮地反驳。

    姐妹俩又吵了几句,直到张子莲叫她们去吃杨梅,两人这才罢休。

    很快,“五一”到了,在南山村人的紧张期盼中,这一次的人流量比去年更甚,也比国庆节来的人更多。至于理由嘛,当然是因为杜鹃花的存在了。

    通过这两次的对比,杜善薇明显感受到杜鹃花在他们南山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

    想要发展旅游就得有自己独特的资源,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自然资源。而在整个楠城市,只有他们南山村有50亩这么大面积的、天然生长起来的杜鹃花群,还有他们的泉水鱼,也受到大家的喜爱。这两样都是他们村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其实,去年国庆节过后,他们的游客流量还会有一个小高峰,那就是山上成片的油茶花盛开时,会有不少市民驱车前来观看。

    油茶花不单独是南山村有,附近几个村子也有,是当初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种下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有人管理,它们依旧在山上独自开花结果。

    油茶果能榨油,是本地的食用油来源之一。每年果实成熟时,村民们都会拿着袋子上山捡油茶果,这是村里的重大活动,可以省掉买油的钱。

    遗憾的是,这种山茶树是旧品种,出油率比不上现在新改良的品种,经济价值不算高,一般只能满足村民自身的需求。

    当然,这一年来,随着游客的不断到来,村民们都知道了吃山茶油的好处,去年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就有意识地多摘油茶果回来,就是为了制成山茶油卖给游客,每每都能卖光,很受欢迎。

    “今天你们村的第一书记不来我怎么没见到他”杜善琳坐在大棚里的咨询台前,一边拿着蒲扇扇风,一边问刚从池塘那边回来的杜善薇,“你告诉人家没有”她四处张望了下。

    “我早就跟他说过,他本来打算过来的,结果正好碰上同学聚会,就来不了了。”杜善薇抽出纸巾擦汗,笑道,“你是不知道池塘那边有多热闹,今天来了好多人啊,大伯搞的那个钓鱼比赛,奖品奖金都是从镇上拉来的赞助。我看价值并不大,第一名最多1000元,可是大家都很捧场。”

    “因为我们的鱼好吃啊,虽然比不了山塘里野生的鱼,但毕竟水质很好,有泉水流入和流出,鱼的味道也还不错。”杜善琳把同事和领导们对自家村里养的鱼的评价说出来。

    她记得书记还曾经在饭桌上表扬过大伯,说他有经济头脑,有执行力。

    “对了,你的遮阳伞租得出去吗”坐在杜善琳旁边的黄秀珍接口问道,她刚应付完一个询问厕所的游客。

    见她说起这个,杜善薇顿时眉飞色舞。

    “生意非常好买的伞全部都租出去了,而且还供不应求。”她颇为得意,“所以说呀,我还是有生意头脑的。我妈现在在那边照料,整个人都笑得合不拢嘴,高兴得很,我叫她回去吃午饭还不乐意,说走不开,没办法,待会只能让茂茂给她送饭。”

    “那挺可以的。”杜善琳故作妒忌地看着她,人家挣钱怎么就那么容易呢,这才刚刚开始呢,三百块钱就到手了,估计用不了多久,成本就该收回来了。

    黄秀珍也很羡慕,只是她眼睛一转,看到对面自家的摊位上站满了要买东西的游客,那点羡慕就很快消失不见。

    哈哈,他们家做的艾糍粑可是受欢迎的很,看样子今天会有一笔收入入账。

    因为游客们的到来,早有准备的村民们这次可是喜笑颜开,尽管中途会发生一些小争执、小纷争,但一想到游客们所带来的商机,村民们对这些不便立即消除不满。

    忙碌的假期过去,村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和疲惫来收拾残局。与此同时,杜善薇他们的目的也达到了。假期三天,他们池塘里的鱼竟然卖得七七八八,游客们钓上来的鱼不但被买走,连用网拉起来的鱼也全部卖光,因为单价比市场上卖的贵,达到每斤八元,所以获得的资金出乎大家的意料,有两万四千元。

    这次钓鱼比赛竟然还上了本市的新闻台,让整个南山村在全市范围内的名气进一步扩大,这让村民们喜不自胜。

    资金一到位,扣除先前养鱼的成本投入,杜善薇就在微信群里给大家发一封信,让杜积明号召有余力的村民积极捐款,共同出钱来提升南山村的乡村风貌,进一步提高接待游客的能力。

    知道村里有笔资金,大家都觉得这次是来真的,都希望自己村能建设得更完善,能更吸引游客的到来。

    于是,大家你两百我一百地开始捐款,像杜善薇这种去年都知道赚钱的,更是早早就捐了2000块。

    事后统计,他们的可用资金达到63568元,可以开始动工了。

    令杜善薇他们没想到的是,公社对他们提升乡村风貌的行动非常支持,专门拨下2000块钱的经费,不算多,但起码表示了支持的态度。

    杜积明早就带人砍下足够的竹子和木棍,又事先运来建公共厕所的青砖、水泥之类的,等到开始干活的那一天,整个行动很快就展开了,不用磨磨蹭蹭。

    “来,你们女人这一组把全村的杂草都清理一遍。”

    “第一小组,这地方由你们负责,要把不用的茅坑填埋掉,再把水沟清理一遍。”

    “第二小组,把这些石头瓦片都放整齐,九爷,想把瓦片放哪里还有,石头,不要就扔掉。”

    “支书不行啊,瓦片我还琢磨着可以卖出去,阿章不是打算到山上建养鸡场吗我和他说好了,瓦片低价卖给他。”杜九爷马上叫道,他家的老房子当初拆除时,他见瓦片还好好的,就没舍得扔,都让人帮他好好地留下来。

    “都住新房了,家里还放着这么多破铜烂瓦,真有你的,九爷。”有人笑他。

    “房子是我闺女出钱建的,以后我儿子总不能靠姐姐们一辈子吧,我得给他挣点家底啊,嘿,这次我家的新房子出租,两个晚上就挣了几百块钱。”杜九爷挺了挺胸,很是得意。

    “不能老是聚众聊天,手中的活该干的还是得干。”杜庆华巡视到这里,立马训斥道。他的辈分很大,也就是他有底气训斥任何人了,毕竟在场的人都是家里的老爷子们。

    众人轰然应诺,赶紧去干活了。

    对于从工分时代走过来的杜庆华来说,如何安排人干活完全不是难事。

    杜善薇带着草帽跟在杜积明身后,两人在村里转了一圈,见大家干劲满满,就算是被分到任务最重的地方,也没有人抱怨,颇为满意。

    “这次建公共厕所真是太好了,省得大家老是往村里人的家里跑,游客们早就在意见簿上写过几次了,现在总算能满足。”杜善薇笑道。

    “以前也想建,那是没钱。”杜积明摇摇头,“先在晒谷场这边建好这座厕所,等有钱了再建两间,要不然以后怕是不够用。”

    “那倒是,大伯,不知道这次的钱够不够用,我看池塘里的鱼都卖得差不多了,就算是端午节开塘放水,估计也捉不到多少鱼。”杜善薇忍不住说道。“五一”那三天,村里用渔网拉过好几遍,现在看水面,都看不到多少条鱼了。

    “这次的钱应该足够,除了厕所,其他花费都不大,那鱼塘就不用放水了,我继续买鱼苗回来。”杜积明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明年再有钱,咱们就把村里的道路都铺上水泥路,就像大榕树这边一样。”

    杜善薇点点头,见那边有人在叫自己,赶紧走过去。

    提升村中风貌的行动一共持续了半个月时间,清除杂草,清理水沟,把水沟铺上水泥,把散落的石头沙子铲起来放在一起,能用的话就码得整整齐齐的,用东西围起来,不能用的话就丢掉。

    因为开过户主会议,所有人都在会议上同意了当时的行动方案,所以就算是要把屋檐下的木柴摆放整齐,村民们也没有意见,都乖乖照做。

    半个月时间一过,大家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南山村,都震撼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太奇怪了这是他们的村子吗有那么漂亮吗明明和以前一样,大都是砖瓦房,甚至还有泥砖房,可看起来就是不一样。

    覃承毅听说这事,加上领导有吩咐,第二天就跑过来看,他也很是惊奇。

    “团支书,你们村的人可真厉害啊,竟然能用这么少的钱把村里弄得那么整洁、干净”他在凉亭周围转了一圈,只见这座只有二十平方米的凉亭都是用竹子和木头建成的,直立在清澈的溪水边上,它有着翘起的飞檐,舒适的靠椅,底下是潺潺流动的溪水,与周围绿意盎然的环境结合在一起,称得上是浑然一体。

    “美观、实用非常好和竹林里的那座凉亭一样好看”覃承毅竖起大拇指,赞道,“我真后悔没有把我的照相机拿来,要不然就可以拍照了。”他仔细看了看手机里的相片,还是不满意。

    “你喜欢摄影”杜善薇挑挑眉。

    “是的,我还喜欢画画,就是画技不佳,以前的老师都说我没有天赋,不过我还是喜欢。你呢我见你有空就拿着手机在看,你喜欢看什么”覃承毅忍不住问道。

    杜善薇扶了扶遮阳帽,微笑道“有空我喜欢看书。”不过目前我最关注的还是百香果的开花情况,后面这句话她没有说出来。总觉得和画画、摄影相比,她喜欢看小说似乎有点说不出口。

    有点郁闷,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