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入V三更合一

作品:《穿成女主的嫡姐

    李锦素此时满脑子的不可描述,不自觉逸出吟哦。眼神迷离着,眼前的人是那么的好看,就像画中的天人之子。

    没吃过猪肉也看过无数的猪走路,她所有的意识已经涣散了,完全没了理智。

    葱白的小手将要碰到那处,薛瑜出手点在她的颈侧。她头轻轻一歪,身体无力地软下去,眼睛闭着,面颊嫣红。

    薛瑜将人抱了起来放到床上,幽深的视线定在她敞开的衣襟处,那里峰峦起伏,桃红绸锦上绣着的梅花栩栩如生,随着呼吸绽放着。

    修长的手指意动,想去触碰那白细滑嫩的肌肤。最终慢慢曲起,像是受到极大的震动,收回袖中。

    缓缓起身,走到窗前,低沉的声音,“极乐散的解药。”

    外面似乎有衣裳窸窣之声,很快递进来了一个瓶子。薛瑜拿着瓶子走到床前,打开塞子倒出一枚丹丸,捏开李锦素的嘴,丢了进去。

    感受到手指底下凝脂般的触感,心头大震,快速起身离开。

    翌日李锦素醒来时,只觉头昏沉沉的。有那么一瞬间的迷茫,竟生出不知身在何处之感。好半天,才慢慢记起一眼,四下看去。

    原本摆在桌上的那些瓷瓶已经收好,就放在床尾,且每一个上面都细心贴了标识。她撑着手起床,不想摸到一个冰冷的长物。

    那是一把匕首。

    表姐留一把匕首给她做什么?

    一定也是让她防身的,表姐想得真周到。

    昨天她没有丢脸吧,猛地摸着身体,似乎并什么不对的。抚着额慢慢回想,只记得她好像中招了,抱着表姐不放,然后就没了记忆。

    莫非是表姐想的法子,让她睡了过去?幸好表姐聪明,想办法让她睡了一觉,要不然她就丢脸丢大发了。

    这些药,她可算是见识到了厉害了。再也不敢掉以轻心,仔仔细细地将东西收好,生怕跑出什么气味,自己又中了招。

    给常氏请过安后,和锦瑟一起回素心居。拿出那些东西,让锦瑟分了一些防身。锦瑟不愧是女主,看到这些东西半点都不惊讶,默默地收了。

    常氏身边的柴妈妈方才已经知会了她们,让她们今日收拾行装,明天就是进山礼佛之日。行程如此之急,看着是李锦笙一片孝心,实则是有人容不下她们了。

    前路未知,难免令人忐忑。

    大济寺位于罗黯山,地势高险峻,是佛家朝圣之地。

    李家不算显贵,门第却也不低。常氏带着孙女们来礼佛,寺中的监寺大师亲自出来迎接。因春雨实多,天气湿冷,这个时节来寺中的官眷并不多。

    客房也算充裕,常氏要了四间房。下人们一间,她与李锦笙一间,李锦素独自一间,李锦瑟与段雯秀共一间。

    房间由柴妈妈分配,李锦素听到自己独一间时,心里更是往下沉。

    “妈妈,出门在外不拘虚礼,我与二姐姐四妹妹挤一间也使的。”

    “三姑娘,你是乡君,是有品阶的。出门在外才应该讲究礼法,要是外人知道老夫人让你与府中庶女共居一室,定然会说我们李家没有规矩。”

    一句话,断了李锦素想邀锦瑟同住的念头。

    独居也就罢了,临出门之时,常氏借说一切从简。既然进寺礼佛,不宜太过张扬,所以姑娘们都只带一个丫头。李锦素带了墨语,李锦瑟带的是含霜,李锦笙带的是芦花。而段雯秀,带的则是书棋。

    那个叫芦花的,看起来憨憨有一身的蛮力。养了这些日子,脸上的冻疮只已消,还有乌紫的印子。她紧紧地护在李锦笙的身边,一看就是忠心护主的好丫头。李锦笙极隐晦地看了李锦瑟一眼,眼中的得意一晃而过。

    李锦素看得分明,瞳孔微缩。

    这个重生的庶姐,抢了锦瑟的机缘,必是在暗地里偷笑了不知多少回。那种得意之中,还夹杂着某种说不出的优越感,藏着势将锦瑟踏在脚底的笃定。

    她相信,此次大济寺之行,若真有什么变故,一定有这位庶姐的功劳。

    同时,她还猜测,或许常氏眼下的目标是自己,而李锦笙的目标,自始自终都是一无所知的锦瑟。

    趁着李锦笙要去陪常氏抄经书的时候,李锦素快速将李锦瑟拉到一边,声音压得极低,生怕被段雯秀察觉。

    “你小心一点,说不定安家那边没有死心。”

    李锦瑟立马警醒,点了点头。她不傻,大姐若有若无的敌意她能感觉到。联想到上次安太太做客之气,心知在祖母和庶姐的眼里,也成了容不下的人。

    “三姐姐,我省得。倒是你,才应该更加小心。那些东西随身带着,无论何时都不要放松戒心。”

    “我知道的。”

    李锦素说着,心里莫名难过。

    她们好歹是官家千金,外人看着花团锦簇,谁能知道她们活得多么的艰难。日夜防着的不是旁人,而是骨肉至亲。

    千年古刹,苍松劲柏。空气中都飘散着香烛的烟火味,处处透着远离红尘的宁静。然而就是这样一片净土,在有心人的眼中,却是最好的作恶之地。

    香油掩埋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一块块厚重的古砖中不知浸染过多少人的鲜血。佛曰慈悲,普度世人,却不知无形之中成了为恶者的帮凶。

    如常氏等人,嘴里念着阿弥陀佛,手里握着害人的利器,无所敬畏地朝别人下手。或是挡路者,或是痛恨者。

    而她与锦瑟,身为常氏的嫡亲孙女,在这样不值一文的亲情中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我还好些,到底有乡君的封号,祖母她们多少会顾忌一二。你就不一样了,我怕安家那边因上次的事情迁怒,怎么着也要让你进安家的门。倘若她们使什么阴招,你有苦说不出,只得咽了这口脏水。”

    李锦瑟焉能不知,自己是个庶女,姨娘早就不在了。这些年在府中,她是尽量不惹人注意,不想被人记恨上。

    唯一的心愿,便是将来给嫁一个心诚的男子,贫贱些也无防。

    收拾好东西,几人去常氏的屋子里请安。常氏已换了一身素服,戴了抹额,手里拿着了一串佛珠。

    几人进来,常氏眼皮子未抬。

    李锦素已经习惯了,几人站着垂首不动,一副静听训责的模样。

    好大一会儿,便听到柴妈妈的声音。说是在寺中偶遇锦宁侯夫人身边的妈妈,才知侯夫人也来山中小住,要带她们姐妹去请安。

    常氏这才抬了眼皮,看了几人一眼。

    “你们素日里在家,些许不当我这个做祖母的也就不说了。只一点,出门见客,对方还是侯府夫人,你们得时刻谨记一言一行都要守规矩。切莫因自己的一时之快,丢了我们李家的脸面。”

    “是,孙女记下了。”

    几人齐齐回着。

    段雯秀的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母亲说得没错,李虔婆就是想给李锦笙攀侯府的高亲。自己千万要抓住这次机会,在侯夫人跟前露脸。

    锦宁侯是封都显贵,自是不会与一般香客同住客房,侯府在大济寺后山有一处别院,离得倒是不远。

    顾氏李锦素是有过一面之缘的,那次陈皇后生辰,对方跟在锦宁侯老夫人的身后,通身的气派。再次见到,只觉更是盛气凌人。

    因在寺中,姐妹几人都没有带什么颜色太过招人的衣裙,但料子都是不差的。表面功夫,常氏定是知道如何去做。

    “人人都说李大人家的姑娘个个美如天仙,这话不假。”顾氏皮笑肉不笑地夸了李家姑娘的颜色。

    无论嫡出庶出继女,都是好颜色。

    要是李家会钻营一些,这些姑娘都是利器。

    常氏一听,似是很欢喜,语气很谦虚,“我们这几个丫头也就是勉强能入眼,比起您府上的四姑娘,那是天壤之别。四姑娘不仅相貌出众,才情更是连陛下都夸赞的。”

    她嘴里的四姑娘,是顾氏的亲女。顾氏的长女,贵为大皇子妃,更是京中命妇中的楷模。前次皇后生辰,大皇子妃也是去了,不过离得远,李锦素没看太清。

    顾氏听了常氏的话,嘴角泛起笑意,不达眼底。眼神儿微抬,定在李锦素的身上,久久没有移开。末了,笑道:“李老夫人谬赞了,你家乡君好胆色,又有一颗孝义之心,贵妃娘娘夸过好几回。”

    “哪里哪里,当不得侯夫人夸奖。这孩子就是一根筋,行事常惹人笑话。”常氏在顾氏面前,纵是年纪大了一轮,也只有伏低做小的份。

    对位高者恭敬,对自己的骨肉却是百般作践。唯恐连贵妃迁怒,当着外人面说自家孙女是个笑话,真够可以的。

    相信顾氏的心里,必定也是看不起常氏的作为。拿府上的亲生骨肉去讨好别人,在道德层面上,已经让人看不起了。

    顾氏此次进寺,一个姑娘都没带。意思很明显,压根就不想让李家的姑娘们有机会和侯府的姑娘成为闺友。

    偏生常氏看不清,脸笑得布满褶子,全是讨好。

    段雯秀心里着急,怎么侯夫人话里话外提的都是三妹妹。这可不行,三妹妹有乡君的封号,还是嫡女,论身份自己是比不过的。

    此时,又听得侯夫人道:“老夫人过谦了,我看着你这几个姑娘都是规矩人,个个水葱似的,看着就让人欢喜。”

    她身后的妈妈端了一个托盘过来,上面摆着几支精巧的钗花。各各都是纯金打造,镶着珍珠,煞是好看。

    “初次见面,想着姑娘家,定是喜欢这些玩意儿的。不值几个钱,就当给几个姑娘耍着玩。”

    “夫人破费了。”常氏这话,暗示孙女们收下礼物。

    那妈妈已经走了过来,先是走到李锦素的面前。李锦素没挑,随便拿了一支。接着便是李锦笙然后再是段雯秀,最后是李锦瑟。

    看这顺序,便知在侯夫人心中,几人的地位。

    然而李锦素却知,侯夫人此举,别有深意。虽然顺序没错,可备的礼一样,只能说明在对方的心中,她这个乡君与其他姐妹地位一样。

    连家想落陈皇后的面子,真是用心良苦。

    此时段雯秀站了出来,“这钗花好生精巧,雯秀喜欢得紧,谢谢夫人。”

    侯夫人的眼神飘了过来,落在她的身上。又是一个有野心的姑娘。这样的做派和表现真真是太过常见,都有些不屑了。

    纵是给庶子娶亲,也不会选这样的女子,没得乱了后宅,给自己添麻烦。

    “这位是段姑娘吧,还是老夫人会教人,教得和李家的姑娘一样知书达礼。想必段经历泉下有知,定会欣慰。”

    段雯秀脸一白,“祖母待雯秀如亲生骨肉,雯秀一日不敢忘。只盼祖母身体安康,福寿延年,若有病痛,雯秀愿以身代之。”

    “真是个孝顺的孩子,老夫人有福气。”

    常氏恶心得难受,还得挤出笑来。

    “都是实诚孩子,让夫人笑话了。”

    接着两人咸一句淡一句地拉着家常,段雯秀只得慢慢退了回去,心里似有千只爪子在挠,恨不得再好好表现一番。

    然而长辈们说话,小辈们只有洗耳恭听的份,是万万不能插嘴的。

    车轱辘的客套话说了一堆,顾氏终于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侯府的几位公子都到了说亲的年纪,她来替家中的儿子们求个姻缘。

    说到姻缘二字,段雯秀难掩满脸喜色。不知刚才自己那一番话,在侯夫人的心里有没有落下好来。

    当着未出阁的姑娘面,这样的话题点到为止。只提了一句,顾氏就没再说了。段雯秀不免失望,眼神四处知瞄,期望能看到侯府的公子们。

    李锦笙心中冷笑,这个好继妹,以为侯府是锦绣堆,等进去了就知道。越是门庭高的人家,里面越是复杂。前世那个好夫君能不顾念和自己的夫妻情意,又怎么会另一个女子终生宠爱。

    顾氏惯会做表面功夫,面甜心苦,世上嫡母皆是如此。要不是夫君的姨娘忠心,他们二房的日子定会如其它几房一样,极为艰难。

    想到夭折的儿子,想到她自己死得冤枉。她心里的恨意滔天,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个好继妹尝尝自己所受过的苦?

    不能急。

    她得慢慢来,一个一个的收拾。祖母说了,这几个妹妹,都是她往高处走的踏脚石,她要踏着她们的身体,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将这个继妹好好踩在脚底下。

    这一世,她要活成封都女人都羡慕的样子,就像曾经的四妹妹。

    眼神瞟一眼李锦瑟,不管对方有没有机缘,这一世她一定占尽先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不再重复前世的路。

    那个四妹夫啊…

    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来封都了吧,到底去哪里偶遇呢?她低下头去,仔细想他可能会出现的地方。

    屋子里只有常氏和顾氏的声音,慢慢地顾氏脸上显出疲色,掩着帕子轻轻打个哈欠,常氏就知道今天的会面结束了。

    连忙起身嘴里说着叨扰,带着几个姑娘告辞。

    她们将要出门的时候,迎门进来一位公子。富贵金玉的气派,锦衣华服,翩翩如玉,看着就是显贵人家出来的男子,说不出的风流。

    李锦笙的瞳孔猛缩,前世里虽是早已习惯这位小叔的肆意潇洒,再见时还是忍不住心里一阵慌乱。此人正她夫君的四弟,连家的四公子连近欢。

    她努力控制自己,死死掐着手心,差点泄露了自己的情绪。

    李锦素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连近欢,论长相,这位连四公子称得上盛世美颜,桃花眼儿玉瓷面,就连走路的姿势都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风流。

    也不知隐秘的传言是真是假,要是真的,也就太可惜了。

    段雯秀已沉浸在连四公子的俊俏中,脚下差点打了绊,还是李锦瑟眼疾手快,稳稳将她扶住,否则整个李家的姑娘们都没脸了。

    “母亲,儿子来接您了。”

    连近欢不仅人长得好,声音也好听,带着一股子慵懒,直击人心。

    侯夫人身边的下人齐齐行着礼,口里称着见过四公子。

    顾氏脸上堆起慈母的笑,怜爱地看着连近欢,“今日怎么是你来接我?”

    “儿子挂念母亲,没了母亲的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儿子做什么都不得劲。特意和二哥哥求了的,这才有机会寺中接母亲。”

    连近欢说着,殷勤地上前扶着顾氏。顾氏脸上的笑意更深,慈爱地看了他一眼,“算你有心了,母亲没有白疼你。”

    李锦素暗自咂舌,真是小看古代宅门女子的做戏功夫了。原以为巩氏已经个中翘楚,不想顾氏更胜一筹,想必其他的世家贵妇皆是如此。

    这一对母慈子孝,怎么也想象不出来,庶子的生母是嫡母杖杀的,也想象不出来这么一个慈祥的嫡母心心念念要将庶子养废。

    顾氏眼神儿一转,看到未离去的李家人,对庶子道:“欢儿,这几位是李都御史李大人家的母亲并几位姑娘。”

    连近欢听着,向她们行了礼。姑娘们各自半侧着身,回了礼。

    “四公子孝顺,侯夫人教子有方。”

    “这个泼猴,向来是个混的。我这整日里操心的,只盼他能娶个贤惠知礼的媳妇,好收一收他野惯了的心。”

    侯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看着李家的几位姑娘。

    李锦素和李锦瑟依旧低着头,看不出什么。李锦笙已平复了情绪,一脸平静,唯有段雯秀,耳根红透,羞涩难当。

    侯夫人心里有了底,道:“老夫人慢走,改日我们找空好好说说话。”

    “今天叨扰夫人了,请留步。”

    两人客套一番,常氏带着几位孙女离开了侯府别院。

    出了侯夫人的住处,几人心思各异。回去后,常氏说是乏累,要歇息一下。几位姑娘难得聚得齐,一起出了常氏的房间。

    段雯秀的心头已是活泛开了,那位连四公子真是好相貌。加上侯府公子的身份,这样的姻缘千载难逢。

    母亲说得对,她也是李家的姑娘,就算不姓李,也是在李家长大的。她和姐妹几人一样,都唤同一个父亲,李家姑娘配得上的亲事,她也能配得上。

    李锦笙隐晦看她一眼,心下冷笑。

    “方才我瞧着连家的四公子,真真是神仙人儿。又是侯府的公子,金尊玉贵,还有侯夫人那样的好嫡母,还求什么姻缘,怕是挑花了眼吧。”

    段雯秀一听,泛起的底气又压沉下去。

    是啊,这样的富贵公子,出身侯府,必是姻缘不愁的。她不过是李家的继女,能有资格匹配吗?

    李锦素和李锦瑟照旧是低头不语的,可李锦笙话锋一转,就到了李锦素的头上,“我们姐妹几个,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论身份,自是三妹妹最高。既是嫡女,还是乡君。也就三妹妹将来不愁,定能有个如意郎君。可怜我…是个庶出,庶出和庶出都是不同的……”

    她说着,顺势拉着李锦素的手,“好妹妹,以后大姐少不得还要仰仗你。你身份这么高,便是侯府公子也是配得上的。将来若你出息了,可不要忘了我们这些姐妹。”

    段雯秀脸色不好看了,眼神像藏了刀子一样,看向李锦素。几个姐妹中,最有可能觅得好姻缘的只有这个三妹妹。

    方才那侯府的四公子,三妹妹是攀得起的。

    “大姐说得没错,三妹妹以后一定不要忘了我们的姐妹之情。锦瑟,你说对吗?现如今我们姐姐还能亲亲热热地说话,等以后出了门子,嫁的门第不同,恐怕连站在一起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李锦素不着痕迹地脱开李锦笙的手,“姐姐们何苦打趣我,我再是如何,也是李家的姑娘,万不会有不认姐妹的一天。将来的事情谁说得准,祖母最是心疼大姐姐,依我看大姐姐以后才是过得最好的一个。”

    段雯秀刚才对李锦素的酸气立马散了,娘说过,她的对手只有李锦笙。

    “三妹妹说得没错,祖母这么疼爱大姐姐,什么好事第一时间想的都是大姐姐,我们哪里能比。”

    一想到那俊逸的男子,竟然是祖母替庶姐谋的姻缘,她心里便嫉妒难当,酸溜溜的。不行,她一定要想法子抢过来,不能什么好处都让李锦笙占了。

    李锦素心知李锦笙为何要说这些话,无非是想让段雯秀和自己对上,她稳坐高台,看她们斗得你死我活。

    可惜,自己还真不想如对方的愿。

    李锦瑟自始自终没说一句话,这个时候轻轻扯了一下李锦素的衣袖,用几人都听得到的声音道:“三姐姐,我还有经书没抄完。”

    一说到经书,几人就歇了话题,大家都分了任务,或多或少而已。

    李锦笙笑道:“往日里我真是看走了眼,不想我们姐妹几个中,就数四妹妹最懂事。”

    “大姐姐,你可别吓到四妹妹。她胆子小,经不起你这么说。我们再懂事,也比不过大姐姐你。大姐姐一片纯孝之心,最得祖母的看重,我们几个不能近身侍候,也只能在其它事情上费些心思,万不及大姐姐。”

    “三妹妹越发会说话了。”

    “大姐姐,我觉得三妹妹说得对。”段雯秀也附和。

    李锦笙看着她们三人,突然笑了一下,“真是好极,三位妹妹都令我刮目相看。也是,我们姐妹都是孝顺的,我也要去抄经书了,妹妹们慢走。”

    说完,她昂着头进了屋子,外面的三人便各自散了。

    寺中的规矩是过午不食,午膳过后,香客们若是饿了,会吃一些自己带来的点心再喝点茶水对付。

    李锦素不抗饿,常氏给她们每个人分派的只有三块小小的酪皮酥。这点东西下肚,跟没吃差不多。得了常氏的命令,几人都各自在房间里抄经书。

    一直到半夜,风平浪静。

    她幽幽地叹一口气,总觉得这平静不太真实,翻了一个身朝里。似乎有风吹进屋子,浑身不由得汗毛倒竖。心里猛地一提,摸到枕头下的匕首。

    感觉有人靠近床边,差点尖叫出声,举起匕首,正要跳起来。

    “是我。”清越如冷玉相击的声音。

    是表姐。

    她捂着心口,身体瘫软。深吸了两口气,慢慢拥被坐起。瞧一眼小床上睡着的墨语,心里闪过一丝纳闷。

    “表姐,你怎么来了。”

    “路过。”

    好烂的借口,是什么样的行程能在半夜里路过大济寺。心下感动,表姐必是不放心她,所以才来寺中看一看的。

    薛瑜先是站在床前,墨衣墨发,黑纱遮面,恍如暗夜魅影。盯着她的脸看了一会儿,慢慢走到桌边,缓缓坐下。

    “今日可见到连近欢了?”

    李锦素点头,“我看那连四公子,并不如传闻中的那样不堪。听说他是来接侯夫人的,下午已经下山了。”

    她满脑子的不解,原先以为常氏想将她嫁给连四,一定会有阴损的法子。怎么照此看来,似乎有些不对。

    这一夜安静,什么都没有发生。

    薛瑜脸色莫测,“谁告诉你连四为人不堪的?”

    “表姐你警示于我,我这才打听了一下。”

    “传闻不可信,我警示你并不是说连四为人不堪,而是…”薛瑜隐去下面的话,其实原本是想写连家庶四子,可堪良配几个字的,不知为何只写了前面的字。

    李锦素更糊涂了,手里还握着那把匕首,“表姐的意思难道不是让我防着祖母将我许给连四公子吗?要不然你为何除了送药,还送我匕首防身?”

    “药是你自己要的,至于匕首之事,这就要问你了,你不记得发生的事吗?”

    “我……我不太记得了,我前天夜里是不是麻烦表姐了,锦素丢脸了。”

    “知道丢脸就好,你真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事?”

    李锦素大惊,难道她还真做了丢脸的事。她仔细回想着,只记得自己浑身热得很,一直抱着表姐不放。

    那时候,她觉得表姐身上好舒服,硬硬的。

    等等,硬硬的?

    她没有看薛瑜的表情,薛瑜可是将她的表情变化瞧得一清二楚。心知她必是想起了什么,修长的手紧握成了拳。

    “我不太记得了,就记得自己抱着表姐撒泼…”一闪而过的念头,李锦素不是很在意。怪不得表姐送她匕首,敢情自己觉得硬硬的东西就是表姐随身带的武器。

    薛瑜不动声色观察着她的表情,眼神更是深得可怕,“你中药之时,摸到我身上的匕首,非要拿走,我只好送给你了。”

    “我…多谢表姐割爱。锦素是真心谢谢表姐的,表姐是对我最好的人了,我喜欢表姐。”

    喜欢二字,似一记响鼓。

    薛瑜心绪复杂,盯着她的脸,生生瞧了好大一会儿。“女孩子家,不要随便对别人说喜欢。我帮你,并不完全是好心,我只是不想你丢了佟氏一门的脸面。”

    她有些尴尬起来,表姐说话真是半点情面不留。明明处处在帮她,嘴里却一直说得勉强,真是做了好人都不落好。

    好在,她心里念着对方的好。

    “表姐的话,锦素都记着了。那日表姐费心替我寻药,我还未来得及感谢,今日一并谢了。”

    “我还未问你,你要那些药做什么?你别告诉我,你是为了防你的祖母?”

    李锦素张了张嘴,她确实是防着常氏。后宅之中,不就是爱用这样的药算计人吗?

    “不该想的你偏想得远,该想的你竟然想不到。你以为你祖母是什么人?她可是你父亲的亲娘,你的亲祖母。她再算计,也不会拿李家的名声去赌,更不会用那样的手段算计你。她只要端着长辈的身份,自有法子让你认命。”

    “可是,她不是想向连家示好,和侯府结亲吗?”

    “她是有那个想法没错,也要看侯府愿不愿意。先前她有你娘的那些东西在手,想攀侯府这门亲,连家本着拉拢你父亲的心思,再冲着庶媳的丰厚陪嫁,或许会准你那庶姐进门。你父亲不过区区御史,又无家族势力,对于连家来说可有可无。如今你祖母手中没有资本,侯夫人不过是碍于情面与她逢场作戏一番,拿出连四公子做挡,好顺势下台阶。”

    李锦素明白过来,怪不得她们刚一上山,和侯夫人见过面后,侯夫人就下山了。感情是走个过场,敷衍一下常氏。

    不对,她是乡君,而且还有不少的嫁妆。

    “可是表姐,我以为她们的目标是我…”

    “没错,一石二鸟之计。为什么会是连四公子?正是因为连近欢容貌出众,善于迷惑女子的心。侯夫人的主意打得好,若你看中了连四公子,以你曾经的做派,必是会如痴缠沈家大公子般,紧追不放。到那时纵使你身份高,侯府勉为其难,被你一番真情所动,定会聘你,旁人也说不出错来,反倒夸侯府明理。”

    李锦素明白了,敢情在别人的眼中,自己就是一个肤浅的女子。还是一个为了所谓爱情,什么都敢做的女子。

    侯夫人真是太会算计了。

    “那我要是不上钩呢?”

    薛瑜垂了眼眸,不上钩自有不上钩的算计。她这样一个凭空冒出来的乡君,又是皇后娘娘力荐的,于连氏一派而言,是一个最好利用的棋子。

    这枚棋子,用来打皇后的脸最合适不过。

    “前次皇后娘娘生辰,外人都传皇后是想替二皇子择妃,此事你可有所耳闻?”

    “听到过一些风声,可是事实好像并非如此。这么些天过去了,也不见宫中有什么动静,而且也没有听说皇后娘娘再召女眷进宫。”

    薛瑜抬了眸,看向她。

    “若是我说,宫中有意你为二皇子妃,你该怎么办?”

    “我?”

    李锦素惊愕地瞪大眼,怎么可能?李家又不是显贵,她母族佟家还是罪臣,陛下怎么可能将她许配给二皇子?

    二皇子再是残了废了那也是陛下的亲儿子。

    就算陛下听信连贵妃的话,受了枕头风,不是还有皇后娘娘那个亲娘吗?皇后娘娘一定不愿意自己的皇儿娶一个没权没势没助力的皇子妃。

    她摇着头,“皇后娘娘一定不会同意的,表姐是知道的。我这个乡君的封号就是听着好听,实际上我要什么没什么。有后娘就有后老子,我爹是个靠不住的,我祖母又视为挡路石。我母族是罪臣,可以说我要是出了事,是没有人庇护的。二皇子本就不易,身体又不好,皇后娘娘定想替他寻一个得用的助力,日后也能有个倚仗。就凭这个,我都不可能成为二皇子妃。”

    这些道理她都能想得明白,何况是宫里的皇后娘娘。父母爱子,哪有不替孩子谋划的。二皇子已无缘皇位,要是将来没有助力,大皇子登基后,他可怎么办?

    薛瑜平静地看着她,她倒是想得通透。这个丫头,偶尔看着机灵,有时候又有些傻气。她就不想想,正是因为她如此无用,贵妃一派才会尽力促成此事。

    “如果宫中真有旨意,让你嫁给二皇子,你待如何?”

    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成立的。

    然而她闻言,还是苦笑一声,“我等后宅女子,莫说是姻缘,便是性命都捏在别人的手中。宫中真有旨意,我除了嫁,哪还有其它的法子。有时候我特别羡慕表姐,你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纵是没有丈夫,也比不少有夫有子的女子过得如意。若是我能像表姐一样,也能这样生活就好了。”

    薛瑜眼一眯,险险冒出寒气,“你想当寡妇?”

    还没嫁就想当寡妇,这简直是…

    “寡妇有什么不好的,没了丈夫,就意味着不会受妾室的气,不用替丈夫养庶子庶女。自自在在的,有什么不好?”

    如果在嫁人和当寡妇之间让她选择,她宁愿当寡妇。寡妇易当,后宅夫人不易当,皇家的媳妇更不易当。

    薛瑜慢慢站起身,走了过来,站在床边居高临下地看着她。那眼神复杂难辩,眉锋处隐见薄怒,几欲喷薄而出。

    李锦素惊讶地抬头,不知为何莫名紧张起来,差点窒息。对方眉宇之间似乎覆上阴鸷,应该是被戳到痛处,心里不痛快了。

    她后悔不迭,饱汉不知饿汉饥,她的想法不代表别人的想法。表姐是个寡妇,指不定心里多难受。

    “表姐…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觉得你现在的日子特别让人羡慕,我心生向往…”

    “既然你这么向往,我觉得你更应该嫁给二皇子。一个残废,指不定哪天死了,你就得偿所愿,成寡妇了。还是皇家的寡妇,谁也不敢欺负,不正合你意?”

    好像有些道理,只是听着表姐的语气好生奇怪,一字一字竟像是从齿缝间挤出来似的。她莫不是说话犯了表姐的忌讳,表姐这是生气了。

    “表姐,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嘴笨不会说话,表姐你别生气…”

    她急得掀被下床,不想薛瑜往后退了两步。转身拂袖,一眨眼的功夫,人出了门,很快就不见了。

    “表姐,对不起,我没有别的意思,我真的特别喜欢你……”

    回答她的是一室寂静,表姐真的生气了,她失落地坐到床上,想了很久。终于倒下去,用被子蒙着头。

    自己真是太不会说话了,白白得罪了最大的靠山。

    且说薛瑜出了屋子,疾步独行,转眼间便出了寺,隐在后山之中。

    黑暗中,脸上是没人能看到的表情,那是一种极惊愕又自我嫌弃的模样。饶是弄不清楚自己的心思,却也知这样的自己是极不寻常的。

    慢慢放缓脚步,停驻下来。

    方才自己在气什么?

    那个丫头,真是敢想!

    哼,她竟然想当寡妇!

    连家人……真是好心思。此次带连四来大济寺,恐怕不止一石二鸟,应是一石三鸟。若是李三真对连四一见钟情,往后再嫁进二皇子府。

    一个心里有人的二皇子妃,应该是连家最愿意看到的吧。有异心的后宅女子,才是最好操控的傀儡。

    真真是好计谋。

    “出来。”

    他低唤一声,就见一黑影从不远处飘来,落到他的面前,跪在地上。

    “主子。”

    “传信给皇后,就说李家三姑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