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贺寿去

作品:《女配你时日无多(穿书)

    钟意如虽然心急,不过有些事情也是急不来的。

    她也不会像刚来时候那样自己乱跑了, 那时候女配留下的记忆残缺不全, 她两眼一抹黑, 又对这个世界很不适应,所以仍按原来的行为方式行事思考。现在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她觉得,自己表面上还是收敛一点的好,悔过自新,乖巧听话, 然后抱贺北王大腿。

    现在她已经确定, 贺北王这个丈夫并不厌恶她, 甚至还是有隐隐呵护的意思的, 只要贺北王不倒,她就不会有事, 所以她要牢牢抱大腿,暗中搞破坏。

    所以暗中搞破坏剧情只能慢慢来,而且她还没空。

    为了几日后她外祖父的六十大寿, 老王妃将她看得紧,从备礼到说话都仔细叮嘱了,让她届时好好跟外祖父贺寿,让老人家高高兴兴的,不要像过去那样总是让老人气恼。末了还特地叮嘱那天要穿得庄重些, 想来也是怕了四月里去灵山寺那天她穿得乱七八糟,还那样见了自己舅舅。

    说起这个, 钟意如顿时想起了钟毓敏那个小屁孩,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见到他。说实话,还挺好玩的一小家伙。

    到了那天,自然又是隆重地穿戴打扮一番,钟意如发现自己竟然有点习惯繁复的宫装和累赘的发饰了,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香桃看来,当然是好消息。

    钟意如心里惦记着事儿,这天出门前还不忘问了香桃一句:“事情打听得怎么样?”

    香桃摇摇头。

    这个莫名其妙的事情要问清楚,又不能太明显,她得找好了机会才行,不然她一个黄花丫头鬼鬼祟祟去跟小厮说话,被人看见了还不说闲话?而且还会连带着影响主子的名声。主子原本名声就不好,再来什么风吹草动,好不容易态度和缓了些的老王妃和王爷,搞不好又冷下来。因此香桃也是十分谨慎的。

    钟意如只得叹了口气,按捺住。

    看得香桃忍不住又问了一遍:“王妃到底问那两个人做什么呀。”

    其实主子吩咐奴才事情,她们也不该问的,只管去做就是了。只是香桃从小就伺候的主子,一起长大,素来形影不离的,情分自然不一样。近来王妃性子越发随和,香桃自然也就没有太拘束。

    不过钟意如也没回答。

    她心里道,问这干啥?当然是要阻止他们帮助傅长鸣恢复身份啊!

    他好好做他的镇永侯世子,她不会再去骚扰他;可他若是成了皇帝,自己就小命难保了。

    她当然得为自己打算一下才行。

    当然她也明白纸包不住火的道理,总有一天要真相大白的,但哪怕是拖延一些时间也好。

    收拾完毕到了寿安堂,老王妃携着她一起出门。

    路上温声同她说道:“按辈分,王爷也是该去给老人贺寿的,只是他身份不同,一举一动都有多少人看着。你外祖父如今隐在田庐,不问外事,去了让老人拘束折腾,反而不美,故只咱们去就可以了。”

    钟意如点点头,人家日理万机的,可能也没空。

    至于原主外祖父家,她又是满心茫然。

    好在因为距离较远,为了方便各自休息,钟意如和老王妃各自一辆马车,路上她可以慢慢地跟香桃打听消息。

    顾家原也是京中高门,如今的顾老先生更是满腹经纶,学贯古今,官至太子太傅,在当时京中威望极高。可惜,眼看顾老先生要成为帝师的时候,太子亡了。然后是如今的皇帝登位,顾老先生激流勇退,表示一番对新皇的恭贺,表示一番对已故太子的悲痛,辞官携眷远离京城权利中心,过起了半归隐的生活。曾经的高门望族就此在朝廷销声匿迹。

    不过顾家世家清流,名声很好,从不与人结怨,就是退隐后也过得平静。

    钟意如听到这里就有点纳闷,既然如此,原主母亲怎么还嫁给了原主渣爹忠勇伯呢?

    原来顾宜音本有婚约,却因为十四岁丧母,要守孝三年之故被男方退婚,故而婚事拖到了十九,年纪已经不好说亲了,才嫁给当时刚刚袭爵,表面还算老实的忠勇伯。

    哪知道表面老实,内里却十分糟糕,早早与一名表妹私定终身,却又聘娶才貌双全的顾氏女顾宜音为妻。婚后性情不合,结成一对怨偶。后来忠勇伯还是抬了温柔小意的表妹柳式为妾,顾宜音更加郁郁寡欢,早早为长女做了打算,难产生下第二胎即钟毓敏,就撒手人寰。然后就是渣爹扶正姨娘,两只小可怜各自可怜的故事了。

    钟意如听得心里一阵暗暗唏嘘,唏嘘完听说还有好远,就躺下补了一会儿觉。

    如今顾家离得也不太远,就住在京城远郊。但也不太近,快马加鞭来回也要一二个时辰,她们坐马车更要慢得多,故而早早出发,在那边待不了多久,就要回来的。

    因为路程稍远,她们带的护卫都比平时多了一倍。

    钟意如晃晃悠悠睡了一觉,香桃看着路程把人叫起来,重新打理完毕,也刚好到了地方。

    顾老爷子退隐后,大家族就分开了,本家人口简单,如今也只有顾老先生、顾宜城夫妇并两个孩子。三世同堂也不过五口人,住在京城南郊一座小庄园里。当然还有几个仆人照顾起居。

    这里原本僻静,也就是今日顾老先生大寿,才来了些人,但也没有十分吵闹。因顾老先生博学多才,又喜欢教书育人,很是带出来一些出色的寒门子弟,这时候来的除了一些亲戚,就是斯斯文文的学子。

    “啊,是贺北太王妃和王妃来了。”

    顾宜城的妻子秦氏在门外迎来送往,看到贺北王府的马车便匆匆过来,等她们下了车忙恭恭敬敬地迎了。

    老王妃温和笑道:“今日只来为顾伯父贺寿,只有长辈晚辈,没有什么王妃的,不用这么拘礼。”

    可她身份摆在那儿,秦氏哪里能不拘礼。尤其是看到钟意如的时候,更是笑脸都有些僵了。

    无他,只因为这位外甥女性子高傲唯我,又因为与贺北王府的关系亲密,一向趾高气扬的,说话句句刺人。除了小时候玉雪可爱,后面来没有一次好脸色的,弄得自己难堪,公爹也恼怒。好好的祝寿,都被她扫兴了。

    老王妃人精似的,怎么不明白秦氏心中所想,看一眼儿媳还在愣着,就提醒她:“依依,还不给你舅娘见礼?”

    钟意如愣了会儿,才反应过来“依依”是叫自己。她默默吐槽了这个俗气小名,面上则乖乖地到秦氏面前,低头喊了句“舅娘”。

    看她这么乖巧,秦氏一时都有些吓到,恍惚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脚步有些虚地把她们带进大门去了。

    老先生崇尚节俭,也宁静淡泊,即便是整寿也没有怎么操办的,学生们知道他的性子,也只是过来道了贺,留下薄礼就离开了。

    所以这会儿人也不多,她们一进来,顾老先生只好暂且放下其他人。

    “顾伯父老当益壮,真要应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了。”

    “这是虚话,人老了只愈发衰弱,哪能与东海、南山相比。”

    老王妃的父亲与顾老先生年轻时同朝为官,又是私交好友,连带着两家的孩子都玩得好,她也是因此跟顾宜音成了手帕交。故而老王妃也是顾老先生看着长大的,一声“伯父”十分亲切自然,老先生阅历一甲子,气度从容,自然也不拘礼。

    他们两个寒暄的时候,钟意如就好奇地打量这位“外祖父”。

    老爷子穿的衣服颜色布料都极简朴,褒衣博带,透着文人的儒雅、温和、宽厚。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腰背挺直,不显老态。

    是个身体健朗的老头儿,钟意如心道。

    老王妃跟古老爷子寒暄完,看儿媳还是呆愣愣在哪里,心里不由得叹气,真是戳一下动一下,不戳不动了。少不得给她使了个眼色提醒。

    钟意如忙走上前,迎着老爷子瞬间不太温和的脸庞,笑眯眯双手献上了贺寿礼:“祝外祖父松鹤长春,春秋不老。这是两方端砚,希望您喜欢。”

    顾老爷子冷眼瞧着她,没吭声也没说话。

    霎时间屋里都静下来。

    钟意如笑容一僵,心道您要是不喜欢我就收起来算了,何苦这样晾着我哇。

    老爷子也没晾她多久,审视了她半晌,才接过了,继而淡然说了一句:“瞧着倒是没有以前那般沉不住气了。”

    钟意如勉强一笑,心里直道“女配坑我”。

    老王妃打圆场,“她这段时日性子大有改观。”

    钟意如顿时觉得还是老王妃亲,就低头乖乖站老王妃旁边。

    听了老王妃几句好话,又想起月前幼子从灵山回来说的一番话,老爷子再看看出奇乖巧的外孙女儿,心里稍觉欣慰。

    当然,脸上对钟意如还是严厉的。

    钟意如听着他们说话,眼睛左右看了看,除了老爷子、秦氏,一个表弟大约十二岁,眉清目秀,站得也腰背挺直,看起来是个很守规矩的孩子;一个表妹十岁左右,娇憨可爱,歪着头一眼一眼打量自己。

    但看来看去也没见着她舅舅顾宜城。

    兴许是察觉到她的疑问,小表妹凑过来告诉她:“爹爹去接小表弟了。”

    钟意如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小表弟指的是她弟钟毓敏呢吧。

    她眨眨眼,也凑过去小声问:“你小表弟也要过来吗?”

    小表妹点点头。

    钟意如心里一乐,看来今天又可以见到小屁孩弟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