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改错字)

作品:《我妻福星高照

    看着宋师竹无甚精神的气闷模样, 封恒心里转了转,便知道她在想什么。

    他有些无奈, 这种事情上,别说天家和普通人家不一样,就连男人和女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就如他,若不是成亲前便看中妻子,婚后两人感情又好,他也不一定能许下不染二色的承诺。

    听完封恒的话后, 宋师竹立刻就瞪了他一眼,封恒摇头笑道“我就知道, 你肯定要生气的。”

    那你还说宋师竹没好气地看着他。

    封恒笑“那我下回骗你就是了。”他就是觉得夫妻之间贵在真诚, 这种小事说便说了, 无甚要紧的。

    宋师竹也知道封恒说的是肺腑之言,可就是太肺腑了, 她听着才有些扎心。

    封恒的话翻译过来就是,男人的忠诚是有条件的,在双方身心契合、家庭氛围舒适自在的情况当然能够保证不出轨, 可夫妻之间要是没那么合拍, 纳妾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在如今的封建环境里,这番话确实足够坦诚, 也很现实。

    宋师竹一方面觉得封恒的话不无道理, 一方面难免生出一些在意。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谁能保证双方感情一直保持热度, 要是有朝一日爱淡情驰,那他们之间真的会插入另外一个人吗

    一想到这里,宋师竹就有些气闷。要说她没想过封恒出轨的问题肯定是假的,可是她前头想起这个问题时一直信心满满,总觉得她有金手指加成,封恒又是这么个情况,肯定不会要色不要命,如今想起来,却觉得他如果只是识时务才守身如玉,也太虐心了。

    封恒从来对妻子的感觉都是十分敏锐,一下察觉到她心里的复杂情绪。他不自禁地笑了出来,居然觉得有些得意。

    见宋师竹被他这一笑气得瞪圆双目,想扯开他的手站起来,他立刻把她紧紧按在怀里,道“你总该多信我一些,我说过没有别人,就想跟你一心一意过日子,就永远不会变心。就算真有那一天夫妻间恩爱不在,我也不会毁诺。”

    他这句话什么时候说的

    宋师竹的脑子里立刻飞快转了起来,之后才从某一夜温存过后的枕头话里扒了出来。

    她抬头看着封恒润而黑亮的眸子,读出了里头的认真。

    封恒的嘴紧和守诺,宋师竹倒是信的,有时候他打定主意不说出口的事情,她如何撒娇卖乖都是打探不出来。

    封恒看着宋师竹脸色终于放缓,突然笑道“本来是别人的事情,闹到最后,咱们家里差点起火了。”

    宋师竹被封恒提醒了一回,才发现他们跑题了。她叹了一声,有些事情她想帮也帮不上忙,李随玉既然做了决定,便只能朝着那个方向一直走,她担心也是没用的。

    眼下她最关心的还是另外一件事,她对着封恒道“选秀的事情是真的,不知道是谁这么狠毒,背后想着算计二堂兄。”

    封恒也不再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他想了想,道“你这几日好好关注一些林家的情况。”空穴来风,总得有些依据。若是当真有人想要往宋二郎和林姑娘身上泼脏水,也不可能张口就来。

    宋师竹点了点头,知己知彼的道理她也是知道的,尤其这件事不好明着告诉宋二郎,她私底下当然要多看着些。

    两人在上头达成一致,宋师竹便一直竖起耳朵听林家的动静,可惜林姑娘到会试复试前却一直没有出门,倒让她有些可惜起来。

    从林姑娘这里得不到消息,宋师竹便转而把目光放在宋二郎身上。

    殿试前一夜,天色一暗,封恒就从前院回到正院,正好见到妻子坐在铜镜前梳头。

    四周一片安静,只有秋末的蝉鸣还在不住发出声响。而淡黄的烛火下,宋师竹背对着他,头发长长地垂在背后,衬出了几分静好纤弱之感。

    封恒被这幅画面吸引了过去,接过她手上的牛角梳,结果宋师竹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吓得往后一仰,顿时被他接在怀里。

    封恒无语道“怎么就吓成这样”

    这人悄无声息地走过来,差点把她魂儿都吓没了还敢恶人先告状。宋师竹缓过神来,便捂住胸口,怒目圆瞪。

    封恒被她的模样逗乐了,握着她的手道“你这两日魂不守舍的,二堂兄都以为你怎么了。”

    前日复试时,宋二郎就悄悄问他,宋师竹最近怎么一直盯着他看,是不是觉得他哪里不妥。

    “你怎么说的”宋师竹问,郁闷于自己盯梢还被人看出来了。

    封恒好笑道“我说已近秋凉,你觉得他拿把扇子十分奇怪。”

    他当时出口后,车厢里的李玉隐也看了过去,宋二郎手里的乌骨折扇还在摇着,脸色立刻现出几分尴尬。

    宋师竹有些不好意思“那确实也奇怪啊。”

    封恒清了清喉咙,其实他未成亲前,偶尔也喜欢效仿古人羽扇纶巾,亲手画个扇面制把扇子,可自从宋师竹私下一直跟他嘀咕“这么扇老了之后不知道会不会扇出老寒腿”,他就把扇子全都收起来了。

    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自在,他又把刚才的问题问了一遍。

    宋师竹无辜道“我刚才就是在想你先前告诉我的那几个学子。”

    复试是在皇宫举行的,比起会试一连三场,复试只是走个过场,目的只是想当场验视上榜贡士是不是有人冒考顶替,所以题目数量不多,阅卷官翌日改卷,第三日便出成绩。

    封恒在复试后结识了不少学子,他记忆好,回来时都跟她介绍过。宋师竹也不是白听的,这些除了是自家以后的人脉,还可能是陷害宋二郎的潜在嫌疑人,她细细记在纸上后,就一直在分析哪个人可能会对堂兄下手。

    为此,宋师竹觉得自己简直杯弓蛇影。

    今届会试第三名梅长良,封恒说他跟他和李玉隐都打了招呼,却刻意漏掉了宋二郎,是不是对堂兄有意见

    还有第二名陕安省学子燕恭,农家出身,和宋二郎一见如故,对比起第三名的冷淡,也是挺奇怪的。

    宋师竹说着说着,简直觉得每个人都有问题。

    妻子的分析天马行空,封恒一边握着她解下来的长发帮她梳头,一心二用道“那你觉得谁比较可疑”

    封恒其实也好奇妻子能不能仅凭几个名字便抓住凶手,若是真能如此,封恒觉着,他以后一定肯定要争取到刑部任职,这省了多少功夫。

    宋师竹顿了一下后,才含糊道“还没发现。”语气颇为沮丧。

    封恒摇头道“别想了,一个月后是阴天还是大晴天,今日怎么能知道。事情如今还没端倪,咱们现在想的,都是猜测。”

    而且陷害这种事往往只是一时被妒忌蒙住双眼,一个月里可能发生的变化实在太多了。

    被封恒安慰了一下,宋师竹也觉得自己担心得太早了。

    封恒不想把今夜时间都浪费在捕风捉影上,又道“明儿都殿试了,你就不问问我复习得怎么样了。”

    宋师竹从这句话里听出一点委屈,赶紧顺毛摸了封恒几把,终于把他顺过来了。见到封恒坚持要帮她梳头,宋师竹也没拒绝,只是在圆凳上坐着坐着便想起一个事情。

    她好奇道“皇上这一回真的不打算出一整张算学题吗”

    这一回杏榜前二十名的考卷都张贴在贡院,宋二郎早早就让人去抄了回来。

    宋师竹也是翻阅过的,她对比之后有个发现,只要是有固定答案的,几乎都有人出错,而封恒在这点上的优势实在太明显了。

    封恒笑“说是皇上这一回打算按规矩来,出一道策问题。”

    宋师竹发散了一下脑洞“以皇上的性子,说不定会问你们对这一届恩科改革的意见。”

    宋师竹出声后便愣了一下,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她装模作样地问封恒“如果是这个题目,你想怎么写”

    “自然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能具体些吗”

    封恒想了想,却是换了个方向道“能走到殿试的,基本上都沾了不少改革的光,除了赞同改革外,说别的都有忘恩负义之嫌。”

    宋师竹点了点头,想听他继续说下去,可惜封恒说完这几句话,就没声了,宋师竹咳了一声,又道“那你想怎么写”总不能只有歌功颂德吧。

    封恒心里有些奇怪,宋师竹一向觉得经义策论枯燥无味,怎么今夜一直追着这个问题不放,他道“皇上颖悟明慧,答题时当然要言之有物才能得到圣眷。”就算是他,若只是一味奉承,不能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皇帝应该也不会给多少面子。

    宋师竹不厌其烦,继续引导他思考破题观点“你觉得皇上想听什么建议”

    封恒突然眯了眯眼睛,看得宋师竹有几分不自在,之后才道“恩科改革的题目若要延伸下去,便涉及到民生教化之道。仓廪实而知礼节,百姓富之,便能广而教之。当然若是只谈改革艰难,牵涉到的就是皇上与朝臣之间的博弈了。”

    明康帝一直没能把朝政收入掌中,这其实是一个吏治问题。他听老师说过,皇上颁布的旨意,只要阁臣觉得此令不通,便敢阳奉阴违。朝臣不给面子到了这种程度,要是想要合乎圣意,提吏治和还权肯定能切中皇上的心意。

    宋师竹听着封恒侃侃而谈,却有些头皮发麻,他答题时要是从这一点出发,那些阅卷的臣子肯定要把他恨死了。

    不提中央集权的优劣,皇帝和臣子,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东风。皇帝弱,臣子便强;皇帝强起来了,臣子就要捏着鼻子当官了。

    她道“恩科改革还是和民生教化比较粘得上边。”他们家如今还在起步阶段,太沉重的包袱,还是别背上的好。

    封恒点头道“若是民生,老师跟我说过,皇上一直想对赋税动手。”

    都说民生多艰,可几十年来大庆朝风调雨顺,百姓们合该安居乐业才是,可底下百姓却常常只是足够糊口,其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赋税一日日加重。

    本地衙门加税不需要上报朝廷,好些县里收完税赋定额后,还要加征几成作为衙门维护之用。

    封恒摇了摇头,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很严重了。他还记得老丈人跟他说过,他当时和张知县撕破脸,就是因着张知县强要加收丁税人头税,宋氏族人多,要是这个命令真的执行,家族损失巨大。

    宋师竹深深觉得,封恒提出来的都是不好啃的硬骨头。这些问题要是真在纸上具现,封恒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她虽然也觉得赋税该改革,可饭要一口口吃,想要做实事还是得踏踏实实一步步来。

    她想了想道“改革民生,不一样局限在赋税上,别的不说,修桥铺路,鼓励商事这些都是民生大事。让百姓多挣钱才是正经。”

    其实她只是模模糊糊有个感觉,觉得明日的题目一定会和改革相关,便天马行空地说了几句,顺嘴提了个招商引资的法子“比如咱们丰华县靠近边疆,皮毛野味都是当地特产,在县里一张狐皮二两银子,京城翻个五倍还不止。”

    “要是衙门能牵头集中收购,或是一些优惠条件,让大商贾过来做生意,一来百姓能把积攒卖出去,二来商贾过来了,肯定要在当地雇人做工,这样便能让百姓多挣些钱,日子不就好过了吗”

    说完之后,宋师竹见封恒一直盯着她看,不禁道“我说的不对吗”哪里有问题

    问题大了,涉及到经济财政,有时候苦读多年也未必有所领悟。

    宋师竹冷不丁来这么一下,实在让封恒又惊奇了一回,他想了想问“这些是你自己想的”还是岳父说的

    宋师竹也没有推到宋文胜身上,听封恒又好奇问她为什么县里没实行,宋师竹便有些无奈。

    她悄悄跟她爹说过的,可是宋文胜只是个县丞,头上还有个知县,这年头士农工商等级森严,想让一把手放下士人架子交好商贾,跟要了他的命差不多。她提出来之后,宋文胜倒是挺感兴趣的,可惜细想之后还是觉得行不通。

    她总结道“要是想改革民生,说开源不得罪人,你写限制肯定是千夫所指的。”赋税当然是该解决的问题,可封恒才初出茅庐,拿赋税开刀肯定被人一把拍死。

    封恒沉吟半晌,宋师竹摸不清他的想法,清了清喉咙,道“反正你听我的就是了。”

    这道题她也只能跟封恒探讨,殿试考题不比别的,要是其他事情,她还能让封恒跟堂兄表兄提醒一下,这个事情他们就只能自个闷声发大财了。

    第二日殿试上,众人开始答题后,封恒盯着熟悉的题目看了好一会儿,半响才提笔作答。

    作者有话要说  我知道这一章不够肥了,我明天多写点,捂脸

    继续抽红包,上章的待会发。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丁兔喵 50瓶;小怪兽 10瓶;无关风月 5瓶;如绯之间、有子、遗忘记忆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